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渡河三

第一聲爆炸之聲後,緊接着又是一聲。這一聲爆炸之聲,似乎不是甲板之上的,而是甲板下面的,一口氣將船隻炸出一個大洞,大量的河水洶涌而入,不一會兒這一艘船的吃水就沉下去不少。

周輔臣見狀,就知道這一艘船,已經沒有救了。

周輔臣大喜過望。

他高興的不僅僅是首戰得勝,更高興的是這一艘船的地方,這是臨淮港出港的最中間的主航道,這航道本就並不是多寬的。

幾艘沉船下去,恐怕船隻進出就要費事多了。

拖住官軍水師一天一夜的任務,幾乎很快就要完成了。

一不做,二不休。周輔臣很大聲說道:“兄弟們,跟我衝啊。”

周輔臣所坐的小船,好像是一個靈活的小魚一樣,在一艘艘比他們高大不知道多少的船舷下面遊走,將一桶桶火油砸在船上點燃。

這個時候,官軍水師致命的缺點暴漏出來了。

那就是沒有足夠的小船。

在海戰之中,固然是大船勝小船的,但是在河道之中,因爲水域有限,地理限制之中,大船的優勢並不能完全的發揮,在一些複雜的水道之中,其實還需要小船的保護。

就比如現在。

沒有足夠的小船,讓官軍水師對周輔臣幾乎束手無策。

火炮亂打,火箭亂射,幾乎全部打了水花。

不過,並不是沒有效果的,一兩艘小船,被火炮打中,瞬間引發了火油,在周輔臣眼中,幾乎眨眼之間,火焰就將整個船隻包裹進去了,上面的水手連跳水都來不及,就變成一個火人了。

失去控制的小船,重重的撞在一艘官船之上,將官船給點燃了。

這一場勇敢者的遊戲。

誰不知道誰在下一秒死去。

周輔臣咬緊牙關,努力不回頭去看,督促着身後的水手,深入,深入,再深入,數十艘官船將航道堵住了,但是之中縫隙卻還能容納周輔臣的小船換竄行。

一時間風也大了起來。

所有火焰都被風吹得壓低頭顱,長長的頭髮甩向南方,一時間數艘官軍幾乎同時被火焰撩到。

船隻最容易燒着的其實並不是船身,而是帆布。

被火焰一撩,帆布就開始熊熊燃燒起來。

正在燃燒的帆布從王心粹的頭上掉落,王心粹用不敢相信的目光看着眼前的一切,說道:“這是怎麼回事啊?”

卻沒有人回答他。

不過,火焰的急速蔓延,對周輔臣來說,也不是一件好事。

等他想要回去的時候,卻發現身後是熊熊火海,火焰幾乎鋪滿了整個河面,再加上逆風,周輔臣發現自己回不去了,被困在港口深處了。

他很清楚,縱然他一把火燒這麼多船,但是也不可能將官軍所有的船隻都燒完,天一亮,他就暴漏無疑,那個時候等待他的將是什麼,周輔臣用叫腳趾頭想都能想到。

“該怎麼辦啊?”周輔臣心中暗道。

就在周輔臣爲自己的小命擔心的時候,臨淮縣城的城樓之上,路振飛臉色鐵青看着北邊的熊熊大火,說道:“王心粹該死。立即派人去請沈大人,無論如何都要將沈大人的船隊給請回來,還有派人通知馬大人,將這裡的情況告訴他。”

浮橋北岸。

臨潁營已經渡過去了,現在過的是西平營,也是張軒汝寧軍之中最後一個營,等一會要過的是曹宗瑜的徐州軍三個營。

張軒已經做好最壞的準備,等一會兒,他就過去坐鎮。天亮之後,一旦浮橋被截斷,他就帶着汝寧軍與徐州軍與馬士英的鳳陽軍打上一仗,不是張軒驕傲自大,而是劉良佐之流,張軒實在不放在眼裡。

“大人,你看東邊。”張素說道。

張軒立即看向東邊,只是什麼也看不清楚,但是細細一看,卻覺得天邊有一點顏色不同,似乎亮了一些,拿來千里鏡來看,更是確定了自己的判斷。

張軒大笑說道:“周將軍定然已經得手了。”

