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

?

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

開封城頭上的火炮,一部分,是桑開新鑄成的火炮,還有一部分,是歷代遺留下來的老火炮。

也不知道,幾乎連續一天的鏖戰,無數次的開炮,消耗了這些火炮最後一點耐久度。讓這一門火炮再也支撐不住了。火藥的壓力衝破了炮身,將數百斤的鋼鐵硬生生衝擊成無數的碎片。

碎片毫不留情的向四周迸射出來,似乎不管剛剛他們是同一陣營,距離最近的炮手,幾乎都死無全屍,只有大片大片的血跡,才能證明這些人曾經存在過了。

在炸膛之聲響起之後,城頭所有火炮都爲之一滯。

太慘了。

這種發生在眼前的悲劇,實在是太傷士氣了。明朝火器或多或少都存在問題,這也是明朝紙面上存在最強大的火器部隊,但是卻從來沒有發揮過什麼威力的原因所在。

任何一個人都不用操作不知道什麼時候能要自己小命的武器。

戰死也就算了,但是死自己手,也太窩囊了。

陳永福也是老將,對這個情況再明白不過了。一咬牙,跨在一門大炮之上,只感覺身下火炮的餘溫透過一層薄薄的衣物傳遞在大腿之上,陳永福帶着幾分瘋狂的大喊,道:“開炮。繼續開炮,忠臣不怕死,開炮,全部繼續開炮,要炸膛先炸我。”

陳永福心中有沒有怕?

他大半輩子都在軍營之中廝混,哪裡不知道這炸膛之事,從來沒有的避免過了,上一個死無全屍的人就在身側,他怎麼能不怕?

但是真正的勇者,不是什麼都不怕,而是即便是害怕,即便是恐懼,但是該上還是要上的。

在陳永福督促之下,火把點燃了火繩,“轟。”的一聲,一陣熱氣從身下蒸騰而出,火炮開火了。

這一門火炮開火之後,隨即一門門火炮也開火,這些炮手見主將如此,不敢有絲毫的怠慢,但是發射的頻率,難免降低一些。

“大人。”一個炮手,說道:“賊人火炮厲害,可以用陰-門陣咒他們。”

“對,陰-門陣。”

這些炮手符合道。

“好。”陳永福說道:“來人,派人將開封城之中的半掩門全部給我找來。”

過了一會兒,不知道多少半掩門被壓上城頭,陳永福二話不說,讓這些半掩門扒下下身的衣服,光溜溜的站在城牆之上,對着義軍火炮陣地方向。

“這是什麼意思?”張軒看着有些莫名其妙。

離有一點遠,不用打馬賽克,張軒也看不清楚,他只能看見的大概輪廓而已。

王大炮定睛一看,頓時大驚道:“大人,不好這是陰-門陣。”

“什麼是陰-門陣?”張軒有些奇怪的說道。

王大炮說道:“這火炮是至陽之物,最怕是至陰之物,而女人的下面是最爲陰晦之處,以此對這炮口,會讓火炮炸膛的。”

“這這這----”張軒瞠目結舌,不知道該怎麼說了。他先是覺得好笑,隨即又感到可悲,嘴角不住抽搐,似乎是想笑卻笑不出來的感覺。

張軒的感覺只是特例。

城下的火炮在張軒沒有命令的情況之下忽然停了下來。

炸膛是所有炮手的噩夢。一聽前面有至陰至毒的陰-門陣,他們紛紛不敢開炮了。

所謂法不責衆,張軒又不能將這些有一個算一個拉下去全殺了。如果再發射之中,出現什麼炸膛之事,豈不是坐實了這威力無比的陰-門陣。

“該如何破之。”張軒強忍着惱怒,他心中暗道:“如果這王大炮一二三來,我就將他殺了祭炮,說以人祭陣,能夠破這個陣法。”

王大炮似乎很高興能爲張軒出謀劃策,說道:“聽老人說,這破陰-門陣,非陽門陣不可?”

