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阮進之策

張軒一聽阮進的話,就知道阮進絕對不單單是一個舵工。

一個舵工怎麼知道佛郎機炮,一個舵工又怎麼知道保養的好不好。要知道張軒指揮炮戰也有好幾回了,但是大炮保養這種專業性的問題,張軒自己都不是很熟悉的。

張軒不過一想,並沒有多在意。

無他,管阮進之前是海盜,還是官軍,只能能爲之所用,就足夠了。

“有這數艘船,能不能組建一支水師。”張軒問道。

阮進深深的看了張軒一眼,說道:“能。”

“好,”張軒說道:“你就是寧波水師營營官了,一應待遇都與營官相同。”

“謝大人。”阮進的臉色之上涌現出一絲喜悅之情。

他之所以幫助鄧和,就是有投奔義軍的想法。

“這水師什麼時候能戰?”張軒問道。

阮進說道:“十幾日之內,就能作戰。”

張軒大吃一驚,說道:“這麼快?”

阮進說道:“末將在海上也有一些老兄弟,畢竟海上也不太平。”

張軒大手一揮說道:“既然是阮營官的兄弟,本將軍自然信得過,如今水師缺人,可以列入營中按才施用。”

“謝大人。”阮進說道。

張軒微微一笑,並沒有在意,他當然明白,他這一句話,會造成什麼後果,就是這一支水師將是阮進的獨立王國,但是現在想要解決有無問題,將來的事情,將來再說不遲。

“阮營官,如果官軍肆虐海上,你有什麼想法?”張軒說道。

“大人,水師雖然可以速成,但是鄭飛黃縱橫海上多年,戰船千艘有些過,但是百餘艘卻是有的,而他的大多都是海船,比官軍用的沙船,福船要大上不少。鄭飛黃的實力,水師建成之後,與之相比,也不過九牛一毛而已。”阮進很想給張軒說些高興的,但是他不得不說實話。

即便有了水師,也不可能扭轉雙方的實力。

“難道一點辦法都沒有?”張軒也是明白這一點的,不過他只是不甘心而已。

“卑職到有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阮進說道。

“說來聽聽。”張軒說道。

“舟山與崎頭相距太近了,在天氣晴朗的時候,在畢竟都能隔海相望。如今近的距離。如果有足夠多的船隻一起衝過去,官軍不將大量戰船留下來,是不行的,而現在岸上並不是沒有船隻。”阮進說道:“寧波附近有很多民船,可以徵用,只要大批民船囤積在崎頭一帶,或許可以鉗子住官軍不少水師。”

張軒心中一亮,頓時覺得阮進這個辦法一些可行型。

浙江這邊的一些島嶼,距離大陸都不遠,而且這個時代火器的力量,摧毀一艘船隻,還是比較困難的事情,故而數百艘船隻一古腦衝向舟山島,官軍真想全部攔截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只要有數千士卒登島,舟山島就要易主了,張軒有這個自信。而官軍卻是萬萬不可以失去舟山的。

原因無他,官軍數部加起來,要有三四萬人之多,舟山一島接濟這些人,都有一些困難了,更不要說失去舟山。沒有舟山,這數萬官軍都是海上浮萍,必須在福建,或者淮安千里運糧過來才行。

當然了,張軒也不會貿然發動登島戰役的。

在沒有海軍優勢的時候,發動登到戰役,金門戰役就是後車之鑑,而現在張軒還沒有到損失數千精銳,而不眨一下眼的地步。

更不要說,從海邊到舟山這一段時間,官軍對船隊的攔截,要讓義軍損失多少,單單是上島之後,官軍如何切斷海路,將義軍困在山上,再聚集數萬大軍圍攻,結果如何,張軒自然不願意去想。

這是一個麻桿打狼兩頭害怕的局面。

但是對張軒來說,卻是一個很少能震懾,或者牽制舟山官軍的辦法之一,只要舟山留下一部分水師,把守寧波與舟山之間的海面,那麼別的地方的襲擾就少一些。

畢竟大海茫茫雖然都是通途,但是官軍也有一個瓶頸需要突破。就是船隻數量,大海在他們的手中,但有足夠的船隻才能到處襲擾,一些船隻被佔用,自然減少官軍襲擾的頻率。

“好。”張軒說道:“此事就交給你了做的。只要你能牽制住官軍,將來浙江水師總兵官,未必不是你的。”

阮進大喜說道:“謝大人。”

“不用謝我,你好生做事便是了,這一件事情,我會派人配合你的。”張軒說道。

張軒也知道這一件事情,說起來簡單,但是實際上並不是太簡單的。

張軒沉吟一會兒,說道:“阮營官,你常年在海上,有沒有渠道與鄭家取得聯繫?”

