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下蕭縣

“哈哈。”張軒大笑說道:“蕭縣,就以蕭縣爲賭注,我今日帶了火炮不少,大軍爲爾等壓陣,弓弩箭矢,一體爲爾等補充,誰先下蕭縣,誰就是徐州防禦使。當然了,我不是挑撥離間之輩,只是諸位英雄大才,侷限於區區徐州之地,實在是可惜了,不如隨我徵南,搏個封妻廕子。不過,各位都記住,從今天開始,你們是吳王麾下,萬萬不可再做流寇做派,否則軍法無情。”

“這---”

一時間這些頭領,都有些猶豫。

張軒微微一笑說道:“這一件事,事關重大,無須各位現在就做決定,可以回去好好想想,不過,明日遵守攻城,到時候號令不從,就不要怪我軍法從事了。”

“是。”衆人答應一聲。隨即各自下去了。

等這些人出去之後,張軒頓時有一種清淨許多的感覺。

“楊將軍。”張軒說道:“你派人守住徐州到蕭縣的道路,如果有官軍的援軍來,就速速來報,不必阻攔,放他到城下再說。”

楊繩祖一聽張軒的話,哪裡不明白張軒的心思,說道:“大人的意思,先以這些義軍爲誘餌,伏殺官軍?”

張軒笑而不答,反而轉換話題說道:“之前一戰,知道的,會說楊將軍被徐州土賊連累了,不知道的,還以爲我曹營二楊,就這個水平,希望楊將軍好自爲之。”

楊繩祖頓時漲紅了臉,想起吳家集之戰,咬着牙說道:“請張大人放心。官軍不來則罷,只有敢來,我就讓他片甲不回。”

楊繩祖領命之後,二話不說,就大步離開了。

袁時中說道:“張統領,末將做什麼?”

張軒一笑說道:“大兄與我在此壓陣就行了,明日派大哥的炮隊一用。”

“放心吧。”袁時中笑道:“這蕭縣已經被攻破一次了,外無援兵,內無良將,連軍心士氣都不足,守不了幾日的。”

“我此來,也不是爲區區蕭縣而來的。”張軒淡淡一笑,說道:“曹兄,你在這些徐州土寇之中走了一圈,感覺怎麼樣?”

張軒一來就派曹宗瑜去做這一件事情了,觀察徐州各部的素質。

“各級首領帶兵,帶的一塌糊塗,不過這些士卒的個頭力氣都不錯,是當兵的料。”曹宗瑜說道。

“大哥,有沒有想將補充一些人手。”張軒笑道。

袁時中瞬間心動,隨即想到了夫人的話,暗道:“我須比張軒本部人馬少一些纔好,如今張軒本部人馬加楊繩祖所部,不足兩萬,而我本部人馬卻也有一萬多,現在不能再多了。”

“這年頭打仗,我算是知道什麼叫做,兵貴精,不貴多了,我麾下這些兒郎還沒有調教好,不想再多添人了。”袁時中說道。

“如此,我便笑納了。”張軒說道。

“三弟,你要要小心,小心壞了名頭,沒人來投奔你了。”袁時中說道。

“哈哈。”張軒笑道:“大哥放心,我只是收納一些遊兵散勇而已,定然做得堂堂正正的。不會,留下任何話柄了。”

張軒都說道這個分上了,袁時中也不多說了。

衆人散去之後。張軒單獨將張素叫過來,吩咐一二,張素領命下去了。

在入夜之後,張素纔回稟張軒,說道:“大人,事情辦妥了。”

“哦。”張軒親手爲張素倒了一杯茶說道:“細細說來。”

張素雙手接過張軒倒過的茶,說道:“其實也沒有什麼好說的,張方造一去,張氏一系人馬,本就惶惶不可終日,如果不是我軍到來,現在張方造留下的勢力早就被程繼孔與王道善給瓜分了。故而,他們都想找一個靠山,大人派我過去,卻是正好。再遲一會兒,大概就會被程繼孔與王道善瓜分了。”

“如此便好。”張軒嘆息一聲,說道:“西平營折損最重,其他各營都有折損,好在架子已經搭起來了,只需重新填補一些新兵,也不會損失多少戰力。”

