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

?

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

張軒優哉遊哉的來到自己的廂房,進去之後。腳一軟,整個人差一點栽倒在地面之上,好容易按住門框緩緩的坐在椅子之上,給自己倒了一杯水。

茶水已經冷了,張軒絲毫不顧,將冰冷的茶水悶了下去,只覺得不痛快,張軒一口咬住了茶壺口,咕咕嘟嘟的灌了半壺涼茶。

這纔算是安穩住心神了。

“怎麼樣?”一個聲音傳了出來。張軒轉頭一看,不是別人,正是曹宗瑜。

張軒這才鬆了一口氣,整個人好像是沒有骨頭一下坐在椅子之上,說道:“差點死了。現在還在後怕。”

張軒的腿還在不只覺得顫動,他自己都控制不住,似乎大腿之上,所有的肌肉都在不住的跳動。

不要看張軒當時應對自如,稍稍有些不對,現在張軒的頭顱,就已經在牆頭上掛着的了。屍體說不定被什麼人吃掉了。如果這是一場考試,那就是世界上最嚴苛,最無情的考試。

考不好的下場,就是死。

“到底是怎麼回事?”曹宗瑜問道。

張軒臉色一冷,他的耳朵似乎聽到了什麼聲音。曹宗瑜立即出去,左右看看沒有人。纔回來說道:“沒有人。”

張軒手指沾沾茶水,在桌面之上,寫道:“小心爲上。”

曹宗瑜也不說話了,手指沾沾水,在桌面上面寫道:“剛剛到底是怎麼回事?”

張軒說道:“我們的銀子露了馬腳了。”隨即張軒將剛剛的事情,一點也沒有隱瞞的告訴了曹宗瑜。

曹宗瑜說道:“我們該怎麼辦?”

曹宗瑜在不知不覺之中,已經將張軒當成自己的主心骨。

“我估計,”張軒在桌面上面寫道:“現在縣尊,還沒有放鬆對我們的警惕,所以我們現在只能靜觀其變。”

曹宗瑜點點頭,寫道:“那麼任務怎麼辦?”

“只能走一步,是一步了。”張軒寫道。

隨即兩人將桌面擦的乾乾淨淨。

“大人,您就真的相信那個小子說的話嗎?”褚無用問道。

“你覺得如何?”程文英反問到。

“學生覺得,他說的不盡不實,裡面有問題。”褚無用說道。

褚無用做了不知道多少年師爺了,雖然沒有什麼科學理論,但是憑藉他這一顆眸子,很多時候,就能看得出來,誰沒有說實話,誰說的是真話,他很容易看出來張軒說了謊,對他們有所隱瞞。

但是至於張軒所言那一句是假話,或者說那一段是假話,褚無用一時間也弄不明白。

程文英說道:“我知道他有所隱瞞,這些神仙打架,我是惹不起,在我想來,不就是侯詢想依靠左良玉謀起復嗎?這些事情,我不想知道,至於銀子,到底是左良玉養賊自重,還是左良玉所部的軍餉,我都不想管了。”

程文英心中還有一句話,那就是即便他是流寇的人,他也不想多管了。說不定,將來還能弄一個香火情,大明江山到底怎麼樣了,也就是他這種親民官最明白了。

“不過,你派人給我盯緊了,一點也不能放過,特別是流寇將至,這幾日,出了什麼紕漏,我唯你是問。”程文英說道。

“是。學生知道。”褚無用說道:“我一定看緊侯茂生。”

“大人。”一個衙役在外面說道。

“進來吧。”程文英說道。

“大人,府衙傳令,讓大人趕緊去一趟。”這個衙役在門口說道。

“知道了。”程文英隨手將這個衙役打發了,感嘆道:“前生作惡,今生附郭。來人,爲我更衣,我要去見府尊大人。”

