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

姚啓聖還沒有與吳之屏多說什麼了,就聽人彙報道:“鄭四爺來了,已經從閩江下了碼頭。”

吳之屏大喜過望,頓時將剛剛所說的話,放在一邊了,說道:“快快有請。不,我這就去見他。”

對官僚來說,他們最討厭的就是變化,吳之屏不到最後關頭的話,他是不會向曹營投降的,即便是姚啓聖本身,未必沒有在觀望一段時間的想法。故而並沒有勸吳之屏,而是與吳之屏一起去見鄭鴻逵。

福州臨着閩江,甚至福州的附郭縣,就被稱作閩縣,也是因爲這一條河的緣故。

吳之屏橫穿整個福州城,從城北到了城南碼頭之上,見到了鄭鴻逵,不等鄭鴻逵行禮,就一把握住鄭鴻逵的手說道:“羽公,我望羽公之來,如大旱之望雲霓。”

羽公是鄭鴻逵的號。

這個時代的握手,並不是後世的握手,是一種表示特別親近的舉動。

尋常不過是抱拳行禮,作揖即可。

而平日吳之屏根本沒有正眼看鄭鴻逵一眼,當然這也符合這個時代的潛規則,吳之屏是進士出身,又是文官,哪裡會將鄭鴻逵區區一個武進士放在眼裡了。

只是現在卻不一樣。

這樣的舉動,讓鄭鴻逵有一種受寵若驚的感覺,立即說道:“勞吳大人久侯。是鄭某人的錯。還請大人責罰。”

“區區小事,何足掛齒,來了就好,來了就好。”吳之屏說道:“卻不知道羽公帶了多少士卒?”

“五千精兵。”鄭鴻逵說道:“後續人馬一兩日就到,請大人放心,有屬下在,整個福州城定然固若金湯。”

吳之屏聽見只有五千士卒的時候,眼神微微一動,隨即笑道:“有羽公在,我有什麼不放心的。”

一陣寒暄自不必提,吳之屏找了幾個官員,讓他們安置鄭鴻逵以及鄭鴻逵的部下,他帶着姚啓聖回到衙門之中。

吳之屏一進入書房之中,臉瞬間就黑了,說道:“區區五千人有什麼用處?”

姚啓聖一聽,就知道吳之屏心中是怎麼想的。

吳之屏只是一個文官,僅僅是一個文官而已,不要指望大明每一個巡撫都如孫傳庭一般,故而吳之屏對戰爭的認知非常淺薄,不過讀了幾分孫子兵法而已。大道理一堆堆的,但是實際上什麼也不懂,只是按兵力數字換算爲戰力而已。

他覺得五千人是絕對抵擋不住城北的十萬人。

至於後面說的援軍馬上就到,吳之屏更是不在意,因爲說這些人太多,有很多自始至終都沒有來過。這樣的事情吳之屏見識多了,幾乎直接將這個一句話給省略了。

愛之深,責之切。

抱有多大的期望,失望的時候,就有多大怨恨。

吳之屏本以爲鄭家大軍一來,福州城中就安穩下來了。但是在他看來情況並沒有什麼改觀。

姚啓聖張了張嘴,最後微微一嘆,沒有說什麼。

姚啓聖從小任俠,對兵事的瞭解在吳之屏之上,其實如果官府給力的話,以鄭氏五千精兵爲骨幹,徵召城中的民夫,堅守福州城並非不能完成的任務。

畢竟守城的優勢太多,再加上百姓保家之心,都是可以利用的地方。

不過,吳之屏能做到這一點?姚啓聖表示懷疑。想到這裡,他索性不多說了。

“憂庵,就撈你去賊營之中走上一朝了。”吳之屏說道。

“卻不知道大人有什麼條件。”姚啓聖說道。

“我現在還有什麼想法?”吳之屏微微一嘆,說道:“不過想苟延殘喘,當然了新朝如果有用我的地方,我也義不容辭。”

姚啓聖知道,吳之屏決計沒有他想說的那麼清心寡慾。他如果真這樣去談,回來之後,決計不會有好果子的。

“大人,還有一事,鄭鴻逵該怎麼處理。”姚啓聖說道。

吳之屏微微一笑,說道:“你說,這一分見面禮怎麼樣?”