如果是一個營頭新建,戰鬥力很難保證。但是如今張軒的四個營都是打過仗的,填補一些新兵,以老帶新。很快就能恢復戰鬥力,不過西平損失太大,註定要在四個營之中墊底了。

不過,沒有一個穩固的根據地就是不好,這兵員補充,軍械的補充,以及其他的後勤輜重都需要張軒自己想辦法了。

現在兵員的補充有了,但是糧食補充,還有軍械什麼的,張軒也是勉強夠用,實在讓張軒傷腦筋,他心中暗道:“恐怕這兩樣,就要靠官軍的繳獲吧。”

就在張軒想後勤補給問題的時候。程繼孔與王道善也在密議之中。

“王大哥,你看這張將軍到底是一個什麼意思?”程繼孔說道。

王道善一對小眼炯炯有神,說道:“還能什麼意思,不過是試試我們兄弟兩的底細?如果明日我們在蕭縣城下受挫,想來張軒對我們又是另一個嘴臉了。

王道善與程繼孔之間,程繼孔的實力比王道善強,但是王道善的資歷比程繼孔老。

當然了,杆子之間,從來只有表面的道義而已,至於其他的根本沒有。如果王道善與程繼孔實力太過懸殊,程繼孔早就將王道善給料理了。

“而且,張軒說來說去,其實說得也就是你我兄弟二人,其他人根本不足爲慮,卻不知道老弟,你想怎麼選,是留在徐州,還是跟着張軒出去闖一闖?”王道善眯着眼睛說道。

“大哥,您的意思是?”程繼孔其實也從王道善的語氣之中揣摩出王道善的選擇了。

“大哥我老了,說不定什麼時候就不成了,不想離開徐州了,老弟你還年輕,有時間到外面看看,大哥我還能助你一臂之力。”王道善抽了一口旱菸,輕輕一吐。

油燈閃爍的光芒之下,煙霧繚繞,兩個人相對而坐,卻有一種看不清楚對方眼神的感覺。

“好。”程繼孔說道:“我明日就竭力幫助大哥下蕭縣。”

不同人的經歷都有不同的選擇。

王道善是老杆子出身,談不上鼠目寸光,但也着實沒有大志向,而程繼孔卻不一樣,他畢竟讀過書,心中有別的念想,他其他很明白,留在徐州最多不過是一土皇帝而已。但是跟着張軒走,將來會有別的可能性。當然也可能戰死他鄉。

但是程繼孔願意賭一把。

兩人達成秘密協議,裡面又不少利益交換,比如王道善照顧程繼孔留下來的家眷什麼的,程繼孔在曹營那邊也照顧王道善,有什麼事情給他通風報信。至於其他的物資交好什麼,更多了。

不過,這樣的協定,第二天張軒就知道了。

並不是張軒的耳朵靈通,而是兩人之間,幾乎不加掩飾了,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來。

張軒遠遠看去,從這角度看過去,整個蕭縣都瀰漫在硝煙之中。而王道善與程繼孔的攻勢截然不同,王道善是不惜性命,幾乎要拿人命去填,但是程繼孔卻是雷聲大雨點小,打了半天都沒有傷亡多少。

張軒如果還看不出兩人之間已經達成默契,張軒就白在戰場之上廝混了一兩年。

“真是一個賽一個狡猾。”張軒心中暗道。不過,他也都習慣了。能在亂世之中,混出頭來的人,沒有幾分玲瓏心思,根本活不下來。

即便程繼孔放水了,蕭縣也支撐不住了。

張軒忽然聽到王道善響起歡呼之聲,隨即又聽見城上驚恐的大喊聲:“城破了,城破了。”

