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家事

隨着大夏緊鑼密鼓的準備。張軒也回到了武昌城中。

原因無他,王龍帶領着大批物資過來,順便要接任張軒的西京留守之位。

張軒不得不回來,與王龍交接。

當然,還要安頓家事。

王龍與張軒許久沒有見面,彼此如果交接自然不用多說了,王龍將南京運輸過來的物資,一一與張軒交接了,其中最大一項就是戰船,大抵有百餘艘戰船,再加上上面的火炮,價值在十萬兩銀子之上,至於其餘的火藥,糧食,刀槍,盔甲,戰馬,帳篷,等等物資比起來,都沒有這一批戰船的價值大。

有了這一批物資,張軒也就放心了許多。

因爲在他估計之中,這一戰的底線取決他本部人馬,他本部人馬的戰鬥力保證了這一戰的勝負,但是能勝上幾分,就要看水師力量,也就是周輔臣的。比起長江與洞庭水域,周輔臣拿一兩百艘戰船,數量上有些少了。

再加上鄭氏水師已經退出長江水域。不到萬不得已,羅玉龍是不會重新讓鄭氏水師再來長江水師的,即便是駐紮在崇明島上的鄭泰,羅玉龍都不大喜歡,原因無他。

南京臨江,當初吃夠了沈廷揚的苦頭,而今一心確保長江水域成爲大夏的內水,不許其他勢力參與,鄭芝龍雖然先是大夏王爺。但是羅玉龍這個皇帝對鄭芝龍更多是給以尊榮,實權上面,其實不是鄭氏在中樣的代表而已。

張軒將西京留守的大印給了王龍,說道:“王兄,這裡就交給你了。小弟我此次南征,全靠你支撐了。”

王龍說道:“張兄請放心,你在前線所需要的一切。我都會全力供應,如果你覺得兵力不夠,我也可以給你抽出來一兩萬人馬,不過再多的就不行了。”

張軒說道:“如果有需要,我會開口的。”

張軒雖然有計劃,但是戰事變化萬端,很難說清楚,到底會發生什麼事情。

王龍說道:“還有一件事情,是陛下讓我說給你的,他想讓小妹回南京去,武昌的條件畢竟比不上南京,況且李神醫也在南京。”

張軒心中一酸,說道:“我會說的。”

王龍最後一番話,讓張軒的心思的從家國大事之上抽離出來,放到兒女情長之中,一時間覺得愧疚滿懷,不能自已,回到家中,卻不知道如何面對羅玉嬌。

羅玉嬌如今已經是重身子,雖然她底子好,並沒有覺得有什麼負擔。但是張軒卻知道,這個時代生孩子,根本不能與後世相比,後世固然有新聞之中說某女子因爲生孩子難產而死。

但是新聞固然是新聞,就是因爲稀罕。

而這個時代,生孩子就是一道鬼門關。

不知道多少人因爲生孩子而一命嗚呼,一屍兩命。而且羅玉嬌還是頭胎。

風險性更大。

後世的告別之後,一般都有再見的時候。但是在古代,很多時候,離開之後,再次見的時候,都不知道是何年何月。而且有沒有再見之期,也不知道了。

張軒原本想陪着羅玉嬌生了孩子之後,再南征的,但是現在這個時候。卻不知道該怎麼給羅玉嬌說。

她最危險的時候,自己不能陪在身邊。

“公子,您來了。”小丫說道:“我這就去叫夫人。”

現在還叫張軒公子的人,已經不多,甚至可以說小丫已經是唯一一個。

小丫現在是鄭國公府的女管家,鄭國公府內宅之中一般事情都是小丫來管的。

現在的小丫也不是當初那副瘦弱的樣子。早已養成元氣滿滿的美少女了。

“不用了。”張軒說道:“我自己去見夫人。小丫我這一段時間,不在家,你要好好照顧好夫人。”

“小丫明白,公子放心吧。”

“好。”張軒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只是沉默的走着路,不一會兒,就來到臥室之中,卻見臥室之中無數僕役來來去去的。張軒聽到羅玉嬌的聲音,說道:“都小心一點,將老爺的 兵器盔甲都整理出來。”

