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過河請兵

?

第十七章

過河請兵

大計以定,剩下的就是如何執行了。

不過,有一事卻讓人費思量。

以李自成的本意,想以三營全師南下,決戰左良玉。但是現在張軒在小袁營之中鑄炮,源源不斷的木材,鐵料彙集在小袁營之中,正在打造,或者已經打造好的鐵爐,還有鐵模什麼的,都費了好大功夫。

如果一朝遺棄,豈不是白費了好大功夫?

如果南邊來的官軍,實力很強還好,李自成定然全力以赴,什麼鑄炮之事,放棄就放棄。但是現在他分明感覺到南下一戰,他勝算已經握住了五成,剩下的五成,就要看臨機決斷了。

這時候再將小袁營也帶過去,有沒有必要。

最後李自成與曹操終於決定,將兩營輜重老弱全部寄放在小袁營之中,兩營帶着精銳戰兵,十萬之衆,南下與官軍作戰。而張軒鑄炮之事,決不停止。

城外如此大的動靜,開封城之中,又怎麼能毫不知情。

十萬大軍出動的動靜,簡直是浩浩蕩蕩的,在開封城上都能看得清楚。

就在高名衡再次召集各級官員議事的時候,黃澍正在忙自己的事情。

“黃大人,饒命。黃大人,饒命。”一個胖乎乎的士紳模樣的人,跪在地面之上,只是他圓乎乎的肚子,很影響他的下跪動作。

黃澍臉色和煦,說道:“李員外,你當年有一個諢號,叫李瞎虎對嗎?”隨即臉色一板說道:“還真是瞎子,什麼錢該賺,什麼錢不該賺,你不知道嗎?有些錢賺了,你就要用命去填。”

這位李員外年輕時候,也是開封地面上的一霸,也不知道攀了那位貴人,幾十年間,從一文不名的窮小子,變成了開封府之中赫赫有名的大糧商。橫行霸道,仗着後臺硬實,什麼事情沒有做過。

反手之間,不知道多少百姓,被他坑死。

只是萬萬沒有想到,今天他的後臺也救不了他。

“黃大人,小的知錯了。能不能看在王府裡面那位,給一面子,這糧食我全部捐給官府,我一分都不要。”李員外說道。

黃澍嘆息一聲,說道:“可惜遲了。”黃澍低頭來道李員外耳朵上輕輕的說道:“你以爲沒有周王他老人家同意,我會來嗎?”

李員外聽了這一句話,渾身一震,頓時癱軟下來了。

黃澍起身大聲說道:“我不要你的糧食,只有

你的人頭,以儆效尤。來人。”

“學生在。”一個三十歲上下的男子站了出來,他雖然一身戎裝,但是依舊帶着幾分書生氣,說道。

“熙亮,將此人斬首示衆。”黃澍說道。

“是。”李熙亮說道。

開封李家是開封大戶人家,家資也在百萬之上,這樣的人家,在開封城之中大抵有十八家上下,與周王府一起佔據了開封城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財富。李熙亮是李家嫡子。

黃澍一心想要建社兵,而李熙亮就是黃澍中意的社兵領袖,因爲李熙亮在開封府生員之中,也是相當有威望的。而且素有功勳,在李自成二攻開封之役,李熙亮就帶人上城,在闖營爭奪城牆上的洞穴的時候,也是李熙亮先行火燒煙燻之策,大建功效。

故而雖然社兵還沒有正式成立,黃澍就已經將李熙亮帶在身邊。

李熙亮答應下來,自然不需要李熙亮動手,李家兩個家丁就衝上來,將李員外壓了下來,先用破布塞住李員外的嘴,隨即外面一聲慘叫。李員外的人頭就呈上來了。

黃澍以袖掩鼻說道:“掛在牌坊之上就行了。”打發了李員外的人頭,黃澍下令說道:“傳令下去。開封糧價,皆以平價,敢有漲價惜購者,這就是榜樣。”

黃澍的命令傳了出去,再也圍了裡三層外三層的開封百姓紛紛歡呼,說道:“青天大老爺----,青天大老爺----”

