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常國安二

?

第八十章

常國安二

“咚咚。”的鼓聲響起了來,一時間不知道有多少面大鼓一起敲響,一時間戰場之上,根本沒有別的聲音,有的只有這隆隆的鼓聲。

“殺。”無數士卒從盾車之後躍了出來,張軒心思頓時緊了。

百步的距離,士卒的衝鋒不過是一炮的功夫。這道冰牆能不能守住啊。就看此刻了。

“轟。”的一聲,所有的火炮一聲齊鳴。

曹宗瑜壓制着不發射就是爲了這個時候,無數鐵沙噴出,就好像是割麥子一樣,衝在最前面的數百人,連哼都沒有哼一聲,齊齊栽倒在地了。但是後面的士卒,好像絲毫都沒有影響一樣,繼續向前衝去,不過一會就衝到了矮牆之下。

這道牆倒也不高,不過齊胸,當然,所謂的齊胸不過對敵人來說的,但是牆內側,張軒設計了一層墊腳,對站在上面的人,不過是齊腰而已。

故而這不高的牆壁,就成了常國安所部不可逾越的天險,他們剛剛衝到矮牆之下,就有無數飛矛投下來,釘死一大片。而後在雙方隔牆肉搏之中,大大吃虧,還有常營的士卒,發現矮牆之上有一處缺口,雙手一撐就要翻上去,卻見一門大炮頂住了他的頭“轟。”的一聲,只有一具無頭屍體摔下來。

這一撥進攻,潮水而來潮水而去,除卻丟下幾百具屍體之外,再也沒有什麼留下來。

張軒暗自鬆了一口氣,此刻他也發現自己與曹宗瑜的想法不同。在張軒看來,這矮牆就是爲了發揮火炮的威力,在他的心中火炮是最大的輸出力量,而在曹宗瑜的心中,不管什麼樣的火器,都不過是輔助力量而已,真正的決定勝負的力量,不是別的,而是不真刀真槍的肉搏。

如此不同的概念,讓他們面對,敵人士卒衝破火力封鎖,卻有不同的態度。

張軒暗暗在心中強調這一點。

對這一次進攻的失敗,常國安似乎早已知曉,敗兵剛剛退下來。第二波進攻就開始了,不過,這一次進攻,這一次先開炮的並不是張軒,而是對面常國安所部,

張軒這個時候才發現,原來常國安將火炮藏在盾車後面,此刻次顯露出來。不過,唯一讓張軒慶幸的是,常國安所部的火炮也不大,不過,虎蹲炮,佛郎機炮而已,如果現在常國安有一門紅夷大炮,張軒二話不說,立即斷橋撤走。

不過,即便如此,被火炮轟擊的滋味也不好過。

幾枚炮彈重重的砸在冰牆之中,發出清脆的斷裂之聲,一大片碎冰飛了起來,張軒趕緊低頭,只覺得有東西重重的砸在自己的頭盔之上。他再擡頭看過去,卻見一門火炮從橫摔在地面之上。幾個炮手橫屍於地。

全軍士卒有幾分縮手縮腳的。

“給我打回去。”張軒聽見曹宗瑜一聲大喝,轉頭一看,卻見曹宗瑜此刻站在矮牆之上,大聲呼喝。一時間無數士卒士氣大陣,那些全部換了實彈,對準盾車,和盾車後面的火炮,開始發射。

而曹宗瑜也暴露在敵人的視線之中,一時間無數弓箭,彈矢都以曹宗瑜爲目標打了過來。而曹宗瑜拔劍在手,沉穩鎮定,巋然不動,好像視這些弓弩彈矢爲無物。

這個時代的火器大多都沒有什麼準頭,無數炮彈越過曹宗瑜打到營地之中,而弓弩的射擊,在百步之外,也被曹宗瑜輕鬆的劈下來。

常國安眼皮都沒有眨一下,雙方火炮對射,其實雙方的準頭也都是那回事,即便是瞄準對方,大多數時候也打到別的地方去了,後面的士卒以盾車爲掩護,衝上然後再被趕下來。

“大人,我們這樣進攻只是徒傷士卒而已。”一名將領的說道:“要不,從郾城調過來大炮,再攻不遲。”

“如何能調得過來?”有人說道:“如今大帥攻城正急,能調過來這些火器都不容易了。想要更多,大帥也不會給的。”

“好了。”常國安說道:“這年頭還少吃糧的人嗎?派馬隊出去,破幾個土圍子,抓些民夫便是了。現在先看着,看曹操的女婿到底有多少本領。”

衆將不管心裡怎麼想,都轟然應是。

常國安將王九斤叫到身邊,問道:“找到渡河的地方了嗎?”

