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鄭鴻逵的火器

“你們千戶在哪?”楊繩祖陰沉着臉,厲聲說道。

他面前有幾個百戶官,他們對視一眼,說道:“千戶大人,戰沒了。”

楊繩祖陰沉的臉忽然一僵,臉色也有一點緩和了。

他生氣就在乎這一隊騎兵,居然擅自撤退。但是此刻聽了千戶已經去了,心中卻多了一分傷感,這個千戶是他的心腹愛將,否則也不坐到千戶這個位置之上。

此刻卻死在戰場之上。

楊繩祖也不好責怪死人,說道:“他是怎麼死的?”

“千戶他衝到最前面。被官軍有火銃打死的。”下面的一個百戶說道。

“火銃。”楊繩祖皺眉說道:“有這麼厲害的火銃嗎?他的屍首在那?”

楊繩祖可不是沒有見過世面的人,跟着羅汝纔打了十來年仗了,可以說官軍什麼樣的火銃沒有見過,他可是知道自己部下的,上陣的時候,身穿三層鎧甲,即便是在幾十步之內,官軍的火銃有什麼也打不透。

不一會兒,有人將一具屍體擡了過來。

楊繩祖一看,卻見這一具屍體還是原狀,身上的鮮血還沒有凝固,鎧甲上面開出不少個洞,都是火銃打的,大多都能伸進入一個指頭。

義軍的甲冑不多,但是千戶級別,已經算是高級軍官了。故而這個千戶身上的盔甲,還算不錯。但是居然被打成這個樣子,楊繩祖想來,即便是自己的鎧甲,大抵就是這個樣子了。

而且放在五六十步外,估計也能破甲。

楊繩祖心中暗道:“這是什麼火銃。”他一邊想一邊看向遠處那一面“鄭”字大旗。心中盤算一陣子,對剛剛說話的那一個百戶說道:“你叫什麼名字?”

“末將王得仁。”這個百戶說道。

“王得仁是吧。”楊繩祖說道:“現在你就是千戶了。帶着你的人,給我纏住姓鄭的。明白嗎?”

王得仁大喜過望,說道:“明白了。”

從百戶提升到千戶,絕對是一個大進步,王得仁按捺着歡喜之意,立即下去做事了。

楊繩祖看着鄭鴻逵的陣勢,心中暗道:“此人火器厲害,先將其他人解決了,再吃這個不遲。”

除卻鄭鴻逵之外,所有的官軍就是一場大屠殺。

不過,縱然是一場大屠殺,也是需要時間的。現在楊繩祖身邊的騎兵都派出去了,只有四五百親兵而已,面對這個硬骨頭,楊繩祖不願意自己啃,也沒有自己啃下來的信心。想等大軍彙集在一起之後,一起解決掉。

想到這裡,楊繩祖還是有一點擔心。

那就是太近了,戰場距離臨淮城太近了一些。

雖然臨淮城是一個小縣城。

但是不管怎麼說都是一座城池。有城池做憑依,官軍的火器恐怕會更加犀利而難以對付了。

楊繩祖不幸料中了。

兩個時辰之後。

楊繩祖重整士卒,麾下到身邊的將士們,每一個身上都有大包小包。

對於這種情況,楊繩祖只能視而不見。

畢竟軍中嚴禁劫掠百姓,但是打勝仗的情況之下,去摸官軍的屍首,卻不可能禁止的。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已。

楊繩祖不去管這些士卒,將金聲桓與秦猛交過來,將情況說了一下,重點是與金聲桓說,秦猛不過是一個旁聽的而已,有實力纔有話語權,秦猛麾下只有千騎左右,如果不是張軒的面子,秦猛根本沒有資格站在這裡。

“官軍的火槍真得如此犀利?”金聲桓手中捏着一個變形的鉛彈,是從屍首之中挖出來的。

“的確如此。”楊繩祖說道:“金兄可知,是官軍哪一位,擅長火器。”

金聲桓遙遙頭說道:“這個還真不知道。”

楊繩祖說道:“不管怎麼說,今日也不能讓姓鄭的如此輕鬆的回城。”

