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傅宗龍的最後一戰

?

第四十一章傅宗龍的最後一戰

“傅宗龍縱然還有些戰力,你們有兩萬人,還有營寨可憑依,就這樣讓敵人打破營寨,也就罷了,我還能原諒,但是被打破營寨之後,你們居然連局面都控制不住,自相殘殺,到了天明纔算穩定了局勢,這樣無能之輩,還有何顏面讓我饒命。”李自成厲聲喝道:“拖下去斬了。”

李自成身邊幾個大漢立即將這些將領給拉下去,斬訖來報。

張軒頓時覺得自己脖子上冷颼颼的。心中有些兔死狐悲,他覺得自己如何在秦軍將領的處境之下,估計做不到更好。別的不說,如果傅宗龍是打自己的營盤,張軒也不覺得自己能堅持下來。

“我運氣真好。”張軒先是這樣想,隨即又感覺到:“傅宗龍的眼光真毒。一眼就看出破綻。而且是無法彌補的破綻。”

降兵初入義軍,遠遠不是十幾日就能整合好的,更不要說,這幾日李自成又督促降兵攻寨,傷亡慘重之下,對義軍越發生出離心,而且這些官軍降將,也未必沒有自己的小心思,這個局面,一時半會,李自成也改變不了。

李自成處置了這幾員將領之後,立即佈置李過,高一功,劉芳亮等人率領騎兵去追擊傅宗龍,務必要斬殺傅宗龍,羅汝才也派王龍,張應元各率本部去追擊,大營在這裡也沒有意義了,立即拔營,向北而去。

雖然大雨剛過之後,道路泥濘,但是李自成一聲令下,無人敢違逆,再說張軒東奔西走大半年,轉戰川豫鄂三省,行程數千裡,什麼樣的路沒有走過,這一點泥濘算得了什麼,張軒下令所有士卒的腳下都綁上一把枯草,這樣走路的時候,就可以少沾泥濘,但是大軍行動不能不帶輜重,而且老營一移過來,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轉運大車,實在是一道艱難的路程。

張軒不得不想辦法維修官道,好讓後面好走。

張軒在泥濘之中掙扎的時候,傅宗龍也走到了他最後時刻。

傅宗龍殺盡全軍騾馬,讓全軍上下吃了最後一餐,點起最後能戰之兵只有六千餘人,突擊他早已選好的秦軍降軍的營地,大破之,然後率領大軍在黑夜之中向項城方向挺進,因爲項城是傅宗龍距離最近的城池了,如果有項城城牆作爲依靠,補充了糧草,再與李自成相持幾十天,傅宗龍也能做到。

算起來這一天正好是傅宗龍被圍火燒店的第十天。

“停下吧,所有人就地修整。”傅宗龍臉色通紅,渾身大汗淋漓,肚子也餓了。從昨夜到現在,一路行軍,傅宗龍咬着牙硬挺着而已,現在實在是堅持不住了,不過,傅宗龍之所以要停下來,卻不是他個人堅持不住了。

“大人,我們現在據項城只有二十里,咬咬牙到了項城再休息不遲。”李本實說道。

“不。”傅宗龍說道:“我們走不到項城了,現在的情況,如果不休息,只需百餘騎兵就能將我們擊潰。而如果稍稍一停,恐怕大隊騎兵就過來了。”

“大人,我揹你走。”楊從義說道:“我還有力氣,我可以先揹你去項城。”

“不用了。”傅宗龍說道:“你覺得沒有了這數千士卒,我即便到項城,這項城區區小縣,能堅守得住嗎?”

楊從義頓時無言。

的確如此,有士卒再加上城牆,糧食。這些條件都滿足之後,才能談堅守之事,否則光有城池,單單憑藉城中那些鄉兵,怎麼能擋住闖營大軍,闖營這一段時間攻破的縣城還少嗎?

