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戰

如果有可能尚可喜不想如此快投入步隊進攻。

在塞外對付孫承宗的炮壘,很多時候都有持續數日的轟擊,將對面防禦措施都轟開,然後再一舉而上。

幾乎無往而不利。

但是今日的情況卻不一樣。

雖然到現在才損失了個位數的大炮。

但是整個清廷總共才幾百門火炮,而在軍前不過不足百門火炮。

如果在持續損失下去,尚可喜承受不住。

所以他才立即派出士卒進攻。爲的不是攻下白水寨,而是吸引對面火炮的注意力。

反正這些夏軍降軍,在他們看來不過炮灰而已。並不是多被信任的。

當然如果,他們只能攻破白水寨,該有的獎賞一點也不會少的。

尚可喜的舉動,也有一些用處。

這些夏軍降軍出動之後,王大炮立即轉動炮口來轟擊這些人。

一輛輛的盾車,被打破轟成粉碎,大量士卒被打出一條條血衚衕。

不過,王大炮就接到了曹宗瑜的命令,繼續轟擊對面炮兵陣地。不用管其他人。

沒有了炮兵壓制,這些人頓時好像灑了歡一樣往前面衝,幾乎一會功夫,就要衝到缺口之處。

忽然缺口附近,無數門小炮,還有大量的火銃涌現出來。

一瞬間,槍炮之聲大做,似乎連紅夷大炮對轟的聲音也壓制下去了。

幾乎是一陣鋼鐵風暴,衝在最前面的士卒,好像是被打倒在地,甚至還有一些倒黴蛋,被散彈打中,整個人四分五裂,死無全屍。

被加強的白水寨守軍,或許重炮不多,但是虎蹲炮這類小炮一點不少。

特別是南京方面對虎蹲炮這樣的小炮,技術上更加熟練,只要有足夠的鐵料,幾乎是要多少就有多少了。

尚可喜看這個情況,心中微微一沉,立即下令,命令火炮轟擊缺口之處。

一時間幾十枚炮彈轟過去。

只是由於準頭的原因,少部分轟在白水寨外面,一部分轟在白水寨裡面。

只有三五枚炮彈轟在寨牆之上。

就好像是拆遷一樣,頓時將寨牆的缺口打開一些,將不少人衝寨牆之上震下來。大片大片煙塵將這些人都掩埋了。

只是與此同時,又一門紅夷大炮被掀翻。

這已經是第四門了。

這還是對轟的第一天。時間一長,這幾十門紅夷大炮豈不是都要葬送到這裡嗎?

一是尚可喜咬着牙,再次督促夏軍降軍進攻。不能完全指望紅夷大炮了。

白水寨這裡打的熱火朝天。

張軒這邊也能聽見隱隱約約的炮聲,他站在望樓之上,遠遠的眺望。

在他這裡看不道白水寨。

只是白水寨的消息源源不斷的傳到張軒的耳朵之中。張軒知道這一場戰事,持續很長時間。

野戰是清軍的優勢所在,守城守寨,乃是夏軍的優勢所在。

張軒相信曹宗瑜,堅持一個月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阿濟格大軍暴師在外,又能持續多長時間。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

張軒有的是耐心,等清軍一寨一寨的攻打。

西安,多鐸此刻接到了阿濟格的書信,打開一看,先走皺眉,隨即冷笑一聲,說道:“沒有想到八哥也有求我的時候。”

不過就多鐸本來說,他也不甘心就這樣班師回朝。

現在清軍大權掌握在阿濟格,多爾袞,多鐸三個人手中,但並不是說他們就沒有對手了。

多鐸是想多立下一些功勞,給多爾袞更多的支持。而同時他也要扶持阿濟格。

阿濟格爲人狂妄自大,與多爾袞,多鐸兄弟也不是多和睦的,但是總體來說,他們三個人是一母同胞,外人也將阿濟格當成多爾袞的人。

如此阿濟格大敗而回,是會影響多爾袞的聲望。

多鐸想了片刻。

立即下了決心。只留下萬餘人馬駐守,十幾萬大軍,順着武關道南下。

這十幾萬大軍之中,有相當一部分都是原來的秦軍。

秉承兵貴神速,多鐸行軍非常之快,不過數日就攻克武關,本來騷擾武關道,賀虎頭所部損失慘重,王光泰差一點死在這一戰之中。

還好他們對這裡的山川地勢非常熟悉,立即穿山走嶺逃走了。

不過,與後方消息斷絕,一時間沒有將消息傳回去。等他們將消息傳到了張軒手中的時候,已經是好幾日之後。

那時候戰場之上有翻天覆地的變化。

多鐸進入南陽盆地之後,急速南下。

圖海問多鐸說道:“十王,可是去棗陽支援八王?”

