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天下形勢在指掌

“羅岱,回去。”羅汝才說道:“會有用你的時候,不過不是現在。”

羅岱說道:“掌盤子,叔爺,咱們來到壽州城下,根本沒有用力攻過城,您到底再想什麼?”

羅岱的問題,不僅僅問出了羅岱的疑惑,還問出了曹營麾下好多人的疑惑,所有人都看向羅汝才,想聽聽羅汝才怎麼說?

“怎麼,覺得孤老糊塗了。”羅汝才眼睛微微一眯,一絲精光閃過,目光閃過,沒有一個人敢與羅汝纔對視。羅汝才說道:“該幹什麼都幹什麼去。劉汝桂,你明天繼續。”

“是。”衆人齊聲答應道。隨即散去。

羅汝纔將羅玉龍與張質留下來,他斜靠在虎皮椅子上,長長的虎毛將羅汝才大半個身子埋沒進去,說道:“玉龍,你似乎也不明白,我爲什麼頓兵於此?”

“是。”羅玉龍說道:“我實在是揣摩不到父帥深意。”

羅汝才心中暗道:“玉龍這一段事情,別的沒有學到,倒是學到沉得住氣了。”如果放在之前,羅玉龍定然是第一個問這個問題的。有一點進步,羅汝才說道:“張先生,你制定沿河而下,直抵江南的計劃,是不是張軒的手筆?”

張質一聽,心中一動,說道:“正是,卻不知道其中有什麼問題?”

羅汝才淡淡一笑,說道:“是一個好計劃,一個紙上談兵的好計劃,卻不知道兵勢如水,因時而變,因勢而變。比如他因爲左良玉在九江,安慶,就制定大軍從揚州渡江,卻不想官軍乘船,從上游到下游,何其之速,千里江陵一日還。左良玉在九江,於在揚州,相差不過一兩日水程而已。稍稍一慢,就會被人堵在揚州,到時候想渡江,就難如登天了。”

如果張軒在這裡,定然是一身冷汗。

張軒之所以制定這個計劃,不過是絕對清軍下江南,幾乎非常輕鬆,自然覺得能複製清軍當初的戰績,卻不知道時勢不同,可用於當時,卻不可用於如今。

當時多鐸下南京有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左良玉大軍南下,黃得功被調過去打左良玉了。江北的兵力幾乎調空了,有這個大空檔,清軍自然長驅直入了。與其說,清軍是攻下江南,還不如說南明開門揖盜。

羅汝才並不知道這一段發生在將來的歷史,但是以他敏銳的戰略眼光,看出來張軒的計劃不行,此刻官軍各部或有私心,但還沒有到水火不容的地步。而南京又是如此重要,一旦羅汝才大軍南下,左良玉一定會回援的。

特別是左良玉與東林黨的關係密切,這個回援速度還會相當的快。

張質不通兵法,不過聽羅汝才言之成理,說道:“殿下,以爲當如何?”

“當緩進,速決,急攻。”羅汝才說道。他一邊說一邊看向羅玉龍。見羅玉龍聽得認真,繼續說道:“我聽說爲大事者,不謀什麼,就不能什麼啊?”

結果一時間忘詞看了。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張質立即說道。

“對,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羅汝才說道:“下江南之事要看得遠一些,黃虎都打下武昌了,聽說皇帝小兒連連下詔,讓左良玉進軍,左良玉爲什麼不進?”

“玉龍你來說?”羅汝才問道。

“這----”羅玉龍沉吟道,他不知道該從什麼地方說起來。

“你覺得,左良玉能不能打得過黃虎?”羅汝才引導他問道。

“大概能吧。”羅玉龍對戰事之上,還是很敏銳的,說道:“朱仙鎮大敗,左良玉損失慘重,但是之後,寧可棄襄陽,棄武昌,也不與我交鋒。而今也有一年多了。左良玉應該恢復了不少戰力,而黃虎之前,也被黃得功打得大敗,一度要投奔我們,後來依附革左五營,但是老底子損失太大。我聽說,現在黃虎西王軍之中,被他分成兩部,一部是舊部人馬,一部是降兵。如此恐怕是抵不過左良玉的。黃虎之所以攻陷武昌,不過是撿一個現成的便宜。”