阮進心中暗道:“莫非這位張將軍,想要招降鄭氏。”他心中暗自搖頭,對於這一件事情,並不是很有信心。但是他不敢隱瞞張軒,說道:“大人,如果在福建,我自然與鄭氏聯繫的渠道,但是現在卻是沒有。”

張軒一聽,心中微微一嘆,暗道:“只要另想他法了。”

“不過,在寧波城中未必沒有能與鄭氏聯繫的人?”阮進說道。

“哦?”張軒微微皺眉,因爲官軍的襲擾,張軒雖然沒有如清廷一樣力行海禁,但是對城中的管控,也是很嚴厲,難道寧波城中還有官軍的密探?

“大人,鄭氏以海商起家,雖然亦盜亦商,但是現如今,還上商多,盜上,鄭氏養這麼大的艦隊,朝廷的撥款從來沒有到位過,福建水師可以說是鄭家的私兵了。養兵的錢都是從海貿之中得來,浙江很多大戶都與鄭氏是合作關係。將江南風物販賣到南洋,日本,西洋一帶,故而他們之間的聯繫很緊密,甚至這幾次鄭氏出兵上岸,襲擾是一部分,與這些大戶交貨,也是一部分。”阮進說道。

張軒大吃一驚,說道:“有這種事情?”

剛剛聽到張軒有些不敢相信,但是細細一想,也在情理之中。

東征以來,羅玉龍與張軒都一個共識,江南將來是吳王的錢糧重地,故而一切以安堵爲要,不能大加破壞,故而雖然江南落到曹營手中,經歷了一番波折,很多誠實也有不少的損失,但是整體來說,江南的損失並不算太大,大量紡織業都得到了保留。

即便是改朝換代,對於很多人來說,該過的日子,還要過下去。

明代從萬曆年間,就大量輸入白銀,數量之大,以千萬計,這樣大的規模,將是一個多麼大產業鏈,上下聯繫到多少人。這些人都是要吃飯的,即便是戰亂也抵擋不了金錢的聲音。

張軒心中又無奈,又是歡喜,無奈是,曹營自以爲掌控了江南,但是萬萬沒有想到如此大的經濟活動,而張軒作爲江南要員,居然不知道,還是從別人耳中聽到了。可將曹營對江南的控制,一直是浮於表面,根本沒有深入其中,歡喜的是,終於一個和鄭氏談判的砝碼了,而且是重量級的砝碼,說不定還能從中給曹營撈一批稅銀。

