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陳州之夜

?

第一百二十章

陳州之夜

“挑撥小袁營與曹營的關係?”李自成說道:“從何處下手?”

單獨的小袁營不足爲懼,李自成麾下大將如劉宗敏出馬就能輕鬆擊破小袁營。

而曹營也不足懼,曹營實力與闖營的實力正在拉大,將來即便翻臉,李自成也有信心吃下曹營。

但是曹營與小袁營的結合,卻讓李自成感受到威脅,感受道即便滅到兩營,自己也會元氣大傷的。

如果能將兩營分開,個個擊破,實在是最好不過。

“如此私下聯繫袁時中,應該不是曹操的手筆。”李信分析道。

“不錯。”李自成點點頭,說道:“曹操做事大氣,即便與袁時中有所聯繫,也不怕我知道,但是現在曹營那邊一點消息,都沒有。很可能這一件事情,不是曹操做的。”

李信聽了這話,心中一動,暗道:“闖王果然在曹營埋了人手,看來位置還不低。”不過,他隨即將這事情拋之腦後,沒有多想,爭霸天下,無所不用其極。李信並不覺得李自成在曹操身邊埋人有什麼不對的。同樣也知道本分,沒有心思卻窺探,李自成在曹操身邊到底埋得是誰。

“有闖王這句話,我敢肯定,這事情是張軒所做的。”李信說道:“張軒是曹營之中少數有遠見的人,他看得出來拉攏袁時中,對拉攏河南人心的作用。曹操或許僅僅是默許而已。所以這裡面就有間隙可以利用。我建議闖王示袁時中以寬,讓袁時中去與曹操接觸,我敢肯定袁時中絕對不會投向曹操?”

“爲何?”李自成問道。

李信說道:“因爲曹操胸無大志。到了袁時中這個地步,手下部衆有十萬之衆,雖然都不是什麼精銳人馬,但在亂世之中,也算是立起旗號。袁時中不可能不爲自己想將來。他面前有三條路,第一條是自立一方,爭奪天下。不是我小看袁時中,袁時中起兵以來,所戰勝負相抵,要不是河南饑民遍地,他早就被朝廷剿滅了不知道多少次了。故而,袁時中還沒有自大到這種地步。第二就是招安。袁時中善待士大夫,稱不上秋毫不犯,但是對有官身的士大夫子弟,都以禮相待,未嘗沒有想這個想法。第三條路就是佐一明主平定天下。而曹操現在還搖擺不定,絕非袁時中眼中的明主。而闖王只需展示自己要與明爭天下之心,袁時中自然會在闖王與曹操之間,做出選擇。不過,袁時中此人滑不溜秋,闖王如果沒有明顯勝過朝廷之勢

,他對闖王定然會有所保留的。”

“說來說去,還是在騎牆。不是在我們與曹操之間騎牆,就是在我與朝廷之間騎牆,這個人信不得。”劉宗敏小聲嘀咕道。

聲音雖然小,但是正堂之上,本就沒有什麼聲音,故而被所有人聽得清清楚楚。

李自成心中暗暗贊成,他對袁時中的觀感,等而下之了。不過,觀感歸觀感,事情歸事情,闖王讓所有人回去休息了,獨獨將顧君恩留下來,徑直問道:“曹操哪裡有什麼動靜?”

顧君恩說道:“曹操最近對李信讓張軒救援郾城之事,暗自惱火,起過與我們分兵之念,只是後來都打消了,好像是曹操的身子骨不大好了,常常與李神醫單獨商談,羅汝才身邊的鶯鶯燕燕之中,似乎有一兩個人,長期跟隨,負責爲羅汝才煎藥。”

李自成不由的面帶微笑,說道:“這真是天意在我啊。”

顧君恩微笑道:“的確,是老天爺給咱們解決了對手。”

能在亂世之中,出人投地的人,有一個算一個,都不是好相與的。如果羅汝才年輕十歲,決計沒有這麼好說話。羅汝才分明是想進取天下,身體無法支撐,但是俯首向李自成稱臣,羅汝才又心有不甘,纔有現在這個局面。

李自成想來,征戰之中,顛沛流離,絕對不是養病所在,所以羅汝才的病情只能更重,而不會更輕。再加上羅汝才年事已高,李自成只需等羅汝才身死即可。

不過李自成隨即想到自己了。

他也已經年近四十了。雖然還是身強力壯之時,但是很多事情,隱隱約約有幾分力不從心了。這個年代人均壽命本就不高。又有羅汝才的前車之鑑。故而,他心中生出幾分心急之心,暗道:“如果我有生之年,不能平定天下。難道將此事寄希望於小輩嗎?”

