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寒霜

“怎麼回事?”張軒輕聲問道。

曹宗瑜知道張軒對這些東西並不瞭解,解釋道:“這個季節下霜,對莊稼傷害特別大。”

“有多大。”張軒心中一動,他立即提高警惕之心。對這個時代的農業生產的脆弱,張軒可是深有體驗。

故而任何關於糧食生產的事情,都被張軒高度關注。

“不知道。”曹宗瑜對這個也不清楚,說道:“只能說看情況吧。”

曹宗瑜家裡,縱然不是鐘鳴鼎食之家,也算是豪富之家,田裡的事情,曹宗瑜也不是多關注的,自有管家去操心,不過,這個時代的農業地位太過重要了,即便曹宗瑜不怎麼操心田裡面的事情,對於這些常識還是知道的。

“大人,這情況不妙。”張質憂心忡忡的說道:“而今,正是陽春三月,冬麥拔節猛長的時候。突然降溫,恐怕會凍死凍傷不少麥苗。”

張軒聽了這個,心中更是煩躁,說道:“給個明白話,今年的收成,會怎麼樣?會減產。”

張質說道:“減產已經是一定。甚至,甚至還可能絕收。”

“沒辦法嗎?”張軒的臉色瞬間黑了。

張軒手中的糧食,從來沒有多充足過來。五月那一季冬麥收成,張軒可是早就盼着了。

甚至連用度張軒就安排好了。

此刻告訴他,五月的收成要減少很多,甚至連絕收都有可能,簡直打亂了。其中欠缺的糧食缺口,張軒根本不知道該怎麼辦纔好。

不要說,什麼支援歸德了。

在糧食不夠用的情況之下,什麼行動都要擱置,沒有糧食的軍隊,就好像沒有汽油的汽車一樣。不過,比沒有沒有油的汽車還慘,沒有油的汽車,最少不會造反,沒有糧食的軍隊,可是要吃人的。

不讓他吃人,他會吃你的。

“有什麼辦法嗎?”張軒大聲說道:“有什麼辦法嗎?”

張質嘆息一聲,說道:“能用什麼辦法?這是老天爺的意思。能有什麼辦法?”

張質就好像是失了魂魄一樣, 整個人都失去了重心,好像一陣風被吹走一樣。

張軒深吸一口氣,蹲了下來,用手指搽了地面上的霜,霜並不厚,但是已經說明,地面溫度已經降低到了零度以下了。

張軒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問道:“真的沒有什麼辦法嗎?”

“似乎在地頭生火,或許可以。”張元海說道。

“不行。”張質搖搖頭說道:“雖然汝寧府冬麥種植並不是太多,但是也有不少。我們那裡有這個能力,再所有地頭都生上火。而且那裡有那麼多木材。”

“你只說,這個辦法有沒有用?”張軒厲聲說道。

“有用。”張質落寞的說道。

“有用就好。”張軒咬着牙說道:“張元海。”

“在。”張元海說道。

“傳令給給軍營,命令軍營之中所有人立即出動,在所有種植冬麥的地頭之上,給我生火。”張軒說道。

“將軍,這樣做恐怕沒有多少用了。”張質說道:“現在已經遲了。”

“有多少用就有多少用。”張軒說道:“能做多少就做多少。”

張軒也看出張質的一個缺點,張質沒有堅韌的意志。沒有那種咬緊牙關,堅持到底的堅韌。

此刻張軒也不想再與張質說什麼了,訓斥張元海道:“還不快去。”

“是。”張元海大聲說道。

隨着張軒一聲令下,整個汝寧城都沸騰起來。

最先動起來的是城外的軍營。

臨潁營的動作最快,在臨潁營軍營之中。咚咚咚的鼓聲猛地響起來。

在軍營校場之上,四周點燃篝火,四周士卒從各個營帳之中,走了出來,站在校場之上。

鄧和站在點將臺之上,目光一掃,整個臨潁之中,除卻各處值守的士卒之外,所有的士卒,有近兩千七百餘人,都在這裡了。

“出發。”鄧和說道。

隨着鄧和一聲令下,所有人士卒在各自軍官的帶領之下,帶這整齊的隊伍走出了大營之中。

匠作營的營地之中。

因爲武器缺口,這裡打造兵器是晝夜不停的,不過此刻卻停了下來。

“將木炭全部給運出去,所有的鐵爐都給我關了。”王大炮說道。

“大人,上面還催着要東西的,這停下來----”有幾個工匠籌過來說道。

“現在不說這個了。”王大炮說道:“我讓你們做什麼就做什麼?”

