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剃髮令

當馮銓站在多爾袞面前的時候,讓多爾袞大吃一驚。

因爲馮銓此刻已經剃頭了,用金錢鼠尾的髮式,前文說過,現在清廷並沒有強制剃髮的命令,下面的人都是各種摻雜的用,一般是遼東舊人剃髮,如范文程,寧完我。

而新降之人,卻沒有剃髮的。

而馮銓很明顯是屬於新降之人,是清朝入主北京之後,纔來投奔的士子。按理說應該是用漢人髮式,此刻卻用了女真髮式。

當然了對馮銓來說,這也是他的絕地反擊。

這件事情,就要從長說起了。

閹黨很多人在崇禎一朝都被閒置沒有重要,而且處於時刻被東林黨人打壓的地步。所以當多爾袞寫信相召的時候,立即響應,也被多爾袞委以要職。順治登基的很多禮儀都是馮銓擬定的。

不過,隨着北京城平定,有很多官員投降清朝了。裡面自然有所謂的東林。這些出自江南的士大夫。他們對以馮銓爲首的閹黨身居高位,分外看不上眼,於是乎無數彈劾馮銓的數奏摺過來。

一時間要將馮銓淹沒一樣。

多爾袞似乎也沒有迴護他們的意思,馮銓只能想辦法投多爾袞所好了。多爾袞所好什麼,多爾袞在清廷剛剛入住北京的時候,就發佈過一次剃髮令,結果被現實狠狠的打臉,幾乎在一兩日之內就收回剃髮令。

這件事情,是多爾袞一件心結。

馮銓就好像抓住了救命稻草,就換了滿洲髮式來見多爾袞。

多爾袞吃驚的說道:“馮先生,你這是?”

馮銓說道:“此乃新朝氣象,臣既然已經事新朝,當然應該遵循新朝氣象纔是。”

“好一個新朝氣象。”多爾袞說道:“馮先生固然對我大清忠心耿耿啊?馮先生以爲,現在是不是該頒佈剃髮令了?”

馮銓也是聰明人,一聽這話音,就知道哪裡是他在詢問馮銓,而是讓馮銓主動擔起來勸多爾袞頒佈剃髮令的責任。

馮銓心中自然知道,擔上這個名聲,他在家鄉之中,就沒有一點名聲了,只能跟着清廷一條路走到黑了。

這或許就是多爾袞的目的所在。

讓馮銓知道,他離不開清廷,纔會死心塌地的爲清廷出謀劃策。

“臣以爲,一元初始,萬象更新,大清新立過北京。當有新氣象。臣以爲當頒佈剃髮令,別順民與流民。”馮銓小心翼翼的說道。

多爾袞說道:“好。馮先生所言極是。”

多爾袞立即讓馮銓草擬命令,所寫的就是剃髮令。隨即立即頒佈下去了,一是城中人心惶惶的,馮銓卻是安心了,回家之後,將家中所有男丁都召集起來剃頭,沒有一個可以不剃的。

就在這個命令在民間掀起風暴的事情。

一些人也坐不住了,首先來找多爾袞的,是譚泰。

滿人官員文武的界限並不是很明顯的,而譚泰就是其中很明顯的一員,他的主要功績不是別的,是擒獲洪承疇。而如今他卻在御前行走,擔任大臣。雖然譚泰是多爾袞的心腹出身。

但是都混到一定地位的政治人物,誰一定效忠誰的概念已經很單薄了。

多爾袞也不敢確定譚泰是不是僅僅代表自己來問道。只聽譚泰問道:“殿下,剃髮令一出,恐怕各路漢人都起來造反的。這個剃髮令是不是太早了一些。”

多爾袞說道:“剃髮易服,是我朝之根本。乃是太祖因襲繼承的。早在遼東,都已經剃頭了。而如今,滿朝文武,滿漢區別對應。渾然不成樣子,全部剃髮不就好多了。”

譚泰說道:“殿下,局勢不穩。”

譚泰所說的一點都不錯,各地都有土匪出沒,旋起旋滅,這還不用說,甚至山東,南直隸還有一些地方高舉李自成的旗號,似乎並不知道李自成已經身死了。

多爾袞說道:“正因爲局勢不穩定,才更要如此。”