“將軍,沒有。”王就斤說道:“河道凍的到結實,不過,河岸兩邊都是雪窩子,只能慢慢的找,最好的辦法,還是大軍填出一條路。”

“不行,填河動靜太大了。”常國安說道:“張軒不是瞎子。”

此刻常國安感到有一點棘手,他固然不怕死人,但是現在打了幾乎一個上午了,幾次衝上去,幾次打下來,雖然死的都是拉來的壯丁,但是嫡系人馬也死傷不少了,常國安心中暗道:“趁着中午,猛攻一陣,如果實在不行,只能另想辦法了,不過左帥哪裡卻是不好交代。”

太陽轉向南方,陽光從常國安部下身後照射過來。

整個戰場之上,炮聲忽然一

停。是常部的人馬撤了回來。而張軒所有火炮此刻也開始發熱了,所有人都在雪拼命的擦炮,降溫。

張軒這邊也有調整,張軒將曹宗瑜所部撤了下來,讓防禦兩側的王進才部換過來。

整整一個上午的攻防,曹宗瑜部傷亡不大,但也不小,被火炮砸死,被弓箭射死,被人在矮牆之上交戰捅死的,大概有八十三人。雖然不多,但已經是曹宗瑜所部的十分之一了。

一個上午的攻擊重點都在這裡。

而兩側並沒有多少攻擊,不過,張軒的矮牆是弧線的,並沒有太過明顯的劃分,一部進攻也落在王進才,與鄧和所部身上。兩部加起來才死了三十多個人。張軒又讓吳來慶所部去填補空缺。

本來應該讓作爲預備隊的吳來慶去替換曹宗瑜部,但是張軒實在信不過吳來慶所部的能力。

這些人雖然這兩個訓練不錯,但是之前不過是匪徒,根本沒有學習過正規軍做戰。一下子將他們派上最激烈的戰場之上,萬一崩潰了怎麼辦?所以張軒才做出這樣的安排。

“將軍,情況不妙。”羅岱說道:“這一次常國安用他的老本了。”

張軒也點點頭,他看見了。

此刻一大批甲士擁了上來。人數不多,只有八百人左右,但都是人人披甲。個個彪悍,張軒此刻腦中冒出一個詞:“家丁。”

對,這些人都是常國安的家丁。

之前的營兵,不管死多少,常國安都不會心疼一點,不過這個時候就不行了。這八百人都是跟常國安的老兄弟,也被他按照官軍的習慣當家丁養起來,個個從衣着到甲具都要比張軒所部強多了。

要知道張軒營中的甲冑情況,說來慚愧,張軒也能保證他麾下幾個軍官,還有身邊百十個親衛有甲冑。算起來也不過不足兩百副,當初保定兵的甲冑,早就被中軍,馬隊瓜分一空,而張軒的步營的甲冑從來沒有多過。

“羅岱。”張軒說道。

“末將在。”張軒說道:“準備好,在自己找準時機,側擊敵軍側翼,該怎麼打,我交給你了。這一戰的勝負,我張某的人頭,就交給你了。”

羅岱這種人,你如果硬逼他,他反而和你頂,但是如張軒如此鄭重的將這一件事情交給他,羅岱頓時有一種熱血衝頭的感覺,說道:“請將軍放心,事情交給我羅岱就對了。”

