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南京

六朝金粉之地,究竟有多繁華,張軒之前是有概念的,想來與揚州差不多了,在來揚州之前,但是還不到南京城,他就感覺到了南京與揚州大不一樣。

張軒乘船從長江轉入大一條小河之中。

這一條河也不能說是小河,但是與長江放在一起,就是小河了。張軒問過船家,似乎有一個名字,叫三叉河。

不過張軒看來,卻是南京外城的護城河。

從船上就可以看見,城牆好像是臥龍盤旋,就在張軒的東側,與這一條河平行。

這條小河兩岸時不時的有幾個村落,一路上縱然有些蕭條,但也炊煙相連,雞犬相聞,而且越往南,人煙也都越密集。

船也漸漸多了起來,不過,張軒畢竟是一方大員,前面有船隻開道,後面有船隻護衛,河中的船隻紛紛兩側避讓,讓張軒的座船先行,不過,船越來越多,即便是兩側船隻避讓,張軒的船一時間也走不快了。

張軒就注意力放在遠處的城牆的之上。

張軒用千里鏡看過去,南京外城城牆,很多地方都包磚,一路上路過好幾個城門,城門附近都是包磚,上面還有數層高的城樓,即便是尋常女牆後面,隱隱約約也能看見一些鐵色。

想來,就是火炮之類的東西。

只是不知道時代久遠能不能用了。

船行越來越慢,兩邊的河邊也有街巷。尋常烏篷船到處都有,張軒從船上一眼看上去,似乎覺得能踩着烏篷船走到岸邊去。

這種塞船的精力,讓張軒有一種熟悉的親切之感,讓他回想去當初被堵得欲仙欲死的感覺,只是後世的一切都不能再回味了,即便是當時感到十分不爽的經歷,此刻也是一種甜美的經歷。

“夫君,你看,那是什麼?”羅玉嬌向西邊指着說道。

張軒看過去,只見一塔似乎端立在雲端,陽光照在上面,燁燁生輝,金碧輝煌,張軒看過去,只覺得強光耀眼,不得不用手遮擋。好一陣子才適應這種強光,細細看過去。卻見是中國式佛塔,張軒也沒有看清楚有幾層,不過,卻清楚的感到這佛塔外面,清一色的琉璃,隨着天上的白雲變幻,暈散出不一樣的光芒。

讓張軒這個從不信佛的人,心中一時間想到了佛光勝景。

“這是大報恩塔。”董小宛聲音依舊清冷的說道:“乃是成祖爲母親所建,爲金陵景色之最。來金陵不得不觀。”

董小宛也不知道用了什麼手腕,反而與羅玉嬌的關係很好,羅玉嬌見了董小宛什麼也沒有說,相當於默認了。

羅玉嬌也不是尋常女子,在大事之上有決斷,衝陣殺敵,也不下於尋常將領,但是那種小女兒的情態,女人之間的種種心思,卻遠不如董小宛遠矣,董小宛還沒有用幾分功力,羅玉嬌就與董小宛姐妹相稱了。

當然了,這幾日張軒日日與羅玉嬌纏綿,與董小宛清白的很。

“中國大古董,永樂大瓷器?”張軒忽然想起什麼了,說道。

董小宛有些詫異的看了張軒一眼,說道:“老爺此言,倒是恰當。”

張軒微微一笑,這一句話,並不是張軒自己所想的,而且依稀在什麼地方看過,就是對這大報恩塔的介紹之中。

“將軍,”賀虎頭說道:“前面的船隻走不到了,我們要不要上岸,船伕說前面就是聚寶門了。我們可以從聚寶門直接入城。”

張軒說道:“也好。”對癡迷的看着大報恩塔的羅玉嬌說道:“走吧,等有空再來看吧。”

羅玉嬌說道:“好,你要記得,有空帶我去上塔看看。”

一行人換乘小船,上了岸之後,還沒有到聚寶門,就見人來迎接了。來得也是張軒的熟人,那是張樸。

張樸一身大紅官袍,張軒也不知道是幾品,他見了張軒,立即行禮說道:“拜見張統領。”

“三哥何必如此。”張軒說道:“你我兄弟,何須拘禮。只是不知道這一次忽然叫我過來到底是什麼事情?”

