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南下戰略

南下戰略

“南下。”李信說道。

當初爭論立基於何處的時候,南下就是一個備選方案。

“如今,左良玉大敗,只剩下一些殘兵敗將。雖然這一兩個月以來大肆擴軍,但是現在左良玉軍中是些什麼成色,闖王也是明白,這樣的左鎮,即便是有八十萬,一百萬也是打不了仗的。”李信臉上洋溢着自信的光芒,一時間風采逼人。“故而大軍南下,除卻汝寧城有楊文嶽,虎大威部還有一點實力,其餘的官軍,根本不值一提。官軍門戶大開,正是輕取之時。”

“再者以湖廣熟,天下足,以湖廣爲根本,修養生息數年,再起兵南下北上,則天下可定。”

李自成對天下形勢也有自己的思考。

河南地勢四通八達,可以四面出擊,往西陝西,且不說,陝西是一個窮地方,單單孫傳庭這三個字,就讓李自成三思而後行了。畢竟孫傳庭這三個字,代表着什麼,李自成還是知道的,是一塊硬骨頭。

而向北。

渡河向北,進逼京師,定然會引得邊軍南下禦敵。大明精銳都在邊軍之中,而且河北早就被韃子打得殘破之極了。也沒有油水。

東邊倒是有油水。但是有史可法。

史可法是一個好官。名聲很好,他現在坐鎮鳳陽,屯田集糧名聲很響亮,崇禎皇帝有意將史可法調入京師做兵部尚書。但有御史上書道:“可法在,保全東南,可法去,則東南不保。”

崇禎皇帝總就沒有讓史可法調入京師,仍督鳳陽而已。

李自成雖然沒有與史可法交過手,但是想來,也不是一個好對付的。南邊湖廣方向是最容易的對付的,柿子撿軟得捏。

“牛先生,你覺得怎麼樣?”李自成問道。

“李軍師真知灼見,南下湖廣之策,再好不過了。”牛金星見李自成有同意的意思,立即說道。但是他又不甘心就這樣被李信搶了風頭,心中一動,說道:“只是軍中有一隱患,還請闖王注意。”

“哦。”李自成說道:“軍中有何隱患?”

“曹營。”牛金星說道:“單單曹營不足爲懼,不過曹營與小袁營在一起,就有有些威脅了。”

“闖王,”李信說道:“如今正是用人之際,何必傷四方豪傑之心。待大事抵定之後,許多事情再做不遲。”

過河拆橋,過河拆橋,沒有過河之前,即便這橋有些不妥當的

地方,也要忍着。

“下官覺得,如果容忍曹營這樣擴大下去,恐怕在關鍵時候,曹營背離義軍,讓闖王大業,功虧一簣。”牛金星說道。

“好了。”李自成說道。

對限制曹營的論題,牛金星與李信早已爭論過好幾次了,李信有自己明確的觀點,就是戒急用忍。征戰天下,用得上曹營,就千方百計拉攏。即便羅汝纔有什麼做得不對的地方,也不要計較。

等天下大定之後,闖王想怎麼樣就怎麼樣。

而牛金星似乎想與李信敵對,針對李信的觀點,提出要限制曹營實力,不能讓主從顛倒。

李自成聽來兩人都有道理,只是不知道那一個更有道理一點。說道:“牛先生,那你說該怎麼辦?”

牛金星眼睛之中精光一閃,說道:“將曹營與小袁營分開。”

“分開。”李信心中一動,想到牛金星所想,心中暗道:“這到是一個不錯的主意。”

牛金星繼續說道:“曹營重騎輕步,除卻張軒所步,沒有什麼步隊精銳,曹營的根本不過數萬騎兵而已。但小袁營經過開封城下的磨礪到也長了幾分本事,是一直不錯的步隊,兩者結合在一起,雖然不足以與我闖營想抗,但也相差不多了,但是將小袁營與曹營分開。就是斷了曹操一臂。再者大軍南下,河南之地,總要留些人馬。但是留多少?留得多了,闖營人手不夠,留得人少了,恐怕守不住官軍的反撲,而且留太多的人,也恐怕有人有自立之心。”