羅汝才聽羅玉龍將闖營與曹營合營的時候,說什麼我們,有些不舒服,不過也沒有多在意。

“那左良玉爲什麼不西進?”羅汝才問道。

“他不怕黃虎,怕李闖。”羅玉龍說道:“恐怕左良玉覺得,他大軍還不足以與李闖爭鋒。”

“那他在等什麼?”羅汝才說道。

“等----”羅玉龍有些撓頭,他沒有覺得左良玉在等什麼。

張質眼光閃爍,他比羅玉龍聰明太多了,此刻已經想到了答案,心中暗道:“我恐怕是低估了羅汝才,即便是張軒也不如羅汝才這分老辣。”

“李自成會一直在襄陽嗎?”羅汝才問道。

“不會,孫傳庭就要出關了。”羅玉龍下意思說道,隨即他反應過來了,說道:“左良玉在等李自成北上。”

“對。左良玉是一個滑頭。”羅汝才帶着幾分不屑道:“只想吃肉,不想啃骨頭。”

張質心中暗道:“孫公實在是難,怪不得有這麼人督促孫公出關。盼孫公出關的人太多了。”

“不過,前提是我們不做的太過。”羅汝才說道:“如果我們威脅鳳陽的話,說不定會將左良玉引來,如果提前暴露出下江南的心思,左良玉或許就不走了。所以要等,要緩進。”

“那要是李闖將我們想攻江南之事,傳給官軍怎麼辦?”羅玉龍脫口而出。

“官府那麼容易相信李闖的話,不會覺得李闖另有陰謀?”羅汝才說道:“比如,讓左良玉北上,保住闖營在湖廣的地盤。”

李自成大軍北上,所面臨比如是湖廣一帶的兵力空虛,這是必然。左良玉等得這就是這個時候。

“所以在左良玉大舉西進之前,或者說孫傳庭與闖營開戰之前,我們要緩,要等。耐着心思不要着急。”羅汝才說道。

“那什麼是速決?急攻?”羅玉龍問道。

“張軒還是有些眼光的,我們必須清掃江北官軍,否則到時候腹背受敵,須打一大仗,殲滅黃得功,以及鳳督淮督麾下大部分兵力,至少讓他們沒有時間干預我們。不過這一仗打得要快,在數日之內結束。到時候主力大軍南下。數路渡江,即便是左良玉在武昌知道了,也來不及回援。不過到了江南,我們第一個要對付的,就是左良玉了。”羅汝才緩緩的說道。

“父王,我知道怎麼做了。”羅玉龍說道。

羅汝才說道:“張先生。”

“臣在。”張質說道。

羅汝才說道:“派人將這一番話,傳給我那個不成器的女婿。”

“是,臣明白。”張質立即說道。

羅汝纔有些疲倦,說道:“我累了,你們下去吧。”

羅玉龍與張質立即行禮退下去了。羅汝才聽着遠遠傳來的號角爭鳴,感受腹中一處隱隱作痛,用力摸去,只覺得一處腫塊越來越大。

“我還能活多久,能不能支撐着給玉龍這孩子打下一片天地?”羅汝才自己問自己。

他一咬牙坐直身體,心中暗道:“不打下江南,安置好玉龍,我怎麼敢死,怎麼能死。老天爺借我十年光陰,我讓天下人看看,鹿死誰手。”

