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鳳陽地動

鳳陽城四座城門齊開,城頭之上喊殺之聲大做。

一時間無數消息傳到了張軒的耳朵之中。

張軒斬釘截鐵的說道:“這必定是官軍的虛虛實實之計,四門全開,並不意味着官軍會從四門一起出擊,官軍的主力只有從一個方向出擊。”

這是兵法的常識,行軍作戰,寧聚勿分,集中優勢兵力打擊弱勢敵人,是常識一樣的基礎。

馬士英決計不會不智到這個地步,分兵四出。其他三面,只是虛張聲勢而已。只有一門是重點所在。

“姐夫,你覺得他們要從那邊出來?”賀虎頭說道。

張軒一時間也猜不到馬士英打什麼主意。這四個門到底哪個門是重點。

張軒沒有回答賀虎頭的話,說道:“傳令下去,各部謹守營寨,不得妄動。”

這個時候,也只能以不變應萬變了。

不過,馬鑾也沒有讓張軒久等。不過一會功夫,無數騎兵衝北門衝了出來。

旗幟招展,劉良佐所部騎兵在前,衝城之後,迅速左右展開,隨即有無數步卒衝了出來。

這些步卒衣着與漢人不同。身材矮小,比中原人士要矮上一個頭,手握幾乎等人高的長刀,徒步奔馳,速度相當之快。口中怪叫連連,言語之間,口音怪異,似乎不是中原口音。

勇往直前,直撲張軒的大營。

“轟,轟,轟。”營頭之上的火炮打響,這都是一些小炮,但拳頭大的炮彈砸在人身上,也足夠制人於死地。 一枚枚炮彈飛舞,打得滿地血淋淋的,殘肢亂飛。

以張軒對明軍的揣度,覺得他們定然會士氣大挫,隨機後退,乃至潰退。但是這一支部隊卻恰恰相反,面對這樣的情況,他們非但沒有一點後退的意思。反而哇哇大叫,也不知道叫得什麼,反正速度卻更快了,腳下不過是草鞋而已,卻有一種足底生風的感覺。直撲寨牆之下。

一時間有要陷入短兵相接的感覺。

說實話,一連十幾日壓着鳳陽成打,營中難免大意,今日是西平營鎮守,一個不小心,居然被這些人好像猴子一樣,竄到營寨之上,陷入短兵相接之中。

在短兵相接之中,那種幾乎等人高的長刀,威力極大,一刀下去,幾乎將整個人從中間砍成兩半。而且這些士卒悍不畏死的兇悍風格,更是讓張軒大爲驚歎。、

固然,上了戰場,就不要將自己的小命當一回事。但是貪生怕死之心,誰都有。自己的小命只有一條,誰又肯白白扔到水裡,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與人拼命的。

而眼前這一支軍隊,衣不過粗布,鞋不過草鞋,除卻手中那一柄加長的長刀之外,似乎沒有什麼值錢的東西,但是偏偏悍不畏死,每每與人同歸於盡,似乎自己的小命真得不值錢。

“這是軍隊?”張軒大爲驚歎,這一支軍隊,絕對能稱得上強兵。而張軒之前卻沒有聽說話,看樣子,絕非勇衛營之中的一支。

“是廣西狼兵。”張素說道。

“狼兵。”張軒心中一嘆,心中暗道:“難怪了。”

廣西狼兵就是廣西的土司兵。徵召各部土司士卒。在後世沒有戚繼光的名聲大,但是在當時,狼兵的名聲未必下於關寧鐵騎。

所謂窮山惡水出刁民。

廣西十萬大山之間,很多地方,還真得能算得上窮山惡水了,這些在窮山惡水之土司兵,更是野蠻,兇悍,還有窮。

狼兵從來是一把雙刃劍,狼兵的強大也與狼兵的軍紀一樣有名,狼兵的軍紀是出了名的壞,這些從山溝溝裡出來的狼兵,沒有見過外面的花花世界,他們出來打仗,就是爲了錢。而且彼此之間常有語言不同。特別在江南抗倭的時候,廣西話與浙江話似乎說不到一起去,而出了事情,這些狼兵們都習慣於,用拳頭來解決。