楊繩祖重新佈置一下,萬餘鐵騎再次張開,風捲殘雲,就向鄭鴻逵所部衝過去。

“轟。”的一聲巨響,一顆炮彈,越過一兩裡的距離,猛地砸了下來,將兩三名騎兵硬生生的砸死了。

而且這不僅僅是一門火炮。

不過一會兒功夫,就有十門左右的大炮發射,每一門大炮都能打一兩裡之外。

雖然各部騎兵位置都很散,每一顆炮彈,僅僅能打死個位數的騎兵,但是對士氣的打擊,卻是無法估量了。

在這人力不可抵擋的打擊之下,哪怕是沒有楊繩祖的命令,各路騎兵都下意思停止了衝擊,甚至還有一些騎兵還向後面退了不少。

楊繩祖的眉頭縮得更緊了。

這是大炮,最少是幾百斤的重炮。

張軒當初在開封城鑄造的重炮,不過大多都沉進黃河之中了。在汝寧雖然打造了一些,但都在汝寧城頭,或許也被帶到壽州城下了。而張軒卻沒有帶上多少,畢竟這一兩個月來,張軒幾乎一直在戰鬥行軍,戰鬥行軍,這數百斤重的大炮,實在是不好行軍。

“官軍那來的大炮?”楊繩祖心中暗道。

ωωω ▲ttкan ▲c o 不過,這個時候,不是想這個問題的,楊繩祖看看麾下士卒的表情,再看看鄭鴻逵所部距離臨淮城的距離,長嘆一聲,知道這仗不能打了。

下面的人都吃飽了,而眼前又是一個硬骨頭。

所謂擊其惰歸,現在楊繩祖麾下的騎兵就可以稱得上“惰”了。

“撤吧。”楊繩祖說道。

張軒沒有強令他那下臨淮城,打到這個時候,也算是一場大勝仗,就不要畫蛇添足了。

楊繩祖一聲令下,大隊人馬緩緩的離開,還有幾十名斥候在城下游曳,觀察城頭的動靜。只有臨淮城有任何異動,立即就能彙報給張軒知道。

鄭鴻逵見楊繩祖走了,也長出一口氣。

這幾里路,讓鄭鴻逵感覺是走得最遠的路。

進了臨淮城之後,鄭鴻逵才放下心來,有臨淮城在,再加上他手中的火銃火炮,相信即便有再多的賊人來襲,他也能擋得住。

“也幸好我多了幾個心眼,將船上的大炮,全部挪到城頭之上了,如果沒有這些大炮,這一次就懸了。”鄭鴻逵心中暗道:“這炮別的什麼都好說,就是澳門那些人要價也太狠了一些。”

鄭鴻逵站在城頭之上,撫摸着一門門火炮,就好像是撫摸美人的肌膚一樣,似乎一點也不覺得冰冷了。

大營之中。

“火銃大炮?”張軒提高的警惕。

張軒是最明白這些東西的潛力如何,很早張軒就想組織一支可以執行排隊槍斃戰術的軍隊,不過因爲種種原因,只好放棄了。只是沒有想到這裡遇到一支裝備火銃大炮的軍隊。

“打聽清楚是誰?”張軒問道。

“已經打聽清楚了,主將名爲鄭鴻逵,是福建人。家中似乎是豪門,非常有錢。”楊繩祖說道。

這一場仗,不管怎麼說也是官軍大敗,義軍大勝,有很多官軍俘虜,所以一些消息是瞞不住的。

張軒一聽福建人,姓鄭,又是海商出身,立即問道:“與鄭芝龍是什麼關係?”

“這個不大清楚。”楊繩祖說道。

張軒說道:“算了,大戰在即,不要分心於其他事情了,金聲桓。”

“末將在。”金聲桓說道。

“給我看牢臨淮縣。”張軒說道。

“是。”金聲桓說道。

“傳令給周輔臣,問問他水師好了沒有?”張軒說道:“如果好了,就去臨淮看看。”

“是。”立即有人傳令。

張軒心中暗道:“管你誰的,即便是鄭成功也照打不誤。”