李自成想了想,說道:“告訴那個人,只要他能維持好闖營與曹營之間的關係,將來建立新朝,絕不失公侯之賞,他如果能勸得曹營臣服,新朝的丞相就是他了。”

“是。”顧君恩說道。

就在李自成商議對策的時候,張軒也在與羅汝才密談。

張軒絲毫沒有隱瞞將自己的計劃合盤托出,說道:“岳父,袁時中所部戰力有所不足,但是袁時中在河南的威望卻是不小,只要岳父能接納袁時中,連接河南豪傑,恐怕闖王也不敢輕舉妄動。將來舉大事,則河南豪傑皆能爲岳父所用。”

只是張軒這一番話,並沒有說動羅汝才,反而讓羅汝纔有幾分猶豫之色。

羅汝才面沉如水,手在桌面之下,按住腹部,只是做好掩飾,讓人看不出來而已。

張軒將注意力放在羅汝才身上,忽然覺得,比起當初剛剛見到羅汝才的時候,他已經老了不少,本來斑白的頭髮,此刻已經變成花白了。臉上似乎也瘦了一圈,臉色有些發黑,不知道是燈光的原因,還是其他原因。

“憑之。”羅汝才說道:“如今官軍雖然暫時失利,但是我們當前大敵依然是官軍,開封不下,我是決計不會與李自成分兵的。現在這個是時候,不是與李自成翻臉的時候,李自成此人看似寬大,實則猜忌,早已將我當成他的心腹大患了。我們這麼做,會不會讓李自成坐不住。”

“爹,萬事都要用實力說話,現在爹手中有萬八精騎,數萬步卒。李自成決計不敢輕舉妄動。即便李自成按捺不住,他與曹營翻臉,難道爹就沒有信心挫敗李自成嗎?”張軒問道。

“那是自然,雖然李自成手下有些班底,強過我曹營,但是我勝李自成難,但是李自成勝我也難,即便是事有不協,我這萬八騎兵,我諒他李自成也不敢攔。”羅汝才語氣充滿自信,斬釘截鐵的說道。

“如此,爹爹還怕什麼?”張軒問道。

羅汝才猛地抽了一口冷氣,說道:“好,你就代表我的意思,去會會袁時中。”

“爹。”張軒說道:“袁將軍天下英雄?我去豈不怠慢了?”

羅汝才說道:“你是我曹操的女婿,有什麼怠慢的?而且總要給李自成留一下顏面,事情不要做得太絕了。”

羅汝才一言已決,張軒也不能反駁,張軒躬身行禮道:“是。”

羅汝纔打發張軒走了。只覺得腹下痛楚難當,好一陣子纔過去了。

“我怕什麼?”羅汝纔想起張軒剛剛所說的話,心中暗道:“我什麼也不怕,我只怕年歲不饒人,只怕大業未成身先死,我只怕天意如刀,人心莫測。”