李自成心中暗自點頭。

自己知道自己的事情。

李自成比起朝廷,還深根基淺薄,可以信任的也就是數百老兄弟,而他擴張的太快了,從崇禎十三年的數百騎,到現在縱橫數十萬,人才儲備根本就不夠,現在有人給李自成說,闖營上下都是忠心耿耿,願意爲他撲湯蹈火,李自成根本就不信。

李自成統率大軍,能做到令行禁止,但是將人放出去,在一地駐紮,又統率大軍,自己籌集糧草,到時候還聽不聽他李自成的命令,他還真沒有這個信心。開封以南有百餘縣城,現在都掛着闖王的黑旗。

但是大軍一走,大概有百分之七八十的縣城都會改換旗幟。

所以,不留人又是不行。

“留袁時中就不同,我想袁時中此人,大概也不願意跟着義軍南征。看袁時中起兵以來,一直徘徊在河南與南直隸之間,就知道他不過是守戶之犬,沒有什麼野心,留他鎮守開封,歸德諸

府,想來袁時中也很樂意。如此袁時中即便與曹營關係不斷,但也遠在千里之外,將來一旦有事,也派不上任何用場。而有袁時中在,北面的官軍,他也爲大軍擋了,大軍南下,就沒有後顧之憂了。”

李自成心中意動,即便李自成縱橫無敵,但是也改變不了一件事情,那就是現在的敵我局面,依舊是朝廷強,義軍弱,李自成根本不怕袁時中自立,哪怕袁時中成爲一個藩鎮,只要是義軍的藩鎮,也是一個好消息。看向李信說道:“李軍師感覺如何?”

李信說道:“牛先生高論,信不及也。”

李自成哈哈大笑道:“此事就交給了牛先生了。還請牛先生走一趟小袁營。與袁時中談上談。”

牛金星說道:“闖王放心,我定然說服袁時中。”

商量過這件事情之後,李自成派牛金星去見袁時中,隨即又召集諸將商議。

這數日以來,整頓兵馬,因爲陰雨天氣,不利於行軍,故而只能商議一下,待天氣好了,就大軍南下。

小袁營之中,張軒的身體好了不少。

正如李正方所言,張軒的病大多是心結,不管他的心結是解開了,還是被張軒強制壓了下去,他自己總算是挺過來了。不過,陰雨連綿,即便是沒有雨的情況之下。地面之上也泥濘不堪,羅玉嬌也不讓張軒出來,只是不再截斷消息,將張軒營中的各種情況上報過來。

張軒才知道,張軒所部就有數百人,逃得慢了,被洪水捲了進去,其中還有一個張軒熟悉的人,就是黃旭。

張軒恍惚來記得黃旭當初自己來投奔自己,自己跟隨自己一場場勝仗敗仗的打了過來,結果死在這裡了。

小的時候,張軒都以爲在死在戰事之中的人,都是英勇壯麗,此刻才知道,很多人的死,即不英勇,也不壯烈,就這樣悄無聲息。被黃河水沖走了,甚至連屍首也找不到。不在黃河的某處餵魚了。

小袁營好像受到張軒影響,派出人手救人,但也是在官軍船隊走了之後。

已經過去最佳的搶救時間了。能救下來的人,不過寥寥而已,也有一些自己水性好的人,拼命游上了岸,被小袁營收攏在一起,總共才兩三千人。對比之前戶口百萬的開封府,說不出的淒涼與絕望,讓張軒根本不敢去想,不忍去想。

