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匠作

?

第六章 匠作

大部分車輛都是用騾子,或者驢拉着。不過,這些車輛讓張軒感到不舒服,無他,太沉。

首先,沒有輪胎。全面都是實木車輪,直接在地面上碾過去,能在地面上留下一道車轍印,這還是張軒始終要走在官道的,如果在田地之中走過去,說不定就陷到什麼地方,就走不動了。

還有,張軒發現這車似乎沒有軸承。

沒有軸承,沒有輪胎,那車還不是死沉死沉的,能走的快纔是問題。

輪胎,張軒沒有辦法解決,想解決輪胎,要先解決橡膠樹,解決橡膠樹,必須先打下東南亞,因爲這裡的氣候適合種植,這想法在張軒的腦子裡面一過,立即就熄來了心思。

不過,軸承真的沒有辦法打出來嗎?

張軒覺得未必。

懷着這個想法,張軒騎着馬來到匠作營之中。

他雖然來過匠作營之中,但是再次來到這裡,張軒還是感覺到一個字“慘。

由於是夏天,幾十個漢子都光着上身,身上的骨頭一根根突出來,就好像是骨頭之上,包了一層皮,甚至讓張軒有一種看見喪屍的感覺。即便如此他們身上,後背之上,還有大大小小的傷口,大多是棍棒皮鞭打出來的,還有一些卻是燙傷,似乎在勞作的時候被火星飛濺到身上的。一個個都是如此,似乎在挑戰瘦骨嶙峋的極限,但是即便瘦成這個樣子,依舊不能逃避勞作,依然在搬運沉重的鐵料。

說實話,這個時代的農民,不管是那一個,在張軒的眼中都逃不過一個“慘”字,但是匠作營之中,依舊是最慘的。

張軒很擔心,這些鐵料會不會將這些人給壓死。

“怎麼回事?”張軒說道:“我記得匠作營之中,是有馬車的?”

一個頭發花白的老者,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說道:“稟報大人,是有馬車,但是馬力有限,是拉不動鐵料。”

張軒一看,就發現這馬車之上,看上卻好像是沒有東西,其實上面堆滿一塊塊鐵料。

這些生鐵對義軍來說,都是極其重要的戰略資源,絕對不能放棄的。而這些東西的運輸自然要放在這些工匠手上,甚至還有一些鐵匠爐,也都帶在馬車之上,這些大大小小的鐵疙瘩,都是這些鐵匠用來吃飯的加護,是絕對不能丟棄的東西。

這些東西,不要看體積不大,但是都是實心的鐵傢伙,要比糧食什麼的,沉重得多了。

分給匠作營的畜力又不是很多。

畢竟對義軍來說,首先要保證的不是別的,就是馬隊的戰鬥力,然後是戰兵的戰鬥力,這些鐵匠的地位都等而下之的。對義軍來說,大量的兵器都不是自己打造出來的,而是從官軍哪裡搶過來的,這些鐵匠的作用,不過是用來是修修補補而已。

冷兵器時代一場大戰下來,要損壞不知道多少兵刃,即便打造精良的長刀,連砍好幾個人,也都會捲刃。這就需要鐵匠重新敲打一下刀鋒,否則就不能用了。

但是如此一來。鐵匠根本不追重視,也是自然而然的。

張軒沉吟一會兒,說道:“下馬。”

張軒的親兵不是步卒,或者說是騎馬的步卒。

這也是羅玉嬌嫁給張軒的帶來的便利。張軒自己倒是有幾匹馬,但是提供一個百人隊的戰馬,還是羅岱帶過來的。張軒第一個下馬,然後說道:“將這些馬匹讓給匠作營拉車。”

“大人。”羅岱陡然變色,說道:“怎麼可以,這是戰馬?不是馱馬。”

對張軒來說,馬只是交通工具而已。雖然張軒對自己的馬匹大黑不錯,很多時間都親自餵養,培養感情,但是他從來沒有那種騎士的感情,與馬兒同生共死的感覺。

畢竟,沒有一個人想與自己的汽車同生共死。

或許是張軒騎術的問題。但是對張軒來說,張軒在南陽之後,訓練行軍,自己也練出來,一日步行六七十里,也是能夠支持得住。故而張軒覺得,應該將這畜力用在最要緊的地方。

最要緊的地方是什麼地方,就是這些鐵匠身上。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而最能貫徹這一點,就是這些工匠了。所以張軒格外重視這些工匠,不過這樣一來,就有人不願意了。比如羅岱。