每每都鬧出亂子。

張軒深吸一口氣,見西平營居然有抵擋不住的感覺,心中暗道:“狼兵大名,果然不容小窺。”

“大人。”張素說道:“我們避一下吧,畢竟是狼兵。”

大部分文人士大夫,似乎考慮了越多,膽子就越小了。思慮越周全,就越沒有下決定的勇氣,自己決定是三思而後行,其實是三思而後退。

張軒決計不肯如此。

如果他的臨潁營連區區狼兵都打不過。他還有什麼勇氣去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張軒厲聲說道:“敢言退着站,鄧和。”

“末將在。”鄧和大聲說道。

張軒各部之中,也就是臨潁營反應最快。

“給我打回去。”張軒說道。

“是。”鄧和一聲令下,張元海就爲前鋒衝了過去,與西平營一起與狼兵在寨牆之上混戰。同時也將營門打開,兩哨人馬,硬生生的衝進狼兵之中。

臨潁營毫不相讓的針尖對麥芒的與狼兵撞上去了,一時間西平營也鼓起勇氣,與狼兵戰在一起了。

一時間廝殺的難解難分。

雖然雙方的戰力相當,但是戰鬥風格卻大爲不同。

狼兵的風格剛剛說過了,就是彪悍,混不怕死。敢與人以命換命,這些狼兵雖然是土司兵,但是並不是廣西狼兵,而是貴州兵,被招募過來的時候,馬士英可是花了大價錢。

馬士英祖上世襲貴陽指揮使,雖然現在衛所不行了,但是馬家在貴陽也是要錢有錢,要人脈有人脈的,馬士英徵召的士卒的時候,都給這些狼兵家裡,足夠賣他們性命的銀子。馬鑾也說了,只要得勝重重有賞。

跟這些狼兵說什麼大義。只要亮銀子就行了,有銀子他們就賣命,纔不管敵人是誰。

而臨潁營的風格卻是另一種。

臨潁營沒有狼兵那麼玩命,當然了並不是說臨潁營士卒都怕死,而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風氣使然,當然了敢玩命,並不意味着就能打。

張軒軍事思想貫徹最徹底的就是臨潁營,張軒從來沒有放棄過對臨潁營的關注。從小隊訓練,到大隊接戰,等等,沒有張軒不關注的。他很明白,什麼纔是他的立身之本。

臨潁營秉承着四個字,就是紀律,與組織。

即便現在雙方已經陷入混戰之中,但是臨潁營依然努力的保持隊形與組織,那麼僅僅是一個伍一個什也是樣,努力接陣而戰。不過混戰之中,什麼都有可能發生。臨潁營小隊陣勢,大多是簡單的盾槍結合,威力比不上鴛鴦陣。但是也簡單好操練,

在肉搏之中,絲毫不比狼兵差。

張軒下令帥旗前移,就將帥旗插在營門之上,張軒坐在一把太師椅之上。臉色凝重,心中暗道:“這一次臨潁營恐怕要傷筋骨了。”他好不擔心勝利,唯一擔心的是傷亡。

忽然張軒看到後面煙塵掀起來,就知道是官軍的騎兵動了。說道:“秦猛。”

“秦猛。”張軒說道。

“末將在。”秦猛說道。

張軒說道:“官軍有數千騎兵,但是你麾下的騎兵,僅僅千騎而已,我要你將官軍騎兵,給我拖住,我只問能不能?”

話說到這一步了,張軒根本沒有給秦猛留下說“不。”的餘地,秦猛只能說道:“是,有我秦猛在,官軍騎兵決計不能脫身。”

張軒努力保持臉色不變,不去想秦猛這一戰會打得多艱難,甚至秦猛自己能不能活着回來,說道:“你去吧。”

