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劉洪超

遂平縣。

劉洪超側着頭顯得頭顱更扁,看着桌上的一疊書信。

書信從四面八方而來,凡是參加臘八宴的汝寧土豪,都寫信過來通報信息。

對他們來說,張軒固然是不可得罪的大人物,但劉洪超也是不可招惹的狠角色。

兩隻老虎敵對,對這樣小動物來說,最好的辦法,就是遠遠的逃開,避開,還要兩面都留下一香火情,騎牆是必然的選擇。

這些劉洪超都不在意,因爲他們說得只是一件事。就是臘八宴上的事情。他在意的只有一封書信。

因爲這封書信是張軒寫得。

前面講臘八宴上的事情,劉洪超早已知曉,只是一掃而過,翻到最後:“劉二之爲,定非將軍本意,然不做薄懲,豈不是讓汝寧賢良誤會將軍。故軒在汝寧,恭侯將軍大駕,到時盡釋前嫌,豈不幸哉。“

下面落款:奉天倡義營汝寧節度使果毅將軍張軒。

“張軒到底是什麼意思?“劉洪起帶着幾分三惱怒說道。

在汝寧府一帶劉洪起從來都是一霸,從來是他落別人面子,絕沒有人落他面子,如李自成,楊嶽山這樣的人物,劉洪起願意低個頭,當然了,所謂的低頭,不過遣使表示歸順而已。

現在張軒說得客氣,其實還是讓他去低頭認錯。他一面惱怒張軒對他的冒犯,又惱怒二弟的所爲,他覺得二弟行走在外多少年,從來沒有遇見過差錯。不過二弟畢竟是二弟,是自己人。他的怒氣都衝張軒而來。

“大哥,不管張軒是個什麼意思。二哥不能不救。“劉洪浚說道。

“對,二哥不能不救。“劉洪禮等人紛紛說道。

劉洪起起家是憑藉家族勢力販私鹽,養打手起家的。故而劉洪起不能也不願意與諸劉爲難,說道:“老二一定會救,但是怎麼救,讓我給張軒低頭認錯嗎?“

“自然不能!“劉洪禮大聲說道:“張軒是不知道我劉家的厲害。張軒背後有闖王,不能直得殺了他。不過可以帶上一兩萬人馬,圍住汝寧城,讓他知道我劉家的厲害。他就不敢扣住二哥不放了。“

“對。“諸劉紛紛贊同。一時間劉洪超也有幾分意動。

不過劉洪超沒有輕易的決定,江湖廝混這麼多年,該有的謹慎還是有的。

“良漠,你說說。“劉洪起目光看向王良謨。

王良謨作爲劉洪起勢力之中唯一的一個外姓人,即便妻子姓劉,能混到現在這個位置,也不是白給的,他猶豫了一下說道:“張軒恐怕不好對付,我打聽過張軒的戰績,他雖然是曹操的女婿,但也打過一些硬仗,別的不說虎大威可是死在張軒手中,一但動了兵,恐怕無法善了。是嚇不住他的。“

“姓王的,你是什麼意思?“劉洪禮說道:“難不成讓大哥而姓張的低頭不成。“

王良漠臉色微微發白,指甲握緊,不姓劉,在這個劉家爲主的勢力之中,是他永遠的原罪,也是他永恆的天花板。

“我不是這個意思。“王良謨說道:“一旦出兵,就不要想和解,只是如果動起手來,二哥恐怕有不忍言之事。“

“烏鴉嘴。“不知道誰說了一句,在突然靜下來正堂之中,分外的刺耳。

“良謨的意思我知道了。“劉洪起好像沒有聽到那三個字,沉吟一會兒說道:“我劉家有今日的局面不容易,其中有我的心血,也有大家的心血。當然也有二弟的心血。如果爲了二弟將我劉家的心血付之東流,即便是二弟,恐怕也不會願意的。“

