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劉國能之死

?

第六十九章 劉國能之死

劉國能的士卒雖然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但是畢竟人多勢重。而羅汝才的中軍也是遠道而來。撐着一口氣,即便是敗,也不是那麼容易敗的。

但問題是其他方面。

南城城破的消息,根本隱瞞不住,只要有耳朵的人,細心聽上幾耳朵,就能聽到南城的廝殺之聲,在城牆上守城的人一下子士氣全無。

城池在這個時代不僅僅是防禦措施,還是一種心理依賴,聽人都已經打進城中了,在三面堅守的士卒,哪裡有心思再堅守下去,立即有人逃亡。。

逃亡這事情,只要一開了頭,就剎不住了。

三面城牆頓時變得岌岌可危起來。

劉國能的戰場嗅覺比任何人都靈敏,否則他也活不到現在,雖然此刻他的親衛與羅汝才的中軍還沒有分出勝負,但是在劉國能心中,勝負已定。

他敗局已定。這個時候劉國能想的並不是怎麼挽回敗局,而是怎麼讓自己活下去。

“逃走?”劉國能想道:“不行,現在幾個城門都被堵死,外面還有曹操,黃虎的騎兵,根本逃不了。即便衝出去,也大半要落入他們的手中,爲今之計,想要活下去,只有一個辦法了。”

劉國能將正在交戰的親衛全部拋下來,帶着剩下的百餘親衛,徑直向北門而來。

劉國能這樣一跑,正在堅持作戰的親衛們頓時失去抵抗的士氣,紛紛束手就擒,這些狠多都是陝西起兵的老卒,很容易編入軍中,甚至有一些人,與曹操中軍的某些人還熟悉。投降的時候沒有一點心理負擔。

“將軍,北門正是曹操與黃虎的本陣所在,我們從北門衝不出去啊?”劉國能的親衛說道。

“廢話。”劉國能說道:“我是找曹操投降。給曹操下面的人投降,誰知道不知道下面的人會不會殺紅了眼。要我這一顆人頭請功,只有直接向曹操投降,只有他才能留我這一條小命。”

任何東西,只有活着才能享受。故而劉國能對於自己小命之外的東西,很放的下。

“報。”羅汝才與張獻忠正在觀戰的時候,如何聽到傳令兵前來稟報說道:“闖塌天,帶着百騎出北門向這裡衝來了。”

張獻忠一聽,立在馬上向遠處一看,冷笑一聲,說道:“闖塌天還有幾分骨氣。”

“孩兒願意爲義父,除掉此賊。”張定國出列說道。

這一戰都是由羅汝才所部主導的,故而張獻忠部下都有一點心意未平,眼看大局以定,自然要搶奪最後一分戰功。

“我看闖塌天是沒有骨氣,他此來定然不是來拼死一搏,而是來投降的。”羅汝才說道。

張獻忠冷哼一下,沒有反駁,想來他也知道,闖塌天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如果闖塌天有幾分硬氣,就不會投靠官軍,投靠官軍之後,也不會與他們暗通了,這樣的人怎麼會在局勢走到的盡頭的時候,做拼死一搏?果然不出兩人所料,兩人說話之間,就看見有一羣壓着一個人過來了,不是闖塌天劉國能是誰?

只見劉國能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說道:“小弟,不識天時,來遲一步,還請兩位大哥見諒,小弟願意跟隨兩位大哥,鞍前馬後,九死無悔。”

“哼。”張獻忠說道:“怎麼你不做官了?”

劉國能諂媚說道:“我做八大王的官。”

劉國能一邊討好張獻忠,一邊心中暗道:“我與黃虎早有間隙,我能不能活命,關鍵不在黃虎身上,而在曹操身上。”想到這裡,劉國能膝行兩步,說道:“羅大哥,小弟愚昧無知,事到如今,也沒有什麼好說的了,只求羅大哥看在外面當初,並肩作戰的情分之上,饒我一條性命。”

羅汝才說道:“好,既然如此,你就在我麾下當一員騎將吧。”

“慢。”張獻忠說道:“劉國能不能這麼輕易的饒過他。”