張軒聽了羅岱的話,反而不放心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第四十四章 拷餉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來第五十八章 南下戰略第一百一十章 李信之死二第一百零七章 田雄之死第一百零一章 南京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陽城第三十一章 修城第八十一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誰之過也第五十二章 多鐸撤軍二第二十六章 兒戲的造反第五十三章 鳳陽城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四十九章 臨淮縣之變第九十九章 赴湯蹈火第一百二十五章 鄭經的瘋狂第八十六章 烽火揚州路第三十一章 高傑之心第二十章 烽火崎山路四第十三章 城陵磯之戰四第三十九章 渡河之役第二十七章 萬軍之中第四十四章 善後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七十五章 死士第四十三章 渡河三第七十五章 人心第八十四章 斷小商橋第一百二十一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第七章 湘江北去第三十六章 曹家底蘊第四十五章 新計劃第八十一章 我不第九十二章 張獻忠方略第二十六章 兒戲的造反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第六十二章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第五十一章 臨潁城下丁啓睿第一百一十章 李信之死二第十二章 小命保住了第二十七章 汴梁豪傑立於此旗下第三十八章 威遠城下四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欽臣第五十四章 火銃演示第一百一十章 李信之死二第三十三章 湘陰之戰第七十章 湖口二第九章 搶收第三十五章 從長計議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一百零八章 戰鬥間隙第二十四章 歸德軍第三十六章 威遠城下二第八十五章 驚變第七十三章 曹營長史第八十九章 老對手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公廟中第一百零二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二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營第十一章 陳洪範第九十四章 曹營至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七十六章 官軍大敗第六章 高鬥樞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攻歸德第九章 初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顧君恩說羅汝才第一百二十六章 歸德餘波二第五十一章 多鐸撤軍第八十二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二第七十七章 黃得功之死二第六十三章 高一功的處境二第五章 朝議大政第十七章 烽火崎山路第三十五章 誘殺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決策第一百一十七章 隆武元年第八十一章 我不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顧第五十章 左右搖擺羅副帥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五十七章 生病第十七章 失敗的臘八宴第三十一章 驅虎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十二張 汝寧大俠沈萬登第一百二十八章 發現樑以樟第六章 匠作第一百二十章 下金華三第十三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第八十三章 飄然而去文安之第三十五章 二道城牆之議第七十六章 鳳陽地動六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決策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
第四十四章 拷餉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來第五十八章 南下戰略第一百一十章 李信之死二第一百零七章 田雄之死第一百零一章 南京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陽城第三十一章 修城第八十一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誰之過也第五十二章 多鐸撤軍二第二十六章 兒戲的造反第五十三章 鳳陽城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四十九章 臨淮縣之變第九十九章 赴湯蹈火第一百二十五章 鄭經的瘋狂第八十六章 烽火揚州路第三十一章 高傑之心第二十章 烽火崎山路四第十三章 城陵磯之戰四第三十九章 渡河之役第二十七章 萬軍之中第四十四章 善後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七十五章 死士第四十三章 渡河三第七十五章 人心第八十四章 斷小商橋第一百二十一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第七章 湘江北去第三十六章 曹家底蘊第四十五章 新計劃第八十一章 我不第九十二章 張獻忠方略第二十六章 兒戲的造反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第六十二章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第五十一章 臨潁城下丁啓睿第一百一十章 李信之死二第十二章 小命保住了第二十七章 汴梁豪傑立於此旗下第三十八章 威遠城下四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欽臣第五十四章 火銃演示第一百一十章 李信之死二第三十三章 湘陰之戰第七十章 湖口二第九章 搶收第三十五章 從長計議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一百零八章 戰鬥間隙第二十四章 歸德軍第三十六章 威遠城下二第八十五章 驚變第七十三章 曹營長史第八十九章 老對手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公廟中第一百零二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二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營第十一章 陳洪範第九十四章 曹營至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七十六章 官軍大敗第六章 高鬥樞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攻歸德第九章 初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顧君恩說羅汝才第一百二十六章 歸德餘波二第五十一章 多鐸撤軍第八十二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二第七十七章 黃得功之死二第六十三章 高一功的處境二第五章 朝議大政第十七章 烽火崎山路第三十五章 誘殺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決策第一百一十七章 隆武元年第八十一章 我不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顧第五十章 左右搖擺羅副帥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五十七章 生病第十七章 失敗的臘八宴第三十一章 驅虎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十二張 汝寧大俠沈萬登第一百二十八章 發現樑以樟第六章 匠作第一百二十章 下金華三第十三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第八十三章 飄然而去文安之第三十五章 二道城牆之議第七十六章 鳳陽地動六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決策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