張軒站在門口,就在羅玉嬌坐在椅子上,指揮僕役將張軒軍中所用的武器盔甲什麼的都整理出來。

張軒雖然不喜歡舞刀弄兵,但是在軍中很多東西。還是要有的。

不管是張軒自己準備的盔甲,還是張軒的戰利品。還有羅氏父子歷次賞賜兵甲而已。

數量上從來不少。

不過,張軒最大的喜好是讀書。故而這些兵甲武器之類,都讓人收起來,等用的時候再說,除卻各式火器之外。張軒時常把玩,不過更多的是研究新式火器而已。

這些東西他從來沒有多管過,現在想想不僅僅是這些,他的衣物伙食各種生活上的瑣事,從來沒有多管過。

一切都被安排的妥妥當當,妥當到張軒已經忘記了後世如何打理這些東西了。

張軒忽然有一種感覺。在他的生活之中羅玉嬌的影響力幾乎無處不在。張軒不去想也就罷了,只要一想,就感到心頭一暖。隨即更加歉疚。

“夫君你來了。”羅玉嬌看見張軒過來了,起身說道。

張軒說道:“你們都下去吧。”

“是。”僕役們都退了下去。

張軒走上去,扶住羅玉嬌說道:“你小心一點,你不是一個人。還有孩子。”

羅玉嬌微微一笑,說道:“你也太小心了,不過是懷孕而已。小時候即便是即將臨盆的人,下地幹活的也有。這並沒有什麼。”

話雖然這麼說,但是羅玉嬌很享受張軒扶着她的感覺,小半個身子靠在張軒身上。

兩人的影子重合在一起。

張軒扶着羅玉嬌坐在牀邊,握着羅玉嬌的手,半蹲在羅玉嬌的身邊,說道:“對不起。我又要走了。”

張軒與羅玉嬌在一起後,聚少離多,張軒常年在外征戰。常常一連幾個月都不着家。

這樣的行爲,張軒還可以用不得已來自解。而如今又要南征,此一去,張軒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回來。

那怕是作爲戰事發起一方,張軒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結束。錯過了羅玉嬌的臨產時間,已經是必然了。

羅玉嬌反手握住張軒的說道:“不用這麼說。我嫁給你的時候,我就知道,我嫁的人是一個大英雄,大豪傑。好男兒有事於四方。”

“如果你一直在我身邊陪着,兒女情長,英雄氣短,我纔會看不起你的。”

張軒聽了越發感動了,說道:“謝謝。我這去出征,家中也沒有什麼人,無法照顧你,正好大兄想讓你回南京。到時候有大兄照顧你,我也好放心。”

女人都是口是心非的人。

羅玉嬌剛剛的話,不過是自我開解而已,但是現在聽張軒讓送他去南京。

心中一瞬間酸澀起來,說道:“要很快嗎?”

女人在懷孕的時候,很容易患得患失,連羅玉嬌也不意外。縱然她知道張軒要出征,但是如果陡然將預期變成現實,神情也有一些暗淡。

張軒說道:“對,最好快一點,如今已經進入雨季了,長江水情不穩。而且我就出徵了。我走之後,這鄭國公府裡面也沒有一個男人,我不放心,在南京有大兄照顧,我也放心了。還有你的身子,越來越重的,將來恐怕也承受不住車馬勞頓了。”

“好。”羅玉嬌說道:“我知道了。”

“對不起。”張軒將他貼在羅玉嬌的肚子之上,精心聽着肚子裡的胎動,說道:“我,這一件事情,我實在是沒有想到。”

