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留鎮武昌

大宴之上,一片觥籌交錯自不用提。

羅汝才酒至半酣,令弘光起舞。弘光臉色通紅,說道:“但請一死。”

羅汝才哈哈大笑,纔不會殺弘光的,一笑過之,就當沒有發生過一樣。

這是酒宴之上的一個小插曲而已。

在大宴之上,歷來不談正事的,在大宴之後,羅汝纔將張軒留了下來。

羅汝才用溫水溼了溼臉,隨即將手中的毛巾遞給了旁邊的侍女,說道:“憑之,你想留在武昌嗎?”

張軒心中一動,說道:“孩兒單憑父王吩咐。”

羅汝才點點頭,他今日說這個也不過是給張軒事先通通氣而已。說道:“我準備開春之後,就緩轉南京登基稱帝,但是武昌險要之地,不得不留重臣鎮守,我就想到了你。你要有些準備。”

其實曹營在湖廣範圍之內的根基並不穩固。

南邊大片大片的地界還是官軍手中,而西邊是闖營的地盤,唯獨北面因爲袁時中的緣故,算是與汝寧連成一氣。但問題是大別山橫隔其中,縱然相連,但與不相連,也沒有什麼區別。

而南昌城如今還在進行沉默的攻防戰,張應元正在南昌城下死磕,攻守之戰,已經經歷了三個月了,特別是隆武登基之後,第一件大事,就號令各地增援南昌,雖然一時間南明小朝廷派出來什麼像樣的軍隊。

但已經有零零星星的軍隊出現在南昌戰場外圍了。

圍繞着南昌,將有一場大戰要打。

張軒估計這一戰,曹營的勝算最大。

但是再大的勝算,也要牽制曹營的兵力,很長時間,武昌一帶兵力並不會太多,畢竟南昌有失,很可能將武昌與南京之間的聯繫攔腰截斷。

只是萬元吉的手腕也很硬,張軒也讀過南昌城下的戰報,發現一時間也沒有什麼好辦法,要麼拿人命死磕,要麼圍城戰,張應元選擇圍城,並不能說不對。

“孩兒知道。”張軒心中有一種興奮之感。

在羅汝才麾下做事,安心倒是安心了,但卻少一種暢快淋漓的感覺,畢竟即便羅汝才說撒手不管,張軒也不能不像羅汝才彙報不是。

但是留鎮武昌,就大大不同了。

在張軒看來,武昌雖然局面雖然有些不穩,在羅汝才走後,進去不足,但是鎮守卻有餘,畢竟南邊正在舔傷口,一時間沒有能力北上,而西邊注意力也在北面,白旺巴不得張軒安分守己。

而武昌有一座大城市,城中沒有百萬之衆,也差不多了。

這麼多人口的城市,同樣意味着很多方面都很發達,比汝寧強多了。讓張軒有一定修整的時間。

“只是,北邊的情況未明,爹不等一等嗎?”張軒說道。

羅汝才說道:“我現在就在等消息。現在所說的不過是一個意向而已。”

“袁時中早已派人去潼關城下觀戰了,一旦有消息,立即彙報。”

張軒明白,如果潼關一戰,闖營贏了,保全了西北之地。說明清廷在消滅闖營之前,不會大舉南下的,那麼羅汝才就放心的回南京登基。但是如果李自成大敗的話,西北之地不報,撤往襄陽的話。羅汝才說不定,就要大舉西進,將闖營的湖廣六府給吞下來。

闖營在湖廣經營的本部錯。

從崇禎十五末,到現在修養生息數年。闖營所轄的地帶,也恢復了不少元氣。而且正如李自成在曹營之中有影響力,羅汝纔在闖營之中,並不是沒有影響力,雙方上層反目成仇,但是下面的交情未必斷了。

而今李自成落魄,羅汝才勢力大盛,縱然不能兵不血刃的拿下闖營湖廣之地,想來也沒有多堅決的抵抗。

就如同李自成敢火併曹營一樣,因爲他知道,他殺了羅汝才之後,固然有一些曹營死忠,但是更多的士卒,乃至中層軍官,並不在乎跟着誰。

只是如果那樣的話,羅汝才一時半會走不了了。

張軒心中微微一嘆:“你要等得消息,我早就知道了,潼關之戰註定要大敗的。恐怕登基之事,要拖延了,更重要的是,與清廷的第一次接觸,就不要開始了。”

