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出征時刻

胡焰看着衆將,給大家吃了一顆定心丸,“諸位放心,掠營者乃華軍侯老東家,越騎營老將趙統也。只要呼衍砭離營,城北大營必爲吾越騎營取之!”

等胡焰部署完,衆人的興奮勁還未過去,班超已經下達軍令,“蒙榆、周令,胡焰、肖初月聽令,命汝五人各帶一伍,即刻出發,扒成商旅混入城內。今夜三更時以火起爲號,開北城北門和南城南門,迎吾大軍入城!”

“末將遵命!”

“前軍軍候田慮聽令:命汝率本曲人馬,火光起時從北城的北門殺入,迅速攻取北營。要大張聲勢,奪取北城後,迅速向南城進攻!”

“末將遵令!”

“後軍軍候樑寶麟聽令:命汝率本曲人馬,火光起時,迅速從南城的南門殺入。務要速取南城,並向北進攻,並與前部軍馬會師白楊河橋!”

“末將遵令!”

“衆軍候、屯長需謹記,今夜全軍左臂扎白絹,見火光後速搶入北城的北門和南城的南門。進城後要人之爲戰,擊破二營後,要迅速轉爲守勢,肅清城內匈奴勢力,確保城防堅固。呼衍砭無攻城器械,彼攻城時,各軍以守爲主。待城北大營火起,則全軍出擊,力求擊潰呼衍砭!”

“末將遵令!”衆軍候、屯長們齊聲答道。

班超又說,“傳告所有士卒,本司馬重申兩條軍紀:殺敵十人者,可贖死罪,重爲庶人!殺胡民者,定斬不赦!敢辱胡婦者,敢掠牧民商賈者……亦殺之!”

“末將遵令!”

衆人散去,各按令行動。在林內昏暗的光線中,班超扭頭看着淳于薊欲言又止。雖然看不清目光,但淳于薊已知班超意圖,便輕聲道,“薊必留其性命,由司馬處罰!”

班超咬牙道,“不,不是由吾處置。蒲類人卑微低賤,已歷數十年。吾要蒲類人至今日夜起便挺起腰桿,爲大漢守護北陲!”

不一會兒,小姐弟倆手拉着手鑽進林子來,找到班超提醒道,“阿翁阿母說,今日天黑前,便是巡邏胡狗返營之時!”淳于薊謝了小姐弟倆,並親吻了他們,等孩子們高高興興地走出林子,淳于薊趕緊令各曲嚴陣以待,不得走掉一人。

大軍隱藏密林,整整數日,白楊溝邊匈奴人來來去去,卻並未覺察。真讓歙渠與麥香說着了,天完全黑下來前,果然出了險情。一隊匈奴騎卒共十一人,策馬從沙漠上狂馳而來。這是一隊在沙漠上巡哨的快騎小隊,路過這片龐大的桑榆林時。天將晚,他們貪抄近路,策馬便折向桑榆林,一下子便鑽了進來。

“射馬!”

林子夠大,但藏匿着兩千多士卒和戰馬,匈奴人順着林中小道衝進林子深處,瞬間便爲眼前突然出現的黑壓壓人馬所震驚。他們還在沙漠上奔忙,誰想到就在城下的密林中,竟然藏匿着漢軍千軍萬馬。

就在匈奴騎卒一愣神間,樑寶麟手持強弩,一聲令下,後軍用強弩射出一陣密集的矢雨,瞬間將十一匹戰馬盡皆射倒。

騎士們猝不及防,紛紛落馬。他們倉促間翻身而起,可樑寶麟的後軍刑卒們一涌而上,又是一陣更密集的矢雨,將其瞬間盡皆射殺。這都是發生在一瞬間的事兒,檢查一下,二十餘騎無一人一馬生還,全都是身着輕甲皮胄、輕便短兵器的斥候兵。

等班超和華塗趕到時,戰鬥已經結束了。危急時刻,樑寶麟當機立斷,使全軍轉危爲安。

雖然有驚無險,所有人的心還是揪緊了。如果城中久不見巡邏小隊返回,定然派出人查看,別部仍有在攻擊前暴露的可能。刑卒們未受過攻城訓練,且別部並無攻城器械。一旦暴露,便只能強攻。以伊吾廬堅城,別部兩千二百人將急切難下。

