第三百八十九章 升龍會戰三

朱厚煌越發明白,所謂的兵法王道,就是擊堂堂正正之陣,以衆臨寡,以大欺小,勝負之數,在雙方集結兵力的時候,就已經判定,所謂善戰者五赫赫之功,就是這道理。

什麼以少勝多,反敗爲勝,統統是異端邪說。

雙方都有自己的優勢之處,朱厚煌一方是火器犀利,一百多門佛郎機炮,堪稱殺招。而莫登庸是兵力雄渾,即便是敗上幾次,也承受得住。

這樣的戰事,不是一時半刻可以結束的,甚至說今天一整天能不能分出勝負,還難說的緊。

不提朱厚煌與莫登庸在城外,焦灼的戰局,這個時候升龍城內也發出驚天動地的喊殺之聲,很明顯,城中也動起手了。

早已按捺不住,想要一雪前恥的莫登瀛,從皇城之中衝了出來。

不過升龍城的街道並不寬敞,即便是莫登瀛兵力雄渾,一時半會也發揮不出來,被鄭懷興堵在大街上打。

鄭懷興早就有準備了。

鄭懷興所部,基本盤不是別的,就是各世家大族的家將,還有朱厚煌的一些俘虜。

這些安南的世家大族,雖然有這樣那樣的不好之處,但名頭夠響亮,他們響亮的名頭,讓他們容易獲得這些俘虜的擁戴。

而且這些家將,或許在列陣而戰之上,沒有什麼出奇之處,但是在單打獨鬥上面,卻個個是好手,而升龍城內的地形,恰恰沒有什麼列陣而戰的空間,發揮出他們的優勢出來。

一開始居然將莫登瀛壓着打。

莫登瀛見戰事不順暢,心頭的一股怒火漸漸的平息下來,他心中暗道:“如果今日再次失敗的話,父親絕對饒不了我。所以我必須勝利。”

這股必須勝利的念頭太過強大,強大到讓莫登瀛壓制住了自己的怒火。開始不驕不躁的調兵遣將。一點點的拉開戰線,將手中的兵力優勢發揮到最大化。

這樣一來,鄭懷興就有一點吃不消了。

不過鄭懷興比莫登瀛還有一個優勢。

就是鄭懷興是本地人,是升龍人,而莫登瀛不是。莫登瀛跟着父親搬到升龍,也不過是了兩三年的事情,這兩三年的時間,還不足以讓升龍百姓當莫家軍爲自己人。

莫軍本身大多是海陽籍的,他們也不認爲自己的升龍人。故而,鄭懷興向升龍百姓宣傳,海陽人要屠城。再加上莫軍本身的軍紀也就那會事。在加上升龍是整個安南最繁華所在,對這些大頭兵來說,有數不清楚的誘惑,莫軍只要離開大部隊的士卒,無不動手燒殺掠奪,這樣一來就讓升龍百姓相信了鄭懷興的話。

海陽人要屠城。

地域歧視,在後世也是一個問題,更不要說在這個時代,在鄭懷興的煽動下,固然有很多人膽小怕事,不敢出頭,但是還有很多人義憤填膺,找鄭懷興的部隊,要與他們一併殺敵。

反正,朱厚煌已經把他所控制的城門全部堵封鎖了,如果一旦鄭懷興撐不住,就不要怪他要火燒升龍了。

莫登瀛這才後知後覺的發現,他並不是與鄭懷興做戰,而是在與整個升龍府做戰,縱然有數萬大軍,但是在這個總數接近幾十萬人的大城市之中,也覺得捉襟見肘。要不知道這些普通百姓,讓他們守個院子,在角落裡面與人刀刀見血的拼上,還足以勝任,但如果仰攻皇城,就不行了,所以,整個升龍城內,好保持着脆弱的平衡。

鄭懷興在座三層酒樓之上,眺望整個的升龍府,卻見整個升龍府,南北走向的朱雀街,爲中心,四周全部是一片狼藉,殺人放火者有之,奸-淫擄掠者有之,還有成建制的士卒在街頭拼殺。

這簡直是人間地獄。鄭懷興看到如此景象,心中忍不住有幾分自我懷疑,心中暗道:“我鄭家投靠北朝到底對還是不對?”

