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棗陽之戰

棗陽城並不是一座大城。

雖然地處戰略要地,但是在太平年間,不過是一小小的縣城而已。

而在這個時候,清軍已經攻破了棗陽城牆。

清軍來得太突然了。

阿濟格蓄謀已久。從襄陽到棗陽,有一百三十五里。其中最少有兩三條河流。

李汝桂防禦幾乎上沒有什麼漏洞。在這兩條河流之間,遍佈夜不收。雖然有些例行工事,但是不能不嚴密。

而在阿濟格在一夜之間,將李汝桂所有夜不收幹掉了。讓李汝桂變成了瞎子。

而李汝桂還不知道的情況,阿濟格都已經兵臨城下。

李汝桂幾乎措不及防,雙方就已經短兵相接了。

阿濟格準備如此嚴密,所以一上來,就派出了自己的王牌部隊。

就是由生女真組成的佐領。

清廷一直有在東北的老林子裡面收刮野人的計劃,幾乎與明軍交戰之後,有了損失之後,都會從東北林子裡面收刮一些野人。

說野人有一些過分。這些生活在山林之中漁獵爲生的部落,或許愚昧。但還沒有愚昧到野人的地步。

只是他們在深山之中以狩獵爲生,艱苦的環境磨鍊體格。

這些連漢話都不會說的生女真,身披三重鎧甲,衝陣廝殺,三五個尋常士卒都抵擋不住。

雖然只有千餘人,一個突擊之下。就奪下一座城門。將戰事推進到近戰之中。

而李汝桂雖然在棗陽有駐軍。但是棗陽小縣地域不大。根本裝不下多少軍隊,還有人分佈在桐柏山中防禦

李汝桂面對身披三重鐵甲,不通漢語,野蠻兇殘的生女真部隊,李汝桂是一步接不上,步步接不上。

只是李汝桂也有一種陝西男兒的倔強。

打不過怎麼了?被包圍了又怎麼了?

對李汝桂來說,從來沒有放棄這一個概念。

對他來說,沒有跟着羅汝纔出來混,他連現在這一條小命都沒有了。

死對他來說,並不是多麼可怕的抉擇,反而是近在咫尺之間。無數次插肩而過的東西。

太熟悉了。

在真正來臨的時候,他反而不生氣了。

棗陽縣衙之中,李汝桂光着膀子,上半身一處處血淋淋的傷痕。

如今鮮血還沒有停止流淌。

一個軍醫拿着細棉布,正在給李汝桂包紮。

刺鼻的酒味滲透進李汝桂的皮膚之下,一陣陣針扎一般的疼痛。

李汝桂好像絲毫都沒有覺察到。問道:“兄弟們還有多少人。”

“大人,都在這裡了。”一個軍官說道。

縣衙不過幾重院落而已,此刻所有的夏軍士卒都退到這裡了。

李汝桂不用來,就知道,並不過一兩千人而已。

李汝桂哼了一聲,似乎沒有任何表情。

“公爺。老王過來?”

李汝桂眉頭一挑說道:“老王,他不是愛後面,他逃出來?”

“不是。是東虜派過來的。”

東虜這個詞,在張軒數次用在公文之上。就成爲大夏軍方的正式稱呼。

李汝桂眼睛之中有一絲冷意,說道:“讓他來吧。”

“將軍,將軍。”這個被稱爲老王的人,連滾帶爬的衝了過來,一身血衣很是狼狽。跪在李汝桂身前,說道:“我對不起將軍。”

“你投降了。”李汝桂的聲音冷冷的說道。

老王的聲音微微一頓,說道:“將軍,那些人都不是人,不是人,他們刀槍不入,殺都殺不死的。殺不死的。”

李汝桂冷笑說道:“世界上哪裡有殺不死的人。你不過是怕了。說吧,阿濟格派人帶來什麼話?”

老王暗地送了一口氣,說道:“只要將軍深明大義,投靠大清,八王願意封將軍爲王。”

“爲王?”李汝桂冷笑說道:“狗王嗎?”