在王大炮的嚴令之下,所有的木炭,全部被運出匠作營,就在匠作營門口,有臨潁營的士卒等候。

一筐筐的木炭,被臨潁的士卒給帶走了。

沒有用多少時間,匠作營的燃料就已經空了。

張軒此刻站在城樓之上,看着無數星星點點的火焰從城下蔓延出去,好像要蔓延到天地盡頭。

“將軍,木炭不多了。”張元海說道。“匠作營的木炭足夠臨潁營用。現在保定營也過來了,該怎麼辦?”

張軒來回踱步,說道:“將節度使府,府衙的,所有木炭,木柴的全部給我派出去。”

“將軍,即便這樣也沒有多少啊。”張元海說道。

張軒當然知道了,這些木炭木柴都是用來做飯的。根本不沒用多少,這年頭這些東西,也不是什麼稀罕玩意,城外就有燒炭打柴的,對普通百姓來說,每日自己出城打上一些,就可以了。根本用不着在家裡囤積。

除非是冬天。

“我已經命人將城中賣炭的幾家全部叫起來,將他們的炭都給抱了。”張質說道。張質不知道什麼時候過來了。

張軒轉過頭看向張質,張質繼續說道:“城頭之上有不少檑木,也是木頭,可以應急用用,而且城中有不少房屋,已經殘破,也可以拆了,應急用用,而且你也可以令軍中士卒就地取材,用些木炭引火便是,用不了那麼多。我看過匠作營分發的量,我已經下令減半了。可以點出更多的火頭。”

張軒說道:“大兄你來了。”

張質說道:“這些雜事,還是我來處理的好,我已經命令下面的人挨家挨戶,徵調民夫,今夜大抵不行了,但是明天早上,全城的男丁都可出動。”

張軒忽然有些情緒低落,其實對現在的舉動,張軒也沒有多少信心,說道:“大兄,如果折騰這麼大,最終徒勞無功。你會怪我嗎?”

張質大笑一聲,說道:“之前是我錯了,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田間生火對霜凍之害,有沒有用?有。既然如此,這事就該做,至於成功幾分,又有何關係啊。”

張軒回頭一看,卻見寂靜的汝寧城之中,喧鬧之聲漸漸起來,一點點的燈火亮了起來的。

整個汝寧城都被提前驚醒。剛剛經過編戶,所有的汝寧城百姓,張質都瞭如指掌。這就帶來極強的組織能力,比如現在,雖然事情在半夜發生,但是明天一早,汝寧城之中,幾乎所有男丁,都可以出動。

這種組織能力,完爆大明朝廷。

“既然如此,這裡就交給大兄你坐鎮。”張軒說道:“我要下去看看。”

