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敵襲

?

第十九章 敵襲

又是難熬的一夜。

昨天一天的行軍,讓張軒大腿都被磨出了血痕。張軒今天起來之後,雙腿的肌肉疼痛之極,而且昨天夜裡,又有一個傷員死去了,第二天一早,張軒去看的時候,屍首已經僵硬,很明顯是前半夜,人就已經不在了。

張軒的眼神之中,也多出了一絲麻木。

不得不麻木,之前沒有注意。今日行軍之時,張軒就發現路邊有很多痕跡,不是別的,就是一座座新墳。有力氣的還能埋一座墳,很多都用幾塊石頭壓住拉倒。

還有一些沒有掩埋的屍體,這都是當地的鄉民,被馬隊給殺了之後,屍體還沒有收斂,想來是大隊人馬在,聽他們不敢出來收斂,等大隊人馬過去之後,就有人來收斂了。偶爾過一兩處村落,也寂寥無人煙,很多房屋倒塌,雖在山中,但這種蕭條,還是讓人心驚。

大約十點左右,張軒忽然聽到前面馬蹄之聲。

曹宗瑜忽然警惕起來,說道:“聲音不對?”

張軒問道:“如何不對啊?”

曹宗瑜說道:“ 其實大軍行動,走不了多快的,平時一天走上七八十里,也就是在奔襲的時候,放棄所有輜重,才能一日奔襲三百里,平日不會有人這麼縱馬。”

張軒大吃一驚,說道:“難不成有敵人?”

曹宗瑜說道:“馬蹄聲是從前面傳來的,不應該是敵人,但是誰敢在行軍的時候,亂用馬力?”

馬匹是義軍最重要的資產,簡直是所有人的眼珠子,很少有人這樣不惜馬力。

“籲,”一行數騎在他們面前停了下來,羅玉嬌說道:“時間到了你們不吃乾糧嗎?”

在軍中也只有羅玉嬌最爲自由了。且不說羅玉龍受傷了,即便他沒有受傷,羅汝才也在羅玉龍身上寄託了很大的希望,故而羅玉龍需要帶兵,但羅玉嬌是一個女人,即便是羅汝纔再喜歡這個女兒,也沒有給她壓什麼擔子。再者羅玉嬌再怎麼也是羅汝才的女兒,她說的話,在很多地方都好用,羅汝才也不約束她,她自然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啊。

張軒擡頭看看日頭,說道:“還不到中午,怎麼要吃飯啊?”

羅玉嬌說道:“軍中從來沒有午飯?只有在戰前有加餐,你是不是弄錯了?”

張軒這才知道,軍中從來只有早餐與晚餐,而不是他以爲的三餐。每天出發之前,羅戴恩都會發兩頓飯的乾糧,一天行軍從來不會停,各自安排吃飯時間。張軒自然而然的以爲,軍中不吃早餐,只吃午餐,與晚餐。

“曹大哥爲什麼不告訴我?”張軒有些不好意思。

“朝三暮四,與暮四朝三,又有什麼區別啊。”曹宗瑜說道。不知道是不是金不換的原因,曹宗瑜的身上好的特別快,已經能在人攙扶着走動,不過, 依舊騎不得馬。

羅玉嬌輕輕一笑,說道:“正好我打了一些兔子,我們一起吃吧。”

羅玉嬌翻身下馬,立即指派人從後面的馬匹上放下一個鐵鍋。田大娘挖了一個竈,然後有人抱過來柴火。一時間燒火的燒火,打水的打水,給兔子剝皮的剝皮,一時間忙忙碌碌的。

曹宗瑜眼中帶着一種莫名的意味看向張軒,說道:“我們可有口福了,這地方的兔子可不好打啊。”

這一帶山地要比平地多,兔子這東西有機靈的很,稍稍不注意,就從這個山溝竄到另一個山溝了,不要看區區三四隻兔子,說不的花費了羅玉嬌多少精力。

張軒一時間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是好啊。

水煮熱了,將兩三隻野兔,切碎,倒進熱水之中,然後將雜麪餅子切碎扔進去,沸水一滾,雜麪餅子就泡開了。然衆人用喝水用的竹筒,一個個接了兔子肉湯喝了下去。

雖然這兔子肉很腥,根本沒有怎麼處理,連鹽都沒有放。但是張軒卻吃得痛快之極,簡直生平第一美味了。

張軒也不是不知好歹的人,說道:“多謝羅姑娘的---兔子。”