不過一會功夫,程文英就在一羣衙役的簇擁之下,走了出去,只是程文英沒有注意到,旁邊的房屋之中,有一扇窗戶微微打開,兩個人在透過窗戶向外面去。。

“是他嗎?”張軒問道。

“是他程文英,就是燒成灰,碾成泥,我也認識他。”曹宗瑜一字一句的說道。語氣低沉,充滿了殺意。

張軒說道:“稍按勿燥。”他安撫曹宗瑜說道:“想想你曹家香火,你尚無子,不能讓你曹家斷了香火,你的仇一定會報的,不過現在,要忍。”

“我們該怎麼辦?”曹宗瑜問道。

“是啊,該怎麼辦?”張軒也在暗暗思量。

他的身份是假冒的,只要一對質,不管是與左良玉軍中,還是與歸德侯家,都能發現其中不對,那時候張軒下場會有多慘,張軒自己都不敢想象。

“所以,最好能裡應外合攻破南陽城,回到軍中,這才安全,或者是想辦法獨自離開,萬萬不可在這裡久留。”

“但是,該從哪裡入手?”

張軒細細想着,但是沒有絲毫的頭緒。

南陽城不僅僅是南陽縣的駐地,還是南陽府的駐地,還是唐王封地,官員着實不少,等程文英到的時候,已經有不少人到了。

程文英坐在自己的位置之上,問身邊的同僚說道:“怎麼回事?”

身邊的同僚是一名壯漢,腰間也掛着一把長刀,現在的世道很亂,很多生員都開始習武了。而程文英身邊這個人就是其中一員。

“程兄,應該是守城之事。”這個生員說道。

程文英見也問不出來什麼問題,也就不再問了,等了一會兒。

“顏大人到。” 不知道那個衙役高聲一喊,所有人都打起精神來。不多時,一個五六十歲的老人走了出來,他臉色嚴肅之極,目光一掃。衆人連忙他深深的拜了下去。齊聲道:“拜見府尊大人。”

“免禮。”顏日愉說道:“本府與曹操也算是老相識了,本府能有如今的前程,就是爲聖上辦擊賊事。否則本府區區一舉人出身,要做到一府正堂,談何容易,現在聖天子在上,些許賊寇就是我等的功勞,只要在擊賊之中立功的,有功賞功,沒有官身的,本府也保舉你們一個官身,機會就在眼前,切切不可自誤。”

人爲財死,鳥爲食亡。顏日愉一番話。立即讓氣氛熱烈起來。

顏日愉冷眼旁觀,心中卻是發冷的。

正如顏日愉所言,他這個官能做到一府正印,就是他敢做別人不敢做的事情,敢做別人不敢做的官,當初在陝西的時候,他獨自到曹操營中勸降,降沒有勸成,看出了曹營的破綻,當夜親自率民壯百餘人,突擊曹操,在官軍來之前,就將曹操打敗了。

這是他最大的功績。

而後,他轉任好幾個地方,不是佐貳官,就是亂賊頻繁之地的正堂官,一任一任做在知府,他也算是與義軍戰鬥在第一線地方官了,但是今年他感覺分外不妙。

他從來不在乎流寇,他有這個底氣,在他看來流寇不過是烏合之衆而已,但是他擔心卻是天時。

今年河南大旱,顆粒無收,百姓凋零,民不聊生,上司嚴逼課稅,下民嗷嗷待哺,南陽府還能看,但南陽以北,已經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了,甚至在鄉間,有人公然殺人賣肉。名爲香肉。

