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走不走?

?

第三十三章 走不走?

傅宗龍所在小村落,有一個名字,叫火燒店,雖然不知道這個小村落的名字是從哪裡來的。

但是在夜色朦朧的火燒店之中,向外面看去,星星點點的火光,幾乎將火燒店給圍在中間,還真有幾分火燒之意,而每一堆篝火,就是李過與官軍到底哨卡。

“大人,當斷不斷,反受其亂。現在外面賊軍尚少,今夜突圍,還能衝得出去,如果過了今夜之後,賊軍大舉進軍,將這彈卵之地給圍上了,末將即便是有通天的本事,也不能送大人離去了。大人,三思啊。”張副將說道。

楊文嶽不是什麼統兵之才,他統兵全靠這些將領,而其中從戰陣上逃回來的張副將官職最高,故而楊文嶽也就追倚重張副將。張副將早已被嚇破膽了,一心勸楊文嶽逃走,他自己不敢逃走,畢竟他自己要是逃走的話,失陷傅宗龍之罪,就足夠殺他的頭,但是如果他跟着楊文嶽一起逃走的話,那麼事情的關鍵就在楊文嶽頭上了,他就不用承擔主要責任了。

楊文嶽依舊沉默。

楊文嶽不是想留下來,而是顧忌很多東西,畢竟他是文官,武將可不要臉面,他們是粗鄙之人嗎?楊文嶽堂堂士大夫,豈能將傅宗龍丟到這裡,那麼他在士林之中的聲望還要不要了。

所以他不是不想走,而是不想一個人走。比如和傅宗龍一起走,這樣一來,就不用擔心名聲什麼了。不過傅宗龍卻是一個不好說服的人。

“大人,傅大人求見。”外面有人說道。

楊文嶽頓時大喜,心中暗道:“莫不是傅大人也覺得此地不宜久留,是與我說退兵之事嗎?”一想到這裡,他連忙迎了出去,見了傅宗龍說道:“老大人,有事情叫我過去就行了,何必親自來啊?”

傅宗龍說道:“軍機大事,不得不慎重,我還是親自與楊大人商議一二,才放心睡覺。”

從入夜到現在,傅宗龍一直都沒有停息,他在新營寨之中督工,單單憑藉臨時建起來的營寨,傅宗龍擔心不能在賊人的進攻之中堅持下來,故而,一直在督促士卒加固,即便是夜深了也沒有停止。現在營寨之中,士卒輪班休息,加固營寨,晝夜不息。

不過,傅宗龍有一點撐不住了。

而且他也知道明日定然有一場血戰,比今日艱難百倍,故而傅宗龍決定睡一覺,養足精神,剛剛躺下,忽然想起楊文嶽。楊文嶽這裡有數千士卒,也是一股有生力量。他想起今日楊文嶽的表現,多出幾分擔心,決定來這裡一趟,安一安楊文嶽之心。

兩人在房間之中賓主坐定。

這房間是村落之中最好的了,但是依舊是一座土坯房,沒有一件像樣的傢俱,只有兩個行軍的馬紮。不過即便是這樣,他們依舊禮儀周全,好像不是在土坯房之中,反而是在官府正堂之上。

楊文嶽說道:“如今我軍大敗,賀人龍,虎大威都不知去處,只剩下我等萬餘之殘破之卒,守此殘破小村,危如積卵,老大人,我們是不是早做準備啊?”

楊文嶽心中焦急,忍不住說道。

“我已經做了準備,剛剛入夜的時候,我已經派人送信於左帥了。”傅宗龍說道:“只要左帥一到,我們就能轉危爲安了。到時候裡應外合,大破賊軍。”

楊文嶽目看這傅宗龍,幾乎是看傻子的樣子。他覺得傅宗龍所說的話,簡直是癡人說夢。

“大人,爲何不招賀人龍等人回師,反而招左良玉?左良玉在千里之外,能濟何事?”楊文嶽說道。

“正如楊兄所言,賀人龍與虎大威等人都爲良將,即便是大敗,也不可能被全殲,定然保留人馬,只是不知道他們現在身在何處,我已經派出斥候,找到他們,下令讓他們回援,以你我萬人之師,守上三五日,則大軍必至,如此有步騎配合,我不懼與賊人一戰,賊人走則罷了,如果不走,即命左帥從東來,丁督從西來,高巡撫從北來,圍殲闖賊於此,爲國朝除此大賊。”傅宗龍說道。

