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福建震動

大軍在寧波城下頓兵不前,但是數千騎兵從寧波直接南下,幾乎沒有遇到什麼抵抗。

說到底,張軒畢竟不是清廷,清廷真正激起江南抵抗的也是剃髮令,故而這個時候江南的形式已經非常明朗了,曹營在江南所有有一些邊邊角角沒有清理乾淨,但是總體來說,已經是大勢已定,無可逆轉了。

再加上臺州兵馬已經被張名振抽調一空,哪裡可以抵擋五千鐵騎的衝擊。

台州一下,溫州也不穩。

似乎各地士紳降官都要美化自己投降的舉動,於是乎曹營士卒被說得越來越可怕,似乎每一個人都是天兵天將,每一個士卒每日都要吃掉一個人才行。

溫州也沒有遇到太大的抵抗,故而有忠臣想要振臂一呼,但卻沒有人羣起響應了。

紹興寧波的例子在哪裡放着,有少數人是忠心耿耿,但是更多人卻要被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楊繩祖只需殺了幾百人,兩府就安堵如初了,楊繩祖在兩府根本沒有留下來一兵一卒,只是讓降官留任,將頭上的旗幟從明,換成了吳,就算完成任務了,大軍直接向分水關而去。

本來這樣的交通要道,在明朝的佈置之中,是有人鎮守的,比如附近的千戶所。當初爲了防海,沿海各地遍佈衛所,但是現在這些衛所早就不能樣子了,比尋常百姓都不如。

讓楊繩祖感到最困難的事情,其實並不是打仗而是行軍。

如果說在浙南,已經是多山地帶了,那麼進入福建之後,山與山相連,福建沿海相鄰的府縣,走海路決計比走陸路方便許多。也就沿海一帶或許有一點平原地帶,其餘的大部分都是山。

走到這裡,楊繩祖也不敢再南下了。

一來,騎兵在福建這種山地之中表現的並不是太好,楊繩祖也害怕將自己麾下折損多了。二來,張軒也僅僅是讓楊繩祖打下分水關,震動福建,接下來該怎麼辦,也沒有怎麼交代,楊繩祖自己的底氣不足,手邊只有幾千騎兵而已,後路之中也沒有留多少人鎮守,恐怕官軍從海上而來,臺溫兩府瞬間就會易幟。所以他不敢太過深入福建省了。

但是他並不知道,僅僅是這樣,就已經震動福建上下。

福建巡撫吳之屏此刻已經坐立不安了。

吳之屏也是浙江人,他憂心的不僅僅是福建省的局面,還有吳家的局面。

吳之屏乃是浙江嘉興府崇德縣人,此刻他的家鄉也被曹營攻下來了,現在音訊全無,他擔心不已,不過,他有一子此刻在北京翰林院之中,他已經做好舉家蒙難的準備了。

而福建的局面也不是太好的,福建各地也不是多太平了,西北羣山之中,屢屢有山民做亂,衛所軍討之不平,唯一讓吳之屏感到欣慰的是,還沒有鬧到丟失府縣的地步,特還壓得住。

不過,鄉里乃是浙江士紳數百封求援信,讓吳之屏不得不有所動作,他好容易說服了鄭芝龍,讓鄭芝龍北上的支援浙江,卻不想這邊又傳出來,福寧州有義軍出沒的消息。

他立即請鄭芝龍北上福寧州,畢竟他要先保住自己的官帽子而已。

只是鄭芝龍如今不比當初了。他也不好下令,只能派人請鄭芝龍過府一敘。

鄭芝龍如約而來,聽了吳之屏的話,滿口答應下來,出了巡撫衙門之後,鄭芝龍輕蔑的一笑,暗道:“正和我意。”

就鄭芝龍本身來說,他也不想插手這浙江的事情。

無他,看天下這局面越發亂了,鄭芝龍起了明哲保身的念頭,大順雄跨數省,將來的事情誰能說的清楚。大明眼看不行了,說不得將來大順就要得天下,鄭芝龍心裡自然想保留幾分實力,以待將來。

當然了鄭芝龍未必沒有想雄霸一方的心思,只是這心思暗藏着,看局面如果再做計較。

“老爺,四爺回來了。”剛剛回到府中,鄭芝龍就聽到了這個消息,立即來到大廳之中,卻見鄭鴻逵已經等了很久了,鄭芝龍見了大喜過望,說道:“老四,你可算是回來了。這一次回來之後,就不要再走了,留在福建。”

“大哥,我這次來是奉了路公之命,請大哥北上寧波。”鄭鴻逵說道:“國勢如此,豈能坐視不管?”