“將軍----”老王還想說些什麼。但卻被李汝桂給打斷了。

“說完了?”李汝桂說道。

老王說道:“八王還說---”

李汝桂猛地拔刀,一刀斬下,將老王梟首。

“你沒有說完,但是我已經聽完了。”李汝桂冷冷的說道:“清理乾淨。”

“是。”幾個侍衛清理乾淨。

李汝桂將所有都叫在身邊,說道:“大家都是打老仗的人,現如今這個局面,我也不騙你們,而今不過一個死字。”

“我李汝桂並不過是邊軍一個吃不上飯的小卒而已,而今身處高位,乃是開國六公之一。我老李家上數祖宗十八代。沒有一個人能有如今地位。如今也值了,這一條命值了。”

“這裡就是我,大夏慶陽公的葬身之地。但是兄弟們想要活命,現在就走吧,我絕不阻攔。”

一時間所有人都沉寂了下來。

隨即不知道那一個人說道:“公爺,公爺都不怕死,我們怕什麼?不就是一死嗎?”

“願遂公爺赴死。”

“對,願遂公爺赴死。”

一個將軍,一個合格的將軍最基本的能力,並不是什麼臨陣衝能之能,也不是運籌帷幄之術,也不是百戰不怠的堅韌。

而是籠絡一批願意與自己同生共死之人。

即便是到了絕路,也是如此。

李汝桂或許不是什麼名將,但是還是一個合格的將領。

“好。”李汝桂說道:“我李汝桂廝殺半生,從來不相信什麼是殺不死的人。”

