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渡河四

昨夜之戰,到了最後周輔臣也失去了控制權。

畢竟黑夜之中彼此聯絡指揮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周輔臣所部的船隻本來就不高,再被高大的官船遮擋了視線,更是看不到彼此了,如此一兩不分散纔是怪事。

一分散更是誰也找不到誰了。

到了最後周輔能指揮到的也只有他船上那十幾個人而已。

其他自然各自爲戰,有的人見機不妙,就跑了,但還有人感覺不妙的時候,已經跑不了了,這些跑不了之中,自然有一些倒黴蛋被官軍抓住了。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周輔臣不在這些俘虜之中。

一落到官軍手中,這些義軍戰士也不是個個都是堅貞死士,在官軍的手段之下,一個個老老實實的投降了,什麼也不敢隱瞞。

“昨夜是誰帶隊的,總共來了多少人?”路振飛說道。

“是周輔臣周將軍,周將軍挑選了八百將士。”一個義軍士卒說道。

“周輔臣,八百人。”路振飛勃然大怒,看着王心粹,王心粹頓時臉色一白,暗道:“完了。”跪在地面之上,什麼也不敢說,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來人。”路振飛說道:“將他們拉出去斬了。”

“大人饒命。”

“狗官,不是說了投降不殺嗎?”

“早知道都不該信你們。”

甚至有人想暴起發難,但是頓時被路振飛的親兵控制住了。

一會功夫,這些是士卒全部人頭落地。

“王心粹,還愣着幹什麼?”路振飛說道:“還不快想辦法,讓剩下的船隊出去,立即將賊人的浮橋給我截斷,如果做不到的話,就不要怪我兩罪並罰了。”

對路振飛來說,他其實很想將王心粹給殺了,但是他知道,這個時候臨陣換將,恐怕剛換的人,還不如王心粹。只能給他一個機會。戰事要緊。

當然瞭如果王心粹連這個機會都抓不住的話,那就不要怪他心狠。

王心粹只覺得峰迴路轉,大喜過望,說道:“請大人放心,我一定今日之內,截斷賊人的浮橋。”

“還不快滾。”路振飛說道。

王心粹連滾帶爬的出去了。

出去之後,臉色頓時變得難看之極。

現在這個局面,一天之內,真得能收拾了殘局嗎?

王心粹本人也不知道。

就在路振飛所在不遠處的淮水之中,有十幾個人在水中游動,並不是別人正是周輔臣一行人。

周輔臣知道如果還在船上,一定會被發現的,於是就跳進水中。

只是跳進水中也不保險,天亮之中,這裡船隻來往,誰如果看見了,他們也沒有命在。

“諸位兄弟,我們分頭往北面遊,出了碼頭這一段,就可以上岸了,去找大隊人馬了,但是這一段水程只能各安天命了。”周輔臣看過所有人說道:“保重。”

隨即猛地扎進水中,整個人就好像是一條魚一樣,在水下游動。好了好幾米,才猛地露一下頭,然後再扎進水中。

周輔臣是南陽人,南陽人水系並不是很少,他本身就會游泳,在汝寧接受船隊之後,更是勤練游泳,此刻顯露出來了。

只是不知道他們十幾個人之中,能回到大軍之中的,能有幾個人。

浮橋南岸

太陽逃離束縛,跳到天空之中,一時間光芒四射。

“什麼?”劉良佐幾乎跳腳說道:“你說,水師出動不了?爲什麼不早點說啊。”

此刻劉良佐剛剛接到了鳳陽方面的消息,臨淮縣的水師遭到襲擊,今天出動不了。

對劉良佐來說,這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壞消息。

如果劉良佐早就知道這一個消息的話,他昨夜就打起來了。

他知道張軒所部的扎手,故而纔想辦法用最小的代價對付張軒所部,以減少自己的損失。只是萬萬沒有想到出現了這樣的變故,讓他錯過最好的機會,給了張軒喘息之極。

“擂鼓進軍。”劉良佐當機立斷,什麼也不等了。

在隆隆的鼓聲之上,劉良佐所部緩緩的逼了上來了。旗幟招展,甲冑林立,看上去還真有一點好賣相。

不過,這些東西都不被張軒看在眼裡。

張軒此刻正在爲周輔臣擔心,此刻已經有船隻來報信了,張軒得到的消息,是喜憂相伴,喜的是官軍水師挫折非小,一時半會兒,恐怕動彈不了了,對張軒來說實在是一個大好消息。

畢竟他只需一兩日而已,只有一兩日之內渡河淮河,官軍水師再厲害還能上岸不成嗎?

