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慈不掌兵

“可能不可能,不是你決定的。”張素說道:“請你轉告鄭總兵,國朝新立,寬大爲懷,以招遠人,但如果鄭總兵以爲的曹營沒有雷霆手段,就大錯特錯了,還請鄭總兵不要自誤,爲方國珍第二。”

鄭彩深吸一口氣,準備說什麼。張素已經拂袖而去了。只留下他的聲音渺渺道:“生意上的事情,一切照舊,只是戰守大事,還請鄭芝龍來談。”

鄭彩心中無數心思沉澱,最後臉色平靜如水,說道:“我們也走。”

蛟門山之事不歡而散,張素回來之後,立即向張軒說明,只是他有一些忐忑,說道:“將軍,這態度未免太強硬了一點吧?萬一---”

“凡是因人而異,對付不同的人,就用不同的手法,鄭芝龍現在坐鎮一方,看上去很是厲害,但是他本質上還是一個商人,一個海賊而已,脫不了盜賊習性。盜賊習性是什麼,自然是欺軟怕硬。你越強硬,他反而越擔心,你如果軟了,他反而覺得你不行。”張軒說道。

張素表面心服,但是心中卻有一絲懷疑,心中暗道:“鄭芝龍此人,看上去也是梟雄情形,張軒是如何認定鄭芝龍會撐不住服軟的?”

卻不知道,張軒所有判斷都來自已經改變的未來。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鄭芝龍僅僅在與清軍交戰失敗兩三次後,就投降,就知道他可不是什麼硬氣的人。

張軒其實也看出來,張素與曹宗瑜都並不是太服氣的。覺得張軒太過冒險了。

只是礙於張軒一戰戰打出來威信,不敢硬頂而已,此刻張軒恍惚之間才發現,他才發現,他在後世學過的歷史,纔是他最大的財富,縱然現在歷史已經被自己改變了。

但是歷史之中的人卻不會改變。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很多人在歷史的選擇,固然有情勢所逼,但也有他們性格上的必然。

唯一讓張軒感到擔心的卻是,他所瞭解歷史,真的是歷史原貌?

張軒搖搖頭,不再去想了。

很多事情,多想無益,反正他已經下注了。

同時做出決定的,還有鄭芝龍,不過半日之後,定海方面就告急,阮進派人來報道:“舟山幾乎全軍而出,船隻有千艘之多,士卒大概有三四萬之衆,下官在海上與官軍先鋒施琅交戰,戰敗,折損戰船三艘,將士三百,已經回到定海,定海唯有新卒三千,還請大人速派援軍。”

張軒微微一笑。此刻他身邊將領都已經準備好了。

鄧和,王進才,沈萬登,賀虎頭,張元海等秦猛跟着曹宗瑜攻閩了,並不在身邊。

他麾下汝寧主力,臨潁西平兩營,再加上他的親兵隊,只有七千左右。其他各部都分佈在其他府縣之中。

張軒說道:“傳令給阮進,讓他統領定海士卒,堅守定海五日。”

“是。”立即有人領命去傳令了。

王進才小聲說道:“大人,新編士卒恐怕不堪爲用,定海城堅守不了多長時間。我們是不是快些出兵?”

“我知道。”張軒說道:“傳令下去,全軍士卒除卻必要的警戒之外,全部休息。”

張軒徑直走進內室中,合衣而臥,休息起來。

打得仗越多,張軒越明白什麼是慈不掌兵。

打仗以少勝多,都是邪道,以多打少纔是正道。

不管鄭芝龍的軍隊多麼爛,超過張軒數倍的兵力,就已經證明了實力。

張軒雖然看上去信心滿滿的,但是獨處之時,心中未必沒有忐忑。讓他只能選擇勝率最大的辦法。而不是傷亡最小的辦法。

只要讓官軍相信,寧波城不會救援定海。讓他們奮力攻城。

攻城戰從來是最消耗體力與士氣的戰事,讓官軍在定海城下疲憊,纔是張軒的可乘之機。

至於定海城能不能守住?抱歉,張軒沒有心思去考慮,甚至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定海城被攻下來,效果可能更好。