有長進的不僅僅是張軒,曹宗瑜,連羅汝才也是如此。

張軒當初日日給羅汝纔講史,講歷代興亡戰事,後來張軒離開之後,羅汝才也沒有斷過,在生死之間走過一遭,羅汝纔有幾分大徹大悟,這分眼光絕非歷史上的羅汝才所有。

第八十五章 樟樹鎮第三十五章 從長計議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聲桓吃癟第四十三章 玉帶編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聲桓吃癟第七十九章 聯姻之謀第七十六章 決心第十一章 羅玉嬌的愧疚第三十二章 大戰帷幕二第六十三章 得訊第一百零七章 襄城之戰四第十七章 金聲桓的抉擇第七十三章 各方雲動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陳州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第一百三十三章 清廷來使第一百四十章 別雲間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九十一章 江山如畫第七章 朝議大政三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德餘波第五十三章 覆軍殺將十第一百三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六十四章 奠墳第二十九章 斬盡殺絕第四十九章 正氣歌第六十一章 時疫第三十六章 威遠城下二第七十四章 鳳陽地動四第五十八章 竭澤而漁第七十章 決戰之前二第十四章 舟山之變二第七章 湘江北去第五十章 覆軍殺將七第一百零七章 田雄之死第一百二十四章大丈夫難免妻不賢子不孝二第二十七章 西平營第六十三章 鄭鴻逵的火器第一百零三章 圍襄城第五十章 平城第二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二第七十九章 吳自蘭來投第九十七章 闖營至第三十一章 驅虎第五章 大軍開拔第七十六章 決心第十五章 房村之役二第三十五章 二道城牆之議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三十八章 授田儀式第八十四章 佈局第四十章 傅宗龍之夜襲第五十九章 出京第六十三章 高一功的處境二第七十四章 劉文秀東行記三第十九章 阮進之策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一百零二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二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二十二章 炮戰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三十六章 紛紛勤王兵第三十三章 我是誰?第四十二章 鬱悶的鄭鴻逵第五十八章 樞密院第一百零二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二第五十六章 鳳陽城三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三十六章 王進才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處境第二十八章 王良謨第五十九章 滇軍第一章 汝寧第十七章 過河請兵第四十章 水戰四第三十八章 奪炮第九十一章 侯方域的信第十一章 羅玉嬌的愧疚第一百二十九章 閨中之事第十四章 城陵磯之戰五第五十三章 鳳陽城第六十九章 鳳陽地動第一百一十章 李信之死二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十七章 過河請兵第七十一章 湖口三第八十七章 天下繁華揚州城第一百一十三章 分兵之策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六十六章 信陽城二第九十三章 兄弟相逢第五章 大軍開拔第八十六章 烽火揚州路第六十九章 闖王大破牛成虎第五十九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三第三十八章 奪炮第四十三章 鏖戰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
第八十五章 樟樹鎮第三十五章 從長計議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聲桓吃癟第四十三章 玉帶編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聲桓吃癟第七十九章 聯姻之謀第七十六章 決心第十一章 羅玉嬌的愧疚第三十二章 大戰帷幕二第六十三章 得訊第一百零七章 襄城之戰四第十七章 金聲桓的抉擇第七十三章 各方雲動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陳州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第一百三十三章 清廷來使第一百四十章 別雲間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九十一章 江山如畫第七章 朝議大政三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德餘波第五十三章 覆軍殺將十第一百三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六十四章 奠墳第二十九章 斬盡殺絕第四十九章 正氣歌第六十一章 時疫第三十六章 威遠城下二第七十四章 鳳陽地動四第五十八章 竭澤而漁第七十章 決戰之前二第十四章 舟山之變二第七章 湘江北去第五十章 覆軍殺將七第一百零七章 田雄之死第一百二十四章大丈夫難免妻不賢子不孝二第二十七章 西平營第六十三章 鄭鴻逵的火器第一百零三章 圍襄城第五十章 平城第二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二第七十九章 吳自蘭來投第九十七章 闖營至第三十一章 驅虎第五章 大軍開拔第七十六章 決心第十五章 房村之役二第三十五章 二道城牆之議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三十八章 授田儀式第八十四章 佈局第四十章 傅宗龍之夜襲第五十九章 出京第六十三章 高一功的處境二第七十四章 劉文秀東行記三第十九章 阮進之策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一百零二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二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二十二章 炮戰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三十六章 紛紛勤王兵第三十三章 我是誰?第四十二章 鬱悶的鄭鴻逵第五十八章 樞密院第一百零二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二第五十六章 鳳陽城三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三十六章 王進才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處境第二十八章 王良謨第五十九章 滇軍第一章 汝寧第十七章 過河請兵第四十章 水戰四第三十八章 奪炮第九十一章 侯方域的信第十一章 羅玉嬌的愧疚第一百二十九章 閨中之事第十四章 城陵磯之戰五第五十三章 鳳陽城第六十九章 鳳陽地動第一百一十章 李信之死二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十七章 過河請兵第七十一章 湖口三第八十七章 天下繁華揚州城第一百一十三章 分兵之策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六十六章 信陽城二第九十三章 兄弟相逢第五章 大軍開拔第八十六章 烽火揚州路第六十九章 闖王大破牛成虎第五十九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三第三十八章 奪炮第四十三章 鏖戰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