“這裡就交給我吧。”張質說道。

張軒從城頭下來,城下的一根根檑木已經被拖下來,有人將努力將檑木劈碎。這邊有保定營的士卒將這些木頭帶走。

張軒出城之後,在官道之上駐馬。

卻見一道道的篝火,順着道路向四面八方蔓延,無數士卒排成隊列,都舉個火把,從張軒的身邊走過。

一時間,地面上跳躍的篝火,與無數士卒手中的火把,相互輝映。

縱然天陰無星,地面之上的星星點點,也好像是星河留在人間。

第四十八章 李自成夜下洛陽第七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六十章 張軒的大禮第四十三章 心病難醫第三十章 倔強的羅汝才第五十五章 滔滔黃河水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第六十八章賀虎頭第五十七章 後事第六十九章 穎水一別兩茫茫第二章 授田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六十七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第一百零七章 田雄之死第五十四章 羅汝才的手段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華軍第二十三章 降將第九十二章 張獻忠方略第二十二章 朱仙鎮二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六十六章 錢糧二第六十九章 鳳陽地動第四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六章 王度第五十章 百里麥青青第七十七章 黃得功之死二第二十四章 沙河之畔四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誰之過也第八十四章 汝寧城之陷第九十一章 火馬陣第六十七章 鄭大財主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六十九章 穎水一別兩茫茫第四十八章 汴梁豪傑第三十三章 湘陰之戰第九十四章 困獸二第二十六章 拖刀計二第四十五章 覆軍殺將二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十七章 廢奴策第四十八章 襄陽暗潮第七十四章 羅汝才教子第五十七章 多爾袞第一百三十一章 袁時中之變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五十五章 行路難第三十二章 圍師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五十六章 吳氏兄弟第十三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第五十四章 覆軍殺將十一第八十八章 王太妃第七十八章 大夏軍制三第九十八章 渡江第二十九章 楊嗣昌第六十五章 牛車第九十五章 困獸三第十章 城陵磯之戰第二十五章 誓師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八十四章 佈局第二章 曹營建制第五十四章 覆軍殺將十一第六十三章 凋零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三十三章 劉氏跌倒,張軒吃飽第六十一章 大軍過臨潁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金華二第六十二章 淮安軍的崩潰第五十九章 滇軍第二章 樊城二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七十二章 劉文秀東行記第五十九章 裂痕第二十章 黑夜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二卷 一朝英雄拔劍起,又是蒼生十年劫 地七十二章 小勝第一百章 俠義第五十二章 立營二第二十五章 試點第七章 樊城關之陷第五十四章 火銃演示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南現狀第十八章 擁兵五萬王御史第八十七章 何面目見舊部於地下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二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二第六十一章 離間計第八十二章 胡澹第七十九章 羅岱的智慧第七章 樊城關之陷第九十章 羅汝才之心第七十三章 戰長沙之交鋒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決策第五十六章 鳳陽城三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馬威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四十章 水戰四第三十五章 崇禎十六年的元宵
第四十八章 李自成夜下洛陽第七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六十章 張軒的大禮第四十三章 心病難醫第三十章 倔強的羅汝才第五十五章 滔滔黃河水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第六十八章賀虎頭第五十七章 後事第六十九章 穎水一別兩茫茫第二章 授田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六十七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第一百零七章 田雄之死第五十四章 羅汝才的手段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華軍第二十三章 降將第九十二章 張獻忠方略第二十二章 朱仙鎮二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六十六章 錢糧二第六十九章 鳳陽地動第四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六章 王度第五十章 百里麥青青第七十七章 黃得功之死二第二十四章 沙河之畔四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誰之過也第八十四章 汝寧城之陷第九十一章 火馬陣第六十七章 鄭大財主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六十九章 穎水一別兩茫茫第四十八章 汴梁豪傑第三十三章 湘陰之戰第九十四章 困獸二第二十六章 拖刀計二第四十五章 覆軍殺將二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十七章 廢奴策第四十八章 襄陽暗潮第七十四章 羅汝才教子第五十七章 多爾袞第一百三十一章 袁時中之變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五十五章 行路難第三十二章 圍師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五十六章 吳氏兄弟第十三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第五十四章 覆軍殺將十一第八十八章 王太妃第七十八章 大夏軍制三第九十八章 渡江第二十九章 楊嗣昌第六十五章 牛車第九十五章 困獸三第十章 城陵磯之戰第二十五章 誓師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八十四章 佈局第二章 曹營建制第五十四章 覆軍殺將十一第六十三章 凋零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三十三章 劉氏跌倒,張軒吃飽第六十一章 大軍過臨潁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金華二第六十二章 淮安軍的崩潰第五十九章 滇軍第二章 樊城二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七十二章 劉文秀東行記第五十九章 裂痕第二十章 黑夜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二卷 一朝英雄拔劍起,又是蒼生十年劫 地七十二章 小勝第一百章 俠義第五十二章 立營二第二十五章 試點第七章 樊城關之陷第五十四章 火銃演示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南現狀第十八章 擁兵五萬王御史第八十七章 何面目見舊部於地下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二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二第六十一章 離間計第八十二章 胡澹第七十九章 羅岱的智慧第七章 樊城關之陷第九十章 羅汝才之心第七十三章 戰長沙之交鋒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決策第五十六章 鳳陽城三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馬威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四十章 水戰四第三十五章 崇禎十六年的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