定海城中新卒都是家裡分了田,授了地。而這些土地都是從衛所軍官之中弄出來的,而官軍之中有大量的衛所軍官,比如張名振就是其中之一。雙方談不上血海深仇,但是絕對不友善。

以官軍對部下的控制能力,城破的時候不大加屠戮纔怪。

如果撇除其他觀念,單單以軍事觀點來看,屠城這種軍事行動,是軍隊實力最弱的時候,無他,在屠城的時候,大隊人馬都分散開來了,不管有多少人,不能集結在一起的軍隊,就等於沒有軍隊。

這個時候進攻是最容易取勝的時候。

當然,張軒也沒有想做這麼絕。

“三日。”張軒心中暗道:“三日之內,寧波不發兵,鄭芝龍大概就會鬆懈了。三日之後,夜間發兵。一日直撲定海城下。”

至於定海城能不能守住三日,張軒努力不去想。

定海城下炮火連天。

如果說,張軒有意讓定海城中士卒去送死的話,的確是有些過了。定海在寧波下游,有姚江相連,如果從海上進攻的話,定海乃是寧波門戶,是再重要不過的地方了。

故而,定海城的城防張軒是有意加固過的。

這一段張軒在寧波鑄造的一批火器,大多都是加固在沿海各城之上,其中定海城更是重中之重。

張軒敢讓曹宗瑜幾乎帶走所有機動軍隊,並不水師沒有做任何準備的。

但是這些火器是王大炮督造的,比官軍的火炮好上了不少,但是那也要看與誰比了。

與鄭氏比火器,鄭芝龍就笑了。

鄭芝龍主力的火器,幾乎是清一色的西洋火器,小部分是從西洋販來的,大部分都是在東亞鑄造的,不少是出自澳門炮廠。而且都是艦炮,定海城下的第一日,鄭芝龍督促王之仁所部進攻。

王之仁所部被城頭的火炮所傷,傷亡慘重。

第二日,鄭芝龍就將船頭的艦炮卸下來不少。

官軍的炮火頓時猛烈多了。

其實雙方攻防的要點,並不在定海縣,而是在定海城東北的威遠城。

這威遠城乃是嘉靖年間所造的城池,乃是嘉靖年間的名將盧鏜修建的。原因就是定海縣東北有招寶山,山與縣城相距很近,一旦倭寇佔據招寶山,以大炮居高臨下轟擊城池,則定海必不可守。

守定海必守招寶山。

於是胡宗憲下令在招寶山上修建城池,這個城池就是威遠城。城並不算太大,小而堅,但是地勢險要,用大炮可以直轟江面,不拔招寶山,官軍大隊人馬,就不能逆流而上。

再加上城池有山勢的加持,官軍進攻都必須仰攻,自然困難重重。

此地,張軒也親自考察過的,也是張軒有信心讓阮進的堅守的原因所在。

只是張軒忽略了大炮。

或者說,張軒打仗多用小炮,沒有見識過這個時代被明朝倚爲干城的紅夷大炮。

明朝的所謂的紅夷大炮,就是艦炮。這樣的大炮鄭芝龍雖然不多,但並不是沒有,否則鄭芝龍如何與西洋人海上爭鋒。故此,打到第二日,十幾門艦炮一出現,頓時壓着城中士卒擡不起頭來。