“我們唯一的生路,就是在這裡,與闖營一戰,力挫闖營。還有生機,否則就戰死此地吧。”傅宗龍眼睛之中露出堅毅的目光。

諸將無法,齊聲說道:“是。”

昨夜六千人出了火燒店,而現在只剩下三千人上下了,大多不是戰死的,而是趁着夜色逃走的。現在稍稍有理智的人都知道,傅宗龍的目標太大,跟着傅宗龍就是闖軍追擊的目標,而如果獨自逃走,就容易多了。

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從容赴死了。

傅宗龍身邊最後的三千人,是川軍的精華所在。

果然不出傅宗龍所料,他們剛剛休息一會,就聽見了馬蹄之聲,雨後的地面之上積水不少,故而這馬蹄之聲不如往日的清脆,反而有一點點沉悶,還時不時的聽見了踏水之聲。

傅宗龍立即下令全軍戒備。

先是數騎,圍繞着官軍打轉,然後有一隊一隊,大約半個小時之後,大隊人馬到了,先到的不是別人,正是傅宗龍的老相識,李過。

李過見傅宗龍只有三千人馬,也沒有馬隊,立即決定不等後面大隊人馬,先行擊破傅宗龍。他收攏身邊的散騎,大概有兩千多騎,分成四隊,繞着官軍不住轉圈,然後突然轉向想陣中撞上去。

一瞬間血光崩裂,人喊馬嘶有一種天崩地裂之感。

剛剛下過雨的地面上,畢竟有些泥濘的,馬跑起來的速度,也不是太快,馬蹄踏在泥水之中,掀起無數泥水。人與馬都好像是在泥水之中,打滾一樣。渾身上下沒有一處乾淨的地方。

傅宗龍再也不能無動於衷了,他手按寶劍。站在陣中四處觀戰,其實他知道,他現在什麼也做不了,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傅宗龍將手邊的所有人都派上了戰場,身邊只剩下一個楊從義。他即便有再多的想法都沒有用了。

交戰剛剛開始,李過就大吃一驚。他也不是第一次打仗了,歷次做戰,衝擊步陣的事情,也沒少做,幾乎每一次都是一衝就破,但是今日他感受到了什麼叫做堅毅。什麼叫做不動如山。不管是什麼撞上來,矮小的川軍都咬着牙紋絲不動,握住長槍對着戰馬,直到被馬撞死。用自己的身體降低了馬速。 自己被撞死的同時,也將長槍刺進戰馬的身體之中。

一時間人仰馬翻。

騎兵一旦失去了速度,與步兵混雜在一起,就變得不難對付了,無數長槍蜂擁而至,一名名騎兵落馬,而落馬之後的騎兵根本不需要問,絕無生理。

李過應該慶幸,慶幸他們這些在決戰之前,弓矢火器已經全部用完了,否則今日一戰,李過絕對沒有那麼輕鬆的撞進來。

“收兵。”李過立即下令。

闖營的老底子就那麼多,李過可不想將人折損到這些人身上,在李過看來,這些人都已經是死人了,唯一的區別是被誰殺死。李過重整人馬,發現剛剛一接觸,就有兩百騎兵折損在步陣之中,讓李過微微心疼。

當然了官軍的損失只會比李過多,不會比李過少。

“大人,有馬肉吃。”李本實立即說道:“屬下,這就埋鍋爲大人煮肉。”

“還煮什麼肉?”傅宗龍說道:“將肉分下去,讓諸將士吃吧。”說話之間,傅宗龍抽刀在一匹死馬之上取下一塊肉,硬生生的吞了下去。傅宗龍腸胃如何消化得了這生肉,不過硬撐着嚥下去而已。

他知道,已經沒有埋鍋做飯的時間了。

有傅宗龍坐榜樣,頃刻之間,幾十匹死馬的肉,就被將士吃光了。

李過看着官軍的陣勢,也發現了官軍最重要的缺點,沒有遠程武器。弓矢弩炮全部用光了,李過立即命令所有騎兵圍繞着步陣射箭放銃,雖然李過乃是闖營精銳,但並沒有多人精通騎射之術,不過,官軍對數十步外的騎兵無能爲力,就好像是訓練一樣,一時間他們紛紛射擊,弓矢,銃子紛紛打過來。