“老大人,今日之戰已敗,何不保有用之身,等來日再戰?大人此舉,幾近孤擲啊?”楊文嶽說道。

傅宗龍其實也知道自己所說大半是空話,左良玉決計來不了,以楊嗣昌欽差大人之尊,都掉不走他左良玉,他傅宗龍又何德何能能在千里之外調動左良玉?只是爲了堅楊文嶽之心而已。但是能在科舉之中殺出來的人,或許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都不是傻子。傅宗龍只能說實話了,他長嘆一聲,說道:“我何嘗不想走,不是我不想走,而是走不了。”

“大軍進退必有前鋒殿後。而如今大軍精銳盡喪,所剩不過萬人而已,而且都是步卒,即便今夜突圍,哪怕是一夜走上一百里,也逃不出賊人的馬隊,那時候,大軍在行軍之中遭遇馬隊定然是大敗一場。”傅宗龍說道:“坐守此地,等賀人龍等人來接應,即便不能大敗賊軍,最少能全身而退。這是唯一的辦法。”

楊文嶽愣愣出神,他萬萬沒有想到,現實如此殘酷。

傅宗龍爬嚇住了楊文嶽,立即勸解說道:“鬥望不用擔心,只有賀人龍還有數千騎兵遮掩,我等步騎相合,向北走上兩日,就能到項城,入項城之後,據城而守,賊軍沒有什麼辦法的。賊軍不敢在一處久留,等賊軍去後,我再整頓人馬,與賊人再戰。”

楊文嶽想勸傅宗龍棄軍而逃,但是他話到了嘴邊又咽下去了,以他對傅宗龍的感覺,他寧可死在此處,也萬萬不會棄軍而逃的。

“真是又臭又硬,你想死,何必拉我一起?”楊文嶽心中暗道,或許傅宗龍剛剛從詔獄之中出來,對天下將領的感覺,還放在兩年之前,自從瑪瑙山之役後,左良玉不聽調遣,賀人龍擅自離隊,兩人的跋扈之資,不相上下。他有八成把握,確定即便賀人龍接到的書信,也不會來救的。

忽然楊文嶽想到了什麼,心頭一亮,有了主意,不過嘴上去卻說道:“既然老先生有此言,晚輩只要附老先生尾驥。”

也許是燈光太暗,也許是傅宗龍太累了,他沒有看出楊文嶽的眼神不對,說道:“好,有鬥望這句話,我就放心,放心你我犄角相對,給闖賊十萬人馬,他也休想攻下來。”

傅宗龍自以爲安定了楊文嶽之心,也就放心的離開了。

楊文嶽等傅宗龍走後,立即將張副將叫過來,將傅宗龍剛剛所說的話,說了出來,問道:“你覺得傅宗龍所說的對不對?”

張副將微微一想,頓時頭上冒出一頭冷汗,說道:“傅大人果然是老將,不過,在此堅守,又能堅守幾日,這裡不過是荒村而已,營中的糧食最多能支持十日而已。兵無糧則亂。”

楊文嶽說道:“如果有人在這裡堅守,我們是不是就能走得了了?”

張副將立即明白楊文嶽的意思,楊文嶽是要單獨走,說道:“如果有人堅守此處,賊軍現在在外面的精騎還不多,自然能走得了。”