李自成大敗,羅汝才吞併李自成參與勢力之後,決計要與清廷做上一場。

不管是清廷要估計曹營的實力,還是曹營要試探一下清廷的實力,只有彼此接觸過,對彼此有底了,才能決定下一步的戰略,是戰是和。

這最好的接觸辦法,就是戰爭。

對,戰爭。

與清廷的一場大戰不可避免了。

就在一兩月之後,張軒不由的有一絲興奮之感。

不管後世多麼貶低的八旗的實力,但是這個時代,正是八旗兵鋒正銳的時候,絕非後世連騎馬都不會八旗子弟可以比的。

張軒對於自己精心訓練的士卒,能不能與八旗在戰場做到一比一的交換比,心中也些擔心。但是作爲一個將軍,他心中的渴望更是蓬勃的跳動着。打敗最強大的敵人,不是正做爲一個將軍最渴望的事情嗎?

潼關城下。鏖戰再起。

這一次夜戰。

無數火把燃起,將潼關城下照耀着,就好像是白日一樣。

多鐸騎在戰馬之上,臉色凝重,火把將他的臉上照射的陰晴不定。

自從臘月二十三日一戰,大順軍敗北之後,李自成又組織了多次反擊。一一被清軍擋了下來,正月,清軍的紅夷大炮到了,就是當日爭奪的小山之上,架起了大炮,用以轟擊城頭。

一時間潼關城上,士氣低落之極。

李自成的火器並不少,但是沒有一個射程在紅夷大炮之上,故此只能被動挨打而已。

這樣的情況最損失士氣了。

所以李自成與衆將商議之後,最後決定挑選精銳夜襲清軍。

而且不是一次,而是到了夜晚之後,都發動夜襲。

一連數次,雙方將士都在夜裡惡戰。

不得不說,這給清軍帶來太多的壓力。

清軍的優勢在組織上,在火器之上,但是一對一的肉搏之上,清軍固然是不害怕任何,但是闖營精銳難道就怕死不成。雙方野戰肉搏,每次都是清軍站上風,能挫敗闖營的攻勢。但是多鐸的臉色也不好看。

就是因爲清軍最大缺點。

那就是清軍精銳八旗太少了,再這關鍵的決戰之中,除非是在遼東投降的漢軍,否則都不能委以重任。而在遼東都投降的漢軍,大多也成爲漢八旗了。

潼關一戰,清軍幾乎接近全力了,八旗士卒十歲以上,七十歲以下,統統從徵。

清畢竟是小國,即便如此多鐸手中的精銳士卒並不多,即便能打敗李自成,但是那種傷亡,也讓多鐸心疼之極,很多人都是多鐸從小看大的奴才。

“必須擴大的漢軍。”多鐸心中暗道:“否則將來打不了大仗了。”

一片石一戰,潼關一戰,還有李自成數批次數萬人的反擊,這一場場大戰下來,滿清上層權貴都明白一件事情,僅僅依靠八旗士卒是無法佔據中原的。如果之前招降納叛還是爲了減少進軍助力。

而此刻,多鐸僅僅是想一想而已。他的注意力還是放在戰場之上。

卻見闖營忽然撤退了,清軍不敢追擊,一夜激戰在這個時候,也告以段落。

不過片刻,就圖海就派人來報說道:“主子爺,劉芳亮退了。”

多鐸點點頭說道:“讓奴才們休息吧,白日還有着打。”

