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兵壓鳳陽

這一說,就說了大半個時辰,纔將所有事情都說的清清楚楚。講到最後,張軒忽然聽到王心粹的名字,帶着幾分咬牙切齒的說道:“可是昨日也攻破浮橋的王心粹?”

“正是。”周輔臣說道。

“賀虎頭。”張軒忽然叫道。

賀虎頭從外面進來,說道:“大人請吩咐。”

張軒說道:“你去將王心粹看管起來,決計不能出什麼意外。”

“是。”賀虎頭說道。

隨即賀虎頭就下去了。

不得不說,想當張軒的親衛統領也不是一個件容易的事情,即便在深夜之中,也必須隨叫隨到。

周輔臣一時間也不明白,王心粹與義軍之中有什麼深仇大恨,以至於張軒如此,在他的印象之中,張軒並不是那種容易嫉恨別人的人。

第二日一早。

在隆隆的鼓聲之中,大軍在河堤之下集結,數萬士卒,將這一片空地給當堵得嚴嚴實實的。

而爲首的不是別人,正是永城營的士卒。

他們一聽說此人是昨日破浮橋的將軍,一時間所有人的眼睛都紅了。

張軒也不多廢話,一聲令下,張國柱掄起大斧,一斧頭劈在王心粹的腰上。將王心粹的身子硬生生的劈成了兩半。

“啊-------”王心粹慘叫一聲,即便是他嘴中堵得結結實實,也阻擋不了他的慘叫之聲,他拼命的掙扎,但是上半身與下半身分開了,大片大片的鮮血,流的到處都是。

張軒此刻心中有一絲不忍心。

只是,他卻食言不得。

就張軒本身的意思,殺人不過頭點地,一刀梟首也便是了,根本不用如此殘酷。

只是他下達的命令,就是將王心粹交給永城營士卒處置。但是永城營的士卒恨極了王心粹,一致決定,不能簡簡單單的將王心粹給殺了,如果不是千刀萬剮的技術要求太高了。等待王心粹的就是千刀萬颳了。

最後,也是張國柱決定腰斬,而且是他親自動手。

張國柱在昨日一戰大發神威,證明了自己的實力,也給張軒投名狀。

故而張軒不能不給表示,故而張軒該張國柱的表示,就是永城營的營官。

即便永城營已經殘了,但是在張軒軍中制度之中,一營營官,也能算得上高官了,比張國柱在劉澤清軍中的待遇相差無幾,甚至還從親衛之中調出一些在這一戰之中表現出色的士卒,一古腦塞進永城營之中。

也算是給張國柱一些班底。

所以張軒雖然覺得太過,但是也不好出爾反爾,這樣不僅僅打擊自己的威信,也打擊了張國柱的威信。

即便他覺得殘忍,但也必須適應這個時代的法則。

最後王心粹慘叫了半個時辰才死去。

不過,對張軒來說,這僅僅是一個插曲而已。

張軒的注意力放在軍議之上了。

“首先要將在北岸的輜重全部運過來了。”張素第一個表明態度說道:“有這些輜重的支撐,我們在鳳陽城下堅持一段時間,也夠了,不用像這樣緊巴巴了。”

臨淮一下,淮河河道暢通無阻,來去自如,如此一來,張素第一個推翻了張軒之前近乎破釜沉船的命令。

張素此言一處,所有士卒都紛紛點頭。

張軒自然也願意,能不滿意,誰願意冒險啊。

不過,如此大軍就要在河邊滯留一兩日了。

畢竟張軒在運河邊上走一趟,整個運河一帶,都是大明北方的精華地帶,縱然張軒沒有縱兵大掠,單單打下的欠條,就讓張軒籌集到好大一批物資。

這一批物資,再之前輕裝的時候,拋棄了不少,現在留下來的只有三樣東西,糧食,鐵器,火藥。

這些關乎大軍的戰鬥力,即便張軒覺得有些累贅也從來不敢丟棄。

這一兩日之後,張軒也不能將所有士卒全部都放在河邊不動,經過商議之後,張軒就決定以楊繩祖爲先鋒,直衝中都鳳陽府。

當然了,張軒也知道,鳳陽府乃是大明中都,當初基建狂人朱元璋不知道動用了多少人力物力,建立鳳陽府,鳳陽府堅固之極,絕非輕易可下。故而張軒也決定楊繩祖區區數千馬隊,能打下來鳳陽府。