張軒知道怎麼與鄭氏聯繫之後,立即召集寧波城中大戶,威逼利誘之下,他們只能作爲中間人,去舟山見鄭氏的人。爲張軒派人出使打前站。

另一方面,張軒又將這裡的情況,給羅玉龍進行彙報,想辦法控制各地士紳私下於鄭氏交易的問題,壟斷與鄭氏交易的權利,用以制衡鄭家的水師。

張軒也隱隱透漏出海關的設想,只是這一件事情,必須建立在對江南牢固控制之上。

第五十一章 侯恂的困境第八十七章 何面目見舊部於地下第三十五章 崇禎十六年的元宵第五十二章 火銃兵的契機第八十二章 馬士英的應手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第四十二章 鬱悶的鄭鴻逵第四十二章 張軒的思量第二章 曹營建制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方風雨會中州第五十八章 朱兒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來董小宛第四十九章 此生何求第九十七章 闖營至第九十章 湖口攻防戰二第四十六章 覆軍殺將三第三十七章 威遠城下三第一百零九章 李信之死第一百三十二章 張軒百騎追時中第三十章 破孟家莊第二十四章 勇氣第八十二章 鄖陽之戰二第六十一章 臨淮爭奪第四十五章 新計劃第九十六章 小姐姐第一百一十八章 顧君恩說羅汝才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華軍第三十五章 投名狀二第二章 決河之意二第三十九章 攻守亂象第八十七章 天下繁華揚州城第四十九章 張獻忠預謀湖廣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四十六章 天亮了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戰五第四十四章 拷餉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征第四十五章 覆軍殺將二第七十八章 舉火夜戰第六十四章 奠墳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六十五章 清室諸王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六十九章 闖王大破牛成虎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五十七章 餘音渺渺第一百零五章 襄城之戰二第六章 死中求活第八十二章 馬士英的應手第三十四章 水師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敗第七十二章 大順東王第二十七章 夜襲南津第二十九章 挺着死第六十六章 除夕第十四章 城陵磯之戰五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夜之間第二十二章 醫療營二第五十三章 假癡不癲第四十一章 袁時中的困境第一章 汝寧第三章 奪麥第九十五章 闖曹之間第十八章 洞庭湖水戰二第三十三章 湘陰之戰第一百章 赴湯蹈火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下金華四第一百零一章 大崩潰第九十章 拼死第一百三十五章 多爾袞二第四十九章 臨淮縣之變第一百二十章 撤圍第四十二章 渡河二第三十三章 走不走?第二十九章 楊嗣昌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四十四章 鼎湖當日棄人間第九十四章 黑虎頭旗第八十四章 斷小商橋第七十九章 常國安第一百二十四章大丈夫難免妻不賢子不孝二第八章 夾河對峙第二十八章 黃河一水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說袁時中三第七十七章 兵亂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戰第二十五章 誓師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九十七章 猶鬥第三十八章 風聲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袁時中二第一章 樊城第七十六章 講史第二十九章 路振飛的舉動第一百三十二章 浦陽江之役二第四章 岳陽二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一百三十章 將變
第五十一章 侯恂的困境第八十七章 何面目見舊部於地下第三十五章 崇禎十六年的元宵第五十二章 火銃兵的契機第八十二章 馬士英的應手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第四十二章 鬱悶的鄭鴻逵第四十二章 張軒的思量第二章 曹營建制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方風雨會中州第五十八章 朱兒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來董小宛第四十九章 此生何求第九十七章 闖營至第九十章 湖口攻防戰二第四十六章 覆軍殺將三第三十七章 威遠城下三第一百零九章 李信之死第一百三十二章 張軒百騎追時中第三十章 破孟家莊第二十四章 勇氣第八十二章 鄖陽之戰二第六十一章 臨淮爭奪第四十五章 新計劃第九十六章 小姐姐第一百一十八章 顧君恩說羅汝才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華軍第三十五章 投名狀二第二章 決河之意二第三十九章 攻守亂象第八十七章 天下繁華揚州城第四十九章 張獻忠預謀湖廣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四十六章 天亮了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戰五第四十四章 拷餉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征第四十五章 覆軍殺將二第七十八章 舉火夜戰第六十四章 奠墳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六十五章 清室諸王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六十九章 闖王大破牛成虎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五十七章 餘音渺渺第一百零五章 襄城之戰二第六章 死中求活第八十二章 馬士英的應手第三十四章 水師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敗第七十二章 大順東王第二十七章 夜襲南津第二十九章 挺着死第六十六章 除夕第十四章 城陵磯之戰五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夜之間第二十二章 醫療營二第五十三章 假癡不癲第四十一章 袁時中的困境第一章 汝寧第三章 奪麥第九十五章 闖曹之間第十八章 洞庭湖水戰二第三十三章 湘陰之戰第一百章 赴湯蹈火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下金華四第一百零一章 大崩潰第九十章 拼死第一百三十五章 多爾袞二第四十九章 臨淮縣之變第一百二十章 撤圍第四十二章 渡河二第三十三章 走不走?第二十九章 楊嗣昌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四十四章 鼎湖當日棄人間第九十四章 黑虎頭旗第八十四章 斷小商橋第七十九章 常國安第一百二十四章大丈夫難免妻不賢子不孝二第八章 夾河對峙第二十八章 黃河一水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說袁時中三第七十七章 兵亂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戰第二十五章 誓師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九十七章 猶鬥第三十八章 風聲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袁時中二第一章 樊城第七十六章 講史第二十九章 路振飛的舉動第一百三十二章 浦陽江之役二第四章 岳陽二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一百三十章 將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