“什麼是陽門陣?”張軒問道。

不過,片刻這陽門陣就擺出來了。

周輔臣和張軒的親兵之中,畢竟年輕的人都站在大炮側前。周輔臣有些不好意思。說道:“這少我一個人不少吧。要不讓我下來。”

“不行,你難道不以身作則嗎?”張軒說道。

“什麼陽門陣,簡直是無稽之談。”周輔臣抱怨說道:“還說什麼非要童子最好,我早就不是童子了,他還讓我站在這裡。”

張軒眼睛一瞄,只覺好生頭疼。

從火炮陣前一字排開,張軒的親兵全部光着下身,豎着小弟弟,這就是所謂的陽門破陰-門是也。

一種無法去除的荒誕之感,在張軒的心中徘徊。

“我記得上學的時候,清朝以經血布用來破英軍火炮,原來這一種傳統源遠流長啊。這樣的事情如果傳到我小學老師的耳朵裡面,定然覺得沒有教好我,帶着這麼多人集體耍流氓。”張軒心中默默吐槽,對周輔臣說道:“我當然知道,這事情不靠譜,但是你信不信,看他們信就行了。”

“可是。”周輔臣有些委屈說道:“你爲什麼不以身作則?”

火炮陣地之上,除卻炮手之外,也就

是張軒衣衫整齊。張軒冷笑一聲,不屑於回到這個問題。

有了所謂的陽門陣,炮手們就再次開始發炮了,不過這一戰從早上打到下午,再加上天氣炎熱,故而每開一炮都要用水降溫,火炮的頻率也降低下來。

就在雙方火炮射擊頻率都降低下來,廝殺肉搏再次主導了戰場。

一桶桶的一窩蜂打了出去。

這一窩蜂正是火箭,它們大都裝在木頭之中,箭尖朝外,下面有火繩相連,從桶底點燃火繩,無數火箭就一窩蜂的從桶裡面噴射而出。

城牆缺口之處,到處是這種火箭射擊過的痕跡,密密麻麻的就好像是地面之上長了一層草一樣。

不過,這裡說是缺口,其實高度並沒有降低多少,不過城頭上崩落了一大片而已。

此刻,胡缺德正在大聲呵斥道:“快,快,快。”

這胡缺德正是張軒專門從闖營之中,專門討過來的,對這樣的技術人才,張軒可是很看重,不過闖營卻不是很看重,也不知道是胡缺德之前炸開封城的時候,弄巧成拙。還是因爲胡缺德是盜墓賊出身,人品又不是多好。

不過,張軒就不信,這世界上有火藥對付不了的城牆,沒有炸開,只能說明分量不夠。

如果一千斤火藥炸不開,那就兩千斤,兩千斤不行,那就三千斤,總之一直加量,總能炸開的。

這就是張軒對闖營挖城攻城之法的修改。不再想辦法挖偷城牆,挖城牆只有一個目的,就是爲了往裡面填充火藥。

只是張軒只是說說話,這胡缺德就要跑斷腿了。

一棺材火藥從後面運上城下,就花了胡缺德老大的功夫。而且城頭之上,雖然不知道這棺材之中裝得是什麼,但本着敵人想要,我就一定要阻止的原則。很多火炮火箭都向胡缺德一行人射來。

要知道整整一棺材火藥,如果見一點火星,就會轟然爆炸開來。可是讓胡缺德捏了一把冷汗。

終於胡缺德衝進剛剛挖出來的城牆洞之中,二話不說,開始固定好棺材,最後胡缺德,將半根蠟燭放在棺材裡面的一腳,將火繩壓纏在蠟燭一半的位置之上,緩緩的點燃,一邊也掏了一個通氣孔。

這是一個定時裝置。

剛剛弄好之後,胡缺德就開始大聲呼喝道:“快撤,快撤。”

頓時在胡缺德的呼喝聲下,在缺口下面的所有義軍戰士都開始撤退。不過一會兒功夫,本來密密麻麻的擁擠的城下,居然爲之一空,只剩下一些毀壞的攻城器械,以及一片片沒有熄滅的火焰。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