“我以小族臨大國,最重威勢,讓漢人不敢輕,而今襄陽之戰,兩敗具傷。而今正是人心惶惶的時候,但人心這個東西最難揣摩的。所以我就在此刻宣佈剃髮令,就是要那些反對的人給跳出來。”

“正好一網打盡。”多爾袞嘴角微微一抽,露出一個冰冷的笑容說道:“我看他們脖子硬,還是我的刀快。”

一時間譚泰就有一些不知道該怎麼問了。

不過,剃髮令剛剛招貼過了。還沒有結果的時候,以陳名夏爲首的一批人,也就是投降清廷的前東林人士,他們紛紛寫奏摺天天彈劾。都是彈劾馮銓的。

馮銓已經做到這個地步了,多爾袞自然要庇護馮銓了,故而他立即下令說道:“馮銓忠於本朝,前事無須再提。”

一錘定音,這一場官場爭鬥,以馮銓的勝利告終。這也確定了南北兩黨的分裂。

多爾袞這樣做也是有原因,不僅僅是單純說馮銓剃頭了。

確定夏不可驟克的前提之後,確立對北方的統治,以北方的人力物力養活清朝急速膨脹的大軍。

而馮銓等人,不管名聲人如何,都大抵都是北人,而陳名夏等人大抵都是南人。或許有些差錯。但是錯不了太多。

而江南等地成爲了大夏的核心地帶,這樣的地帶,不打下來,根本收復不了。

所以江南士大夫對他的用處下降了。

馮銓自然要分起孰重孰輕。

一道命令的傳播是需要時間的,這一道命令傳來,立即在北京郊外,準備起事。

清軍在北京城中的駐軍不少,立即有一支清軍出擊,很容易的剿滅了亂賊。

是這一件事情,僅僅是開始。

今後可以說,很多地方叛變,縱然沒有叛變,似乎也在醞釀新的叛亂。

這一段時間,清軍各部四處出擊,所過之處,犁庭掃穴,將好東西都帶回來了。

如此情況,清軍威名之勝,在北方可令小兒止啼,一時間北京平靜下來。

但是暗潮洶涌自不必提。不過這種情況之下,清軍在北方的統治,在一場場圍剿平叛廝殺之中,更加確立當地的秩序,很多良田,收爲八旗所有了。

不過,這樣做並非沒有副作用的。

副作用還很大的。

大夏這個新招牌。之前根本吸引不了人,主動投奔。但在清軍的剃髮令之下,卻有人主動南投,很多文人士大夫都投南。給大夏帶來很多人才。

當然了,這些人才南投之後,並不一定會出來做官,有很多人隱逸了。

羅玉龍大喜過望,接納了不少北方的士卒。就在這一段時間之內,羅玉龍也在處理大夏的事務,與清軍借剃髮令,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來整頓各地秩序的時候。而羅玉龍在武昌重整軍中秩序。