“夫君,袁大哥來了。”羅玉嬌在張軒耳邊說道。

“快請。”張軒立即起身說道。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www

第四十章 傅宗龍之夜襲第五十八章 朱兒第三十章 說高傑第九十九章 赴湯蹈火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七十二章 戰長沙之致師第一百三十二章 將星墜於野二第二十三章 工兵營第三十章 說高傑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八十一章 夾河對峙第八十三章 馬踏明月第三十章 千帆入洞庭二第三十一章 大戰帷幕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第八章 夾河對峙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一百章 天下震動第十一章 大洪山之戰第八十一章 心病第二十二章 肅清全城第二十九章 挺着死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八十八章 烽火將燃第八十六章 何騰蛟的選擇第三章 岳陽第三十九章 渡河之役第一百二十九章 火攻營第六十九章 鳳陽地動第十三章 擦肩而過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八十六章 守臨潁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來第五十九章 裂痕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八十三章 叔侄第六十八章 入城第七十一章 前哨戰第一百二十九章 松山餘波第五章 臨湘之戰第八十章 在臨潁二第七十一章 信得過第八十九章 臨潁城南第七十四章 劉文秀東行記三第三十八章 風聲第六十九章 劉國能之死第六十七章 鄭大財主第一百三十八章 福建震動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金華第四十三章 求援第一百二十五章 龍能大能小第一百零一章 南京第五十八章 朱兒第六十八章賀虎頭第一百零七章 襄城之戰四第九十五章 困獸三第十一章 城陵磯之戰二第二十一章 朱仙鎮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十五章 房村之役二第三十六章 曹家底蘊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五十一章 覆軍殺將八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羅再聚第六十二章 順清之間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五十章 覆軍殺將七第十六章 拔營第四章 填壕第一百二十八章 誅逆子第五十章 正氣歌二第一百零八章 戰鬥間隙第四章 張青天第九十章 拼死第一百三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三十四章 失敗的渡河第三十三章 人在城在第四十六章 破劉良佐二第六十三章 羅氏父子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六十四章 備戰第一百一十三章弘光元年無弘光二第三十九章 渡河之役第八十三章 東牀對第四章 填壕第五十章 一厥名王四第八章 放賑之議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一章 吳王六部第二十一章 沙河之畔第六十三章 勸進第一章 樊城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戰一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三十二章 餌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六十九章 鳳陽地動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戰
第四十章 傅宗龍之夜襲第五十八章 朱兒第三十章 說高傑第九十九章 赴湯蹈火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七十二章 戰長沙之致師第一百三十二章 將星墜於野二第二十三章 工兵營第三十章 說高傑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八十一章 夾河對峙第八十三章 馬踏明月第三十章 千帆入洞庭二第三十一章 大戰帷幕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第八章 夾河對峙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一百章 天下震動第十一章 大洪山之戰第八十一章 心病第二十二章 肅清全城第二十九章 挺着死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八十八章 烽火將燃第八十六章 何騰蛟的選擇第三章 岳陽第三十九章 渡河之役第一百二十九章 火攻營第六十九章 鳳陽地動第十三章 擦肩而過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八十六章 守臨潁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來第五十九章 裂痕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八十三章 叔侄第六十八章 入城第七十一章 前哨戰第一百二十九章 松山餘波第五章 臨湘之戰第八十章 在臨潁二第七十一章 信得過第八十九章 臨潁城南第七十四章 劉文秀東行記三第三十八章 風聲第六十九章 劉國能之死第六十七章 鄭大財主第一百三十八章 福建震動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金華第四十三章 求援第一百二十五章 龍能大能小第一百零一章 南京第五十八章 朱兒第六十八章賀虎頭第一百零七章 襄城之戰四第九十五章 困獸三第十一章 城陵磯之戰二第二十一章 朱仙鎮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十五章 房村之役二第三十六章 曹家底蘊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五十一章 覆軍殺將八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羅再聚第六十二章 順清之間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五十章 覆軍殺將七第十六章 拔營第四章 填壕第一百二十八章 誅逆子第五十章 正氣歌二第一百零八章 戰鬥間隙第四章 張青天第九十章 拼死第一百三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三十四章 失敗的渡河第三十三章 人在城在第四十六章 破劉良佐二第六十三章 羅氏父子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六十四章 備戰第一百一十三章弘光元年無弘光二第三十九章 渡河之役第八十三章 東牀對第四章 填壕第五十章 一厥名王四第八章 放賑之議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一章 吳王六部第二十一章 沙河之畔第六十三章 勸進第一章 樊城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戰一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三十二章 餌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六十九章 鳳陽地動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