“所以,“劉洪起的目光掃過所有人,說道:“我劉家基業是第一位,二弟的性命是第二位。“

所有人都不肯與劉洪起對視,大家都是明白人,自然知道,第二位與放棄,幾乎是同意詞。

“哼“一聲冷笑傳到了劉洪起的耳朵之中,他轉眼看去,說話的人,不是別人,是桑開。

“卻不知桑大人有何高見?“劉洪起問道。

對於桑開,劉洪起只是供起來,劉氏所有會議桑開都有資格參加。但桑開似乎也有自知之明,總是一言不發。今日突然開口,讓劉洪起大感興趣。

“我在笑,有人死到臨頭而不自知。“桑開冷笑道。

劉洪起心中有些不悅,但依舊保持風度說道:“此言怎講?“

“張軒何許人也,你們不知道,我卻是打過交道的,張軒此人絕非不智之人,會爲劉二爺區區酒後失態之裝,就與劉氏交鋒?難道不是張軒想對付劉氏,而抓住了劉二爺的痛腳?“桑開冷笑道。

桑開的話音剛落,諸劉就一陣騷動。

劉洪起心中一驚,眼前的一團迷霧陡然被撥開了,他能在亂世之中有今日,這一點敏感度,卻是有的。但他依然問到:“此言怎講?“

“劉家半汝寧,他身爲汝寧節度使,如何睡得安穩?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桑開說道。

“那以桑大人之意,該當如何?“劉洪起問道。

“劉大人當重舉義旗,聯絡鳳陽總督馬鳳英,退守岈查山,固守待援,闖賊所過之處,無不生靈塗炭,有志之士無不髮指,待朝庭重振河山,劉大人何惜封侯之賞。”

劉洪超微微一笑,說道:“好,桑大人之意我知道了,來人送桑大人回去。”

桑開什麼也不說話,起身離開了,回到自己房間之中,等監視的人一離開,他立即招呼他身邊的隨從說道:“快收拾東西。”

“大人。”隨從說道;“外面監視很嚴密,我們走不了的。”

“無妨,”桑開冷笑說道:“劉洪起很快就會有一場慘敗,他井底觀天,只以爲自己數上幾萬人頭,就是中原一霸,卻不知道,真正的天下精銳是什麼樣子的。”

此刻大廳之中,劉洪超也做出了決斷。

“大哥,”劉洪禮說道:“既然知道,張軒是有意於我家,我們還被他牽着脖子走嗎?”

劉洪起再也沒有剛剛的穩重之色,他緩緩的踱步,說道:“桑開果然是在開封城中待過的,眼光就是不同,我之前就沒有發現,張軒是別有用心。不過我細細推敲之後,張軒一個多月前,才與虎大威大戰一場。那時候他纔有五千之衆,而今卻又一萬之衆,他如今加緊訓練,不過一個月之前,又怎麼能訓練處精兵出來,我以兩萬之衆,邀擊他萬餘新成之卒,此刻是我們勝算最大的時候。否則時間一長,待張軒的兵練成之後,勝負之數,就不好說了,桑開所言,全爲朝廷,而不是爲我劉家。開封城的援軍尚且不至,更何況我區區山寨?即便如他所言,困守山中,山外之地,都爲張軒所得,汝寧上下還有多少人服我劉家,服我劉洪起,而且你們甘心嗎?甘心將我劉家數年奮鬥之所得,全部扔給張軒嗎?”

“不甘心。”諸劉不甘心。

玲瓏山寨,雖然是劉洪起的老巢。這些人都在裡面待過,但是留給他們的記憶絕對不是太友好的。

山區清苦,到了後世還是如此。當初他們一窮二白,還能吃的了這個苦,但是現在錦衣玉食之後,再讓他們吃這個苦,卻是萬萬不能了。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不管是劉洪起以下,善財難捨。還是對自己兩萬之衆,信心十足。反正劉洪起強硬回了張軒一封書信,並大舉徵兵,西平,遂平,等數縣震動。

