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揚州大借款

雖然連續數日的戰亂,讓不少大富大貴的人,全部逃離了揚州,但是很多人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家業都在揚州,想跑也得跑。張軒派人上門拜訪,不管是誰,也不敢怠慢。

一時間山西話充斥在府衙之中。

明代鹽商山西人最多,他們都惶恐不安,此刻來得都不是家裡的主心骨,不過是管事了,旁支子弟而已。

不敢來,但也不敢不來,這是這些鹽商的此刻的心態。

“吳王右軍統領制將軍張大人到-----”帶着長長尾音喊道。

張軒從後堂繞過來,坐在主位之上。

“拜見張大人。”一時間下面的人紛紛下拜。

張軒說道:“諸位免禮。”

“等知道張大人,往來辛苦,特地送上來一分賀儀,還請大人笑納。”一個老頭說道,隨即將一封禮單送了上來。

賀虎頭接過來,送到張軒面前。

張軒一看,眼中頓時一亮,禮單很長,前面的什麼珍珠寶石,各式古董,自然少不了揚州瘦馬之類。不過張軒直接翻到最後面,卻見上面寫得白銀十萬兩。

不要看很多電視劇動則數十萬兩,數百萬兩,千萬兩,就覺得十萬兩數目很小,其實很大,要知道大明加三餉,弄得天下沸騰,所得也不過千萬兩上下。很多省份一年的歲收也不過是十幾萬兩而已。

當然了,不包括南直隸,與浙江。

應該說,十萬兩白銀,已經不少了,更不要說前面還有那麼多的值錢的東西。

這一份禮單總價值,大概在二十萬兩上下的。

“有沒有秦淮八豔?”張軒笑道。

“這---”下面的人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了。

張軒將禮單放在桌子上,說道:“諸位請放心,吳王有志於天下,又怎麼會做如此劫掠民財之事,明廷政以賄成,使得豺狼當道,天下一日不如一日,故而新朝方立,決計不會如明廷一般。”

張軒說得是義正言辭,而下面的人卻聽得是提心吊膽。

他們見過太多的人了,從來沒有見過不愛銀子,這一分厚禮,也是揚州城所有鹽商湊出來的,沒有敢給太多,怕喂多了讓流寇這邊獅子大開口,也沒敢給少,怕太少了,反而惹怒了流寇。

才定下這個數字。

但是看現在這個情況,這些鹽商目光相接,心中都浮出一個念頭,那就是給少了。

張軒不等他們說什麼,道:“不過大家也是有心了,如今建國軍興,各處用度困難,也是有的,既然大家如此擁軍愛國,我也不好拂了大家的美意,如此我就代表吳王想大街借一點錢,想來,諸位不會不給吳王面子。”

隨即一拍手,立即有人將筆墨紙硯呈上去。

張軒說道:“我自然沒有強迫的意思,請諸位寫一個數字便可,多多少少都行,不過,大家也要好好想想。”

張軒在“好好想想”這四個字上面壓了重音,這些人都機靈人,此刻怎麼聽不明白,張軒隱藏在後面的威脅之意。

一時間看着眼前的白紙,就好像是見了鬼一樣,提起筆來,手不住的顫抖,墨水滴在紙上面,留下不少墨跡,但是依舊不敢下筆。

張軒倒是優哉遊哉的喝茶。

對於剝削這些鹽商,張軒一點也沒有不好意思。畢竟在河南天天有人在餓死的情況之下,這些鹽商卻擁有這樣多的財富,這本身就是原罪。要張軒本意,恨不得學李自成,將這鹽商一古腦的拷餉了,想來能弄出一大堆銀子來。即便是有千萬兩之多,張軒也不會太吃驚。

不過,張軒還是有理智。

知道有些事情不能做。

不要看大軍攻下江南容易,但是想要讓江南百姓老老實實的當順民卻不是那麼容易的。除非也如清廷一樣殺得人頭滾滾,否則這江南士紳不好對付。

張軒不知道羅汝才怎麼想的,不過他想先留一步餘地在。

不管怎麼說,張軒今日不過是借錢,而不是搶錢。

“大人,我等都不是家中做主之人,能不能讓我們回去商量一下?”終於有一個年輕人忍不住了站起來說道。

“好,準了。”張軒說道:“三日之內,給我一個答覆,過期不侯。”