這種種不可思議,不可理喻,讓顏日愉悚然而驚,夜不能寐。

比起流寇,這才頭等大事。

但是流寇東奔西出,牽扯了官府大量的精力,官員都不敢出城下鄉了,任何水利工程,救災措施都是空談。

流寇不可怕,而災民可怕。

煌煌大明,要走到何方,顏日愉卻是找不到一個出路來。不過,他絲毫不敢表露出來。

“有府尊大人在,區區流寇何足掛齒。”程文英大聲說道。

“是啊,是啊。”下面衆官紛紛拍馬屁。

第四十六章 天亮了第五章 取士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德餘波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三十九章 故人內訌第一百一十二章 別臨潁第三章 授田二第十二章 大洪山之戰二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四十五章 大順天下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九十七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第三十五章 崇禎十六年的元宵第三十八章 奪炮第二十三章 降將第十六章 拔營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二十八章 釣者第一百一十八章 留鎮武昌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三十一章 高傑之心第四十一章 傅宗龍的最後一戰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一百零三章 李自成的心態第五十八章 竭澤而漁第三十四章 圖賴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經的瘋狂三第十六章 李過的手段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六十六章 羅汝才交心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關之戰落幕第三十七章 威遠城下三第一百一十二章 弘光元年無弘光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三十七章 威遠城下三第五十章 覆軍殺將七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七十四章 白沙河之役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六十章 叛第三十章 破孟家莊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第五章 臨湘之戰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五章 朝議大政第七十一章 鳳陽地動三第七十三章 劉文秀東行記二第二十八章 炮戰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歸德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六十七章 袁時敏的焦慮第一百二十章 下金華三第二章 授田第八十一章 汝寧城第八十四章 私心第三十九章 故人內訌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南現狀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三十二章 圍師第一百零三章 火攻之計第十三章 鑄炮計劃第十八章 擁兵五萬王御史第六十九章 闖王大破牛成虎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昌城中第九章 棗陽之戰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第一百零一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七十六章 二勝第七十九章 吳自蘭來投第十章 慶陽公之喪第四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七十一章 湖口三第一百一十二章 弘光元年無弘光第一百二十九章 誅逆子二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二十一章 獻徐州第四十三章 安平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夜之間第七十五章 戰長沙之交鋒三第一百零四章 登基問題第三章 袁時中的選擇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六十九章 穎水一別兩茫茫第八十五章 驚變第四章 統領薛威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陳州二第二十一章 阿濟格的決心第七十三章 各方雲動第二十一章 醫療營第十章 裝備第八章 攻城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馬威
第四十六章 天亮了第五章 取士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德餘波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三十九章 故人內訌第一百一十二章 別臨潁第三章 授田二第十二章 大洪山之戰二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四十五章 大順天下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九十七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第三十五章 崇禎十六年的元宵第三十八章 奪炮第二十三章 降將第十六章 拔營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二十八章 釣者第一百一十八章 留鎮武昌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三十一章 高傑之心第四十一章 傅宗龍的最後一戰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一百零三章 李自成的心態第五十八章 竭澤而漁第三十四章 圖賴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經的瘋狂三第十六章 李過的手段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六十六章 羅汝才交心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關之戰落幕第三十七章 威遠城下三第一百一十二章 弘光元年無弘光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三十七章 威遠城下三第五十章 覆軍殺將七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七十四章 白沙河之役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六十章 叛第三十章 破孟家莊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第五章 臨湘之戰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五章 朝議大政第七十一章 鳳陽地動三第七十三章 劉文秀東行記二第二十八章 炮戰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歸德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六十七章 袁時敏的焦慮第一百二十章 下金華三第二章 授田第八十一章 汝寧城第八十四章 私心第三十九章 故人內訌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南現狀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三十二章 圍師第一百零三章 火攻之計第十三章 鑄炮計劃第十八章 擁兵五萬王御史第六十九章 闖王大破牛成虎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昌城中第九章 棗陽之戰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第一百零一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七十六章 二勝第七十九章 吳自蘭來投第十章 慶陽公之喪第四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七十一章 湖口三第一百一十二章 弘光元年無弘光第一百二十九章 誅逆子二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二十一章 獻徐州第四十三章 安平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夜之間第七十五章 戰長沙之交鋒三第一百零四章 登基問題第三章 袁時中的選擇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六十九章 穎水一別兩茫茫第八十五章 驚變第四章 統領薛威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陳州二第二十一章 阿濟格的決心第七十三章 各方雲動第二十一章 醫療營第十章 裝備第八章 攻城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馬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