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將星墜於野二

第九十七章帝后殉節

隆武叫開大門,首先看見的就是曾氏。

曾氏站在大門之中,身邊都一些婦女僕役,手中拿着一些木棍什麼的。這些東西在全幅武裝的士卒面前,沒有什麼用處。不過能給他們帶來一點點心理安慰而已。

“陛下。”曾氏眼睛一亮,她臉龐比之前稍稍胖了一點,略帶孕色。只是看見了隆武,眸子似乎化爲最晶瑩的寶石。

亂世之中,生死之間,只能能再見到你,就是最好的。哪怕你兵敗歸來,那麼死於今日。

隆武翻身下馬,握着曾氏的手,說道:“辛童。”

這兩個字說出之後,萬般情緒涌上心頭,不甘不想不願,而無能爲力。更多是對自己無能爲力的慚愧。想說什麼,卻什麼也說不出來,語到心頭,似乎有一個塞子,塞住了喉嚨。

一時間什麼也說說不出口來。

只有僅僅握着曾氏的手,用體溫傳遞所有信息。

也許,很多時候,有些事情,是不必宣之於口的。

隆武與曾氏聯袂走進大殿之中,曾氏立即吩咐下去,將所有僕役遣散了,隆武再次命令周之藩等人散去。

周之藩與熊緯麾下將士有一些也悄悄的離開了,但是剩下兩三百人,大多都是隆武當初次從武昌城中帶出來的士卒,並不是長沙本地人,在長沙也無處可去。

這些人已經守在外面不肯散去。

此刻已經有零零星星的夏軍殺了過來。

爲了搶功,很多都不要性命了。充分解釋了什麼叫做人爲財死,鳥爲食亡,很多下級軍官,僅僅帶着幾十個人都敢深入長沙城之中。立即被周之藩帶着人給打了過去。

有些人甚至被周之藩整個吃下來了。

只是明軍大勢以去,根本是失去了建制,數百人被幾十個人追着跑的,大有人在。否則夏軍也不會如此猖狂。很快,明軍的一點優勢也被抵消了,數路明軍數量都不多,大都是幾十人,上百人左右。

似乎是衝得太猛了,指揮機構滯後。

這些百戶之中,也沒有那一個威信更高一點,故而數百人在外面滯留一陣子,好像是達成協議,這才正式進攻皇宮。

這裡雖然說是皇宮,但實際上不過是一個官府衙門而已,與紫禁城的防禦相比,根本不能同日而語。

雖然周之藩,熊緯兩人堅持戰鬥,但依舊阻擋不了夏軍一步步遷建。

後宮之中。

隆武與曾氏相對而坐。

曾氏換了一身正裝,鳳冠霞帔,大紅正色,如皇后臨朝一般。而隆武一身盔甲,風塵僕僕,甚至還有一些地方沾上了血污,就是隆武本身,也不知道這些血污是從什麼地方過來的。

曾氏端出一壺酒來。

隆武接過來,輕輕一笑,說道:“是牽機,還是斷腸。”他隨即輕輕一嘆,說道:“這都無所謂了,只是我空度四十多歲,少時苦悶,年輕時候,坐困高牆,而是四十餘歲,纔有這個機會,卻不想連累你,連累我兒----”

曾氏將酒壺倒出兩杯酒,酒色如琥珀,酒香四溢。說道:“陛下何必說這些,你我結髮夫妻,自當生死相隨,事到如今,絕非陛下之過,而是大明天下積重難返,毅宗皇帝在時,就已經不成了。老天將這個爛攤子放在陛下的手中,也不是人力可以挽回的。”

隆武輕輕一嘆,說道:“辛童,我去了,我去之後,不要將我的屍體留給賊人,你自便吧。”

隆武捏着酒杯一飲而進。

曾氏握住隆武的手,說道:“陛下說笑, 我跟着你一輩子,到最後一程,豈能不跟着?”