羅汝才也有一些不高興了,心中暗道:“劉國能都已經投降我了,你現在再說話,到底是幾個意思,是針對劉國能?還是針對我曹操。”

但是張獻忠也有自己的想法。

張獻忠與劉國能是舊識,但是關係並不是多麼好便是了,甚至劉國能投降朝廷,也有張獻忠的一分功勞,無他,張獻忠想乘機並了劉國能的人馬。

但是劉國能想來,都是被人收編,何必要處於黃虎之下,故而一怒之下投靠的朝廷。

張獻忠本意就是從嚴處置劉國能,之前這麼說,不過是因爲雙方的舊怨,但是現在張獻忠如此說,卻是因爲劉國能的部下。

劉國能的雖然當了幾年朝廷的官,沒有怎麼打仗的,但是劉國能還有一兩千老底子。這種身經百戰的老底子,能極大的拉近張獻忠與羅汝才之間的差距。

張獻忠與羅汝才本部人馬在四川的時候,加起來不過七千騎左右,其中張獻忠的實力要勝過羅汝才的。雖然雙方經過襄陽,南陽兩戰,實力迅速膨脹。但是雙方真正能打仗的也還是那麼老底子,其餘的人不過是搖旗吶喊而已,要形成戰鬥力,還得一段時間。

而張軒所部今日的表現,已經讓張獻忠刮目相看,他本來覺得張軒不過言過其實之輩,沒有想到張軒真的做成了,如此一來,羅汝才所部,又多了一能戰的營頭,如果再讓羅汝才收編了劉國能所部,羅汝才的實力就在張獻忠之上了。

張獻忠與羅汝才聯合,是建立在張獻忠的實力強過羅汝才的基礎之上,張獻忠可以居高臨下的尊重羅汝才,彼此並坐並騎,但是他萬萬不會將聯軍的主動權放在羅汝才的手中。

他張獻忠豈是能屈居人下之輩。

羅汝才說道:“老劉再怎麼做錯事,也是陝西老兄弟,這麼吧,這一次受降的俘虜,我都不要了,只要劉國能。”

“羅兄如此之說,好像我張某人是見利忘義之輩了。”張獻忠大聲說道:“我張某縱橫天下,吃得最大虧,就是被如同劉國能這樣叛徒所致。”

一想起瑪瑙山之戰,張獻忠現在還有幾分咬牙切齒說道:“我殺劉國能,就是要天下人知道,不要想在朝廷與義軍之間左右搖擺,如果是被逼不過,受撫求生,還可以原諒。但是如此兵敗勢窮之下,纔來投靠,是萬萬不能容忍的。”

一番話,說得好生義正言辭,讓羅汝纔不知道如何以對。

張獻忠一擺手,張定國搭弓射箭,一箭射向劉國能,劉國能根本沒有來得及躲避,就被這一箭給穿喉而過了。

羅汝才見劉國能已死,頓時臉上怒氣勃發。

羅汝才最講江湖道義,不管是哪路朋友勢盡來投,都加以照顧。而如今劉國能的投降,羅汝才已經答應下來了,又被張獻忠給生生的殺了,他羅汝才的面子往哪裡放,今後,又該如何面對江湖上的朋友。

不過,羅汝才很快就控制住情緒了。事已如此,無可挽回。難不成與張獻忠火併一場嗎?