張樸臉色微微一變,隨即恢復正常,但是卻沒有瞞得過張軒的眼睛。他說道:“此處不是說話的地方,我已經準備了轎子,還請路上說話。”

張軒遠遠看見好幾頂官轎,說道:“女眷坐轎吧,我正好看一看這南京城。”

一行人安排好,張軒心中猶疑更加深了,一時間也猜不出來。只能暫時將這分懷疑放在心中,隨即他的注意力就被眼前的一切所吸引了。

張軒一行人走過長幹橋,就是因爲長幹裡而命名的橋樑,真正進入了南京城區之中。

他看見了一座城門。

就是聚寶門。

僅僅是這一座城門,就讓張軒有一種不寒而慄的感覺。

或許在尋常人的眼睛之中,這一座城門僅僅是一座比較宏大的建築而已,但是放在張軒眼裡,張軒第一時間想的就是如何去攻陷。

但是張軒僅僅是匆匆一觀,就放棄了這個想法。

整個聚寶門,有甕城,每一道甕城之間,都有千斤閘,張軒看質地似乎是鐵門,再加上城頭之上,密密麻麻的火器,不能說不可攻克,但是想攻克着座城門,只要守軍意志堅定,不死了萬把人,是絕對不行的。

而且是萬把戰兵。

張軒總共纔有多少戰兵,根本承受不住,打這個城門的損失。

“幸好,南京投降了。”張軒心中暗歎:“否則真不知道該怎麼辦是好。”

一進入南京城中,熙熙攘攘的聲音傳了出來,一股生活的氣息撲面而來,無數男女在大街之上,周圍的店鋪也都開張了。即便談不上游人如織,但也絕對不少。

“當,當,當。”張樸命人將儀仗打去出,硬生生的從人流之中開出一條路來。

張軒騎在馬上看過去,發現南京城中的人大多都穿着絲綢,臉色也不錯,時不時還有一些女子出現,不過聽到了鑼聲就遠遠的逃走了。

街道倒是不寬,但是街道兩側有很多棚子向道路中間延伸,硬生生的將街道的空間站了許多,於是乎就擁擠起來了。

張軒看着路邊說道:“這就沒有人管?”

張樸說道:“南京城中人口太多,也不是一日兩日,有人想要清理,有言官說,爲一路而害百姓衣食,於心何忍,也就沒有人管了,這都好幾十年了,這些棚子,幾乎都不動產了,這裡還是整個南京城中最繁華的秦淮附近,自然有人站道了。”

“這裡是秦淮?”張軒微微吃驚,說道:“秦淮不是在河上嗎?”

張樸微微一笑說道:“將軍有所不知了,秦淮之所以繁華,乃是貢院所在,大小書生彙集,因而繁華,至於秦淮河是因爲靠着貢院繁華,而不是相反。”

一瞬間張軒有一種崩壞的感覺,感情所謂的秦淮河,居然是學校附近的紅燈區,這都就能流傳千古,一想到後世很多學校的旅館,還被查房。讓張軒頓時有一種不知道該怎麼說的感覺。

至於留戀於秦淮河的文人雅士們,讓張軒很自然讓將那些跳牆出去通宵的學生掛在一起。

所謂的神聖感頓時沒有了。

路倒不是多遠,但是即便有儀仗開路,也是走走停停的,張軒忍不住問道:“尋常南京就這麼熱鬧嗎?”