其實是不是得手了,僅僅憑藉這一點光亮,還不能判斷,畢竟太遠了。

不過,張軒覺得必須鼓舞士氣,很多士卒都很着急渡河。

唯恐落在後面,但是欲速則不達,越想走得快,反而越出問題,即便是汝寧軍也是如此,有不少士卒在浮橋之上落水了。

張軒如此一說,周圍的將領不管是相信還是不相信都紛紛附和,好像他們真看到了周輔臣大破官軍了。

西平營過後,張軒與曹宗瑜聯袂渡河。

在浮橋之上,張軒並沒有騎馬。

這浮橋也是在太浮了一點,輕輕一動就左右搖晃,張軒不敢走快,他似乎有一種感覺,他走的稍稍一快,就會將這座浮橋給踩斷一樣,也真不知道鄧和怎麼騎着馬一路走過去的。

數里長的浮橋,走了小半個時辰,纔算是走過來。

一到南岸,鄧和就迎過來。

張軒問道:“情況怎麼樣啊?”

鄧和說道:“官軍到了。”

張軒聽了,心中猛地提起來了。

他立即來到河堤之上的高處,向下面看去,卻見看見下面大片大片的火光,看不清楚有多少人,如果按照面積來估算,最少有一兩萬之多,有一種一眼都看不到邊的感覺。

“他爲什麼派人進攻了嗎?”張軒問道,隨即他知道這是一句廢話,如果這邊發生激戰,在淮河北岸,應該感覺到纔是。

“沒有。”鄧和說道:“我估計他們在等天亮。”

“等天亮。”張軒暗暗點頭,不知道官軍這一次過來的是誰。也不知道到這一次官軍是再等天亮之後,水師過來,將張軒所部截成兩半,還是等天亮之後,鳳陽城之中的大軍支援。

不過,不管怎麼說,每等一會兒,張軒在南岸的實力,就增強一點。張軒纔不怕等的。

“既然他想等,就讓他等吧。”張軒說道:“反正距離天亮已經不遠了。”

張軒雖然還不能從天色之中辨認出具體的時間,但是卻學會認啓明星了。東方最亮的那一顆星辰,就是啓明星。可見天亮並不會多遙遠了。

天首先從東邊亮起。

故而臨淮縣的天亮應該比張軒這邊早上幾分鐘。

對路振飛來說,這一夜是不眠之夜。

“罪將拜見大人,請大人責罰。”王心粹灰頭土臉的跪在路振飛身前說道。

王心粹也算是盡力了,他一刻也沒有停止過滅過,整頓船隊,卡開距離。等等的動作,但是他對漕運船隊的指揮,遠遠得不到沈廷揚對麾下船隊的指揮程度。

故而,不管他怎麼努力,結果都有些不盡人意。

連他身上頭髮之上,都有大片煙熏火燎的痕跡,但是路振飛也沒有給一個好臉。

“還有多少船?”路振飛的聲音冰冷之極。

“三十七艘。”王心粹連頭都不敢擡說道。

“近一半船都葬身火海了。”路振飛說道:“那麼今天能出動嗎?”

王心粹說道:“不能,昨天夜裡,都忙活了一夜,所有人都累了,此刻不是出戰的時候,而且主航道被沉了這麼多船,大船吃水深,不試試也不知道能不能走了。”

“那我留你何用?”路振飛說道。

“大人息怒,下得抓到了俘虜,抓到了放火的賊人。”王心粹說道:“還請大人看在我有些微功的份上,給小的一次機會吧。”

“將賊人帶上來。”路振飛說道。

王心粹見事情有轉機,立即說道:“請大人稍等片刻。”