藥效發揮的很快,不過一會功夫,隆武的臉色凝固,喉頭咯咯做響,已經說不出話來。身體不住的抽搐。曾氏握住隆武的手,將隆武攬在懷裡,輕輕撫摸隆武頭盔,說道:“很快就好了,很快就好了。”

片刻之後,隆武身子一軟,就不再動彈了。

曾氏看着隆武的臉龐,只有嘴角有一絲鮮血,臉色紅潤,就好像是睡着了一樣。

曾氏強撐着將隆武的屍體扶到牀上。將步搖牀的簾子放下來,將隆武與自己關在一個密封的空間一樣,就好像是無數次就寢一樣。隨即起身將一根蠟燭打在地面之上。

地面之上,早就有一層火油。

點燃的蠟燭在空中翻滾,火苗縮成在一點,點在火油之上。“轟”的一聲,蔓延開來。火舌就好像是有生命一樣,四處蔓延吞吐。這個時代的房子大多是木製的,不過片刻,這火焰就蔓延在四周的牆壁之上,發出噼噼啪啪的聲響。

曾氏走在火光之中,鎮定掀開簾子,上了步搖牀,躺在隆武身側,就好像是無數個夜晚一樣,靜靜的閉上了眼睛,似乎外面的所有的火焰都與之無關。

火焰蔓延的相當快。

似乎是因爲事先在房子外面堆積了不知道多少易燃物的原因,燒起來分外的快,不過一會兒功夫,就燒穿了屋頂了。

一個老太監尖銳的聲音響起:“陛下殯天了。”

就在院落之中,還在堅持戰鬥的周之藩與熊緯,忽然一愣,回頭一看,燃燒起來的火頭,大喝一聲,不管不過,衝了出去。

此刻兩人心存死意,一招一式根本不做抵擋,招招以命換命而已。所謂一夫拼命,萬夫難當。雖然僅僅剩下幾十個人,還有個個帶傷,但是面對他們拼命的架勢。夏軍紛紛退卻。

新上來士卒籌齊一排火銃,纔將他們給硬生生轟死。

倒不是夏軍不敢拼命。

真逼急了夏軍之中,亡命之徒,絕不比明軍少,只是戰事打到現在,誰都能看出來,就要結束了,接下來定然是論功行賞。這個時候,誰肯將一條小命斷送到勝利之前。

這個時候,他們也都沒有拼命的心情了。

這是明軍最後的抵抗。

周之藩與熊緯兩人紛紛戰死之後,長沙城之中,明軍的抵抗終結了,不過長沙城的混亂纔剛剛開始。

此刻南門也在夏軍的控制之中,到東,南,西三面城牆,大半在夏軍的控制之中,唯獨北面城牆還在明軍手中,不過明軍再也沒有一點點的抵抗意志,已經派人來請降了。

張軒並沒有選擇從城門走過去,而是決定穿過天心閣的廢墟,進入長沙城之中。

無數士卒分列兩側,在並不平坦的地面之上排開。

張軒一步步走了過,他首先看見的是地面上的顏色。地面之上並非是土色,而是很多暗黑之色,都是鮮血凝固的顏色,這是攻克長沙一戰之中,傷亡最爲慘重的一戰,張軒心中暗道:“王進才所部,要元氣大傷了。”

他細細數過來,這一戰戰打下來,他的幾支主力部隊,損失都不小。

甚至很多地方都需要降兵輔助了。

這並不是一個好現象。

張軒只是暗暗的將這一點思考放在心底。他慰問了遺留在這裡的傷兵。隨即校閱了王進才所部的留守軍隊之中,才登上天心閣。

或者說是天心閣遺址。

在反覆廝殺之中,天心閣只剩下半拉子臺基,還有幾根柱子,其餘的一概沒有。

張軒登上之後,俯視長沙城,臉色頓時一僵,說道:“這是怎麼回事?”

