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裝備

不管張軒一夜是怎麼煎熬的,每天早上太陽一起來,張軒就必須開始一天的行程了。

先去府衙轉轉。

發現府衙之中,空蕩蕩的。張質以下幾個所有人都出去工作的,編戶齊民這四個字,決計不是在房間裡面坐着就能夠完成的。

張軒也不打擾,回到了軍營之中。

剛剛準備着手全軍提拔軍中的勇士,爲羅玉嬌準備五百人。

還沒有多長時間,王大炮就到了,所要求見。

張軒立即讓張元海將王大炮給請過來。問道:“有什麼事情嗎?”

王大炮說道:“稟告將軍,我們的兵器不足了。”

“火炮的問題先放一放。”張軒只覺得腦門疼,說道。

在這一次大擴軍的時候,王大炮也水漲船高了。作爲臨潁營之中輜重哨的把總。而且臨潁營的輜重哨,說是哨,其實就是一個小營。王大炮負責的其實並不僅僅是臨潁一營的輜重,還有其他各營的輜重後勤,其實他就是張軒所部的後勤部長。

分給各營的武器,都是從王大炮這裡走的。

張軒本想將小型火炮裝備到每一營每一哨。但是張軒細細一算,這才知道,火炮太花錢了。先不說鑄炮所需的鐵料銅料,單單是後期的使用成本就很高,每一炮都要消耗不少火藥,火藥又不是天上刮下來的,這都要錢啊。

都是錢。

張軒數了數手中的火炮,想着將這一點點火炮,好像胡椒麪一樣灑在各營之中,還不如集中使用。

所以張軒將王大炮的炮隊,收入中軍之中。成爲張軒直轄力量之一。

“可是我要說的不是火炮,而是其他的兵器。”王大炮翻出一個筆記本說道:“以將軍,定下的規格,每一士卒因刀盾手,或長槍手的不足,分別配長槍一柄,或者刀一口,盾一面。加弓一柄,箭六十支。紙甲一領。”

張軒聽到“紙甲一領”的時候,覺得好像找到了問題所在。說道:“紙甲先放一放。”

張軒所部,上上下下總共只有鎧甲千副左右,大多還不是什麼好鎧甲。但是依舊是軍中重器了。很多士卒都是冬天一件襖,還不保證是棉的,夏季不過單衣而已。

張軒都有一點看不過去了。

至於打造全鐵甲軍隊,張軒想都不敢想。耗資太大了一點。所以就想到用紙甲來代替,紙甲或許有這樣那樣的不足,但是不管怎麼說,穿在身上也是有防護能力的。

不過,紙甲也不是張軒上嘴脣一碰下嘴脣就有的。張軒與張質說過這一件事情,張質答應在城中找一個造紙作坊,來試着打造紙甲。

不過,現在府衙的精力,都放在編戶,丈量,授田,再加上賑濟,這四件大事之上,紙甲的事情,只能先放一放了。

“不是紙甲的事情。”王大炮說道:“這件事,要排在開春以後了。”

“難道是弓箭?”張軒問道。

張軒其實不喜歡弓箭,畢竟火銃代替弓箭是歷史進程,張軒也無意逆歷史潮流而動,只是張軒卻不得不爲自己遠程武器匱乏尋找補充。

精良的火銃打造難度,還在火炮之上,以王大炮的能力恐怕玩不轉。而且軍中對火銃與火炮的態度截然不同,厭惡火銃,而喜歡火炮。無非是火銃的炸膛率太高了。

所以張軒在沒有找到能工巧匠之前,是不會打規模打造火銃的,即便是將軍也要順應軍中的情緒。

火炮數量不足,火銃沒有,也只有弓箭了。但是張軒也知道,弓箭的製作流程漫長,而且全部都是手工製作。所以張軒準備製作簡易的西方長弓來用。不過這一件事情,張軒還沒有着手。

畢竟他所知道的蘇格蘭長弓,就好像是一根長木棍綁一根繩子,但是其中需要什麼樣的木頭,用該怎麼用,張軒統統不知道,當初他不過是看紀錄片的時候瞄了一眼而已。

“弓箭的事情,現在還沒有開始。”王大炮低下頭說道。

“那還有什麼問題?”張軒說道:“難不成連刀,槍,盾,這三樣兵器都湊不齊,不是從官軍那邊繳獲了不少嗎?”