鄭芝龍微微一變,說道:“你們都出去。”

“是。”鄭芝龍可是身家富豪之極,在整個大明幾乎不做第二人想,家中的排場也是極大的,鄭芝龍一聲令下,十幾名侍女魚貫而出,只剩下他們兄弟兩人,鄭芝龍的語氣低沉下來,說道:“老四,我看你是當官都當愚了。你要不知道你這個總兵是怎麼來的,是我鄭家在後面,你纔是總兵,沒有鄭家,你什麼都不是。”

“大哥教訓的是。”鄭鴻逵老老實實的說道。

長兄如父,鄭芝龍幾乎將身邊自己兄弟帶大,鄭鴻逵小時候沒有少捱過訓。聽鄭芝龍如此訓斥,鄭鴻逵也只能老老實實的聽訓。

“你也知道。就不該將我們鄭家本錢砸進水裡。”鄭芝龍說道:“朝廷待我鄭家不錯,那是我有兵有船有人。一旦我鄭家沒兵沒船沒人了?賀人龍就是下場。浙江大局以定,我就是參與進去,又能翻出什麼花樣?不過,徒徒折損人馬而已。朝廷也不會給補充。”

“可是大哥,浙江落到曹營手中,咱家的生意怎麼辦?”鄭鴻逵說道。

這一句話說到點上了。

鄭芝龍從崇禎十四年之後,幾乎是東海之主,鄭家的船隊北到日本,南到爪哇,遍佈整個南洋,而貨源很大一部分來自江南。江南落到了曹營手中,的確會影響到鄭芝龍的貿易。

“哼。”鄭芝龍說道:“我就不信,有不愛錢之人。不過拿錢砸而已。”

鄭鴻逵說道:“路公說了,如果這一次大哥肯出力,我就是浙江總兵,浙江的海面今後就歸我管?”

“你這說的,好像現在浙江水面不是我鄭家在管。”鄭芝龍說道。話雖然如此說,但是鄭芝龍卻有幾分心動了。鄭芝龍所管的不過是地下秩序,而明面之上還是官府水師所轄,即便官府水師幾乎出不了海。

鄭芝龍現在生意如此之大,也與他有官府背景有關,如果鄭鴻逵真當了浙江總兵,鄭芝龍估計鄭家的生意最少再漲上三成,很多浙江的渠道商就能直接繞過了。

鄭家的生意數以百萬計,三成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啊。

鄭芝龍心中難免有一些動心,只是他思量好久,說道:“不成了,老四你也知道,海面之上,你哥誰都不怕,但是路上交手,我鄭家的兒郎恐怕不行,你與曹營交過手,你覺得能打贏嗎?”

鄭鴻逵一時間語塞。

鄭芝龍嘆息一聲,說道:“畫餅再好吃不到嘴裡,也是無用。”

“舟山。”鄭鴻逵說道:“路公說,你只有出兵,就讓你駐紮舟山,牽制曹營人馬,保持北邊與福建的聯繫。浙江沿海,大哥你想要什麼,可以自取。”

鄭芝龍眼前一亮說道:“真的如此?”