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五十二章 破臨潁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二十三章 工兵營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九章 初戰第五十四章 羅汝才的手段第四十二章 下書決戰第三十章 倔強的羅汝才第一百一十四章 徐州烽煙第四章 統領薛威第三章 授田二第六十八章 虛實真假第六十四章 奠墳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六十四章 備戰第一百一十五章聖旨頻下第一章 成軍第八十六章 何騰蛟的選擇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羅再聚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七十章 大西皇帝第一百零七章 田雄之死第七十九章 西京留守第五十四章 餘波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八十五章 五里鋪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公廟中第八章 局面第五十二章 多鐸撤軍二第二十九章 軍心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三十九章 水戰三第四十八章 覆軍殺將五第八十章 縱被無情棄,不能休第八章 攻城二第四十二章 渡河二第一百零九章 李信之死第一百一十八章 破陳州三第十六章 決戰第一百零七章 張質的江南策第四章 統領薛威第六十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四第十二章 撤軍第三十一章 襄陽城下第四十二章 鬱悶的鄭鴻逵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七十七章 大夏軍制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宗敏之死第四十四章 渡河四第二十九章 楊嗣昌底一百零二章 南陽營首戰第三十三章 走不走?第八十三章 馬踏明月第十四章 舟山之變二第三十一章 大戰帷幕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勝之餘第二卷 一朝英雄拔劍起,又是蒼生十年劫 地七十二章 小勝第二十八章 李神醫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一百零九章 女人第七章 樊城關之陷第八十七章 投明二第三十章 倔強的羅汝才第五十一章 覆軍殺將八第七十三章 戰長沙之交鋒第二十章 洞庭湖水戰四第六十二章 順清之間第七十四章 戰長沙之交鋒二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二十八章 李神醫第七章 萬事民爲先第三十四章 失敗的渡河第三十八章 水戰二第三十七章 好消息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陽城第六十六章 左良玉的大撤退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第十四章 再戰陳洪範第一百零七章 張質的江南策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二十八章 李神醫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四章 統領薛威第十五章 夜宿第九十八章 渡江底一百零二章 南陽營首戰第七章 軸承第六十三章 凋零第八十四章 私心第九十三章 南陽曹幼瑾第三十三章 湘陰之戰第七十章 鳳陽地動二底一百零二章 南陽營首戰第三十章 破孟家莊第二十四章 勇氣第六十八章 虛實真假第五十七章 生病第四十六章 周黨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德餘波
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五十二章 破臨潁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二十三章 工兵營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九章 初戰第五十四章 羅汝才的手段第四十二章 下書決戰第三十章 倔強的羅汝才第一百一十四章 徐州烽煙第四章 統領薛威第三章 授田二第六十八章 虛實真假第六十四章 奠墳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六十四章 備戰第一百一十五章聖旨頻下第一章 成軍第八十六章 何騰蛟的選擇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羅再聚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七十章 大西皇帝第一百零七章 田雄之死第七十九章 西京留守第五十四章 餘波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八十五章 五里鋪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公廟中第八章 局面第五十二章 多鐸撤軍二第二十九章 軍心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三十九章 水戰三第四十八章 覆軍殺將五第八十章 縱被無情棄,不能休第八章 攻城二第四十二章 渡河二第一百零九章 李信之死第一百一十八章 破陳州三第十六章 決戰第一百零七章 張質的江南策第四章 統領薛威第六十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四第十二章 撤軍第三十一章 襄陽城下第四十二章 鬱悶的鄭鴻逵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七十七章 大夏軍制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宗敏之死第四十四章 渡河四第二十九章 楊嗣昌底一百零二章 南陽營首戰第三十三章 走不走?第八十三章 馬踏明月第十四章 舟山之變二第三十一章 大戰帷幕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勝之餘第二卷 一朝英雄拔劍起,又是蒼生十年劫 地七十二章 小勝第二十八章 李神醫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一百零九章 女人第七章 樊城關之陷第八十七章 投明二第三十章 倔強的羅汝才第五十一章 覆軍殺將八第七十三章 戰長沙之交鋒第二十章 洞庭湖水戰四第六十二章 順清之間第七十四章 戰長沙之交鋒二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二十八章 李神醫第七章 萬事民爲先第三十四章 失敗的渡河第三十八章 水戰二第三十七章 好消息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陽城第六十六章 左良玉的大撤退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第十四章 再戰陳洪範第一百零七章 張質的江南策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二十八章 李神醫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四章 統領薛威第十五章 夜宿第九十八章 渡江底一百零二章 南陽營首戰第七章 軸承第六十三章 凋零第八十四章 私心第九十三章 南陽曹幼瑾第三十三章 湘陰之戰第七十章 鳳陽地動二底一百零二章 南陽營首戰第三十章 破孟家莊第二十四章 勇氣第六十八章 虛實真假第五十七章 生病第四十六章 周黨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德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