不過,打草驚蛇,想要給馬士英壓力而已。

其他新編數營也四處出擊。

淮河與鳳陽府之間,也有數十里之遠,張軒準備派兵將這一片地方給犁上一遍,第一要掃清地方反抗勢力,第二就是控制地方,徵召民夫。

鳳陽府這樣的堅城,絕非一日兩日可下,甚至攻城有時候比得是攻堅能力,有的時候,比得是建設土木工事的能力。不管那一種,張軒都要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而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清理地方,將地方百姓爲他所用,都是必須要做的事情了。

當楊繩祖數千士卒,捲起黃沙,浩浩蕩蕩的衝到鳳陽府城下的時候,整個鳳陽府都爲之震動。

馬士英在高大威武的鳳陽城牆之上,看向楊繩祖的馬隊,臉色鐵青一片,對左右說道:“將劉將軍請過來了。”

不一會兒,劉良佐過來,隨即拜倒在地說道:“末將見過督師。”

馬士英說道:“劉良佐你可知罪?“

劉良佐說道:“臣喪師覆軍,以至於讓賊人猖獗,窺視中都,實在是罪大惡極,還請督師責罰。”

劉良佐帶這人回來之後,第一件事情就是去找馬士英請罪。

馬士英狠狠的訓斥了劉良佐一番,這一日,劉良佐的心思一直很是忐忑,唯恐重蹈劉澤清的覆轍,一時間什麼心思都有,連叛逃之心,也細細思量過了。

“知罪就好,不過,而今正是用人之際。本官給你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你現在帶着本部人馬將這些賊人拿下。”

劉良佐一聽大喜過望,說道:“屬下遵命。”

此言一出,劉良佐吊着的心也就落到肚子裡面了。他向馬士英行了一禮後,就立即下城了。

沒有過多少時間,劉良佐就帶着數千馬隊衝出了鳳陽城。

楊繩祖自然不懼劉良佐,雙方近萬騎兵在鳳陽城外,往復廝殺。

城頭之上。

“父親。”馬鑾說道:“您不是劉良佐不堪大用嗎?”

馬士英看着下面的騎兵廝殺,說道:“劉良佐是不堪用,但是其他人就堪用了,而且此輩武夫,目無法紀,我一但逼急了,說不得會做出什麼樣的事來,還是能緩一步,就緩上一步吧。”

馬士英昨日剛剛得到劉良佐大敗的消息,那時候就在鳳陽城北,馬士英幾乎將鳳陽城中的兵力抽調一空,聚集了四萬大軍,想要支援劉良佐,卻不想大軍剛剛出了鳳陽,劉良佐就帶着敗兵回來了。

士氣已挫,馬士英不得已退兵回鳳陽。

那時候馬士英還真有殺了劉良佐的心都有了。

不過,他很快就知道他殺不得劉良佐。

明末的這個局面,幾乎上凡是聽話的將軍,大多都是不能打的,凡是敢桀驁不馴的將軍,大抵都是能打的。敢不聽話,打小算盤,都是有自己的底氣的。他數遍城中的將領,人數倒是不少,但是想從中挑出幾個比劉良佐還厲害的將領,還真找不出來了。

僅僅憑這一點,就不可能陣前殺將。

“難道不能將黃將軍調回來嗎?”馬鑾說道:“事到如今,當以鳳陽爲重,何不讓黃將軍放棄壽州,回援鳳陽?”