“將軍。”王大炮帶着幾分憤憤不平的說道:“官軍繳獲的東西,根本沒辦法用。如果將軍不信,請將軍來看。”王大炮早就有所準備,已經帶了好幾樣樣品在門外了,其中一杆長槍,一個槍頭,一柄刀,一面盾。

張軒首先拿起來一杆長槍,用力一抖,頓時抖出來一個槍花,張軒皺起眉頭說道:“這是花槍?”

王大炮說道:“正是,官軍的長槍大抵都是這樣的。”

所謂的花槍,都是練武所用長槍,多用軟木,如白蠟杆,只要輕輕一舞,就可以輕易舞出槍花來,看上去好看,其實在戰場之上,根本不實用,在戰場之上,萬千人來往,長槍刺擊。只需將一個“扎”的做到實處,就夠用了,根本不用做別的了。沒有時間,也沒有空間讓人耍花槍。

這就是戚繼光所謂的花拳繡腿。

張軒說道:“既然這樣,換成硬木槍桿便是了。”說着他將長槍的槍頭拿過來,看槍頭還可以。

“是,這槍頭不錯,但是大部分槍頭都到不了這個程度。”王大炮隨即拿另一個槍頭過來。

“這---”張軒說道:“這是槍頭嗎?”在張軒看來,根本就是一個大鐵疙瘩而已。沒有細細的打磨,也沒有閃亮的鋒芒,似乎什麼都沒有。

“官軍的槍頭之中,有相當一部分,是這樣的。”王大炮說道。

看到這裡張軒已經有一種不好的預感,索性不去聽王大炮說,自己伸手去拿,他將這口長刀拿起來,猛地一用力,居然拉不開,張軒對自己的力量還是有些瞭解的。

力氣雖然不大,但是實際上比這個時代的普通人還要大上一些。

這就是身體素質的差別。

一柄刀卡得再緊,他這樣用力的拉,也應該能拉開纔是。除非這柄刀已經鏽死了。他的臉色頓時難看起來,猛地用力將長刀連鞘重重的砸在地面之上幾下,這才拔開一半。

只從這一般刀面上來看,這刀根本不能說是一柄刀了,根本就是一塊生鏽的鐵片而已。

張軒將長刀重重的砸在桌面之上,眼睛又看見這一面盾,看上去這一面盾賣相極好,上面的虎頭栩栩如生。“這個盾有什麼問題?”他一邊說,一邊將盾牌拿起來。

一拿起來,張軒立即感受到不對勁了。

分量不對。

按理這盾牌,應該是硬木做芯獸皮,或者牛皮包裹在外,但是不管是硬木,還是牛皮,獸皮都是有分量的東西,絕對不會這麼輕。張軒伸手在盾牌之上拍了兩下,用力一砸,這盾牌外皮頓時崩裂開來了。

根本不是什麼獸皮,只是一張厚紙而已,再看裡面的木盾,根本不是硬木,卻不知道是什麼雜木,朽木,張軒伸手居然能在上面留下痕跡,這要是戰場之上,根本派不上任何用場。一腳都能踹破的東西。

“啪”張軒將盾牌砸在桌子之上,他知道官軍的東西不好用,但是卻沒有想到,垃圾到這種地步。就好像他永遠無法窺視某些人的下限一般。他再也沒有興趣細看,意興闌珊的說道:“說說吧,刀槍盾,到底差上多少?”

“槍差五千餘柄,刀差三千餘口,盾差三千餘面。”王大炮說道。

“什麼?”張軒大吃一驚,說道:“有這麼多?”