一時間無數百姓跪下叩頭。

其實黃澍也知道,他所謂的平價已經被尋常年份翻出一倍有餘了。但是黃澍也很享受這種被百姓擁戴的感覺。

“大人,”李熙亮在黃澍身邊低聲說道:“巡撫大人,派人來請您了,說是南邊有消息了。”

黃澍精神一震,立即明白,所謂的南邊就是援軍。壓抑着心中的激動說道:“走。”

開封巡撫衙門之中。

“諸位,丁大人已經來信了,他帶着四鎮精兵,共一十六萬,如今就在城南五十里的朱仙鎮,而闖賊與曹營已經大舉南下,如今開封城外,只剩下城北的袁賊了。”高名衡說道:“闖賊之敗,指日可待。”

無數官員士紳都鬆了一口氣。

畢竟在他們看來,闖曹兩賊的大名,可以讓小兒止啼,雖然小袁營的名聲稍稍好一點,但是是總就是賊人。城外百萬之衆環繞,他們如何能放心下來,此刻聽說了這話,這些人紛紛說道:“都是高大人之功,才能讓開封城在羣賊環繞之下,屹立不倒。”

“對,對,對。”所有人都有一種喜悅之情。

高名衡手一擺,止住了所有雜音,說道:“諸位,不要高興的太早了,雖然闖曹兩營已去,但是依舊有小袁營在,小袁營不除,我開封城,依舊算不得安全,只是開封城中的兵力,大家都知道,守城有餘,但是野戰是萬萬不能的。只有過河請兵,南北夾擊,即便不能全殲小袁營,也要趕走他。只是這過河請兵之事,誰願意走一趟。”

“這----”

一時間所有人都鴉雀無聲了。

過河請兵,這四個字,說起來容易,但是做起來卻很難。

開封城距離黃河,最近的地方不過十里上下,但這十里卻不是尋常十里,小袁營數萬之衆,就在黃河邊上。想要渡河,難道不怕一去不復返嗎?

黃澍心中冷笑,暗道:“都是一羣膽小鬼。”

在一片喜氣洋洋之中,黃澍心中卻有一點發冷,這一羣鼠目寸光之輩,難道以爲闖賊現在離開,就不會再回來了,闖賊留小袁營在此,已經很明顯的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闖賊是萬萬不會放棄開封城的。

如果左良玉不敵闖賊,恐怕闖賊還回再回來了,都以爲這一次會和上一次一樣,有驚無險嗎?

做夢。

而今闖賊一大失策,就是分兵,如果不趁闖賊分兵之時,斷其一臂,等闖賊再回來,恐怕城中就真沒有回天之力,那時候的開封城中的處境,未必比過一趟河安全。

“下官願往。”黃澍說道。

高名衡大喜,雖然他對這個愛出風頭,後臺又硬的黃澍不大喜歡,但是關鍵時候能靠得住的,也只有這幾個人。說道:“黃推官有何要求?儘管提來。“

黃澍說道:“下官沒有什麼要求,只求拔下百騎,速去速回,不敢耽擱城中大事。”

高名衡說道:“陳總兵,你立即拔下百騎護送黃推官過河。”

“是。”陳永福有一點牙疼,他麾下四千精銳之中,騎兵也不是太多,但是如今的局面又推託不得。只能咬着牙答應下來。

黃澍雷厲風行,帶着陳永福的百餘騎兵,也帶上了幾個伴當,其中就有李熙亮。沒有從北門出城,而是從東門出城,想繞一個大圈子,過河。只是他將小袁營的探哨想得太簡單了一點。從東門出城沒有多久,就遇見了小袁營的探馬。只是探馬數量不多,見黃澍百餘人的馬隊,只能暗暗跟隨,目送他們過了黃河。