“這是命令。”張軒說道:“如果你不願意,可以自己回中軍。”

羅岱咬着牙,張軒甚至能聽見羅岱嘴裡咯咯吧吧的聲音,如果有可能羅岱恐怕都想吃了張軒。

羅岱雖然在張軒的麾下任職,但是對張軒並不是太服氣,他覺得張軒不過是一個小白臉,依靠的裙帶關係上來的,怎麼能比得上他,一刀一槍的拼殺上來的。

但是官大一級壓死人。他心中冷哼,暗道:“等將來有時間,我非要去求求掌盤子,他這位女婿,老子不伺候了。”

不管他心中怎麼想,都不好當場不給張軒面子。恨恨的下了馬。

羅岱下馬之後,剩下的紛紛下馬,將馬套上馬車。

加了畜力。本來拉不動的馬車,開始支支吾吾的向前走了。

這些馬車與後世張軒看到的太平車,相差不大。張軒問道:“老人家,請問貴姓?”

老頭說道:“小老兒,姓王,大人就叫我王鐵匠吧。”

張軒一邊步行,一邊隨口問道:“老人家貴庚?”

王鐵匠說道:“小老兒三十有六。”

“三十六?”張軒大吃一驚。看王鐵匠滿臉的皺紋,再加上花白的頭髮,說他六十多歲都有人信,張軒萬萬沒有想到,他只有三十六歲?太讓他吃驚了。

張軒心中嘆息一聲,越是瞭解這個時代,越是明白這個時代的殘酷,三十六歲就是老人,而在整個匠作營之中,恐怕沒有三十六以上的人了。

“軸承,會造嗎?”張軒問道。

“不知道大人所說的軸承是什麼?”王鐵匠小心翼翼的問道。

張軒給王鐵軍比劃,說道:“就是一個大鐵圈套上一個小鐵圈,中間有一些滾珠,套在車軸之上,就這樣,減少摩擦力。”

王鐵匠說道:“大人,您說的我知道,這是滾子,這東西我是倒是能打,不過,特別費工夫。”

張軒鬆了一口氣,他唯恐這鐵匠說不能打造,張軒就沒有辦法了,讓他給鐵匠比劃一個軸承容易,但是讓張軒親自主持研發一款軸承,就是天方夜譚了。

張軒說道:“你先給我打造---”張軒心中暗道:“一輛馬車最少需要兩個,大軍的馬車,最少要好幾百輛。”“一千五百隻吧。”

“撲通。”王鐵匠撲通一聲跪倒在地上,說道:“大人,就是殺了小老兒,也萬萬不打造不出來,這些滾子來啊。”

張軒一把將王鐵匠拉了起來,說道:“起來,打不出來,再說打不出來的事情,誰也不會要你的命。你準備怎麼打造?”

“這樣軸承,非好鋼不行。”王鐵匠說道:“故而以我的想法,也只能想打出兩個鐵環,然後澆鑄一批鐵珠,然後想辦法將這些東西裝配起來,便是了。”

張軒聽了說道:“爲什麼不能先打造一批鐵模,然後全部澆鑄,再組裝?”