張樸說道:“不是,之前戒嚴了好幾日,今日才放開,想來也是因爲如此,纔有這麼多人。”

隨即張樸又將大軍下南京之後的舉動一五一十的給張軒說明。

第十五章 夜宿第五十七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十七章 決戰二第五十六章 病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六十四章 臨潁炮第三十六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二第九十五章 闖曹之間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九章 羅玉嬌第二十二章 朱仙鎮二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四十四章 善後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第一百零八章 易定難平第一百三十一章 武興元年第四十九章 年輕氣盛李郎君第五十九章 滇軍第四十五章 大順天下第四十章 奪門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第四十八章 一厥名王二第四十三章 賞賜第六十五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第七十七章 收尾第一百三十三章 說袁時中第三章 岳陽第三十九章 水戰三第七十九章 吳自蘭來投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五十八章 朱兒第七十四章 臨陣第七十五章 樞密院章程第六十八章 救還是不救?第四章 岳陽二第一百零三章 李自成的心態第四十九章 年輕氣盛李郎君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一百零二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二第七十四章 鳳陽地動四第五十八章 孫vs李二第二章 決河之意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鄭經的瘋狂二第十章 城陵磯之戰第四十四章 善後第十六章 拔營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二十二章 何去?第五十章 一厥名王四第二十二章 何去?第九十五章 黃得功之勇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一百零九章 滾滾狼煙第四十二章 渡河二第十九章 洞庭湖水戰三第五十二章 不見長安見浮雲第七十二章 南昌城中第三十一章 高傑之心第七章 攻城第三十九章 姚啓聖第三十二章 大戰帷幕二第二十七章 黃河一水第七十八章 開拔第一百一十章 東進第九十三章 兄弟相逢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金華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鄭經的瘋狂第四十二章 渡河二第六十五章 孫傳庭潼關會將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八章 放賑之議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遺訓二第七十七章 黃得功之死二第五十四章 餘波第一百二十章 陳州之夜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征第十章 收兵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四十五章 破劉良佐第三十八章 威遠城下四第五十七章 後事第十章 凌濛初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戰第三章 授田二第十二章 撤軍第五十章 百里麥青青第八十章 常國安二第七十六章 二勝第六十章 王老新曲第一百三十五章 說袁時中三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三十九章 水戰三第八十一章 鄖陽之戰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一百章 天下震動第五十三章 鳳陽城第四十二章 張軒的思量第七章 萬事民爲先
第十五章 夜宿第五十七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十七章 決戰二第五十六章 病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六十四章 臨潁炮第三十六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二第九十五章 闖曹之間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九章 羅玉嬌第二十二章 朱仙鎮二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四十四章 善後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第一百零八章 易定難平第一百三十一章 武興元年第四十九章 年輕氣盛李郎君第五十九章 滇軍第四十五章 大順天下第四十章 奪門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第四十八章 一厥名王二第四十三章 賞賜第六十五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第七十七章 收尾第一百三十三章 說袁時中第三章 岳陽第三十九章 水戰三第七十九章 吳自蘭來投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五十八章 朱兒第七十四章 臨陣第七十五章 樞密院章程第六十八章 救還是不救?第四章 岳陽二第一百零三章 李自成的心態第四十九章 年輕氣盛李郎君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一百零二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二第七十四章 鳳陽地動四第五十八章 孫vs李二第二章 決河之意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鄭經的瘋狂二第十章 城陵磯之戰第四十四章 善後第十六章 拔營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二十二章 何去?第五十章 一厥名王四第二十二章 何去?第九十五章 黃得功之勇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一百零九章 滾滾狼煙第四十二章 渡河二第十九章 洞庭湖水戰三第五十二章 不見長安見浮雲第七十二章 南昌城中第三十一章 高傑之心第七章 攻城第三十九章 姚啓聖第三十二章 大戰帷幕二第二十七章 黃河一水第七十八章 開拔第一百一十章 東進第九十三章 兄弟相逢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金華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鄭經的瘋狂第四十二章 渡河二第六十五章 孫傳庭潼關會將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八章 放賑之議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遺訓二第七十七章 黃得功之死二第五十四章 餘波第一百二十章 陳州之夜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征第十章 收兵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四十五章 破劉良佐第三十八章 威遠城下四第五十七章 後事第十章 凌濛初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戰第三章 授田二第十二章 撤軍第五十章 百里麥青青第八十章 常國安二第七十六章 二勝第六十章 王老新曲第一百三十五章 說袁時中三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三十九章 水戰三第八十一章 鄖陽之戰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一百章 天下震動第五十三章 鳳陽城第四十二章 張軒的思量第七章 萬事民爲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