多鐸微微一笑,說道:“八哥現在不需要我支援。”

“那麼我們去什麼時代?”圖海說道。

多鐸看着地圖上說道:“八哥想要取巧,反而撞在鐵板之上了。這一次,我想要的從來是襄陽。救援八哥不過是順路而已。”

多鐸內心之中滿滿都是自信。

多鐸與阿濟格兩個批次有十幾萬大軍加入襄陽戰場,雖然這些軍隊之中有大量的降軍。

但是秦軍能征善戰之名,絕不是投降一次,就可以抵消的。

夏軍即便在兵力之上,也落入下風了。

夏軍主力被牽制在棗陽。

多鐸帶領大軍進攻襄陽,襄陽一下,清軍所有的困局都迎刃而解,如果再能全殲夏軍主力的話。從襄陽到武昌,幾乎不會遇到什麼抵抗了。

在多鐸心中,自然不願意去救阿濟格了。

而且阿濟格未必需要多鐸救。

多鐸一路行軍將一個快字,用到了極限,他沒有直撲樊城,而是繞到襄陽西側。

漢水在襄陽之後,急速擴大,成爲一條大河,但是襄陽以西,很多地方還是容易渡過的。

而且順道截斷了鄖陽與襄陽的聯繫。

當鄖陽的消息傳遞到了襄陽的時候,多鐸大軍已經在南岸站穩了腳跟。

一路東進,來到了襄陽外圍。

另一路在漢水之北,再次突擊樊城。

剛剛修建了一半的樊城再次毀於戰火之中了。

襄陽局勢,急轉直下。隨即圍繞着襄陽城外一系列小山,展開了大戰。

這些小山都不是太高,尋常時節不過,襄陽人外出踏青之地。

但是這小山因爲地勢原因,卻是很好的炮兵陣地。在上面安置紅夷大炮,居高臨下轟擊襄陽城再好不過了。

而且如果這些小山都被清軍佔據的話,那麼除卻水路之外,襄陽城就被完全包圍住了。

就正在這個時候,張軒才終於得到了消息,還是相信先傳到宜城,然後傳到了張軒手中。

張軒結過之後,覺得這一張白紙,重逾千斤。

多鐸乃是後世評價爲開國諸王戰功第一。而阿濟格也是名將之選。

張軒對付阿濟格,已經是力有不及,要對抗兩人,兵力之上,又處於下風。

頓時有一種天塌下來,我扛着的感覺。

甚至張軒更擔心宜城了。

他擔心多鐸包圍襄陽之後,會不會派騎兵南下突擊宜城,畢竟在公開情報之中,羅汝纔在宜城之中。

“我不能在這裡了。”張軒心中暗道:“局勢變化如此之快,棗陽戰事,早已成爲雞肋了。”