只是周輔臣是他一手帶出來的老人,當初從南陽出來的老人,已經不多了,現在周輔臣也要折在這裡不成嗎?

“大人,周將軍吉人自有天相。”張素說道。

“我知道。”張軒說道:“此刻擔心也沒有用。”他將注意力收攏到眼前,此刻他身邊只有,汝寧軍三個營,秦猛一個千騎,徐州軍,南陽營一個營,兵力與劉良佐相比稍稍欠缺一點。

不過,張軒並不是多在意。

劉良佐所部,還是老一套,花馬劉嗎?

而且這一次,張軒渡河比較急,故而沒有攜帶多少火炮,劉良佐從鳳陽城中緊急出發,也沒有攜帶火炮。張軒從來是忌憚官軍的火力,此刻雙方的火力半斤八兩,幾乎上都沒有,純粹的肉搏戰,張軒豈能怕劉良佐?

而且在地勢之上,還是張軒佔優。

因爲張軒所部是在河堤之上,背靠河堤立陣。

淮河河堤,故然不如黃河河堤,是地上懸河,但河堤也要比平地高出一些,張軒所部談不上居高臨下,但也高出劉良佐所部一兩米。

這樣的戰事,張軒豈有不敢打的道理。

“既然主人迎客了,兄弟們也擺開陣勢,讓花馬劉,看看我汝寧軍的風采。”張軒說道。

“是。”衆人答應一聲,按照張軒的命令列戰。

這四個營都是張軒所部的老營頭,即便是西平營經過毀滅與重建之後,也有相當的戰力了,故而張軒將臨潁營抓在手中,當預備隊,以南陽營爲中軍,西平營與保定營爲兩翼,將秦猛千餘騎兵分開,各五百騎護住側翼。