隨着老王的人頭扔了出去。

不過片刻,清軍的進攻就展開了。

單薄的牆壁,低擋不住住虎蹲炮的轟擊。幾乎瞬間就砸出好幾個大缺口。

幾十個重甲戰士,硬生生的衝了進來。

他們身材高大,身披三重鎧甲,用得大多是重武器,比如長柄戰斧,還有錘子什麼。

這種重型武器沒有一個都在一二十斤重。打在人身上,縱然有幾重鎧甲,一樣震得心肝脾肺腎全部裂開。

三層鎧甲,鐵甲與棉甲相互疊加,最裡面的還有一絲軟甲。甚至連臉上都帶着甲片,根本看不清楚面部,只能看清楚幽暗的眼睛透過鐵片之中的夾縫,看到外面。

是一對猙獰的眼睛。

這種防備談不上刀槍不入,但是尋常刀鋒撞上去,就會捲刃,而尋常槍頭捅在上面,都深入不了。

這就是老王說他們刀槍不入的原因所在。

雙方短兵相接以來,立即顯示出明顯的差距。縱然李汝桂的手下,心中懷了必死之心。

但是這種實力上的差距,還是撐住不住這樣的衝擊,幾乎可以稱得上是步兵坦克。所過之地,無堅不摧。

不過李汝桂並非沒有準備。

此刻局面失去控制,剩下都是步步見血,刀刀見肉的慘烈廝殺。

根本不用指揮了。

所有人都遵從本能,就好像是野獸一樣。無所不用其極,只爲殺死敵人。

而李汝桂也加入廝殺之中。

不過,李汝桂比尋常人高明一些,並不是說李汝桂的武力值超強。

其實如同黃得功一般武力值爆棚的武將,雖然有不少。但是更多將軍未必有多高的武力值。

而李汝桂雖然也是廝殺出來的將領,但是武力值也並不過是尋常而已。

他此刻手中翻出兩柄短火銃,幾乎是貼着敵人的胸部開火。

一瞬間火光迸射,鉛彈打在敵人的胸甲之上。

縱然鉛彈打不穿三重鎧甲,但是巨大的動能,就好像是重錘砸在胸部,頓時倒退了好幾步。踉蹌了好幾步。一時間覺得鮮血逆流。

李汝桂順勢衝了過去,長刀揮起,從敵人頭盔夾縫之中,順勢斬了下來。

一刀斬入。鮮血噴射而出。

順手一抹。再次衝了上去,連斬兩人。

身後幾個侍從,將再次填充好的火銃遞到了李汝桂的手中。如此反覆。

第一百零一章 南京第八十一章 常國安三第七十七章 恪盡職守第八十四章 汝寧城之陷第四十八章 郾城會盟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決策第一百三十七章 張袁合營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四十六章 黑雲孤城老臣心第三十五章 投名狀二第七十二章 戰長沙之致師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一百零九章 李信之死第六十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四第八章 立威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第八十九章 張軒拜訪賀一龍第二十九章 軍心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三十三章 湘陰之戰第十章 凌濛初第一百二十六章 鄭經的瘋狂二第六十九章 決戰之前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四十六章 覆軍殺將三第三十二章 回汝寧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十五章 夜宿第八十七章 投明二第一百零八章 易定難平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七十章 大西皇帝第五十七章 生病第七十四章 鳳陽地動四第一百一十八章 闖營的戰略轉向第七十八章 託天王第一章 決河之意第五十八章 朱兒第六十六章 信陽城二第十六章 廢衛所授田策第三十七章 劉澤清請纓第二十九章 路振飛的舉動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八十九章 李昇第一百二十七章 論袁時中第四十九章 鄭森今日名成功第四十二章 下書決戰第六十一章 臨淮爭奪第六十一章 襄陽餘波第四章 往來無白丁二第十七章 決戰二第十三章 舟山之變第十七章 洞庭湖之戰第二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二第一百零七章 張質的江南策第六十四章 壽州突圍第五十八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二第五十章 兵壓鳳陽第七十四章 白沙河之役第四十八章 血色河面第一百二十四章大丈夫難免妻不賢子不孝二第九十九章 楊繩祖離開第三十一章 襄陽城下第十章 綠帽子第十九章 徐州內情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三十章 棄襄陽第四十七章 天下鋒銳羅玉龍第四十五章 新計劃第一百零二章 南京二第四十三章 心病難醫第三十六章 曹家底蘊第一百一十二章 弘光元年無弘光第八十五章 史可法第十七章 決戰二第三十七章 望長沙第四十三章 安平第一百零二章 南京二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十三章 老營第三十七章 各自奇謀第七十二章 不負闖王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多爾袞二第一百章 賜名推心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四十七章 覆軍殺將四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誰之過也第三十五章 此局已破第三十三章 走不走?第七十章 重圍孤城烽煙長第七十五章 接戰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一百二十九章 閨中之事第一百二十二章 歸德侯家第五十六章 老父之言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羅再聚第十五章 鐵模?
第一百零一章 南京第八十一章 常國安三第七十七章 恪盡職守第八十四章 汝寧城之陷第四十八章 郾城會盟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決策第一百三十七章 張袁合營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四十六章 黑雲孤城老臣心第三十五章 投名狀二第七十二章 戰長沙之致師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一百零九章 李信之死第六十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四第八章 立威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第八十九章 張軒拜訪賀一龍第二十九章 軍心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三十三章 湘陰之戰第十章 凌濛初第一百二十六章 鄭經的瘋狂二第六十九章 決戰之前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四十六章 覆軍殺將三第三十二章 回汝寧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十五章 夜宿第八十七章 投明二第一百零八章 易定難平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七十章 大西皇帝第五十七章 生病第七十四章 鳳陽地動四第一百一十八章 闖營的戰略轉向第七十八章 託天王第一章 決河之意第五十八章 朱兒第六十六章 信陽城二第十六章 廢衛所授田策第三十七章 劉澤清請纓第二十九章 路振飛的舉動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八十九章 李昇第一百二十七章 論袁時中第四十九章 鄭森今日名成功第四十二章 下書決戰第六十一章 臨淮爭奪第六十一章 襄陽餘波第四章 往來無白丁二第十七章 決戰二第十三章 舟山之變第十七章 洞庭湖之戰第二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二第一百零七章 張質的江南策第六十四章 壽州突圍第五十八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二第五十章 兵壓鳳陽第七十四章 白沙河之役第四十八章 血色河面第一百二十四章大丈夫難免妻不賢子不孝二第九十九章 楊繩祖離開第三十一章 襄陽城下第十章 綠帽子第十九章 徐州內情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三十章 棄襄陽第四十七章 天下鋒銳羅玉龍第四十五章 新計劃第一百零二章 南京二第四十三章 心病難醫第三十六章 曹家底蘊第一百一十二章 弘光元年無弘光第八十五章 史可法第十七章 決戰二第三十七章 望長沙第四十三章 安平第一百零二章 南京二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十三章 老營第三十七章 各自奇謀第七十二章 不負闖王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多爾袞二第一百章 賜名推心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四十七章 覆軍殺將四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誰之過也第三十五章 此局已破第三十三章 走不走?第七十章 重圍孤城烽煙長第七十五章 接戰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一百二十九章 閨中之事第一百二十二章 歸德侯家第五十六章 老父之言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羅再聚第十五章 鐵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