約申時末,全軍在大戰之前最後一次餵食戰馬,等戰馬吃飽並舔夠了積雪,纔再一次夾上“鉗馬”。拾掇完戰馬,士卒們開始啃飽烙饃和雪團,準備晚上的拚殺。到底是第一次上戰場,這些殺人不眨眼的刑卒,此刻所有人還是有點緊張。

“打仗和平時訓練一樣,竅門即有我無敵。攻城時跟着吾即可,汝等可俱是厲匪,胡兒豈有匪可畏乎?”劉奕仁見王艾等人俱帶着緊張神色,便以言語相譏,激其鬥志。

關鍵時候,班超在太華山訓練出來的三百餘勁卒,便發揮了核心作用。這些勁卒都是百戰老兵,再被班超在太華山訓練了整整三年,早變成了殺人機器。他們都是伍長以上底層軍官,是別部的核心力量。經歷過茂陵血戰,他們神情淡然,刑卒們自然慢慢平靜下來。

天上烏雲籠罩,寒風嗚嗚嘶鳴。天漸漸黑了下來,城中並無人出來查訪。等天黑透了,田慮、華塗和樑寶麟分別帶着各曲,悄悄離開密林,所有刑卒走過歙渠家的圍欄旁邊,都在黑暗中的馬上,自發地躬身,向圍欄內這一家可敬的塞人鞠躬致意!

沒有他們巧爲掩飾,別部隱蔽在匈奴人眼皮底下整整數日,絕難平安度過!

歙渠和麥香帶着自己一家人,連麥香的小妹,那個身體尚未復原的可憐姑娘,都一齊出來了。這個塞人小村落,此時男女老少也都出來了。整整數日,大軍便隱藏在他們家園旁邊的密林內,等的便是出擊的這一刻。

牧民們恭恭敬敬地在圍欄內抱拳躬身而立,在黑暗中向正在出徵的大軍祈禱,盼望漢軍旗開得勝,殺盡胡賊,救苦救難蒲類人出苦海。祈禱苦盡甘來,蒲類人能儘快復國,不再做南呼衍部的牛馬!

班超和班秉、班騶等人離開密林,先來到歙渠的圍欄內,班超跳下馬,將他們都扶了起來,並珍重地向這一家人鞠了一躬。小姑與寡婦二犬,也學着班超等人樣子,恭恭敬敬地鞠躬致敬。