這威遠城也沒有想過防備這樣的城池,大片大片的包磚崩飛,其中的夯土也搖搖欲墜,人站在上面就有一種要倒的感覺。

不過,城池就是城池,縱然大炮犀利,但也不是一炮兩炮能砸開的,阮進更擔心的卻是城中士卒的士氣。

數萬大軍圍城,重炮轟擊,就是阮進也沒有見識過這個局面,更不要城中的士卒了。

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七十八章 湘西之戰二第一百零八章 易定難平第五十三章 伯父張質第三十三章 劉氏跌倒,張軒吃飽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槍手第八章 放賑之議第八十二章 常國安四第十一章 張獻忠與羅汝才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營第三章 奪麥第四十五章 大順天下第九十六章 收兵第六十八章 鳳陽民情第七十四章 白沙河之役第三十六章 紛紛勤王兵第十二張 汝寧大俠沈萬登第十章 萬石第三十八章 水戰二第二十章 烽火崎山路四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九十九章 舊事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七十二章 南昌城中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三十二章 回汝寧第五十二章 不見長安見浮雲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六章 蕭縣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十六章 拔營第三十三章 我是誰?第一百二十九章 火攻營第三十八章 水戰二第十章 慶陽公之喪第一百零三章 圍襄城第一百零三章 少主羅玉龍第八十章 一日兩遭喪敗信第一百零九章 李信之死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戰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五十章 左右搖擺羅副帥第八十四章 催命煙花第四十章 社兵出城第十章 裝備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聲桓吃癟第九章 攻城三第三十一章 鐵第三十七章 威遠城下三第六章 王度第十二章 天下形勢在指掌第三十章 千帆入洞庭二第三十七章 回家第六十四章 備戰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第八十九章 張軒拜訪賀一龍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八十一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十四章 臘八宴邀請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別臨潁第二十七章 政爭第五十七章 多爾袞第六十七章 序章第二章 吳王六部二第七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一百一十章 出師第七十五章 人心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三十章 以走制敵第二十七章 夜襲南津第十章 綠帽子第八十二章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第八十三章 鳳陽總督袁時中第二十三章 工兵營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七十四章 羅汝才教子第五十七章 生病第三十八章 威遠城下四第二章 授田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殺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十七章 決戰二第五十四章 臨潁張家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十六章 金聲桓的困境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來第四十一章 夜第九十一章 侯方域的信第五十四章 火銃演示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局勢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十四章 舟山之變二第一章 成軍第九章 天下何處安我心第六十四章 家書第二十八章 王良謨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
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七十八章 湘西之戰二第一百零八章 易定難平第五十三章 伯父張質第三十三章 劉氏跌倒,張軒吃飽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槍手第八章 放賑之議第八十二章 常國安四第十一章 張獻忠與羅汝才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營第三章 奪麥第四十五章 大順天下第九十六章 收兵第六十八章 鳳陽民情第七十四章 白沙河之役第三十六章 紛紛勤王兵第十二張 汝寧大俠沈萬登第十章 萬石第三十八章 水戰二第二十章 烽火崎山路四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九十九章 舊事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七十二章 南昌城中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三十二章 回汝寧第五十二章 不見長安見浮雲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六章 蕭縣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十六章 拔營第三十三章 我是誰?第一百二十九章 火攻營第三十八章 水戰二第十章 慶陽公之喪第一百零三章 圍襄城第一百零三章 少主羅玉龍第八十章 一日兩遭喪敗信第一百零九章 李信之死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戰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五十章 左右搖擺羅副帥第八十四章 催命煙花第四十章 社兵出城第十章 裝備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聲桓吃癟第九章 攻城三第三十一章 鐵第三十七章 威遠城下三第六章 王度第十二章 天下形勢在指掌第三十章 千帆入洞庭二第三十七章 回家第六十四章 備戰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第八十九章 張軒拜訪賀一龍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八十一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十四章 臘八宴邀請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別臨潁第二十七章 政爭第五十七章 多爾袞第六十七章 序章第二章 吳王六部二第七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一百一十章 出師第七十五章 人心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三十章 以走制敵第二十七章 夜襲南津第十章 綠帽子第八十二章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第八十三章 鳳陽總督袁時中第二十三章 工兵營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七十四章 羅汝才教子第五十七章 生病第三十八章 威遠城下四第二章 授田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殺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十七章 決戰二第五十四章 臨潁張家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十六章 金聲桓的困境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來第四十一章 夜第九十一章 侯方域的信第五十四章 火銃演示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局勢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十四章 舟山之變二第一章 成軍第九章 天下何處安我心第六十四章 家書第二十八章 王良謨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