羅玉嬌說道:“不用謝了,他們都是我爹爹的部下,我多加照顧也是應該的。”

“噠噠,”一陣馬蹄之聲,從後面而來,曹宗瑜忽然說道:“是官軍的夜不收。”

曹宗瑜強撐着要上馬,幾個傷員也抽刀在手。

張軒身上上下摸,想找出一柄武器,卻摸到了兩錠銀子,此刻他才知道,在軍中銀子是最無用之物,暗道:“如果過了這個坎。我一定趕緊把這銀子花掉。”

“啊啊。”慘叫之聲傳來。

這一次張軒的醫療營並沒有走到最後,夾雜在老營之中行動。

流寇並沒有殿後的部隊,或者說,老營就是殿後的部隊,這是一種殘酷的智慧,流寇最重要的是馬隊,只要馬隊在,老營不管損失多少,打下一座縣城,就又補充上來了。

但是馬隊如果遭到損失,那可就無可挽回了。

故而他們很默契的不設後隊,當然不設後隊,並不意味着老營就沒有絲毫防禦能力了。

張軒登上一塊大石頭,向西看去,卻見大概四五名騎士衝了過來。“這名夜不收好膽氣。”

張軒一看,卻發現說話的人正是羅玉嬌,她也上了大石頭,與張軒並肩而立。此刻張弓搭箭,箭發連珠,一口氣射出了四五隻箭。

“噹噹噹。”羅玉嬌的箭法不錯,都被對面的夜不收用長刀擋下來。

“崩。”的一聲,弓弦響在張軒的耳朵邊響起,張軒一看,卻是曹宗瑜不知道什麼時候,彎弓射出一箭,一箭命中,將一個人射下馬來。

這幾名立即有人下馬,割下四五個頭顱,掛在馬上,轉頭就走,領頭的人看見張軒,馬上彎弓射來兩箭。張軒大吃一驚,抓住羅玉嬌,從石頭上摔了下來。兩人在地面上打了一滾,彼此之間,呼吸可聞。兩人好像受驚一樣,馬上分開。

這樣一場短促的突襲,從曹宗瑜發現到他們退走,不過幾個呼吸而已。羅玉嬌帶着幾個健婦走了過去,這幾個健婦一個個都如同田大娘一樣膀大腰圓,也是殺過人見過血的,這是羅汝才專門挑選出來保護羅玉嬌的。

曹宗瑜與張軒落在他們身後,就發現地面上四五具無頭屍體,還有一車糧草。最重要的是一句夜不收的屍體,羅玉嬌已經上前檢查了,曹宗瑜的箭術很高,一箭正中咽喉。

羅玉嬌在這個人身上摸去,扯下一個錢袋,倒了一地,發現有一些散碎銀子之外,就是一個木製令牌了,上面有一個“鄖”字。羅玉嬌說道:“是袁繼鹹的人馬,我必須速速告訴爹爹。”

羅玉嬌也不多說話,翻身上馬,對張軒說道:“你們速速趕路,這裡也不要收拾了,快些與大隊匯合。記住,一定要快。架。”話音一落,羅玉嬌的馬兒就跑了出去,不過片刻之間,就消失的無影無蹤了。羅玉鳳麾下的健婦也紛紛上馬離去了。

張軒問曹宗瑜說道:“曹大哥,這裡?”

