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昂貴的火器

紹興城的繁華,張軒並沒有怎麼享受,剛剛進了紹興城之後,就有人來報,章欽臣被抓了。

因爲無他,就是因章欽臣是紹興人。

當日兵敗之後,章欽臣身邊的士卒散盡,幾乎是孤身一人,也不知道孫嘉績在什麼地方,也不知道其他義軍在什麼地方。舉目四望,茫然不知何去何從。只能回家。

一般情況之下,這種兵敗回家之後。也不會有什麼事情。

一來,本鄉本土的,鄉里都會庇護。二來,張軒所來江南,爲得是征服,而不是殺戮,只要逃跑之後,不再與義軍做對,張軒也不會窮追到底。

章欽臣甚至打聽到了消息,很多士紳子弟如果戰死在戰場之上,也就罷了,張軒讓人收屍,如果是被捉住了。只需討一筆錢財,就能從軍營之中贖出來。

當然有很多寧死不屈,寧可爲賊人所殺,也不會爲賊人交贖金的,當然還有些人是真沒有錢了。如黃宗羲兄弟,他破家爲軍,家中的家底談不少虧空一空,但是支付不了張素的獅子大開口,依然在牢房之中關着的。

這事情張軒都交給張素處理,故而張軒也不知道,這鼎鼎有名的大學者,居然在自己的牢房之中。

章欽臣也就打聽到這麼多,覺得自己應該沒有什麼事情了,故而才決定悄悄回家。

只是他哪裡知道,張軒對孫嘉績不太在乎,但是對於他卻是在乎無比的。賞格從來沒有撤銷過,在他家一帶,更是嚴密佈控。故而章欽臣一露頭,還沒有回到家中,就被逮了個正着。

被帶到了張軒面前。

“本將軍等章將軍已經很久了。”張軒朗聲大笑,起身迎接,見章欽臣被五花大綁,連忙訓斥左右道:“章將軍是我的貴客,豈能如此怠慢?”

立即有人給章欽臣鬆綁。

一時間章欽臣有幾分受寵若驚。坐立不安。

張軒將章欽臣延請到正堂之中,好聲安撫一陣子,讓章欽臣慢慢的放鬆了神經,這才細細的問章欽臣火銃戰術的細節。

章欽臣心中暗道:“孫大人,縱然對我有知遇之恩,但也不曾如此待我。可惜張將軍是賊人。我家世代清白,斷斷不可從賊。”只是想起家小都在紹興城中,他父母都不在了,唯獨有一妻,那是書香門第出身,顏色姣好,在紹興城中也是一等一的美人,章欽臣視如珍寶,一直覺得她嫁給自己的委屈了。

此番回來,未必沒有擔心夫人的心思,故而此刻也不敢不答。

再加上章欽臣並不覺得自己所言有什麼重要之處,自然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張軒一邊聽一邊對章欽臣的評價調低了不少。

他本以爲章欽臣要麼是一名有戰略目光的將才,發現火槍要代替冷兵器的趨勢,再或者是一穿越者,但是兩人說上話之後,張軒才覺得不對。

章欽臣從來不覺得自己所做,有什麼厲害的地方。

或者說,很多東西都不是什麼新鮮的東西,火槍列隊射擊,從大明開國之時的沐英,到後來的將領都有使用,在他們看來,都是很尋常的戰術,即便現在是日本鐵炮隊,朝鮮火銃手,也都成建制的存在。

這本就不是什麼新鮮玩意。

張軒此事才知道,章欽臣所部最大的亮點是他們手中精良火銃。以章欽臣的說法,每一杆火銃的價格在八九兩之間,以八兩算,一千杆火銃就要八千兩,這還不算火藥錢。

也就是僅僅千餘火槍隊,並不是多好的鳥銃,萬八兩銀子就砸進去了。

如果正如張軒所想,從江南組建數十萬火槍兵,那所消耗的財力物力,更是天文數字。

“沒有別的辦法?”張軒說道:“我記得官府的火銃似乎在三四兩之間。”

“張將軍,想要好火銃,就要用錢砸,一分價錢一分貨。”章欽臣說道:“沒有別的辦法。”