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十二張 汝寧大俠沈萬登第三十章 破孟家莊第七十九章 聯姻之謀第五十二章 覆軍殺將九第九十六章 小姐姐第一百二十四章 勢起襄陽,敗亦襄陽第七章 下蕭縣第八十九章 張軒拜訪賀一龍第一百一十八章 留鎮武昌第五十三章 覆軍殺將十第七十四章 鳳陽地動四第六十七章 序章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營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四十八章 襄陽暗潮第五十一章 多鐸撤軍第八十六章 湖口現狀第五十五章 羅汝才西進之心第八十六章 烽火揚州路第四十章 瑣事第八十章 常國安二第二十六章 襄陽第十六章 決戰第六十章 張軒的大禮第九十章 拼死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八十三章 馬踏明月第八十二章 常國安四第六十五章 牛車第九章 搬家第三十三章 走不走?第二十九章 宜城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三十章 王良謨二第八章 立威第三章 袁時中的選擇第四十二章 鬱悶的鄭鴻逵第三十九章 渡河之役第一百三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七十五章 接戰第一章 我爲魚肉第八十二章 馬士英的應手第一百章 天下震動第三十二章 大戰帷幕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五十一章 侯恂的困境第七十八章 託天王第五十五章 羅汝才西進之心第六十一章 時疫第九十六章 收兵第一百零八章 戰鬥間隙第四十六章 周黨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金華二第八十二章 胡澹第七十九章 吳自蘭來投第三十九章 奪回第十二章 撤軍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七十五章 火銃初啼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五十三章 鳳陽城第十章 慶陽公之喪第八十九章 臨潁城南第一百零三章 少主羅玉龍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五十三章 緩追第八十三章 誰的心思第六十一章 離間計第一百二十九章 松山餘波第五十九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三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羅再聚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五章 臨湘之戰第五十六章 鳳陽城三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三章 岳陽第五十七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四十七章 鄭森第五十六章 老父之言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誰之過也第九十七章 各自籌謀第七十五章 樞密院章程第六十六章 除夕第十三章 舟山之變第六十章 張軒的大禮第六十九章 永城之變第五章 朝議大政第五十四章 臨門一腳第一百二十二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二第七十二章 大順東王第一百二十八章 誅逆子第五十二章 多鐸撤軍二第十七章 廢奴策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戰一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六章 高鬥樞二第三十九章 故人內訌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
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十二張 汝寧大俠沈萬登第三十章 破孟家莊第七十九章 聯姻之謀第五十二章 覆軍殺將九第九十六章 小姐姐第一百二十四章 勢起襄陽,敗亦襄陽第七章 下蕭縣第八十九章 張軒拜訪賀一龍第一百一十八章 留鎮武昌第五十三章 覆軍殺將十第七十四章 鳳陽地動四第六十七章 序章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營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四十八章 襄陽暗潮第五十一章 多鐸撤軍第八十六章 湖口現狀第五十五章 羅汝才西進之心第八十六章 烽火揚州路第四十章 瑣事第八十章 常國安二第二十六章 襄陽第十六章 決戰第六十章 張軒的大禮第九十章 拼死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八十三章 馬踏明月第八十二章 常國安四第六十五章 牛車第九章 搬家第三十三章 走不走?第二十九章 宜城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三十章 王良謨二第八章 立威第三章 袁時中的選擇第四十二章 鬱悶的鄭鴻逵第三十九章 渡河之役第一百三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七十五章 接戰第一章 我爲魚肉第八十二章 馬士英的應手第一百章 天下震動第三十二章 大戰帷幕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五十一章 侯恂的困境第七十八章 託天王第五十五章 羅汝才西進之心第六十一章 時疫第九十六章 收兵第一百零八章 戰鬥間隙第四十六章 周黨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金華二第八十二章 胡澹第七十九章 吳自蘭來投第三十九章 奪回第十二章 撤軍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七十五章 火銃初啼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五十三章 鳳陽城第十章 慶陽公之喪第八十九章 臨潁城南第一百零三章 少主羅玉龍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五十三章 緩追第八十三章 誰的心思第六十一章 離間計第一百二十九章 松山餘波第五十九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三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羅再聚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五章 臨湘之戰第五十六章 鳳陽城三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三章 岳陽第五十七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四十七章 鄭森第五十六章 老父之言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誰之過也第九十七章 各自籌謀第七十五章 樞密院章程第六十六章 除夕第十三章 舟山之變第六十章 張軒的大禮第六十九章 永城之變第五章 朝議大政第五十四章 臨門一腳第一百二十二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二第七十二章 大順東王第一百二十八章 誅逆子第五十二章 多鐸撤軍二第十七章 廢奴策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戰一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六章 高鬥樞二第三十九章 故人內訌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