見此,黃澍就知道,去的時候容易,回來的時候就難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第二十三章 降將第三章 袁時中的選擇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六十九章 決戰之前第四十一章 登陸第三十四章 水師第九十四章 黑虎頭旗第二十六章 孟家莊第十三章 城陵磯之戰四第七十七章 湘西之戰第一百三十二章 浦陽江之役二第八十四章 佈局第三十一章 驅虎第七十五章 鳳陽地動五第二章 曹營建制第二十七章 政爭第六十二章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第六十三章 勸進第三十二章 大戰帷幕二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第七章 下蕭縣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七十四章 陣戰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八十七章 天下繁華揚州城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第二十七章 政爭第一百二十八章 誅逆子第三十二章 南陽第五章 高鬥樞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六十章 張軒的大禮第五十二章 馬踏開封城第三十九章 渡河之役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七十三章 劉文秀東行記二第三十八章 威遠城下四第三十七章 威遠城下三第九十三章 南陽曹幼瑾第七十三章 張可望失言第二十二章 沙河之畔二第四十八章 郾城會盟第八十九章 老對手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來第二十二章 醫療營二第六十三章 鄭鴻逵的火器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六十六章 左良玉的大撤退第六章 死中求活第一章 吳王六部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欽臣第六十八章 虛實真假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一百一十五章 金華之變第七十七章 大夏軍制二第二十四章 歸德軍第四十六章 覆軍殺將三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公廟中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陽城第八十章 黑夜褪去第一百二十八章 發現樑以樟第七十章 督師伏兵欲屠龍第一百章 赴湯蹈火二第三章 岳陽第三十四章 失敗的渡河第八章 城陵山磯第七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六十八章 剃髮令第三十三章 湘陰之戰第七十六章 戰略第九章 棗陽之戰第八十七章 夜談二第十四章 金不換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八章 攻城二第七十八章 湘西之戰二第三章 搶飯第九章 攻城三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第一百一十七章 朱大典第七十九章 羅岱的智慧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五十二章 覆軍殺將九第八十二章 胡澹第七十六章 官軍大敗第三十六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二第三十八章 水戰二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一百三十五章 多爾袞二第二十一章 談判第二章 曹營建制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一百零六章 襄城之戰三第一百一十八章 闖營的戰略轉向第五十一章 臨潁城下丁啓睿第七十三章 各方雲動
第二十三章 降將第三章 袁時中的選擇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六十九章 決戰之前第四十一章 登陸第三十四章 水師第九十四章 黑虎頭旗第二十六章 孟家莊第十三章 城陵磯之戰四第七十七章 湘西之戰第一百三十二章 浦陽江之役二第八十四章 佈局第三十一章 驅虎第七十五章 鳳陽地動五第二章 曹營建制第二十七章 政爭第六十二章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第六十三章 勸進第三十二章 大戰帷幕二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第七章 下蕭縣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七十四章 陣戰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八十七章 天下繁華揚州城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第二十七章 政爭第一百二十八章 誅逆子第三十二章 南陽第五章 高鬥樞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六十章 張軒的大禮第五十二章 馬踏開封城第三十九章 渡河之役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七十三章 劉文秀東行記二第三十八章 威遠城下四第三十七章 威遠城下三第九十三章 南陽曹幼瑾第七十三章 張可望失言第二十二章 沙河之畔二第四十八章 郾城會盟第八十九章 老對手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來第二十二章 醫療營二第六十三章 鄭鴻逵的火器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六十六章 左良玉的大撤退第六章 死中求活第一章 吳王六部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欽臣第六十八章 虛實真假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一百一十五章 金華之變第七十七章 大夏軍制二第二十四章 歸德軍第四十六章 覆軍殺將三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公廟中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陽城第八十章 黑夜褪去第一百二十八章 發現樑以樟第七十章 督師伏兵欲屠龍第一百章 赴湯蹈火二第三章 岳陽第三十四章 失敗的渡河第八章 城陵山磯第七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六十八章 剃髮令第三十三章 湘陰之戰第七十六章 戰略第九章 棗陽之戰第八十七章 夜談二第十四章 金不換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八章 攻城二第七十八章 湘西之戰二第三章 搶飯第九章 攻城三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第一百一十七章 朱大典第七十九章 羅岱的智慧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五十二章 覆軍殺將九第八十二章 胡澹第七十六章 官軍大敗第三十六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二第三十八章 水戰二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一百三十五章 多爾袞二第二十一章 談判第二章 曹營建制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一百零六章 襄城之戰三第一百一十八章 闖營的戰略轉向第五十一章 臨潁城下丁啓睿第七十三章 各方雲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