“如今信陽城已下,我就先行一步入城了。”羅汝才客氣一句,甩手離開了。羅汝才所部跟着羅汝才向信陽城而去,正如羅汝才所說,信陽城,此刻已經成爲義軍的天下。

張獻忠與羅汝才雖然沒有說什麼,但是雙方都知道,彼此合作的蜜月期結束了。將來的何去何從,就要看彼此之間的抉擇了。今日劉國能事件,不過是一個導火線而已。

第六十一章 時疫第一百一十一章 逢生第三十三章 我是誰?第四章 統領薛威第九十三章 下揚州第三十五章 攻閩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馬威第三十六章 紛紛勤王兵第十章 死馬當做活馬醫第五十章 平城第九章 攻城三第九章 搬家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七章 湘江北去第一百零三章 李自成的心態第三十一章 修城第十九章 敵襲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七十六章 焦鏈第九十六章 三侯並封第九十七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第十七章 金聲桓的抉擇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二十八章 王良謨第一百一十六章 許都的悔悟第三十一章 請纓第一百二十四章 勢起襄陽,敗亦襄陽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十九章 決戰四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袁時中二第七十六章 決心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十八章 血濺臘八宴第二十四章 沙河之畔四第四十五章 大順天下第五十八章 出征之前第九十七章 猶鬥第二十五章 論東虜第九十九章 赴湯蹈火第九十六章 困獸四第七十二章 戰長沙之致師第五十五章 滔滔黃河水第七十四章 鳳陽地動四第四十三章 玉帶編第九十五章 困獸三第三十二章 大戰帷幕二第一百零三章 少主羅玉龍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八十章 人未至,風先到第四十四章 大火箭二第七十五章 死士第五十一章 臨潁城下丁啓睿第三十二章 回汝寧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五十五章 行路難第二十五章 拖刀計第三十四章 圖賴第四十九章 臨淮縣之變第四十三章 玉帶編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第四十五章 與妻書第四十五章 寒霜第六十七章 南下方略第五十六章 吳氏兄弟第一百三十九章 寧波城二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五十七章 餘音渺渺第四十七章 會師第八十四章 斷小商橋第二十五章 試點第九十七章 闖營至第三十三章 我是誰?第六十二章 河南節度使李信第二十九章 軍心第四十章 社兵出城第九十一章 冒險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公廟中第九十六章 收兵第十一章 羅玉嬌的愧疚第三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戰第十三章 城陵磯之戰四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二十九章 斬盡殺絕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二十二章 沙河之畔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關之戰落幕第一百二十九章 閨中之事第八十二章 胡澹第五章 臨湘之戰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二章 授田第一百二十五章 鄭經的瘋狂第二十一章 談判
第六十一章 時疫第一百一十一章 逢生第三十三章 我是誰?第四章 統領薛威第九十三章 下揚州第三十五章 攻閩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馬威第三十六章 紛紛勤王兵第十章 死馬當做活馬醫第五十章 平城第九章 攻城三第九章 搬家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七章 湘江北去第一百零三章 李自成的心態第三十一章 修城第十九章 敵襲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七十六章 焦鏈第九十六章 三侯並封第九十七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第十七章 金聲桓的抉擇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二十八章 王良謨第一百一十六章 許都的悔悟第三十一章 請纓第一百二十四章 勢起襄陽,敗亦襄陽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十九章 決戰四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袁時中二第七十六章 決心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十八章 血濺臘八宴第二十四章 沙河之畔四第四十五章 大順天下第五十八章 出征之前第九十七章 猶鬥第二十五章 論東虜第九十九章 赴湯蹈火第九十六章 困獸四第七十二章 戰長沙之致師第五十五章 滔滔黃河水第七十四章 鳳陽地動四第四十三章 玉帶編第九十五章 困獸三第三十二章 大戰帷幕二第一百零三章 少主羅玉龍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八十章 人未至,風先到第四十四章 大火箭二第七十五章 死士第五十一章 臨潁城下丁啓睿第三十二章 回汝寧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五十五章 行路難第二十五章 拖刀計第三十四章 圖賴第四十九章 臨淮縣之變第四十三章 玉帶編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第四十五章 與妻書第四十五章 寒霜第六十七章 南下方略第五十六章 吳氏兄弟第一百三十九章 寧波城二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五十七章 餘音渺渺第四十七章 會師第八十四章 斷小商橋第二十五章 試點第九十七章 闖營至第三十三章 我是誰?第六十二章 河南節度使李信第二十九章 軍心第四十章 社兵出城第九十一章 冒險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公廟中第九十六章 收兵第十一章 羅玉嬌的愧疚第三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戰第十三章 城陵磯之戰四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二十九章 斬盡殺絕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二十二章 沙河之畔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關之戰落幕第一百二十九章 閨中之事第八十二章 胡澹第五章 臨湘之戰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二章 授田第一百二十五章 鄭經的瘋狂第二十一章 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