第六十八章 剃髮令第七十六章 講史第三十九章 姚啓聖第四章 岳陽二第八十八章 王太妃第六十三章 得訊第四十二章 夜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逢生第七十五章 接戰第三十一章 修城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七十九章 聯姻之謀第四十三章 玉帶編第五十二章 馬踏開封城第八十四章 催命煙花第二十五章 論東虜第一百二十二章 歸德侯家第三十四章 投名狀第六十五章 信陽城第八十八章 烽火將燃第五十一章 侯恂的困境第四十一章 登陸第二十一章 阿濟格的決心第七十六章 二勝第六十三章 鄭鴻逵的火器第四十二章 張軒的思量第一百二十四章大丈夫難免妻不賢子不孝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夜之間第七十八章 大夏軍制三第三十四章 圖賴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一百三十二章 浦陽江之役二第八章 立威第三十七章 好消息第一百二十八章 誅逆子第七十三章 各方雲動第二十九章 路振飛的舉動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九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六十六章 信陽城二第十四章 臘八宴邀請二第七十四章 戰長沙之交鋒二第六十五章 楊山之死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一百零三章 火攻之計第一百三十四章 昂貴的火器第四十二章 傅宗龍的遺言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七十一章 戰長沙之列陣第七十七章 右營統領張軒第八十一章 心病第七十七章 右營統領張軒第四章 岳陽二第五十九章 斬龍第五十一章 臨潁城下丁啓睿第八十五章 五里鋪第一百零四章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八十七章 投明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關之戰落幕第一百一十四章 徐州烽煙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第六章 朝議大政二第六十三章 凋零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時中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羅再聚第七十八章 開拔第二章 家事二第七十三章 戰長沙之交鋒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七十七章 右營統領張軒第二十三章 降將第九十五章 黃得功之勇第三十章 王良謨二第四十六章 覆軍殺將三第九十九章 舊事第七十五章 火銃初啼第六十八章 虛實真假第一百章 俠義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五十四章 火銃演示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餘波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六十章 鑄炮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六十三章 羅氏父子第二十三章 炮戰二第七十三章 張可望失言第十九章 洞庭湖水戰三第七十七章 兵亂第五十八章 出征之前第七十六章 決心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戰第四十一章 渡河
第六十八章 剃髮令第七十六章 講史第三十九章 姚啓聖第四章 岳陽二第八十八章 王太妃第六十三章 得訊第四十二章 夜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逢生第七十五章 接戰第三十一章 修城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七十九章 聯姻之謀第四十三章 玉帶編第五十二章 馬踏開封城第八十四章 催命煙花第二十五章 論東虜第一百二十二章 歸德侯家第三十四章 投名狀第六十五章 信陽城第八十八章 烽火將燃第五十一章 侯恂的困境第四十一章 登陸第二十一章 阿濟格的決心第七十六章 二勝第六十三章 鄭鴻逵的火器第四十二章 張軒的思量第一百二十四章大丈夫難免妻不賢子不孝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夜之間第七十八章 大夏軍制三第三十四章 圖賴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一百三十二章 浦陽江之役二第八章 立威第三十七章 好消息第一百二十八章 誅逆子第七十三章 各方雲動第二十九章 路振飛的舉動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九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六十六章 信陽城二第十四章 臘八宴邀請二第七十四章 戰長沙之交鋒二第六十五章 楊山之死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一百零三章 火攻之計第一百三十四章 昂貴的火器第四十二章 傅宗龍的遺言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七十一章 戰長沙之列陣第七十七章 右營統領張軒第八十一章 心病第七十七章 右營統領張軒第四章 岳陽二第五十九章 斬龍第五十一章 臨潁城下丁啓睿第八十五章 五里鋪第一百零四章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八十七章 投明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關之戰落幕第一百一十四章 徐州烽煙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第六章 朝議大政二第六十三章 凋零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時中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羅再聚第七十八章 開拔第二章 家事二第七十三章 戰長沙之交鋒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七十七章 右營統領張軒第二十三章 降將第九十五章 黃得功之勇第三十章 王良謨二第四十六章 覆軍殺將三第九十九章 舊事第七十五章 火銃初啼第六十八章 虛實真假第一百章 俠義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五十四章 火銃演示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餘波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六十章 鑄炮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六十三章 羅氏父子第二十三章 炮戰二第七十三章 張可望失言第十九章 洞庭湖水戰三第七十七章 兵亂第五十八章 出征之前第七十六章 決心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戰第四十一章 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