“是。”秦猛抱拳低頭行了一禮,隨即按劍的大踏步下去了。

第一章 家事第三十四章 威遠城下第五十八章 朱兒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第一百零八章 戰鬥間隙第七十二章 戰長沙之致師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德餘波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陽城第七十章 重圍孤城烽煙長第五十四章 覆軍殺將十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經的瘋狂三第二十一章 阿濟格的決心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二章 家事二第二十二章 醫療營二第八十三章 東牀對第十六章 金聲桓的困境第五十章 左右搖擺羅副帥第四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一百一十五章 金華之變第七章 樊城關之陷第二十一章 阿濟格的決心第六十六章 除夕第十章 收兵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八十九章 張軒拜訪賀一龍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四十七章 鄭森第八十一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第六十六章 羅汝才交心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六十六章 羅汝才交心第三十四章 失敗的渡河第四十四章 善後第一百零二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二第十二章 千斤將軍炮第二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金華第十四章 再戰陳洪範第九十二章 政治根基第四十四章 鼎湖當日棄人間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四十章 傅宗龍之夜襲第九十三章 兄弟相逢第五章 攻城器械第四十七章 天下鋒銳羅玉龍第七十八章 黃得功之死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二十二章 醫療營二第八十七章 投明二第三十六章 煙花易冷第五十六章 老父之言第八十三章 飄然而去文安之第六十三章 得訊第五章 高鬥樞第八十七章 夜談二第六十一章 離間計第九章 天下何處安我心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五十二章 火銃兵的契機第二十四章 沙河之畔四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處境第四十章 奪門第二十九章 挺着死第一百二十章 下金華三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誰之過也第九十一章 侯方域的信第七章 湘江北去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七十四章 羅汝才教子第四十一章 夜第七十二章 何英再至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餘波第十八章 血濺臘八宴第五十七章 孫vs李第三十六章 紛紛勤王兵第一百一十八章 闖營的戰略轉向第九十三章 兄弟相逢第五十章 一厥名王四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州城下第八十四章 佈局第十六章 廢衛所授田策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五十七章 生病第二十章 黑夜第七章 萬事民爲先第七十八章 舉火夜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金華二第四十章 瑣事第五十八章 樞密院第四十四章 三兄弟會首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陳州二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八章 放賑之議第九十六章 三侯並封
第一章 家事第三十四章 威遠城下第五十八章 朱兒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第一百零八章 戰鬥間隙第七十二章 戰長沙之致師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德餘波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陽城第七十章 重圍孤城烽煙長第五十四章 覆軍殺將十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經的瘋狂三第二十一章 阿濟格的決心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二章 家事二第二十二章 醫療營二第八十三章 東牀對第十六章 金聲桓的困境第五十章 左右搖擺羅副帥第四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一百一十五章 金華之變第七章 樊城關之陷第二十一章 阿濟格的決心第六十六章 除夕第十章 收兵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八十九章 張軒拜訪賀一龍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四十七章 鄭森第八十一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第六十六章 羅汝才交心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六十六章 羅汝才交心第三十四章 失敗的渡河第四十四章 善後第一百零二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二第十二章 千斤將軍炮第二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金華第十四章 再戰陳洪範第九十二章 政治根基第四十四章 鼎湖當日棄人間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四十章 傅宗龍之夜襲第九十三章 兄弟相逢第五章 攻城器械第四十七章 天下鋒銳羅玉龍第七十八章 黃得功之死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二十二章 醫療營二第八十七章 投明二第三十六章 煙花易冷第五十六章 老父之言第八十三章 飄然而去文安之第六十三章 得訊第五章 高鬥樞第八十七章 夜談二第六十一章 離間計第九章 天下何處安我心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五十二章 火銃兵的契機第二十四章 沙河之畔四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處境第四十章 奪門第二十九章 挺着死第一百二十章 下金華三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誰之過也第九十一章 侯方域的信第七章 湘江北去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七十四章 羅汝才教子第四十一章 夜第七十二章 何英再至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餘波第十八章 血濺臘八宴第五十七章 孫vs李第三十六章 紛紛勤王兵第一百一十八章 闖營的戰略轉向第九十三章 兄弟相逢第五十章 一厥名王四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州城下第八十四章 佈局第十六章 廢衛所授田策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五十七章 生病第二十章 黑夜第七章 萬事民爲先第七十八章 舉火夜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金華二第四十章 瑣事第五十八章 樞密院第四十四章 三兄弟會首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陳州二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八章 放賑之議第九十六章 三侯並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