鄭懷興很清楚,如果不是鄭氏與雍軍裡應外合的話,正升龍府可不是那麼容易攻陷的,升龍府之中的百姓,也不用受現在之難,更不用之後很可能發生了,火焚升龍的慘劇。

鄭懷興立即將自己剛剛浮上心頭的念頭扔到一邊。

因爲他沒有功夫想,他想要做的就是打敗莫登瀛,不能讓升龍城陷入更深的苦難之中,至於是非對錯,等將來再說吧。

“報,大人,發現莫賊世子的蹤跡。”有一個人噔噔 上了樓梯。

“在什麼地方?”鄭懷興說道。

“就在朱雀大街之上。”

“走。”鄭懷興心中反覆咀嚼了一下朱雀大街這四個字,隨即站起來,立即下樓,向朱雀大街而去。

朱雀大街就是升龍府的東西中軸線,當然了升龍府並不是一個對稱的圖形,中軸線並不標準,不過這一條朱雀大街,直通南北門,將升龍分爲兩部分卻是一點也不假。

在這樣密集的建築物之中打仗,縱然莫登瀛手中有三萬士卒,除卻留守皇城的士卒之外,其餘的士卒全部分散出去了。莫登瀛身邊的人不過三四千人而已。

Wωω● TTKΛN● ¢ o

莫登瀛帶着他們一路向南,向南門而去。

莫登庸雖然只讓莫登瀛負責城內戰事,但是莫登瀛卻不甘心僅僅做這些事情,他心中暗道:“我如果奪下南城牆,直接從南門襲擊明軍,定然能幫上父王的忙,說不定這一戰我就是首功。”

只是他剛剛來到南門前,就皺起了眉頭。

朱厚煌陷入是做過準備的,南門被完全的堵死,想清理出來,不是一日兩日的功夫。而且從城內登城的臺階全部被封死了,而城頭上還有很多人虎視眈眈。

看來從升龍城內攻打南城門,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正當莫登瀛準備下令攻打的時候,忽然聽到後面有喊殺之聲傳開,卻是鄭懷興殺了過來。

朱雀大街是安南的第一街,但是寬度也是有限的,雖然鄭懷興身邊的人比莫登瀛少,但是朱雀大街的寬度也只能擺上這麼多人。

只見在朱雀大街上,好像兩股洪流在相互擠壓,他們的接觸面上,都被無數人前推後壓的,幾乎上人貼人,人擠人,血光飛濺,甚至有人早已被捅死了,還被這樣程度的擁擠,弄到連倒地都不行。

鄭懷興看見莫氏的旗幟,心中怒火熊熊,暗道:“如果不是莫氏,我鄭氏也無須與大明聯合,如果不是莫氏,升龍城也不會變成現在這個樣。”

升龍城現在人間地獄的樣子,鄭氏有相當一部分責任,鄭懷興忍不住遷怒莫氏。再加上他父親死在莫登瀛的手裡,可以說仇人見面分外眼紅,如果不是有身邊拉着鄭懷興恨不得衝殺在這最前方手刃仇人,方能解他心頭之恨。

莫登瀛這個時候,也看見鄭懷興的旗幟了,他內心之中,也是燃起了熊熊的烈焰,想起鄭氏居然敢欺騙自己,而且將自己欺騙的這麼殘,說不得今後升龍之失,成爲他永遠不能提起的黑歷史,莫登瀛又怎麼痛快了。

莫登瀛知道自己的父親的心思,莫登庸一心想成爲安南王,而自己的黑歷史,很可能成爲將來走向太子之位,走向安南國王之外的阻礙,讓莫登瀛如何能咽的下這一口氣。

“殺了鄭懷興,官升三級,賞銀萬兩。”莫登瀛開出了賞格。

鄭懷興聽道莫登瀛的話,冷冷一笑說道:“殺了莫登瀛,可以當我們鄭氏的女婿,是嫡系女子,不是旁支。”