第七章 軸承第六十一章 臨淮爭奪第十五章 夜宿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宗敏之死第六十三章 凋零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七十二章 南昌城中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十三章 老營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十六章 金聲桓的困境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遺訓二第九十六章 三侯並封第五十三章 覆軍殺將十第七十二章 戰長沙之致師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三十五章 崇禎十六年的元宵第三十四章 失敗的渡河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南現狀第八十七章 何面目見舊部於地下第十八章 勝負之數第五章 攻城器械第五十九章 滇軍第十三章 城陵磯之戰四第六十八章 虛實真假第三十七章 各自奇謀第六十章 張軒的大禮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七十四章 臨陣第三十二章 餌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陳州二第七十九章 劉承胤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九十九章 赴湯蹈火第十二章 小命保住了第一百一十七章 隆武元年第一百三十八章 福建震動第七十三章 張軒立陣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三十三章 兵變餘波第六十三章 勸進第二十八章 李神醫第二十章 烽火崎山路四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七十三章 張軒立陣第八十五章 史可法第十七章 決戰二第六十二章 順清之間第七章 軸承第二十九章 軍心第十三章 舟山之變第三章 代爲號令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征第十五章 城陵磯之戰六第三十五章 從長計議第一百零九章 女人第四章 往來無白丁二第八十五章 革左五營第九十章 湖口攻防戰二第四章 往來無白丁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羅再聚第五十五章 華夷之辨第六十一章 河南之屠三第六十六章 錢糧二第七十章 決戰之前二第十四章 金不換第八十四章 催命煙花第四十五章 大順天下第六章 蕭縣第七章 湘江北去第一章 淮河之上論形勢第七十九章 羅岱的智慧第七十九章 常國安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七十章 決戰之前二第八十七章 何面目見舊部於地下第二十八章 樹德於天下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三十四章 投名狀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局勢第四十七章 覆軍殺將四第二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二第九章 羅玉嬌第六十四章 家書第九章 搓扁捏圓第二十三章 朱仙鎮三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八十章 劉承胤的“首級”第九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十五章 房村之役二第四十三章 求援第五十章 平城第五十章 一厥名王四第十六章 金聲桓的困境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圍南昌第三十章 倔強的羅汝才第三章 袁時中的選擇
第七章 軸承第六十一章 臨淮爭奪第十五章 夜宿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宗敏之死第六十三章 凋零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七十二章 南昌城中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十三章 老營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十六章 金聲桓的困境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遺訓二第九十六章 三侯並封第五十三章 覆軍殺將十第七十二章 戰長沙之致師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三十五章 崇禎十六年的元宵第三十四章 失敗的渡河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南現狀第八十七章 何面目見舊部於地下第十八章 勝負之數第五章 攻城器械第五十九章 滇軍第十三章 城陵磯之戰四第六十八章 虛實真假第三十七章 各自奇謀第六十章 張軒的大禮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七十四章 臨陣第三十二章 餌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陳州二第七十九章 劉承胤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九十九章 赴湯蹈火第十二章 小命保住了第一百一十七章 隆武元年第一百三十八章 福建震動第七十三章 張軒立陣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三十三章 兵變餘波第六十三章 勸進第二十八章 李神醫第二十章 烽火崎山路四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七十三章 張軒立陣第八十五章 史可法第十七章 決戰二第六十二章 順清之間第七章 軸承第二十九章 軍心第十三章 舟山之變第三章 代爲號令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征第十五章 城陵磯之戰六第三十五章 從長計議第一百零九章 女人第四章 往來無白丁二第八十五章 革左五營第九十章 湖口攻防戰二第四章 往來無白丁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羅再聚第五十五章 華夷之辨第六十一章 河南之屠三第六十六章 錢糧二第七十章 決戰之前二第十四章 金不換第八十四章 催命煙花第四十五章 大順天下第六章 蕭縣第七章 湘江北去第一章 淮河之上論形勢第七十九章 羅岱的智慧第七十九章 常國安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七十章 決戰之前二第八十七章 何面目見舊部於地下第二十八章 樹德於天下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三十四章 投名狀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局勢第四十七章 覆軍殺將四第二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二第九章 羅玉嬌第六十四章 家書第九章 搓扁捏圓第二十三章 朱仙鎮三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八十章 劉承胤的“首級”第九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十五章 房村之役二第四十三章 求援第五十章 平城第五十章 一厥名王四第十六章 金聲桓的困境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圍南昌第三十章 倔強的羅汝才第三章 袁時中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