王鐵匠說道:“不是不想,而是不能,澆鑄出來的東西毛刺太多,規格也大小不一,必須細細打磨才能弄到一起。”王鐵匠細細給張軒講來。

但是張軒有一點聽不大明白。

他又不是鐵匠,在未來鐵匠這個行業幾乎都消失了,對一些東西,張軒的理解與王鐵匠根本不一樣。

第九十章 劉澤清跑了第十五章 鐵模?第八章 局面第七十四章 劉文秀東行記三第四十四章 覆軍殺將第二十七章 政爭第四十九章 鄭森今日名成功第二十九章 楊嗣昌第八十五章 史可法第五十七章 多爾袞第八十章 常國安二第十九章 敵襲第一百零七章 張質的江南策第九十五章 困獸三第七十三章 各方雲動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二十二章 沙河之畔二第九十四章 史可法之死‘’第三章 搶飯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時中第二十八章 黃河一水二第十四章 舟山之變二第八十六章 何騰蛟的選擇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一百二十三章 攻歸德第一百零六章 襄城之戰三第六十九章 永城之變第八十四章 佈局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第二十章 風起第一百一十六章 李自成的擔憂第一章 家事第五十一章 侯恂的困境第八章 立威第三十五章 二道城牆之議第四十四章 三兄弟會首第二十八章 炮戰第六十八章 虛實真假第八十三章 馬踏明月第六十七章 噩耗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關之戰落幕第七十五章 火銃初啼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決策第一百一十八章 破陳州三第十六章 拔營第三十章 千帆入洞庭二第二十七章 萬軍之中第十五章 房村之役二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九十一章 侯方域的信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十七章 廢奴策第四十四章 三兄弟會首第四十七章 覆軍殺將四第七十七章 收尾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七十九章 常國安第二十四章 餌第九十六章 小姐姐第七十二章 劉文秀東行記第四十二章 鬱悶的鄭鴻逵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六章 朝議大政二第二十一章 談判第六十四章 奠墳第十七章 失敗的臘八宴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三十七章 威遠城下三第七十六章 講史第七十六章 鳳陽地動六第六十章 王老新曲第三十一章 鐵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一百零九章 女人第七十九章 常國安第三十九章 奪回第七十六章 大夏軍制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九章 棗陽之戰第十三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第十四章 以炮製炮第一百零一章 南京第四十三章 求援第七十四章 劉文秀東行記三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三十五章 二道城牆之議第四十一章 爾虞我詐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營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二十二章 何去?第一百一十六章 李自成的擔憂第七十三章 劉文秀東行記二第七十一章 戰長沙之列陣第一百一十三章 分兵之策
第九十章 劉澤清跑了第十五章 鐵模?第八章 局面第七十四章 劉文秀東行記三第四十四章 覆軍殺將第二十七章 政爭第四十九章 鄭森今日名成功第二十九章 楊嗣昌第八十五章 史可法第五十七章 多爾袞第八十章 常國安二第十九章 敵襲第一百零七章 張質的江南策第九十五章 困獸三第七十三章 各方雲動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二十二章 沙河之畔二第九十四章 史可法之死‘’第三章 搶飯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時中第二十八章 黃河一水二第十四章 舟山之變二第八十六章 何騰蛟的選擇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一百二十三章 攻歸德第一百零六章 襄城之戰三第六十九章 永城之變第八十四章 佈局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第二十章 風起第一百一十六章 李自成的擔憂第一章 家事第五十一章 侯恂的困境第八章 立威第三十五章 二道城牆之議第四十四章 三兄弟會首第二十八章 炮戰第六十八章 虛實真假第八十三章 馬踏明月第六十七章 噩耗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關之戰落幕第七十五章 火銃初啼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決策第一百一十八章 破陳州三第十六章 拔營第三十章 千帆入洞庭二第二十七章 萬軍之中第十五章 房村之役二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九十一章 侯方域的信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十七章 廢奴策第四十四章 三兄弟會首第四十七章 覆軍殺將四第七十七章 收尾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七十九章 常國安第二十四章 餌第九十六章 小姐姐第七十二章 劉文秀東行記第四十二章 鬱悶的鄭鴻逵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六章 朝議大政二第二十一章 談判第六十四章 奠墳第十七章 失敗的臘八宴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三十七章 威遠城下三第七十六章 講史第七十六章 鳳陽地動六第六十章 王老新曲第三十一章 鐵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一百零九章 女人第七十九章 常國安第三十九章 奪回第七十六章 大夏軍制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九章 棗陽之戰第十三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第十四章 以炮製炮第一百零一章 南京第四十三章 求援第七十四章 劉文秀東行記三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三十五章 二道城牆之議第四十一章 爾虞我詐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營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二十二章 何去?第一百一十六章 李自成的擔憂第七十三章 劉文秀東行記二第七十一章 戰長沙之列陣第一百一十三章 分兵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