張軒這才明白,組建火槍隊最大的阻礙,從來不是技術方面,之前或許有這方面的問題,畢竟當時張軒手中沒有太好的工匠,但是現在,天下能工巧匠大半出自江南,南京也有足夠多的火銃作坊。雖然造出來的東西都是垃圾。但是章欽臣的話語之中,一切問題都是錢的問題,只要沒有貪污,錢砸夠了,決計能生產出合格的鳥銃來。

但也僅僅是鳥銃,以及其他明朝就有的火器而已。

“幾十萬火槍手,要數百萬兩銀子之多,不過說起來,也不是太多,畢竟裝備冷兵器也是需要錢的。”張軒一想起刀價來,頓時覺得火槍還是太貴了。

“尋常鐵刀,一柄只需要幾錢銀子,上好的也不過是一兩。打上一場仗,就需要換上好多刀,兩者之間差不了多少,都是要花錢。”張軒在努力的說服自己。

不過,他也知道,這個理由並不充分。

一場仗打下來,長刀長有損壞,但是長刀修補起來也容易,很多捲刃問題,營中的鐵匠就能解決掉,而火銃如果出了問題,很多情況下只能回爐重造了。

再加上消耗火藥。

一個字,就是貴。

而且這件事情也不是張軒能決定的,這麼樣大換裝,只有羅汝才才能決定,而羅汝才這個時候會答應這一件事情?

張軒心中暗歎一聲:“看來只有等羅玉龍上臺之後,才能繼續現在的計劃了。今日回南京之後,一定要去火銃作坊看看。”

“大人,我可以走嗎?”章欽臣說道。

張軒回過神來,說道:“章將軍,我以任命你爲親衛千戶,掌管火器營。你意下如何?”

章欽臣咬着牙說道:“恕難從命。末將身受孫大人知遇之恩,不敢與孫大人爲敵,如果張將軍一定要這樣做的話,請賜末將一死。”

張軒猛地皺眉。

賀虎頭手按長刀說道:“呵呵,你以爲我們真不敢殺你?”

張軒不可能單獨見降將,故而他身邊賀虎頭數人護衛,都是搏殺好手,不管張軒與章欽臣說些什麼,他們都將注意力放在章欽臣身上,但凡章欽臣有一點異動,就要將他立斬當場。

章欽臣也是知道,嘆息一聲,閉上眼睛什麼也不說了。

張軒也不願意強人所難,畢竟章欽臣精通火器做戰,對張軒來說還是有用,說道:“虎頭,休得無禮。”他轉過頭來說道:“既然章將軍不願意如此,可爲我客卿如何,我決計不會讓你參與任何與孫大人,以及大明朝廷的事情之中,你只需爲我規劃火器之事,以備顧問。而且這並不是新朝的官職,僅僅是我的私人幕僚而已。不知道章大人意下如何?”

章欽臣心中這才鬆了一口氣,說道:“多謝大人,寬宏大量,章某如果在不從命,就是不識擡舉了。”

張軒大笑道:“如此就說定了,章兄還沒有回家吧,先回家看看,明日再來府中不遲,到時候我們再詳談。”

章欽臣說道:“多謝大人。”

張軒送走了章欽臣,賀虎頭有些不滿,說道:“姐夫,區區一千戶何須如此?”

張軒說道:“火器將來會主宰戰場,任何關於火器的事情,都不可怠慢,既然他不想當這個千戶,你就當這個千戶吧。這一次繳獲的火槍編在一起,編三個百戶,你先帶着。記住好好幹。”

賀虎頭說道:“是。”