隨即這些人如蒙大赦的離開了。

只是離開之後,這件事情並不代表結束。

揚州是一個大城市,張軒雖然在各處設卡,但是如果有人想要逃走的話,還是能走的了,但是大隊人馬離開卻是決計不可能的,故而剩下所有鹽商都聚集在鹽商會館商議這一件事情該如此應對。

所有人都議論紛紛,說什麼的都有,不過最後定下了數目,一百萬兩銀子。

張軒說是借的,但是這些鹽商那一個都不敢說是借的,反正他們之前報效北京那邊,也是一年二三百萬兩銀子,此刻先送上一百萬兩,此刻先試探一下張軒的胃口再說。

如果一百萬兩銀子能夠填滿,自然再好不過了,如果不能再說其他。

“對了。秦淮八豔,張賊說了秦淮八豔,我記得其中董小宛就在冒家,對不對。且將此女取來獻給張賊,好存一步體面,將來也好說話。”此言一出,所有鹽商紛紛點頭。

不管秦淮八豔在後世大多的名聲,在當時不過一妓-女而已。即便是娶到家中,也不過是一小妾而已,送人也是常有之事。他們絲毫不覺得有什麼不對的地方。

這一定下來,立即派人去找冒家。

冒家乃是成吉思汗的後代,是元代鎮南王脫歡的後代,大明建國之後,朱元璋下令,各式人等都要用漢姓,故而才改姓爲冒了。

冒家其實並不在揚州,而是在泰州,不過泰州與揚州並不遠,而且冒家的祖上也是鹽運使衙門出身,之後才爲大富豪,與鹽商的關係那是千絲萬縷的。

根本誰也脫不開誰。

此刻這麼多鹽商一起發話了,冒家也不敢因爲爲區區一董小宛而得罪這麼多人。

冒闢疆的父親冒起宗,接到了揚州鹽商的書信,大爲慟哭,他並不是爲了董小宛,而是爲了史可法。

他與史可法乃是同榜進士出身,彼此之間的關係也很是親近,之前他雖然聽過揚州的消息,但卻沒有史可法的確切消息,今日得到史可法的死訊,忍不住痛哭出身。

他其實今年才從襄陽回來,之前他也在襄陽督糧道,在楊嗣昌的麾下做事,他見事不可爲,想了辦法脫身,結果脫身還沒有兩個月,襄陽陷落。

此刻戰火燃燒到了家鄉,讓他心中大爲悲痛。

“書信上的事情該怎麼辦是好?”馬伕人見丈夫如此傷心,接過書信一看,她與丈夫不同,與史家也沒有什麼交情。她在乎的卻是後面的事情,想讓冒闢疆讓出董小宛。這件事情卻牽制到她最喜歡的兒子。

“我方寸已亂,此事你自行處置吧。”冒起宗閉上眼睛,說道:“國家大事如此,諸公卻心心念念爲一女子去討好賊人。哼。”

“如此世道,能活着保全家業也就不錯了。”馬伕人說道:“老爺就好好休息吧。這件事情就交給我吧。”

冒起宗閉上眼睛,哼了一聲,就算是答應了。

其實馬伕人會如何處置,冒起宗卻是知道的。馬伕人決計不肯爲一個女子讓冒家冒險,即便是這女子之前,她覺得不錯,也很喜歡。只是冒起宗何嘗不是,只是他不想開這個口,否則傳出去了,豈不是冒家沒有面子。