“可惜,我要爲陛下盡忠,萬萬不會做這樣拋棄友軍之事的。”楊文嶽忽然打起了官腔說道。

張副將一時間不明白是怎麼回事?他微微一想,就立即明白了。楊文嶽不願意承擔這個罪名,這放棄傅宗龍,獨自逃跑的罪名。

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處境第二十章 黑夜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華軍敵一百零一章 攻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七十七章 湘西之戰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八十四章 斷小商橋第六十八章 虛實真假第十四章 臘八宴邀請二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三十六章 反擊與甬道第九章 羅玉嬌第三十章 以走制敵第八十二章 胡澹第六十八章賀虎頭第七十九章 常國安第六十四章 有孕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一章 決河之意第七十五章 鳳陽地動五第七十六章 焦鏈第七十四章 羅汝才教子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五章 朝議大政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四十九章 正氣歌第四十二章 鬱悶的鄭鴻逵第八十六章 何騰蛟的選擇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第四十一章 夜第七十四章 臨陣第三十章 千帆入洞庭二第五十一章 閒言第四十八章 覆軍殺將五第一百零九章 滾滾狼煙第八十五章 革左五營第一百一十六章 許都的悔悟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八十五章 樟樹鎮第一百二十八章 發現樑以樟第八十章 一日兩遭喪敗信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七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戰五第六十八章 剃髮令第四十七章 會師第一百二十五章 龍能大能小第十三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第五十一章 立營第五十二章 立營二第八十二章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第一百二十四章 下金華四第十二章 撤軍第一百一十三章 分兵之策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遺訓二第九十五章 揚州大借款第十八章 勝負之數第二十五章 試點第二十三章 沙河之畔三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二章 徐州之敗第八十八章 送別羅玉龍第三章 岳陽第七十六章 戰略第五十九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三第七十三章 戰長沙之交鋒第一百一十五章聖旨頻下第八章 拷餉第二卷 一朝英雄拔劍起,又是蒼生十年劫 地七十二章 小勝第五十八章 出征之前第九十三章 南陽曹幼瑾第三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一百四十章 別雲間第一百三十章 將變第一章 家事第六十三章 二攻開封第四十四章 三兄弟會首第十章 城陵磯之戰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三十四章 圖賴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九十二章 張獻忠方略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二十五章 誓師第五十三章 緩追第五十四章 火銃演示第一百一十六章 臘月二十三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七十三章 各方雲動第五章 峽石城第三十八章 奪炮第三十章 千帆入洞庭二
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處境第二十章 黑夜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華軍敵一百零一章 攻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七十七章 湘西之戰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八十四章 斷小商橋第六十八章 虛實真假第十四章 臘八宴邀請二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三十六章 反擊與甬道第九章 羅玉嬌第三十章 以走制敵第八十二章 胡澹第六十八章賀虎頭第七十九章 常國安第六十四章 有孕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一章 決河之意第七十五章 鳳陽地動五第七十六章 焦鏈第七十四章 羅汝才教子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五章 朝議大政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四十九章 正氣歌第四十二章 鬱悶的鄭鴻逵第八十六章 何騰蛟的選擇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第四十一章 夜第七十四章 臨陣第三十章 千帆入洞庭二第五十一章 閒言第四十八章 覆軍殺將五第一百零九章 滾滾狼煙第八十五章 革左五營第一百一十六章 許都的悔悟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八十五章 樟樹鎮第一百二十八章 發現樑以樟第八十章 一日兩遭喪敗信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七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戰五第六十八章 剃髮令第四十七章 會師第一百二十五章 龍能大能小第十三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第五十一章 立營第五十二章 立營二第八十二章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第一百二十四章 下金華四第十二章 撤軍第一百一十三章 分兵之策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遺訓二第九十五章 揚州大借款第十八章 勝負之數第二十五章 試點第二十三章 沙河之畔三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二章 徐州之敗第八十八章 送別羅玉龍第三章 岳陽第七十六章 戰略第五十九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三第七十三章 戰長沙之交鋒第一百一十五章聖旨頻下第八章 拷餉第二卷 一朝英雄拔劍起,又是蒼生十年劫 地七十二章 小勝第五十八章 出征之前第九十三章 南陽曹幼瑾第三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一百四十章 別雲間第一百三十章 將變第一章 家事第六十三章 二攻開封第四十四章 三兄弟會首第十章 城陵磯之戰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三十四章 圖賴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九十二章 張獻忠方略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二十五章 誓師第五十三章 緩追第五十四章 火銃演示第一百一十六章 臘月二十三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七十三章 各方雲動第五章 峽石城第三十八章 奪炮第三十章 千帆入洞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