第一百章 赴湯蹈火二第九十五章 困獸三第六十七章 噩耗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七章 軸承第十二張 汝寧大俠沈萬登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第四十二章 夜二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顧第一百二十章 陳州之夜第五十四章 鳳陽城二第五十三章 覆軍殺將十第九十六章 小姐姐第八十章 在臨潁二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來董小宛第一百二十四章 勢起襄陽,敗亦襄陽第二十六章 兒戲的造反第一百三十五章 多爾袞二第六十二章 軍令狀第六十五章 錢糧第八十八章 烽火將燃第三十九章 攻守亂象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華軍第十四章 城陵磯之戰五第二十五章 論東虜第三十一章 鐵第一百章 二月初三第一百零七章 田雄之死第二十一章 獻徐州第六十八章 入城第九十二章 政治根基第七十二章 南昌城中第一百二十章 陳州之夜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二十五章 論東虜第二十二章 場外手段第二十二章 朱仙鎮二第六十五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第一百零一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四十三章 安平第五十二章 破臨潁第三十一章 鐵第九十七章 各自籌謀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二十一章 獻徐州第六章 王度第四十九章 覆軍殺將六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金華第七十四章 劉文秀東行記三第五十三章 緩追第八十五章 樟樹鎮第一百三十七章 張袁合營第三十六章 反擊與甬道第一百零五章 襄城之戰二第一百一十三章弘光元年無弘光二第十四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金華第六章 蕭縣第七十四章 長街相會第一百零五章 襄城之戰二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八十六章 烽火揚州路第七十一章 各方心思第六十一章 劉國能第六十二章 軍令狀第八十一章 夾河對峙第七十章 大西皇帝第一百一十章 東進第七章 下蕭縣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火攻營第十六章 決戰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宗敏之死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第一百二十九章 誅逆子二第八十一章 鄖陽之戰第七十章 鳳陽地動二第八十章 常國安二第七十一章 湖口三第六章 攻城之前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欽臣第二十二章 場外手段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來第六十章 武昌之難二第八十六章 投明第一百一十八章 顧君恩說羅汝才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十九章 敵襲第一百零三章 李自成的心態第六十六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二第八十章 在臨潁二第十九章 阮進之策第七十二章 戰長沙之致師第八十四章 私心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二十四章 路振飛雄起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
第一百章 赴湯蹈火二第九十五章 困獸三第六十七章 噩耗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七章 軸承第十二張 汝寧大俠沈萬登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第四十二章 夜二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顧第一百二十章 陳州之夜第五十四章 鳳陽城二第五十三章 覆軍殺將十第九十六章 小姐姐第八十章 在臨潁二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來董小宛第一百二十四章 勢起襄陽,敗亦襄陽第二十六章 兒戲的造反第一百三十五章 多爾袞二第六十二章 軍令狀第六十五章 錢糧第八十八章 烽火將燃第三十九章 攻守亂象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華軍第十四章 城陵磯之戰五第二十五章 論東虜第三十一章 鐵第一百章 二月初三第一百零七章 田雄之死第二十一章 獻徐州第六十八章 入城第九十二章 政治根基第七十二章 南昌城中第一百二十章 陳州之夜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二十五章 論東虜第二十二章 場外手段第二十二章 朱仙鎮二第六十五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第一百零一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四十三章 安平第五十二章 破臨潁第三十一章 鐵第九十七章 各自籌謀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二十一章 獻徐州第六章 王度第四十九章 覆軍殺將六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金華第七十四章 劉文秀東行記三第五十三章 緩追第八十五章 樟樹鎮第一百三十七章 張袁合營第三十六章 反擊與甬道第一百零五章 襄城之戰二第一百一十三章弘光元年無弘光二第十四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金華第六章 蕭縣第七十四章 長街相會第一百零五章 襄城之戰二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八十六章 烽火揚州路第七十一章 各方心思第六十一章 劉國能第六十二章 軍令狀第八十一章 夾河對峙第七十章 大西皇帝第一百一十章 東進第七章 下蕭縣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火攻營第十六章 決戰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宗敏之死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第一百二十九章 誅逆子二第八十一章 鄖陽之戰第七十章 鳳陽地動二第八十章 常國安二第七十一章 湖口三第六章 攻城之前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欽臣第二十二章 場外手段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來第六十章 武昌之難二第八十六章 投明第一百一十八章 顧君恩說羅汝才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十九章 敵襲第一百零三章 李自成的心態第六十六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二第八十章 在臨潁二第十九章 阮進之策第七十二章 戰長沙之致師第八十四章 私心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二十四章 路振飛雄起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