清風乍起,吹過了半個汝寧府,直到汝寧城之中。

第一百三十三章 世祖遺訓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四十三章 心病難醫第四十五章 新計劃第七十九章 在臨潁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四十四章 覆軍殺將第十七章 失敗的臘八宴第十章 裝備第四十七章 一厥名王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十六章 廢衛所授田策第七十五章 接戰第七十二章 戰長沙之致師第五十章 正氣歌二第三十七章 回家第八十章 在臨潁二第七十三章 劉文秀東行記二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一百零三章 少主羅玉龍第二卷 一朝英雄拔劍起,又是蒼生十年劫 地七十二章 小勝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一百零八章 易定難平第一百一十章 李信之死二第三十七章 回家第二十六章 論東虜二第九十章 夷陵之戰第八十六章 何騰蛟的選擇第六十二章 順清之間第九十七章 闖營至第六十九章 永城之變第五十章 一厥名王四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十五章 夜宿第六十六章 錢糧二第八十五章 五里鋪第十六章 決戰第三十二章 圍師第四十七章 破劉良佐三第七十三章 曹營長史第十四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二第三十一章 大戰帷幕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憂第九十章 夷陵之戰第四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五十八章 樞密院第八十四章 斷小商橋第二十五章 論東虜第四十六章 破劉良佐二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營第一百三十三章 清廷來使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二章 授田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七十六章 大夏軍制第二十五章 拖刀計第三章 授田二第四十一章 爾虞我詐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三十三章 兵變餘波第十六章 決戰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一百零九章 女人第四十四章 覆軍殺將第二十章 伏擊第五十五章 第一路援兵第七十七章 大夏軍制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浦陽江之役敵一百零一章 攻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殺第一百一十二章 弘光元年無弘光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三十六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二第七十三章 張軒立陣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陽城第六十九章 侍衛親軍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陳州二第九十六章 小姐姐第六十三章 羅氏父子第八十九章 張軒拜訪賀一龍第八十章 常國安二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第十章 萬石第五十一章 多鐸撤軍第一百零五章 襄城之戰二第三十五章 投名狀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歸德侯家第四十六章 周黨第七章 死中求活二第二十三章 炮戰二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七章 攻城第二十二章 朱仙鎮二第一百零八章 宋獻策之毒第十八章 洞庭湖水戰二第二十二章 許都之膽第二十章 黑夜
第一百三十三章 世祖遺訓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四十三章 心病難醫第四十五章 新計劃第七十九章 在臨潁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四十四章 覆軍殺將第十七章 失敗的臘八宴第十章 裝備第四十七章 一厥名王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十六章 廢衛所授田策第七十五章 接戰第七十二章 戰長沙之致師第五十章 正氣歌二第三十七章 回家第八十章 在臨潁二第七十三章 劉文秀東行記二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一百零三章 少主羅玉龍第二卷 一朝英雄拔劍起,又是蒼生十年劫 地七十二章 小勝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一百零八章 易定難平第一百一十章 李信之死二第三十七章 回家第二十六章 論東虜二第九十章 夷陵之戰第八十六章 何騰蛟的選擇第六十二章 順清之間第九十七章 闖營至第六十九章 永城之變第五十章 一厥名王四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十五章 夜宿第六十六章 錢糧二第八十五章 五里鋪第十六章 決戰第三十二章 圍師第四十七章 破劉良佐三第七十三章 曹營長史第十四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二第三十一章 大戰帷幕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憂第九十章 夷陵之戰第四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五十八章 樞密院第八十四章 斷小商橋第二十五章 論東虜第四十六章 破劉良佐二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營第一百三十三章 清廷來使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二章 授田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七十六章 大夏軍制第二十五章 拖刀計第三章 授田二第四十一章 爾虞我詐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三十三章 兵變餘波第十六章 決戰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一百零九章 女人第四十四章 覆軍殺將第二十章 伏擊第五十五章 第一路援兵第七十七章 大夏軍制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浦陽江之役敵一百零一章 攻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殺第一百一十二章 弘光元年無弘光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三十六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二第七十三章 張軒立陣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陽城第六十九章 侍衛親軍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陳州二第九十六章 小姐姐第六十三章 羅氏父子第八十九章 張軒拜訪賀一龍第八十章 常國安二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第十章 萬石第五十一章 多鐸撤軍第一百零五章 襄城之戰二第三十五章 投名狀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歸德侯家第四十六章 周黨第七章 死中求活二第二十三章 炮戰二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七章 攻城第二十二章 朱仙鎮二第一百零八章 宋獻策之毒第十八章 洞庭湖水戰二第二十二章 許都之膽第二十章 黑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