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一章 淮河之上論形勢第七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五十六章 老父之言第六十九章 劉國能之死第一百一十六章 許都的悔悟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戰五第三十章 破孟家莊第一百二十三章 攻歸德第一百零六章 田雄再攻二第三十六章 煙花易冷第四十一章 夜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四十章 社兵出城第六章 朝議大政二第一百零九章 斷手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一百章 俠義第十六章 廢衛所授田策第十七章 行軍第三十五章 此局已破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金華第五十八章 南下戰略第六十章 叛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顧第六十八章 剃髮令第二十八章 樹德於天下第六十二章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四十五章 破劉良佐第六十八章賀虎頭第五十章 覆軍殺將七第一百一十三章弘光元年無弘光二第四十九章 正氣歌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處境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四十二章 下書決戰第七十四章 羅汝才教子第八十七章 夜談二第八十五章 驚變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八十三章 鳳陽總督袁時中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一百二十九章 松山餘波第一章 決河之意第一百一十一章 逢生第三十九章 攻守亂象第三章 授田二第二十七章 萬軍之中第十九章 孤注一擲黃推官第一百章 賜名推心第六十九章 穎水一別兩茫茫第六十九章 永城之變第一百一十五章聖旨頻下第三十六章 煙花易冷第九十八章 猶鬥二第十章 城陵磯之戰第五十九章 河南之屠第四十八章 李自成夜下洛陽第七十七章 右營統領張軒第九章 搬家第六十二章 軍令狀第五十二章 覆軍殺將九第七十二章 劉文秀東行記第三十八章 風聲第八十五章 樟樹鎮第七十七章 鳳陽地動七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八十一章 夾河對峙第三十章 倔強的羅汝才第四十七章 覆軍殺將四第四十五章 再見張獻忠第七十六章 講史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七十章 鳳陽地動二第四章 往來無白丁二第六十八章 鳳陽民情第四十一章 登陸第十六章 拔營第八十六章 餘煙嫋嫋第七十二章 戰長沙之致師第一章 成軍第七十四章 羅汝才教子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金華第六十八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二第六十六章 除夕第一百一十章 東進第一百一十八章 破陳州三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三章 袁時中的選擇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聲桓吃癟第九十六章 困獸四第三十章 倔強的羅汝才第五十四章 臨潁張家第一百三十七章 張袁合營第十二章 千斤將軍炮第五十三章 假癡不癲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公廟中
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一章 淮河之上論形勢第七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五十六章 老父之言第六十九章 劉國能之死第一百一十六章 許都的悔悟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戰五第三十章 破孟家莊第一百二十三章 攻歸德第一百零六章 田雄再攻二第三十六章 煙花易冷第四十一章 夜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四十章 社兵出城第六章 朝議大政二第一百零九章 斷手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一百章 俠義第十六章 廢衛所授田策第十七章 行軍第三十五章 此局已破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金華第五十八章 南下戰略第六十章 叛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顧第六十八章 剃髮令第二十八章 樹德於天下第六十二章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四十五章 破劉良佐第六十八章賀虎頭第五十章 覆軍殺將七第一百一十三章弘光元年無弘光二第四十九章 正氣歌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處境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四十二章 下書決戰第七十四章 羅汝才教子第八十七章 夜談二第八十五章 驚變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八十三章 鳳陽總督袁時中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一百二十九章 松山餘波第一章 決河之意第一百一十一章 逢生第三十九章 攻守亂象第三章 授田二第二十七章 萬軍之中第十九章 孤注一擲黃推官第一百章 賜名推心第六十九章 穎水一別兩茫茫第六十九章 永城之變第一百一十五章聖旨頻下第三十六章 煙花易冷第九十八章 猶鬥二第十章 城陵磯之戰第五十九章 河南之屠第四十八章 李自成夜下洛陽第七十七章 右營統領張軒第九章 搬家第六十二章 軍令狀第五十二章 覆軍殺將九第七十二章 劉文秀東行記第三十八章 風聲第八十五章 樟樹鎮第七十七章 鳳陽地動七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八十一章 夾河對峙第三十章 倔強的羅汝才第四十七章 覆軍殺將四第四十五章 再見張獻忠第七十六章 講史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七十章 鳳陽地動二第四章 往來無白丁二第六十八章 鳳陽民情第四十一章 登陸第十六章 拔營第八十六章 餘煙嫋嫋第七十二章 戰長沙之致師第一章 成軍第七十四章 羅汝才教子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金華第六十八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二第六十六章 除夕第一百一十章 東進第一百一十八章 破陳州三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三章 袁時中的選擇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聲桓吃癟第九十六章 困獸四第三十章 倔強的羅汝才第五十四章 臨潁張家第一百三十七章 張袁合營第十二章 千斤將軍炮第五十三章 假癡不癲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公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