一會功夫,幾十個義軍戰士被壓了過來,跪了一地。

第六十四章 勸進二第七章 軸承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三十章 說高傑第九十三章 下揚州第一百零三章 少主羅玉龍第九十三章 兄弟相逢第八章 攻城二第三十六章 孫,李,張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誰之過也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三十六章 孫,李,張第八十三章 飄然而去文安之第十九章 洞庭湖水戰三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戰第四十六章 破劉良佐二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二十二章 朱仙鎮二第七章 死中求活二第七章 軸承第五十三章 伯父張質第八十章 人未至,風先到第四十四章 三兄弟會首第二十章 烽火崎山路四第四十一章 夜第一百一十八章 破陳州三第九章 攻城三第六十四章 臨潁炮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一百零八章 宋獻策之毒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一百零一章 南京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三十七章 水戰一第十五章 房村之役二第九十五章 揚州大借款第三十三章 人在城在第八十七章 箭在弦上第三十五章 二道城牆之議第七十九章 劉承胤第三十七章 威遠城下三第七十六章 大夏軍制第六十四章 臨潁炮第七十四章 戰長沙之交鋒二第四十五章 新計劃第六十七章 袁時敏的焦慮第八十八章 送別羅玉龍第四十五章 再見張獻忠第二章 曹營建制第五章 猛鎮第十二章 撤軍第四十章 傅宗龍之夜襲第四十九章 年輕氣盛李郎君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一百零二章 南京二第十二章 天下形勢在指掌第十三章 舟山之變第六章 死中求活第六章 高鬥樞二第六十九章 決戰之前第九十一章 火馬陣第九十一章 火馬陣第十章 城陵磯之戰第四十四章 善後第四十五章 寒霜第二十九章 路振飛的舉動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五十四章 火銃演示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一百一十七章 隆武元年第十七章 烽火崎山路第五十八章 朱兒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一百零二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二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八十六章 投明第一百章 天下震動第五十九章 滇軍第三十二章 攻閩第二十二章 炮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世態炎涼第七十八章 大夏軍制三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七十一章 各方心思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七十章 南明決策第二十五章 論東虜第三十六章 孫,李,張第一百零四章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誰之過也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七十章 大西皇帝第十三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第四十七章 鄭森第一百二十章 撤圍第二十八章 王良謨第二十七章 汴梁豪傑立於此旗下第一百一十章 絕處第一百零一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
第六十四章 勸進二第七章 軸承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三十章 說高傑第九十三章 下揚州第一百零三章 少主羅玉龍第九十三章 兄弟相逢第八章 攻城二第三十六章 孫,李,張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誰之過也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三十六章 孫,李,張第八十三章 飄然而去文安之第十九章 洞庭湖水戰三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戰第四十六章 破劉良佐二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二十二章 朱仙鎮二第七章 死中求活二第七章 軸承第五十三章 伯父張質第八十章 人未至,風先到第四十四章 三兄弟會首第二十章 烽火崎山路四第四十一章 夜第一百一十八章 破陳州三第九章 攻城三第六十四章 臨潁炮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一百零八章 宋獻策之毒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一百零一章 南京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三十七章 水戰一第十五章 房村之役二第九十五章 揚州大借款第三十三章 人在城在第八十七章 箭在弦上第三十五章 二道城牆之議第七十九章 劉承胤第三十七章 威遠城下三第七十六章 大夏軍制第六十四章 臨潁炮第七十四章 戰長沙之交鋒二第四十五章 新計劃第六十七章 袁時敏的焦慮第八十八章 送別羅玉龍第四十五章 再見張獻忠第二章 曹營建制第五章 猛鎮第十二章 撤軍第四十章 傅宗龍之夜襲第四十九章 年輕氣盛李郎君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一百零二章 南京二第十二章 天下形勢在指掌第十三章 舟山之變第六章 死中求活第六章 高鬥樞二第六十九章 決戰之前第九十一章 火馬陣第九十一章 火馬陣第十章 城陵磯之戰第四十四章 善後第四十五章 寒霜第二十九章 路振飛的舉動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五十四章 火銃演示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一百一十七章 隆武元年第十七章 烽火崎山路第五十八章 朱兒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一百零二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二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八十六章 投明第一百章 天下震動第五十九章 滇軍第三十二章 攻閩第二十二章 炮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世態炎涼第七十八章 大夏軍制三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七十一章 各方心思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七十章 南明決策第二十五章 論東虜第三十六章 孫,李,張第一百零四章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誰之過也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七十章 大西皇帝第十三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第四十七章 鄭森第一百二十章 撤圍第二十八章 王良謨第二十七章 汴梁豪傑立於此旗下第一百一十章 絕處第一百零一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