張軒沒有指望騎兵在這一戰之中有什麼出彩之處,只需能在敵人側擊的時候,給兩翼爭取反應時間就行了。

這是張軒管用的陣勢。

沒有什麼花俏,不過是堂堂正正之陣而已。

“咚咚咚。”張軒面前數十口大鼓一字排開,百餘名士卒相對敲響大鼓,鼓聲先是有固定的節奏,大隊士卒一步一步踩着鼓點,順着坡度向下面走去了。

雙方的戰士緩緩的接近。

當雙方相隔不過百步的時候,張軒猛地下令,張軒身後的大旗猛地一搖,正在敲鼓的鼓手,猛地向後退去,另有一批人衝上去代替前一批鼓手,不過這個時候,鼓聲就沒有節奏了。

或者說所有節奏都表現得越來越快,越來越快,幾乎所有的鼓點都疊加在一起一樣。

這是衝鋒的命令。

“殺。”所有義軍士卒同時大喝,一時間喊殺之聲將鼓聲壓了下去,鼓聲幾乎聽不見了,但是又隨時隨地的挑動着所有人的血脈,似乎成爲背景音。

面對汝寧軍的攻勢,劉良佐居然沒有選擇對攻,反而下令防守。

無數張盾牌出現在陣前,一時間無數箭矢從劉良佐後陣射了出來,還有噼裡啪啦的火銃之聲,都成爲夾雜在喊殺之聲中的雜音,似乎劉良佐覺得先挫動一下張軒所部的士氣,然後打一波反擊,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第二十六章 襄陽第六十六章 左良玉的大撤退第四十八章 汴梁豪傑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九十一章 侯方域的信第五十九章 武昌之難第七章 萬事民爲先第三章 袁時中的選擇第四十三章 心病難醫第一百二十五章 龍能大能小第二十一章 朱仙鎮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七十七章 恪盡職守第六十七章 鄭大財主第七十章 湖口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聲桓吃癟第一百零三章 李自成的心態第八十七章 箭在弦上第三十三章 我是誰?第八章 城陵山磯第二章 家事二第八章 城陵山磯第四十一章 袁時中的困境第五十八章 樞密院第八十二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二第一百零三章 圍襄城第二十一章 阿濟格的決心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一百零六章 田雄再攻二第五十一章 臨潁城下丁啓睿第八十八章 夜談三第九十三章 困獸第二十二章 沙河之畔二第四十六章 覆軍殺將三第一百一十六章 許都的悔悟第十九章 阮進之策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自成低頭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二十一章 阿濟格的決心第一百零一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十四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二第六十六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二第八十章 常國安二第四十四章 渡河四第三章 搶飯第九十九章 楊繩祖離開第二十七章 夜襲南津第一百零九章 女人第四十四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二十八章 黃河一水二第一百三十章 誅逆子三第二章 釜底游魚第八十章 人未至,風先到第七十四章 鳳陽地動四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八十章 人未至,風先到第二章 家事二第二章 家事二第二十九章 楊嗣昌第五十五章 滔滔黃河水第八十一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第六十三章 二攻開封第七十五章 樞密院章程第二十九章 斬盡殺絕第六十五章 孫傳庭潼關會將第一百三十一章 浦陽江之役第五十六章 吳氏兄弟第九十五章 黃得功之勇第七十三章 曹營長史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四章 鄖陽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德餘波第六章 匠作第一百二十一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第十五章 大舅哥來援第七十三章 張可望失言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二十九章 路振飛的舉動第六十八章 鳳陽民情第二章 徐州之敗第一百二十九章 松山餘波第十七章 行軍第七十五章 樞密院章程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九章 搓扁捏圓第一百章 天下震動第五十八章 樞密院第二十二章 醫療營二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二十四章 餌第六十一章 襄陽餘波第三十一章 請纓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遺訓二第七十五章 樞密院章程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十三章 城陵磯之戰四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七十章 鳳陽地動二第三十九章 水戰三
第二十六章 襄陽第六十六章 左良玉的大撤退第四十八章 汴梁豪傑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九十一章 侯方域的信第五十九章 武昌之難第七章 萬事民爲先第三章 袁時中的選擇第四十三章 心病難醫第一百二十五章 龍能大能小第二十一章 朱仙鎮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七十七章 恪盡職守第六十七章 鄭大財主第七十章 湖口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聲桓吃癟第一百零三章 李自成的心態第八十七章 箭在弦上第三十三章 我是誰?第八章 城陵山磯第二章 家事二第八章 城陵山磯第四十一章 袁時中的困境第五十八章 樞密院第八十二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二第一百零三章 圍襄城第二十一章 阿濟格的決心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一百零六章 田雄再攻二第五十一章 臨潁城下丁啓睿第八十八章 夜談三第九十三章 困獸第二十二章 沙河之畔二第四十六章 覆軍殺將三第一百一十六章 許都的悔悟第十九章 阮進之策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自成低頭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二十一章 阿濟格的決心第一百零一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十四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二第六十六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二第八十章 常國安二第四十四章 渡河四第三章 搶飯第九十九章 楊繩祖離開第二十七章 夜襲南津第一百零九章 女人第四十四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二十八章 黃河一水二第一百三十章 誅逆子三第二章 釜底游魚第八十章 人未至,風先到第七十四章 鳳陽地動四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八十章 人未至,風先到第二章 家事二第二章 家事二第二十九章 楊嗣昌第五十五章 滔滔黃河水第八十一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第六十三章 二攻開封第七十五章 樞密院章程第二十九章 斬盡殺絕第六十五章 孫傳庭潼關會將第一百三十一章 浦陽江之役第五十六章 吳氏兄弟第九十五章 黃得功之勇第七十三章 曹營長史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四章 鄖陽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德餘波第六章 匠作第一百二十一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第十五章 大舅哥來援第七十三章 張可望失言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二十九章 路振飛的舉動第六十八章 鳳陽民情第二章 徐州之敗第一百二十九章 松山餘波第十七章 行軍第七十五章 樞密院章程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九章 搓扁捏圓第一百章 天下震動第五十八章 樞密院第二十二章 醫療營二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二十四章 餌第六十一章 襄陽餘波第三十一章 請纓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遺訓二第七十五章 樞密院章程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十三章 城陵磯之戰四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七十章 鳳陽地動二第三十九章 水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