羅汝才長嘆一聲。如果再年輕個十歲,不用人勸,他自然要與李自成爭個高下短長,但是如今,他已經年過半百,滿身傷病,時時痛楚難忍,他都懷疑某日他脫下鞋子,就穿不上了。

又覺得兒子又不成器,他即便打下江山,兒子未必能守住。忽然他一個念頭閃出來,暗道:“或許憑之可以。”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三十章 千帆入洞庭二第八十章 人未至,風先到第七十七章 兵亂第五章 朝議大政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決策第四十五章 再見張獻忠第八十九章 湖口攻防戰第三十章 以走制敵第三章 搶飯第一百零四章第一百三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二章 曹營建制第四十六章 黑雲孤城老臣心第一百三十二章浦陽江之役二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六十五章 牛車第五十一章 閒言第一百三十一章 浦陽江之役第三十三章 我是誰?第四十八章 一厥名王二第四十四章 拷餉第一百二十九章 火攻營第十七章 決戰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世態炎涼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敗第六十二章 淮安軍的崩潰第三十八章 風聲第五十五章 羅汝才西進之心第三十三章 人在城在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九十八章 猶鬥二第七十八章 黃得功之死第七十一章 戰長沙之列陣第七十八章 託天王第八十三章 飄然而去文安之第四十四章 三兄弟會首第二十九章 軍心第二章 家事二第二章 釜底游魚第一百三十三章 清廷來使第六十一章 河南之屠三第一百零四章第七十九章 吳自蘭來投第五章 臨湘之戰第一百二十九章 火攻營第七十七章 大夏軍制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宗敏之死第八十二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二第六十三章 得訊第一百二十一章 世態炎涼第七十六章 講史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來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六十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四第八十六章 餘煙嫋嫋第五十章 覆軍殺將七第九十五章 困獸三第五十五章 行路難第六十七章 噩耗第五十九章 滇軍第八十章 劉承胤的“首級”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自成低頭第四十二章 傅宗龍的遺言第一百零三章 火攻之計第八十八章 向北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金華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十六章 拔營第一百零二章 南京二第四十二章 張軒的思量第十九章 徐州內情第十七章 烽火崎山路第三十一章 大戰帷幕第五十六章 風聲險惡第三十六章 曹家底蘊第六十八章 鳳陽民情第一百一十三章弘光元年無弘光二第九十四章 困獸二第六十一章 大軍過臨潁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三十三章 湘陰之戰第二十四章 餌第七十二章 南昌城中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局勢第二十章 黑夜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二十四章 沙河之畔四第六十三章 二攻開封第三十九章 攻守亂象第三十二章 餌第二十八章 黃朝宣第七十九章 西京留守第三十七章 各自奇謀第七十九章 西京留守第六章 朝議大政二第十章 萬石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勝之餘
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三十章 千帆入洞庭二第八十章 人未至,風先到第七十七章 兵亂第五章 朝議大政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決策第四十五章 再見張獻忠第八十九章 湖口攻防戰第三十章 以走制敵第三章 搶飯第一百零四章第一百三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二章 曹營建制第四十六章 黑雲孤城老臣心第一百三十二章浦陽江之役二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六十五章 牛車第五十一章 閒言第一百三十一章 浦陽江之役第三十三章 我是誰?第四十八章 一厥名王二第四十四章 拷餉第一百二十九章 火攻營第十七章 決戰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世態炎涼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敗第六十二章 淮安軍的崩潰第三十八章 風聲第五十五章 羅汝才西進之心第三十三章 人在城在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九十八章 猶鬥二第七十八章 黃得功之死第七十一章 戰長沙之列陣第七十八章 託天王第八十三章 飄然而去文安之第四十四章 三兄弟會首第二十九章 軍心第二章 家事二第二章 釜底游魚第一百三十三章 清廷來使第六十一章 河南之屠三第一百零四章第七十九章 吳自蘭來投第五章 臨湘之戰第一百二十九章 火攻營第七十七章 大夏軍制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宗敏之死第八十二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二第六十三章 得訊第一百二十一章 世態炎涼第七十六章 講史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來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六十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四第八十六章 餘煙嫋嫋第五十章 覆軍殺將七第九十五章 困獸三第五十五章 行路難第六十七章 噩耗第五十九章 滇軍第八十章 劉承胤的“首級”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自成低頭第四十二章 傅宗龍的遺言第一百零三章 火攻之計第八十八章 向北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金華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十六章 拔營第一百零二章 南京二第四十二章 張軒的思量第十九章 徐州內情第十七章 烽火崎山路第三十一章 大戰帷幕第五十六章 風聲險惡第三十六章 曹家底蘊第六十八章 鳳陽民情第一百一十三章弘光元年無弘光二第九十四章 困獸二第六十一章 大軍過臨潁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三十三章 湘陰之戰第二十四章 餌第七十二章 南昌城中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局勢第二十章 黑夜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二十四章 沙河之畔四第六十三章 二攻開封第三十九章 攻守亂象第三十二章 餌第二十八章 黃朝宣第七十九章 西京留守第三十七章 各自奇謀第七十九章 西京留守第六章 朝議大政二第十章 萬石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勝之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