“兄長……”麥香鼻子一酸,突然不顧一切地撲進班超的懷中,低聲地啜泣起來。班超不知如何安慰她,只得任她哭泣,並不斷地拍着她瘐削的雙肩安慰。

第二十三章 初識麥香第五章 聖山王庭第十四章 膝血銘誓第三十四章 耿忠激將第三章 尖山遇襲第四章 寺院鐘聲第九章 八月整軍第十七章 絕境逢生第十二章 背劍農夫第二十八章 私定終生第三章 巔峰論劍第二章 西池密報第三十九章 亡羊補牢第四章 原始圖騰第六章 夜咒毳賊第三十六章 祖姑詩冢第十八章 引敵入甕第十五章 憐香惜玉第三章 左地戰場第二十五章 柳中詐降第十三章 對決死士第十八章 名門之後第十六章 新君即位第七章 逃過一劫第二十六章 女人如花第三十一章 奇恥大辱第三十七章 崤山秘戰第十九章 皮山孤城第二十六章 一下莎車第八章 匪夷所思第四章 染指隴右第三十章 徐幹娶親第八章 朝會辯罪第十二章 危急關頭第十五章 氐池林氏第一部《國運較量》主線劇情第二十三章 老謀深算第二十三章 再陷詔獄第三十七章 洞房花燭第九章 推行新政第十四章 風雨飄搖第十六章 死士情懷第四章 國士之謀第三十八章 詣闕上書第七章 身陷魔窟第三十二章 將星隕落第三章 國將生變第十四章 西域商賈第六章 相思最苦第十七章 西山歷險第六章 商隊遇襲第十八章 名門之後第四章 商隊進山第十二章 地傾西北第六章 君胡不歸第三章 國將生變第二十章 借肩一用第十四章 郅屠水畔第三十七章 崤山秘戰第十八章 商道往事第十七章 笑擒賊酋第十九章 因敵於糧第二章 除痾祛寒第十六章 築燧就食第三十八章 詣闕上書第二十四章 桑株古道第十七章 傳檄烏孫第十二章 亡命途中第二十一章 大案驟發第四十章 三輔事變第三章 斷敵於糧第十二章 囂張漢使第一章 楨中屠城第十三章 劫後餘生第十六章 納履決踵第二十六章 軒然大波第四十四章 風雨飄搖第四十三章 魚兒心機第十五章 氐池林氏第八章 月黑風高第十六章 野蠻生長第十六章 築燧就食第二十四章 橫掃千軍第三十六章 馬失前蹄第二章 多事之秋第三十五章 人在絕境第四章 暗度陳倉第二十二章 大禍將臨第十四章 血腥殺戮第四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六章 天折將星第十四章 風雨飄搖第三十四章 砲擊羅晟第二十五章 兵行險招第十四章 小露身手第二十章 沙門敗類第八章 城破時刻第十二章 廷議辯決第十九章 十三墳崗第十四章 馳援寧彌
第二十三章 初識麥香第五章 聖山王庭第十四章 膝血銘誓第三十四章 耿忠激將第三章 尖山遇襲第四章 寺院鐘聲第九章 八月整軍第十七章 絕境逢生第十二章 背劍農夫第二十八章 私定終生第三章 巔峰論劍第二章 西池密報第三十九章 亡羊補牢第四章 原始圖騰第六章 夜咒毳賊第三十六章 祖姑詩冢第十八章 引敵入甕第十五章 憐香惜玉第三章 左地戰場第二十五章 柳中詐降第十三章 對決死士第十八章 名門之後第十六章 新君即位第七章 逃過一劫第二十六章 女人如花第三十一章 奇恥大辱第三十七章 崤山秘戰第十九章 皮山孤城第二十六章 一下莎車第八章 匪夷所思第四章 染指隴右第三十章 徐幹娶親第八章 朝會辯罪第十二章 危急關頭第十五章 氐池林氏第一部《國運較量》主線劇情第二十三章 老謀深算第二十三章 再陷詔獄第三十七章 洞房花燭第九章 推行新政第十四章 風雨飄搖第十六章 死士情懷第四章 國士之謀第三十八章 詣闕上書第七章 身陷魔窟第三十二章 將星隕落第三章 國將生變第十四章 西域商賈第六章 相思最苦第十七章 西山歷險第六章 商隊遇襲第十八章 名門之後第四章 商隊進山第十二章 地傾西北第六章 君胡不歸第三章 國將生變第二十章 借肩一用第十四章 郅屠水畔第三十七章 崤山秘戰第十八章 商道往事第十七章 笑擒賊酋第十九章 因敵於糧第二章 除痾祛寒第十六章 築燧就食第三十八章 詣闕上書第二十四章 桑株古道第十七章 傳檄烏孫第十二章 亡命途中第二十一章 大案驟發第四十章 三輔事變第三章 斷敵於糧第十二章 囂張漢使第一章 楨中屠城第十三章 劫後餘生第十六章 納履決踵第二十六章 軒然大波第四十四章 風雨飄搖第四十三章 魚兒心機第十五章 氐池林氏第八章 月黑風高第十六章 野蠻生長第十六章 築燧就食第二十四章 橫掃千軍第三十六章 馬失前蹄第二章 多事之秋第三十五章 人在絕境第四章 暗度陳倉第二十二章 大禍將臨第十四章 血腥殺戮第四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六章 天折將星第十四章 風雨飄搖第三十四章 砲擊羅晟第二十五章 兵行險招第十四章 小露身手第二十章 沙門敗類第八章 城破時刻第十二章 廷議辯決第十九章 十三墳崗第十四章 馳援寧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