而更南方的長沙城之中,隆武帝也在重建自己的軍事機構。

也就是上四監。

上四監本就是京營的一部分,後來劃爲太監管轄。而勇衛營就是出自這一部分的。

所以隆武皇帝所做的事情,都是爲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掌握兵權。

畢竟在亂世之中,沒有兵權的皇帝根本沒有是用處,縱然不上陣殺敵,但連自保的軍隊都沒有,那更是什麼也做不了了。

好在此刻在隆武帝身邊的,不是鄭芝龍,而是馬士英與何騰蛟。兩人都是儒臣,雖然不喜歡隆武尚武,但也知道是非常時刻,不好拒絕。也只能默認了。

這樣一來,隆武帝得已統領自己的第一支軍隊,人數不多,不過三千人上下,還不滿額。不過用來護衛宮廷而已。

第十六章 李過的手段第四十六章 周黨第十八章 紮營第九十五章 揚州大借款第十七章 失敗的臘八宴第四十三章 安平第七十一章 鳳陽地動三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關之戰落幕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夜之間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州城下第二十七章 夜襲南津第一章 淮河之上論形勢第九十九章 赴湯蹈火第六十章 叛第七十一章 鳳陽地動三第一百零九章 滾滾狼煙第一百三十三章 世祖遺訓第七十九章 在臨潁第七十九章 聯姻之謀第十六章 李過的手段第十三章 舟山之變第九十三章 下揚州第九十八章 渡江第一百一十六章 李自成的擔憂第二十二章 許都之膽第七十章 督師伏兵欲屠龍第五十五章 羅汝才西進之心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德城破第四十五章 大順天下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一百零九章 女人敵一百零一章 攻第一百零七章 田雄之死第六十一章 劉國能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九十六章 三侯並封第六章 王度第二十二章 場外手段第二十六章 拖刀計二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四十七章 鄭森第七十三章 戰長沙之交鋒第六十一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七十七章 黃得功之死二第八十四章 斷小商橋第九章 搓扁捏圓第七十八章 湘西之戰二第九十二章 政治根基第九十一章 火馬陣第三十七章 劉澤清請纓第四十三章 鏖戰第三十八章 授田儀式第一百一十六章 李自成的擔憂第三十五章 此局已破第十七章 金聲桓的抉擇第二十五章 拖刀計第八十一章 心病第五十六章 老父之言第一百零一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五章 大軍開拔第三十五章 崇禎十六年的元宵第八章 夾河對峙第一百零八章 戰鬥間隙第十七章 決戰二第九十四章 史可法之死‘’第九十六章 困獸四第六十六章 除夕第九十一章 湖口攻防戰三第十一章 裝備二第七十八章 舉火夜戰第五十五章 華夷之辨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六章 高鬥樞二第四十一章 爾虞我詐第一百零三章 圍襄城第十二章 千斤將軍炮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八十一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第七十一章 信得過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十一章 裝備二第四十二章 張軒的思量第一百二十六章 鄭經的瘋狂二第三十四章 圖賴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一百三十章 將變第九章 初戰第一百一十章 絕處第十章 凌濛初第五十五章 巡城第七十九章 劉承胤第十三章 城陵磯之戰四第二章 決河之意二第四十一章 袁時中的困境第八章 攻城二第五章 猛鎮第六十五章 清室諸王
第十六章 李過的手段第四十六章 周黨第十八章 紮營第九十五章 揚州大借款第十七章 失敗的臘八宴第四十三章 安平第七十一章 鳳陽地動三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關之戰落幕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夜之間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州城下第二十七章 夜襲南津第一章 淮河之上論形勢第九十九章 赴湯蹈火第六十章 叛第七十一章 鳳陽地動三第一百零九章 滾滾狼煙第一百三十三章 世祖遺訓第七十九章 在臨潁第七十九章 聯姻之謀第十六章 李過的手段第十三章 舟山之變第九十三章 下揚州第九十八章 渡江第一百一十六章 李自成的擔憂第二十二章 許都之膽第七十章 督師伏兵欲屠龍第五十五章 羅汝才西進之心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德城破第四十五章 大順天下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一百零九章 女人敵一百零一章 攻第一百零七章 田雄之死第六十一章 劉國能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九十六章 三侯並封第六章 王度第二十二章 場外手段第二十六章 拖刀計二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四十七章 鄭森第七十三章 戰長沙之交鋒第六十一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七十七章 黃得功之死二第八十四章 斷小商橋第九章 搓扁捏圓第七十八章 湘西之戰二第九十二章 政治根基第九十一章 火馬陣第三十七章 劉澤清請纓第四十三章 鏖戰第三十八章 授田儀式第一百一十六章 李自成的擔憂第三十五章 此局已破第十七章 金聲桓的抉擇第二十五章 拖刀計第八十一章 心病第五十六章 老父之言第一百零一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五章 大軍開拔第三十五章 崇禎十六年的元宵第八章 夾河對峙第一百零八章 戰鬥間隙第十七章 決戰二第九十四章 史可法之死‘’第九十六章 困獸四第六十六章 除夕第九十一章 湖口攻防戰三第十一章 裝備二第七十八章 舉火夜戰第五十五章 華夷之辨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六章 高鬥樞二第四十一章 爾虞我詐第一百零三章 圍襄城第十二章 千斤將軍炮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八十一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第七十一章 信得過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十一章 裝備二第四十二章 張軒的思量第一百二十六章 鄭經的瘋狂二第三十四章 圖賴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一百三十章 將變第九章 初戰第一百一十章 絕處第十章 凌濛初第五十五章 巡城第七十九章 劉承胤第十三章 城陵磯之戰四第二章 決河之意二第四十一章 袁時中的困境第八章 攻城二第五章 猛鎮第六十五章 清室諸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