鄭懷興部下聽了鄭懷興的話,也瘋狂起來了。

第六百七十三章 對馬島之戰三第一百六十七章 掃平礦區二第三百六十三章 白藤江第五百八十二章 浮橋之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肚使者第四百零七章 科學是什麼二第四百二十一章 古晉之變三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龍之變七第八百六十一章 寧波在望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厚煌的科研計劃第七百六十八章 南下探查第八百二十三章 對策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七百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二第四百六十章 香料羣島之戰第五百八十章 再戰升龍三第六百七十五章 對馬島之戰五第二百二十五章 寧王之亂之安慶第三百三十七章第一百二十一章 科學的種子第二百五十章 鎖城法第八百八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八百七十七章 勝負手十二第四百六十七章 亞伯奎的行動方案第二百三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九第五百五十七章 瘟疫五第六百三十二章 經年之後三第八百二十五章 對策三第四百七十四章 廈門灣之戰四第二百零四章 海盜羣聚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三十章 宣府第二百零二章 殺徐和尚第八十二章 下澎湖第八百零七章 完善軍制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二百四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十七第三百四十三章 鄭綏東征第六百零三章 升龍圍城戰八第四百八十九章 鑄炮問題第七百六十四章 土司制度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德的遊戲第八百四十一章 善後第二百四十九章 何去何從第九百零八章 嘉靖之死第六百六十一章 日本黑鍋三第一百七十三章 許鬆歸來第八百零九章 上兵伐交第三百一十九章 蘇祿七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婚二第二百零八章 少府第一百九十六章 許棟的行動第一百五十六章 許藍與許鬆第三百四十章 升龍之變五第八百八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五百六十八章 張璁四第二百六十二章 定計第五十八章 東雍第三百六十七章 白藤江五第六百三十一章 經年之後二第七百五十三章 王陽明的遺產第四百五十二章 許棟之死第八百八十九章 青山白鐵忠骨第七百五十一章 亞齊的興起第五百一十一章 帝崩十三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雍紙鈔第七百四十一章 楊慎入東雍第七百五十章 決議南征第 八百零六章 東雍的政策調整第一百章 傷寒第五百四十六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七第六百八十三章 關門海峽之戰二第三百八十五章 沙場列陣第二百七十四章 賤民第七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一百六十章 王哲遺書第六百六十一章 日本黑鍋三第六百一十一章 升龍城破第八百三十八章 東雍之戰十二第四百七十二章 廈門灣之戰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北港戰略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六百五十四章 海上運兵第五百四十六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七第四百四十五章 接戰四第八百七十七章 勝負手十二第七百一十章 微服私訪第五百三十五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三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慎走馬薦陸完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燒贛江第七百四十章 東雍新印象三第六百二十一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第五百零五章 帝崩七第四百二十章 古晉之變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東雍根本策二第二百五十九章 萬銳之死第十八章 經緯【1】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備第五百八十二章 浮橋之戰第八百七十七章 勝負手十二
第六百七十三章 對馬島之戰三第一百六十七章 掃平礦區二第三百六十三章 白藤江第五百八十二章 浮橋之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肚使者第四百零七章 科學是什麼二第四百二十一章 古晉之變三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龍之變七第八百六十一章 寧波在望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厚煌的科研計劃第七百六十八章 南下探查第八百二十三章 對策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七百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二第四百六十章 香料羣島之戰第五百八十章 再戰升龍三第六百七十五章 對馬島之戰五第二百二十五章 寧王之亂之安慶第三百三十七章第一百二十一章 科學的種子第二百五十章 鎖城法第八百八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八百七十七章 勝負手十二第四百六十七章 亞伯奎的行動方案第二百三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九第五百五十七章 瘟疫五第六百三十二章 經年之後三第八百二十五章 對策三第四百七十四章 廈門灣之戰四第二百零四章 海盜羣聚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三十章 宣府第二百零二章 殺徐和尚第八十二章 下澎湖第八百零七章 完善軍制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二百四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十七第三百四十三章 鄭綏東征第六百零三章 升龍圍城戰八第四百八十九章 鑄炮問題第七百六十四章 土司制度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德的遊戲第八百四十一章 善後第二百四十九章 何去何從第九百零八章 嘉靖之死第六百六十一章 日本黑鍋三第一百七十三章 許鬆歸來第八百零九章 上兵伐交第三百一十九章 蘇祿七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婚二第二百零八章 少府第一百九十六章 許棟的行動第一百五十六章 許藍與許鬆第三百四十章 升龍之變五第八百八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五百六十八章 張璁四第二百六十二章 定計第五十八章 東雍第三百六十七章 白藤江五第六百三十一章 經年之後二第七百五十三章 王陽明的遺產第四百五十二章 許棟之死第八百八十九章 青山白鐵忠骨第七百五十一章 亞齊的興起第五百一十一章 帝崩十三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雍紙鈔第七百四十一章 楊慎入東雍第七百五十章 決議南征第 八百零六章 東雍的政策調整第一百章 傷寒第五百四十六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七第六百八十三章 關門海峽之戰二第三百八十五章 沙場列陣第二百七十四章 賤民第七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一百六十章 王哲遺書第六百六十一章 日本黑鍋三第六百一十一章 升龍城破第八百三十八章 東雍之戰十二第四百七十二章 廈門灣之戰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北港戰略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六百五十四章 海上運兵第五百四十六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七第四百四十五章 接戰四第八百七十七章 勝負手十二第七百一十章 微服私訪第五百三十五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三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慎走馬薦陸完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燒贛江第七百四十章 東雍新印象三第六百二十一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第五百零五章 帝崩七第四百二十章 古晉之變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東雍根本策二第二百五十九章 萬銳之死第十八章 經緯【1】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備第五百八十二章 浮橋之戰第八百七十七章 勝負手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