曹宗瑜指着夜不收屍體說道:“我看你連個兵刃都沒有,將他的兵刃帶上去。 快走。”似乎有莫大的危險在後面。

“好。”張軒立即將夜不收的佩刀連同弓箭帶走了,立即召集所有人馬上離開。

張軒不知道,曹宗瑜所擔心的,不僅僅是後面官軍襲擊的危險,還有張獻忠與羅汝才的本隊突然加速,將老營甩掉的危險,一旦他們被甩掉,下場絕對好不到哪裡去。

第六十三章 二攻開封第十二張 汝寧大俠沈萬登第二十四章 路振飛雄起第六十一章 襄陽餘波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昌城中第三十一章 修城第九十一章 冒險第三十一章 高傑之心第四十五章 寒霜第八十九章 湖口攻防戰第二十三章 降將第一百二十四章 勢起襄陽,敗亦襄陽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九十一章 江山如畫第十六章 李過的手段第九章 攻城三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五章 攻城器械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七十章 督師伏兵欲屠龍第五十九章 武昌之難第二十九章 挺着死第一百零二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二第一百零八章 易定難平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七章 朝議大政三第八十五章 史可法第二章 決河之意二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六十五章 錢糧第一章 成軍第三十三章 兵變餘波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五十八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二第九十九章 楊繩祖離開第七十九章 羅岱的智慧第一章 吳王六部第二十四章 沙河之畔四第一百章 天下震動第七十九章 在臨潁第六章 王度第一百零三章 少主羅玉龍第八十六章 投明第四十二章 下書決戰第三章 袁時中的選擇第七十九章 在臨潁第七十四章 臨陣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一百章 天下震動第七章 萬事民爲先第四十二章 峴山爭奪戰二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三十六章 孫,李,張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七十五章 鳳陽地動五第三十九章 授田餘波第七十六章 講史第五十八章 樞密院第五十九章 武昌之難第七十八章 託天王第二十九章 宜城第四十一章 登陸第三章 袁時中的選擇第二十六章 襄陽第三十六章 反擊與甬道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憂第五章 臨湘之戰第九十六章 小姐姐第二十二章 炮戰第一百三十八章 福建震動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誰之過也第五十四章 臨門一腳第七十四章 臨陣第三十九章 水戰三第一百四十章 別雲間第五十五章 滔滔黃河水第七十七章 右營統領張軒第四十二章 鬱悶的鄭鴻逵第三十七章 望長沙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八十三章 誰的心思第五十三章 假癡不癲第五十八章 南下戰略第七十六章 鳳陽地動六第七十章 重圍孤城烽煙長第二十章 風起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二十七章 汴梁豪傑立於此旗下第四十六章 破劉良佐二第六十七章 序章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州城下第六十六章 議政第五十四章 餘波第六十三章 二攻開封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來
第六十三章 二攻開封第十二張 汝寧大俠沈萬登第二十四章 路振飛雄起第六十一章 襄陽餘波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昌城中第三十一章 修城第九十一章 冒險第三十一章 高傑之心第四十五章 寒霜第八十九章 湖口攻防戰第二十三章 降將第一百二十四章 勢起襄陽,敗亦襄陽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九十一章 江山如畫第十六章 李過的手段第九章 攻城三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五章 攻城器械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七十章 督師伏兵欲屠龍第五十九章 武昌之難第二十九章 挺着死第一百零二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二第一百零八章 易定難平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七章 朝議大政三第八十五章 史可法第二章 決河之意二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六十五章 錢糧第一章 成軍第三十三章 兵變餘波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五十八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二第九十九章 楊繩祖離開第七十九章 羅岱的智慧第一章 吳王六部第二十四章 沙河之畔四第一百章 天下震動第七十九章 在臨潁第六章 王度第一百零三章 少主羅玉龍第八十六章 投明第四十二章 下書決戰第三章 袁時中的選擇第七十九章 在臨潁第七十四章 臨陣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一百章 天下震動第七章 萬事民爲先第四十二章 峴山爭奪戰二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三十六章 孫,李,張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七十五章 鳳陽地動五第三十九章 授田餘波第七十六章 講史第五十八章 樞密院第五十九章 武昌之難第七十八章 託天王第二十九章 宜城第四十一章 登陸第三章 袁時中的選擇第二十六章 襄陽第三十六章 反擊與甬道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憂第五章 臨湘之戰第九十六章 小姐姐第二十二章 炮戰第一百三十八章 福建震動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誰之過也第五十四章 臨門一腳第七十四章 臨陣第三十九章 水戰三第一百四十章 別雲間第五十五章 滔滔黃河水第七十七章 右營統領張軒第四十二章 鬱悶的鄭鴻逵第三十七章 望長沙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八十三章 誰的心思第五十三章 假癡不癲第五十八章 南下戰略第七十六章 鳳陽地動六第七十章 重圍孤城烽煙長第二十章 風起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二十七章 汴梁豪傑立於此旗下第四十六章 破劉良佐二第六十七章 序章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州城下第六十六章 議政第五十四章 餘波第六十三章 二攻開封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