只是即便是雞肋,張軒也不可能從這裡抽調兵力。

否則任阿濟格與多鐸合兵,危害更大。

兵力不足,張軒瞬間想到,但是從哪裡調兵嗎?武昌決計不能再調兵了。而張應元負責壓制隆武,手中的兵力也是不夠了。

九個壺蓋蓋十個壺,總有一個蓋不上的。

不過,當務之急,是回宜城主持大局了。

這一件事情刻不容緩了。

張軒立即令人清點東西,派人請曹宗瑜過來。想了想又讓許都過來。

他們兩人是張軒麾下期望最大的兩人了。

第七十三章 戰長沙之交鋒第四十八章 李自成夜下洛陽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五章 朝議大政第十九章 決戰四第一百一十章 出師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七十九章 劉承胤第一百零九章 李信之死第三十章 棄襄陽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十六章 廢衛所授田策第十三章 擦肩而過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一百三十章 將變第七十二章 劉文秀東行記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八十八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十五章 大舅哥來援第五十九章 河南之屠第七十八章 湘西之戰二第一百零九章 斷手第三十章 倔強的羅汝才第十三章 城陵磯之戰四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六十三章 高一功的處境二第九十八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二第七十章 督師伏兵欲屠龍第八十二章 馬士英的應手第五十二章 覆軍殺將九第六十八章 鳳陽民情第八十三章 誰的心思第七十六章 大夏軍制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一百三十一章 浦陽江之役第八十四章 汝寧城之陷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五章 朝議大政第七十七章 湘西之戰第八章 拷餉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四十一章 夜第一百二十八章 發現樑以樟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九十六章 困獸四第四十章 峴山公第五十一章 立營第七十四章 白沙河之役第二十三章 工兵營第四十二章 渡河二第二十八章 釣者第三十五章 攻閩第六章 死中求活第十三章 老營第三十四章 圖賴第七十一章 戰長沙之列陣第一百零八章 易定難平第一章 家事第三十四章 投名狀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五十章 左右搖擺羅副帥第四十一章 奪門二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一百零八章 易定難平第一百零九章 斷手第五十六章 病第五十六章 病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五十三章 緩追第四十二章 張軒的思量第一百二十九章 松山餘波第六十二章 河南節度使李信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一百零六章 襄城之戰三第四十九章 年輕氣盛李郎君第一百一十章 絕處第七章 樊城關之陷第九章 初戰第三十二章 回汝寧第八十一章 夾河對峙第七十七章 鳳陽地動七第三十三章 我是誰?第七十章 決戰之前二第六十章 張軒的大禮第一百三十章 誅逆子三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一百章 賜名推心第一百零四章 登基問題第七十二章 南昌城中第八十八章 向北第十章 城陵磯之戰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一百一十五章 金華之變第六十六章 左良玉的大撤退第三十七章 好消息第一章 決河之意第八十七章 天下繁華揚州城
第七十三章 戰長沙之交鋒第四十八章 李自成夜下洛陽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五章 朝議大政第十九章 決戰四第一百一十章 出師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七十九章 劉承胤第一百零九章 李信之死第三十章 棄襄陽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十六章 廢衛所授田策第十三章 擦肩而過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一百三十章 將變第七十二章 劉文秀東行記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八十八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十五章 大舅哥來援第五十九章 河南之屠第七十八章 湘西之戰二第一百零九章 斷手第三十章 倔強的羅汝才第十三章 城陵磯之戰四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六十三章 高一功的處境二第九十八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二第七十章 督師伏兵欲屠龍第八十二章 馬士英的應手第五十二章 覆軍殺將九第六十八章 鳳陽民情第八十三章 誰的心思第七十六章 大夏軍制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一百三十一章 浦陽江之役第八十四章 汝寧城之陷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五章 朝議大政第七十七章 湘西之戰第八章 拷餉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四十一章 夜第一百二十八章 發現樑以樟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九十六章 困獸四第四十章 峴山公第五十一章 立營第七十四章 白沙河之役第二十三章 工兵營第四十二章 渡河二第二十八章 釣者第三十五章 攻閩第六章 死中求活第十三章 老營第三十四章 圖賴第七十一章 戰長沙之列陣第一百零八章 易定難平第一章 家事第三十四章 投名狀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五十章 左右搖擺羅副帥第四十一章 奪門二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一百零八章 易定難平第一百零九章 斷手第五十六章 病第五十六章 病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五十三章 緩追第四十二章 張軒的思量第一百二十九章 松山餘波第六十二章 河南節度使李信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一百零六章 襄城之戰三第四十九章 年輕氣盛李郎君第一百一十章 絕處第七章 樊城關之陷第九章 初戰第三十二章 回汝寧第八十一章 夾河對峙第七十七章 鳳陽地動七第三十三章 我是誰?第七十章 決戰之前二第六十章 張軒的大禮第一百三十章 誅逆子三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一百章 賜名推心第一百零四章 登基問題第七十二章 南昌城中第八十八章 向北第十章 城陵磯之戰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一百一十五章 金華之變第六十六章 左良玉的大撤退第三十七章 好消息第一章 決河之意第八十七章 天下繁華揚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