這幾乎是奉旨劫掠了。舟山距離浙江繁華地段如此之近,船隊駐紮舟山,江南沿海數府都在鄭芝龍的攻擊範圍之內。這裡面的利潤可太大了。

“絕無虛言。”鄭鴻逵說道。

鄭芝龍說道:“路公也算下血本了,好,我答應了。”

江南的局面暫時無法挽回,路振飛爲了不讓江南人力物力爲賊人所用,也算是下了狠心了。

第五十五章 滔滔黃河水第三十五章 此局已破第七十四章 長街相會第一百零四章第一百零八章 宋獻策之毒第五十三章 鳳陽城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十九章 孤注一擲黃推官第一百三十一章 武興元年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五十八章 朱兒第十四章 金不換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一百零九章 女人第十六章 廢衛所授田策第八十章 常國安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誅逆子第五十三章 鳳陽城第六章 死中求活第六十三章 高一功的處境二第五十一章 臨潁城下丁啓睿第八十四章 佈局第一百二十六章 歸德餘波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一百零四章第四十七章 會師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七十五章 接戰第三十八章 奪炮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七十章 南明決策第五十二章 火銃兵的契機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敗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二十三章 許都之謀第二十七章 政爭第十七章 決戰二第五章 高鬥樞第七十二章 南昌城中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六十二章 河南節度使李信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二十二章 炮戰第二十六章 拖刀計二第十七章 廢奴策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四十七章 會師第三十一章 鐵第五章 臨湘之戰第七十八章 開拔第一百二十九章 火攻營第七十四章 長街相會第十六章 李過的手段第八十五章 驚變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戰第二十一章 阿濟格的決心第六十三章 羅氏父子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第七十二章 戰長沙之致師第五十四章 童子營二第七章 攻城第十七章 烽火崎山路第十八章 紮營第六章 朝議大政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決策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九十四章 困獸二第一百一十章 東進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四十四章 善後第三十五章 攻閩第一百章 俠義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三十五章 誘殺第六十九章 闖王大破牛成虎第三章 代爲號令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二十一章 獻徐州第十二章 天下形勢在指掌第八十一章 鄖陽之戰第二十四章 勇氣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州城下第五章 大軍開拔第二十七章 西平營第七章 樊城關之陷第二十四章 沙河之畔四第四十一章 袁時中的困境第五十八章 樞密院第三十三章 劉氏跌倒,張軒吃飽第十八章 血濺臘八宴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第四章 岳陽二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十七章 決戰二第五十章 雜務第二十三章 朱仙鎮三第五十二章 破臨潁第四章 岳陽二第四十八章 李自成夜下洛陽
第五十五章 滔滔黃河水第三十五章 此局已破第七十四章 長街相會第一百零四章第一百零八章 宋獻策之毒第五十三章 鳳陽城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十九章 孤注一擲黃推官第一百三十一章 武興元年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五十八章 朱兒第十四章 金不換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一百零九章 女人第十六章 廢衛所授田策第八十章 常國安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誅逆子第五十三章 鳳陽城第六章 死中求活第六十三章 高一功的處境二第五十一章 臨潁城下丁啓睿第八十四章 佈局第一百二十六章 歸德餘波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一百零四章第四十七章 會師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七十五章 接戰第三十八章 奪炮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七十章 南明決策第五十二章 火銃兵的契機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敗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二十三章 許都之謀第二十七章 政爭第十七章 決戰二第五章 高鬥樞第七十二章 南昌城中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六十二章 河南節度使李信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二十二章 炮戰第二十六章 拖刀計二第十七章 廢奴策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四十七章 會師第三十一章 鐵第五章 臨湘之戰第七十八章 開拔第一百二十九章 火攻營第七十四章 長街相會第十六章 李過的手段第八十五章 驚變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戰第二十一章 阿濟格的決心第六十三章 羅氏父子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第七十二章 戰長沙之致師第五十四章 童子營二第七章 攻城第十七章 烽火崎山路第十八章 紮營第六章 朝議大政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決策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九十四章 困獸二第一百一十章 東進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四十四章 善後第三十五章 攻閩第一百章 俠義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三十五章 誘殺第六十九章 闖王大破牛成虎第三章 代爲號令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二十一章 獻徐州第十二章 天下形勢在指掌第八十一章 鄖陽之戰第二十四章 勇氣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州城下第五章 大軍開拔第二十七章 西平營第七章 樊城關之陷第二十四章 沙河之畔四第四十一章 袁時中的困境第五十八章 樞密院第三十三章 劉氏跌倒,張軒吃飽第十八章 血濺臘八宴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第四章 岳陽二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十七章 決戰二第五十章 雜務第二十三章 朱仙鎮三第五十二章 破臨潁第四章 岳陽二第四十八章 李自成夜下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