姚啓聖心中一震,暗道:“絕不能小看這爲吳大人。”

吳之屏在曹營面前,手足無措,不知道該怎麼辦,並不意味着這個吳大人就是一個白癡,恰恰相反,能從一衆學子之中脫穎而出,正位福建巡撫的位置上,最少說明吳之屏還是有些能力的。

不管是治理地方的能力,還是勾心鬥角的能力,或者是溜鬚拍馬的能力。否則他也坐不穩現在這個位置。

只是軍事的確不是他所長,一回到熟悉的領域之中,吳之屏瞬間有了自信。想在福州之中拿下鄭鴻逵,吳之屏有得是辦法,畢竟他在城中經營了好幾年,豈能一點手段也沒有嗎?

就在姚啓聖準備出城的時候,城外曹宗瑜也紮下大營了。

“曹兄,這有用嗎?”楊繩祖說道。

只見他手指一指,卻見無數帳篷充斥着大地,隨着地平線蔓延遠去。

“試試就知道了。”曹宗瑜說道:“楊將軍我們這一次過來,就是爲威震福建,征服福建,故而聲勢越大越好。吳之屏此人,也在紹興打聽過了,不過一庸才而已,太平年間或許是守成之才,但是如今這個局面他應付不了。”

楊繩祖雖然是曹宗瑜的副將,但是楊繩祖是曹營之中的老資格,連張軒也不敢在楊繩祖面前拿大,故而曹宗瑜對楊繩祖也是客客氣氣的。

楊繩祖微微皺眉。

顯然對曹宗瑜這種虛張聲勢的伎倆並不是太在意。

曹宗瑜全軍不過兩萬多一點,但是曹宗瑜硬生生的擺出了一個十萬大軍的架子。

從炊煙到是帳篷形式,大營的安扎,幾乎是一模一樣,楊繩祖如果不仔細觀察的話,恐怕也看不出什麼破綻,更不要只能吳之屏了。

“只是剛剛聽說,鄭鴻逵已經入了福州城中了,你的計劃還能實現吧,單單派人勸降,就能勸降一座省城嗎?”楊繩祖說道。

鄭鴻逵入城之事。對曹宗瑜來說也是一個打擊。

鄭鴻逵可是知兵之人,或許打仗不怎麼樣,但是這個虛張聲勢的伎倆,是瞞不過鄭鴻逵的。有鄭鴻逵的主持,這福州城可就難下多了。

“無妨。”曹宗瑜說道:“如果福州沒有動搖的話,這裡就是障眼法,留數百士卒懸羊擊鼓,大隊人馬趁着夜色西去,從閩江上游渡河,打南安。我倒看看鄭氏是追還是不追?”

“如此,豈不是與浙江斷絕聯繫了?”楊繩祖說道。

“楊兄,數年之前,我們那裡有什麼後方可言,那時候就不打仗了?”曹宗瑜說道:“福建沿海也算得上不錯,可以就糧於敵,官軍決計不容許我們在福建腹地鬧一個天翻地覆,到時候就不用我們去找官軍,官軍會來找我們。”

“即便實在不行,我們也可以繞道江西回金華也不遲。”

曹宗瑜似乎也受到張軒的影響,他口袋之中,從來都是有兩套以上的戰略計劃,能拿下福州最好,拿不下福州也有拿不下福州的打法。

楊繩祖看了曹宗瑜一眼,說道:“早說便是了,這個打法我熟悉的很。”

這個打法,崇禎十四年之前,是曹營常用的。楊繩祖作爲老將又所有什麼不熟悉的。

“報。曹將軍,福建巡撫吳之屏派人來了。”一個斥候說道。

曹宗瑜眼睛微微一縮,臉上似乎帶出一絲笑意,說道:“快請。”