不管帶什麼兵,終於能下去帶兵了,對賀虎頭來說,就是一個極大的好消息了。

第八十五章 大破之第一百三十五章 多爾袞二第四十五章 再見張獻忠第九十九章 赴湯蹈火第五十一章 覆軍殺將八第十六章 拔營第五章 朝議大政第六十五章 信陽城第九章 初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關之戰落幕第一百一十二章 弘光元年無弘光第五章 高鬥樞第四十二章 渡河二第九十七章 猶鬥第二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二第五十五章 行路難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第四章 往來無白丁二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六章 匠作第一百一十八章 留鎮武昌第九十一章 火馬陣第二十九章 路振飛的舉動第八十三章 叔侄第九十五章 困獸三第六十八章 救還是不救?第二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二第七十五章 樞密院章程第六十一章 時疫第四十一章 爾虞我詐第六十五章 清室諸王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八十八章 不得不發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八十六章 守臨潁第四十五章 破劉良佐第六十五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第二十八章 李神醫第八十二章 虎大威之死第一百三十二章 張軒百騎追時中第八十五章 樟樹鎮第二十五章 試點第七十六章 講史第三十四章 湘陰之戰二第六十六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二第七十章 決戰之前二第五十二章 馬踏開封城第六十四章 家書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一百零九章 李信之死第九十一章 冒險第三十四章 水師第五十九章 滇軍第七十六章 決心第十三章 舟山之變第七十一章 各方心思第八十九章 李昇第六十五章 楊山之死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第七十三章 劉文秀東行記二第五十四章 鳳陽城二第九十一章 湖口攻防戰三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七十六章 大夏軍制第七十八章 收尾二第四章 鄖陽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六十一章 襄陽餘波第七十章 決戰之前二第一百零八章 易定難平第七十四章 長街相會第一百二十九章 誅逆子二第二十一章 談判第九章 初戰第五十章 兵壓鳳陽第八十三章 東牀對第一百三十一章 浦陽江之役第二十九章 路振飛的舉動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八十八章 向北第八十二章 鄖陽之戰二第八十五章 大破之第二十八章 黃朝宣第五十一章 多鐸撤軍第二十八章 黃朝宣第六十一章 大軍過臨潁第六十三章 凋零第九十五章 黃得功之勇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八十七章 何面目見舊部於地下第四章 鄖陽第四十七章 一厥名王第八章 立威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二十八章 樹德於天下第二章 曹營建制第六十五章 錢糧第八十六章 投明第四章 鄖陽
第八十五章 大破之第一百三十五章 多爾袞二第四十五章 再見張獻忠第九十九章 赴湯蹈火第五十一章 覆軍殺將八第十六章 拔營第五章 朝議大政第六十五章 信陽城第九章 初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關之戰落幕第一百一十二章 弘光元年無弘光第五章 高鬥樞第四十二章 渡河二第九十七章 猶鬥第二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二第五十五章 行路難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第四章 往來無白丁二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六章 匠作第一百一十八章 留鎮武昌第九十一章 火馬陣第二十九章 路振飛的舉動第八十三章 叔侄第九十五章 困獸三第六十八章 救還是不救?第二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二第七十五章 樞密院章程第六十一章 時疫第四十一章 爾虞我詐第六十五章 清室諸王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八十八章 不得不發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八十六章 守臨潁第四十五章 破劉良佐第六十五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第二十八章 李神醫第八十二章 虎大威之死第一百三十二章 張軒百騎追時中第八十五章 樟樹鎮第二十五章 試點第七十六章 講史第三十四章 湘陰之戰二第六十六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二第七十章 決戰之前二第五十二章 馬踏開封城第六十四章 家書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一百零九章 李信之死第九十一章 冒險第三十四章 水師第五十九章 滇軍第七十六章 決心第十三章 舟山之變第七十一章 各方心思第八十九章 李昇第六十五章 楊山之死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第七十三章 劉文秀東行記二第五十四章 鳳陽城二第九十一章 湖口攻防戰三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七十六章 大夏軍制第七十八章 收尾二第四章 鄖陽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六十一章 襄陽餘波第七十章 決戰之前二第一百零八章 易定難平第七十四章 長街相會第一百二十九章 誅逆子二第二十一章 談判第九章 初戰第五十章 兵壓鳳陽第八十三章 東牀對第一百三十一章 浦陽江之役第二十九章 路振飛的舉動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八十八章 向北第八十二章 鄖陽之戰二第八十五章 大破之第二十八章 黃朝宣第五十一章 多鐸撤軍第二十八章 黃朝宣第六十一章 大軍過臨潁第六十三章 凋零第九十五章 黃得功之勇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八十七章 何面目見舊部於地下第四章 鄖陽第四十七章 一厥名王第八章 立威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二十八章 樹德於天下第二章 曹營建制第六十五章 錢糧第八十六章 投明第四章 鄖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