黃得功勇衛是可靠的,這一點馬鑾與馬士英有共識。

“哪裡有那麼容易啊?”馬士英輕輕一嘆說道。

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六十五章 牛車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十七章 烽火崎山路第十七章 決戰二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七十九章 常國安第三章 往來無白丁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二十一章 談判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一百四十章 別雲間第六十九章 闖王大破牛成虎第八十三章 東牀對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七章 攻城第七十六章 鳳陽地動六第一百二十五章 龍能大能小第六十七章 袁時敏的焦慮第八十二章 鄖陽之戰二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六十五章 七月戰事第四十二章 張軒的思量第七十七章 湘西之戰第九章 搶收第七十二章 大順東王第六十四章 有孕第三十一章 驅虎第五十九章 裂痕第七十章 重圍孤城烽煙長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四十二章 渡河二第五十章 正氣歌二第一章 成軍第六十三章 得訊第六十九章 闖王大破牛成虎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六十三章 羅氏父子第六十三章 羅氏父子第四十七章 破劉良佐三第六十九章 侍衛親軍第一百一十章 出師第六十二章 河南節度使李信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一百三十一章 袁時中之變第八十七章 箭在弦上第十六章 決戰第一百一十三章弘光元年無弘光二第十五章 房村之役二第四十八章 郾城會盟第七十六章 決心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十七章 烽火崎山路第三十八章 水戰二第四十六章 天亮了第七十六章 決心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方風雨會中州第四十九章 此生何求第一百一十二章 弘光元年無弘光第十八章 血濺臘八宴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戰五第九章 羅玉嬌第六十九章 闖王大破牛成虎第六十五章 錢糧第十章 收兵第六十八章 救還是不救?第三十八章 奪炮第九十四章 困獸二第九十六章 困獸四第五十四章 臨門一腳第八章 放賑之議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一百一十六章 許都的悔悟第二十五章 論東虜第一百一十八章 留鎮武昌第一百零一章 大崩潰第十四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二第四十八章 襄陽暗潮第三十五章 攻閩第二十章 黑夜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二十六章 拖刀計二第二十四章 勇氣第二十九章 軍心第一百三十四章 昂貴的火器第一百三十三章 世祖遺訓第二十四章 餌第二十四章 餌第七十七章 收尾第九十一章 江山如畫第十九章 洞庭湖水戰三第三十九章 姚啓聖第八十五章 史可法第二章 吳王六部二第六十四章 壽州突圍第三十七章 水戰一第十六章 李過的手段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金華二第八十七章 夜談二第三十二章 回汝寧
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六十五章 牛車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十七章 烽火崎山路第十七章 決戰二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七十九章 常國安第三章 往來無白丁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二十一章 談判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一百四十章 別雲間第六十九章 闖王大破牛成虎第八十三章 東牀對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七章 攻城第七十六章 鳳陽地動六第一百二十五章 龍能大能小第六十七章 袁時敏的焦慮第八十二章 鄖陽之戰二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六十五章 七月戰事第四十二章 張軒的思量第七十七章 湘西之戰第九章 搶收第七十二章 大順東王第六十四章 有孕第三十一章 驅虎第五十九章 裂痕第七十章 重圍孤城烽煙長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四十二章 渡河二第五十章 正氣歌二第一章 成軍第六十三章 得訊第六十九章 闖王大破牛成虎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六十三章 羅氏父子第六十三章 羅氏父子第四十七章 破劉良佐三第六十九章 侍衛親軍第一百一十章 出師第六十二章 河南節度使李信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一百三十一章 袁時中之變第八十七章 箭在弦上第十六章 決戰第一百一十三章弘光元年無弘光二第十五章 房村之役二第四十八章 郾城會盟第七十六章 決心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十七章 烽火崎山路第三十八章 水戰二第四十六章 天亮了第七十六章 決心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方風雨會中州第四十九章 此生何求第一百一十二章 弘光元年無弘光第十八章 血濺臘八宴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戰五第九章 羅玉嬌第六十九章 闖王大破牛成虎第六十五章 錢糧第十章 收兵第六十八章 救還是不救?第三十八章 奪炮第九十四章 困獸二第九十六章 困獸四第五十四章 臨門一腳第八章 放賑之議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一百一十六章 許都的悔悟第二十五章 論東虜第一百一十八章 留鎮武昌第一百零一章 大崩潰第十四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二第四十八章 襄陽暗潮第三十五章 攻閩第二十章 黑夜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二十六章 拖刀計二第二十四章 勇氣第二十九章 軍心第一百三十四章 昂貴的火器第一百三十三章 世祖遺訓第二十四章 餌第二十四章 餌第七十七章 收尾第九十一章 江山如畫第十九章 洞庭湖水戰三第三十九章 姚啓聖第八十五章 史可法第二章 吳王六部二第六十四章 壽州突圍第三十七章 水戰一第十六章 李過的手段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金華二第八十七章 夜談二第三十二章 回汝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