“喳。”下面的奴才,打千行禮,緩緩的退了下去,這一夜也算是到頭了。

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顧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來董小宛第十七章 失敗的臘八宴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二十八章 黃朝宣第一百二十一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第七章 死中求活二第十一章 裝備二第九十章 羅汝才之心第六章 朝議大政二第一章 成軍第九十三章 困獸第七十四章 陣戰第七十二章 何英再至第五章 臨湘之戰第六十三章 凋零第二十八章 黃河一水二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八十七章 何面目見舊部於地下第八十四章 私心第八十九章 老對手第三章 岳陽第三十九章 攻守亂象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五十八章 孫vs李二第四十三章 求援第七十章 決戰之前二第六十五章 牛車第八十四章 汝寧城之陷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九十七章 各自籌謀第七十七章 恪盡職守第七章 攻城第三十七章 威遠城下三第六十九章 劉國能之死第一百三十八章 福建震動第十八章 血濺臘八宴第九十七章 闖營至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自成低頭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顧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十五章 鐵模?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五十一章 臨潁城下丁啓睿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寧波城二第七十一章 各方心思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十二張 汝寧大俠沈萬登第四十六章 破劉良佐二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餘波第二十四章 朱仙鎮四第四十七章 一厥名王第四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九十八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二第二十章 風起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四十三章 心病難醫第八十章 黑夜褪去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第三十四章 威遠城下第七十二章 劉文秀東行記第五十章 平城第八十九章 李昇第八十一章 鄖陽之戰第一百零八章 易定難平第六十六章 除夕第三十九章 攻守亂象第七十九章 西京留守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四十章 傅宗龍之夜襲第二十八章 樹德於天下第七十一章 前哨戰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誰之過也第六十章 武昌之難二第八十四章 私心第一百二十四章 下金華四第五章 攻城器械第九十四章 史可法之死‘’第九十一章 侯方域的信第九十六章 三侯並封第四十一章 夜第四十七章 鄭森第五十四章 鳳陽城二第六十章 鑄炮第二十章 伏擊第一百四十章 別雲間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一百二十二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二第七十二章 戰長沙之致師第四十三章 心病難醫第一百零一章 南京第九十一章 侯方域的信第十三章 鑄炮計劃第六章 王度第五十四章 臨潁張家
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顧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來董小宛第十七章 失敗的臘八宴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二十八章 黃朝宣第一百二十一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第七章 死中求活二第十一章 裝備二第九十章 羅汝才之心第六章 朝議大政二第一章 成軍第九十三章 困獸第七十四章 陣戰第七十二章 何英再至第五章 臨湘之戰第六十三章 凋零第二十八章 黃河一水二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八十七章 何面目見舊部於地下第八十四章 私心第八十九章 老對手第三章 岳陽第三十九章 攻守亂象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五十八章 孫vs李二第四十三章 求援第七十章 決戰之前二第六十五章 牛車第八十四章 汝寧城之陷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九十七章 各自籌謀第七十七章 恪盡職守第七章 攻城第三十七章 威遠城下三第六十九章 劉國能之死第一百三十八章 福建震動第十八章 血濺臘八宴第九十七章 闖營至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自成低頭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顧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十五章 鐵模?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五十一章 臨潁城下丁啓睿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寧波城二第七十一章 各方心思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十二張 汝寧大俠沈萬登第四十六章 破劉良佐二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餘波第二十四章 朱仙鎮四第四十七章 一厥名王第四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九十八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二第二十章 風起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四十三章 心病難醫第八十章 黑夜褪去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第三十四章 威遠城下第七十二章 劉文秀東行記第五十章 平城第八十九章 李昇第八十一章 鄖陽之戰第一百零八章 易定難平第六十六章 除夕第三十九章 攻守亂象第七十九章 西京留守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四十章 傅宗龍之夜襲第二十八章 樹德於天下第七十一章 前哨戰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誰之過也第六十章 武昌之難二第八十四章 私心第一百二十四章 下金華四第五章 攻城器械第九十四章 史可法之死‘’第九十一章 侯方域的信第九十六章 三侯並封第四十一章 夜第四十七章 鄭森第五十四章 鳳陽城二第六十章 鑄炮第二十章 伏擊第一百四十章 別雲間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一百二十二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二第七十二章 戰長沙之致師第四十三章 心病難醫第一百零一章 南京第九十一章 侯方域的信第十三章 鑄炮計劃第六章 王度第五十四章 臨潁張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