在張軒的眼睛之中,長沙城中好些地方,就升起了火頭。還隱隱約約聽見哭喊聲,與喝罵之聲。燒殺劫掠,這四件事情都是連在一起的。張軒對軍中要求很高,這樣的事情,很久沒有在他部下發生過了。此刻在長沙城中重現,張軒自然是惱怒之極。

第五章 猛鎮第四十六章 攻防轉換第十一章 羅玉嬌的愧疚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六十八章 救還是不救?第一百二十章 陳州之夜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第八十五章 驚變第四十五章 再見張獻忠第四章 張青天第四十八章 襄陽暗潮第五十七章 孫vs李第八十八章 王太妃第五十五章 滔滔黃河水第九十八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二第五十二章 多鐸撤軍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臘月二十三第五十五章 行路難第三十九章 渡河之役第五十八章 竭澤而漁第三十四章 湘陰之戰二第八十一章 夾河對峙第四十五章 新計劃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九十四章 史可法之死‘’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餘波第二十三章 炮戰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八十八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六十三章 羅氏父子第十一章 陳洪範第一百二十六章 歸德餘波二第八十五章 大破之第三十一章 襄陽城下第六十二章 順清之間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三十五章 投名狀二第五章 臨湘之戰第七十六章 焦鏈第十九章 阮進之策第六十三章 得訊第一百三十三章 說袁時中第十章 慶陽公之喪第六十五章 清室諸王第三章 奪麥第十五章 夜宿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十七章 行軍第四十章 奪門第七十八章 黃得功之死第十章 裝備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八十七章 投明二第七十一章 前哨戰第三十二章 圍師第六十三章 鄭鴻逵的火器第一百三十三章 說袁時中第六章 高鬥樞二第二十一章 朱仙鎮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第一章 家事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五章 取士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一章 決河之意第八十三章 馬踏明月第五十四章 覆軍殺將十一第六章 攻城之前第十五章 夜宿第六十五章 楊山之死第一百三十一章 將星墜於夜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十六章 決戰第四十四章 大火箭二第五十五章 第一路援兵第六章 攻城之前第一百二十二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二第三十六章 威遠城下二第一百零三章 少主羅玉龍第四十五章 寒霜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六十七章 序章第十七章 決戰二第十章 慶陽公之喪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第六十章 張軒的大禮第八十七章 箭在弦上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四十八章 一厥名王二第四十九章 正氣歌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二章 釜底游魚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四十三章 賞賜第四十八章 郾城會盟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八十八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
第五章 猛鎮第四十六章 攻防轉換第十一章 羅玉嬌的愧疚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六十八章 救還是不救?第一百二十章 陳州之夜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第八十五章 驚變第四十五章 再見張獻忠第四章 張青天第四十八章 襄陽暗潮第五十七章 孫vs李第八十八章 王太妃第五十五章 滔滔黃河水第九十八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二第五十二章 多鐸撤軍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臘月二十三第五十五章 行路難第三十九章 渡河之役第五十八章 竭澤而漁第三十四章 湘陰之戰二第八十一章 夾河對峙第四十五章 新計劃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九十四章 史可法之死‘’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餘波第二十三章 炮戰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八十八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六十三章 羅氏父子第十一章 陳洪範第一百二十六章 歸德餘波二第八十五章 大破之第三十一章 襄陽城下第六十二章 順清之間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三十五章 投名狀二第五章 臨湘之戰第七十六章 焦鏈第十九章 阮進之策第六十三章 得訊第一百三十三章 說袁時中第十章 慶陽公之喪第六十五章 清室諸王第三章 奪麥第十五章 夜宿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十七章 行軍第四十章 奪門第七十八章 黃得功之死第十章 裝備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八十七章 投明二第七十一章 前哨戰第三十二章 圍師第六十三章 鄭鴻逵的火器第一百三十三章 說袁時中第六章 高鬥樞二第二十一章 朱仙鎮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第一章 家事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五章 取士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一章 決河之意第八十三章 馬踏明月第五十四章 覆軍殺將十一第六章 攻城之前第十五章 夜宿第六十五章 楊山之死第一百三十一章 將星墜於夜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十六章 決戰第四十四章 大火箭二第五十五章 第一路援兵第六章 攻城之前第一百二十二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二第三十六章 威遠城下二第一百零三章 少主羅玉龍第四十五章 寒霜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六十七章 序章第十七章 決戰二第十章 慶陽公之喪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第六十章 張軒的大禮第八十七章 箭在弦上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四十八章 一厥名王二第四十九章 正氣歌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二章 釜底游魚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四十三章 賞賜第四十八章 郾城會盟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八十八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