曹宗瑜進入福建之後,見識了福建官軍拿低落的不可思議的士氣,心中就存了在上面做文章的想法,而如今看來,這個想法就要實現了。

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五十一章 覆軍殺將八第一百二十章 下金華三第九十五章 揚州大借款第五章 猛鎮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五十一章 立營第一百三十二章 浦陽江之役二第二十一章 阿濟格的決心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三十七章 回家第一百二十一章 歸德第八十一章 我不第二十六章 兒戲的造反第一百三十二章 浦陽江之役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登基第九章 攻城三第五章 大軍開拔第三十三章 走不走?第四十八章 汴梁豪傑第六十二章 淮安軍的崩潰第八十五章 名繮利索第二十八章 黃河一水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清廷來使第三十六章 威遠城下二第六十七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一百二十二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二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第三十一章 請纓第五章 朝議大政第二十七章 黃河一水第二十五章 追擊第十五章 離京第九十章 劉澤清跑了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六十五章 清室諸王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自成低頭第十四章 金不換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七十九章 吳自蘭來投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一百三十三章 世祖遺訓第十九章 阮進之策第一百零八章 戰鬥間隙第四十五章 再見張獻忠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殺第八十六章 投明第六十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四第一百零三章 火攻之計第二十三章 朱仙鎮三第六章 死中求活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八十八章 王太妃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七十五章 戰長沙之交鋒三第八十八章 向北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夜之間第十一章 陳洪範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第五十章 雜務第二十二章 朱仙鎮二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營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三章 代爲號令第五十四章 鳳陽城二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三十二章 回汝寧第一百三十八章 福建震動第七十一章 鳳陽地動三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三十九章 奪回第十六章 決戰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四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三十九章 授田餘波第九十五章 闖曹之間第一百章 天下震動第二十四章 歸德軍第五十四章 餘波第一百一十二章 弘光元年無弘光第八十三章 鳳陽總督袁時中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三十七章 威遠城下三第八十二章 鄖陽之戰二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五十五章 第一路援兵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七十三章 曹營長史第四十二章 下書決戰第四十八章 血色河面第四十三章 心病難醫第三十一章 高傑之心第九十一章 侯方域的信第一百三十七章 張袁合營第一百三十二章 將星墜於野二第三十二章 大戰帷幕二第七章 死中求活二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
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五十一章 覆軍殺將八第一百二十章 下金華三第九十五章 揚州大借款第五章 猛鎮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五十一章 立營第一百三十二章 浦陽江之役二第二十一章 阿濟格的決心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三十七章 回家第一百二十一章 歸德第八十一章 我不第二十六章 兒戲的造反第一百三十二章 浦陽江之役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登基第九章 攻城三第五章 大軍開拔第三十三章 走不走?第四十八章 汴梁豪傑第六十二章 淮安軍的崩潰第八十五章 名繮利索第二十八章 黃河一水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清廷來使第三十六章 威遠城下二第六十七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一百二十二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二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第三十一章 請纓第五章 朝議大政第二十七章 黃河一水第二十五章 追擊第十五章 離京第九十章 劉澤清跑了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六十五章 清室諸王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自成低頭第十四章 金不換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七十九章 吳自蘭來投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一百三十三章 世祖遺訓第十九章 阮進之策第一百零八章 戰鬥間隙第四十五章 再見張獻忠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殺第八十六章 投明第六十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四第一百零三章 火攻之計第二十三章 朱仙鎮三第六章 死中求活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八十八章 王太妃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七十五章 戰長沙之交鋒三第八十八章 向北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夜之間第十一章 陳洪範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第五十章 雜務第二十二章 朱仙鎮二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營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三章 代爲號令第五十四章 鳳陽城二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三十二章 回汝寧第一百三十八章 福建震動第七十一章 鳳陽地動三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三十九章 奪回第十六章 決戰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四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三十九章 授田餘波第九十五章 闖曹之間第一百章 天下震動第二十四章 歸德軍第五十四章 餘波第一百一十二章 弘光元年無弘光第八十三章 鳳陽總督袁時中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三十七章 威遠城下三第八十二章 鄖陽之戰二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五十五章 第一路援兵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七十三章 曹營長史第四十二章 下書決戰第四十八章 血色河面第四十三章 心病難醫第三十一章 高傑之心第九十一章 侯方域的信第一百三十七章 張袁合營第一百三十二章 將星墜於野二第三十二章 大戰帷幕二第七章 死中求活二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