只是張軒卻不知道,鄭成功也是在繼承鄭鴻逵人馬之後,才壯大起來的。兩者之間的關係,何止千絲萬縷啊。

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三章 曹營內幕第七十一章 戰長沙之列陣第三十八章 奪炮第九十八章 猶鬥二第七十九章 吳自蘭來投第十九章 敵襲第二十二章 何去?第一百三十八章 福建震動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陽城第五十章 左右搖擺羅副帥第二十五章 拖刀計第二十章 火併第三十九章 攻守亂象第三十六章 煙花易冷第三十四章 威遠城下第五十四章 臨門一腳第三十六章 王進才第八十九章 臨潁城南第六章 死中求活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三十六章 孫,李,張第八十一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公廟中第六十一章 時疫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陽城第八十七章 何面目見舊部於地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誅逆子第四十章 奪門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第十章 城陵磯之戰第九十八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二第十七章 洞庭湖之戰第九十章 羅汝才之心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二十七章 夜襲南津第五十四章 覆軍殺將十一第九十三章 下揚州第一百一十八章 闖營的戰略轉向第四十八章 一厥名王二第五十八章 朱兒第二十八章 王良謨第四十七章 會師第一百二十六章 歸德餘波二第四十四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三十五章 投名狀二第七十一章 前哨戰第五十四章 火銃演示第二十五章 追擊第九十四章 史可法之死‘’第三十七章 威遠城下三第四十八章 一厥名王二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七十七章 鳳陽地動七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九十八章 渡江第八章 夾河對峙第三十七章 威遠城下三第七十二章 不負闖王第一百三十二章 將星墜於野二第八十一章 我不第七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七十章 論功行賞第一百二十八章 誅逆子第四十二章 渡河二第二十一章 沙河之畔第五十章 左右搖擺羅副帥第一百零六章 田雄再攻二第八十五章 大破之第九章 初戰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二十四章 勇氣第八十二章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第三十五章 攻閩第六十八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二第六十一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一百一十章 絕處第三十九章 奪回第六十八章 入城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九十章 湖口攻防戰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勝之餘第二章 授田第六十二章 軍令狀第四十六章 天亮了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六十五章 信陽城第九十五章 黃得功之勇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十九章 決戰四第二十九章 楊嗣昌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憂第七十一章 各方心思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七十章 決戰之前二第七十六章 官軍大敗第四十九章 鄭森今日名成功
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三章 曹營內幕第七十一章 戰長沙之列陣第三十八章 奪炮第九十八章 猶鬥二第七十九章 吳自蘭來投第十九章 敵襲第二十二章 何去?第一百三十八章 福建震動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陽城第五十章 左右搖擺羅副帥第二十五章 拖刀計第二十章 火併第三十九章 攻守亂象第三十六章 煙花易冷第三十四章 威遠城下第五十四章 臨門一腳第三十六章 王進才第八十九章 臨潁城南第六章 死中求活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三十六章 孫,李,張第八十一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公廟中第六十一章 時疫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陽城第八十七章 何面目見舊部於地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誅逆子第四十章 奪門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第十章 城陵磯之戰第九十八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二第十七章 洞庭湖之戰第九十章 羅汝才之心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二十七章 夜襲南津第五十四章 覆軍殺將十一第九十三章 下揚州第一百一十八章 闖營的戰略轉向第四十八章 一厥名王二第五十八章 朱兒第二十八章 王良謨第四十七章 會師第一百二十六章 歸德餘波二第四十四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三十五章 投名狀二第七十一章 前哨戰第五十四章 火銃演示第二十五章 追擊第九十四章 史可法之死‘’第三十七章 威遠城下三第四十八章 一厥名王二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七十七章 鳳陽地動七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九十八章 渡江第八章 夾河對峙第三十七章 威遠城下三第七十二章 不負闖王第一百三十二章 將星墜於野二第八十一章 我不第七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七十章 論功行賞第一百二十八章 誅逆子第四十二章 渡河二第二十一章 沙河之畔第五十章 左右搖擺羅副帥第一百零六章 田雄再攻二第八十五章 大破之第九章 初戰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二十四章 勇氣第八十二章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第三十五章 攻閩第六十八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二第六十一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一百一十章 絕處第三十九章 奪回第六十八章 入城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九十章 湖口攻防戰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勝之餘第二章 授田第六十二章 軍令狀第四十六章 天亮了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六十五章 信陽城第九十五章 黃得功之勇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十九章 決戰四第二十九章 楊嗣昌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憂第七十一章 各方心思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七十章 決戰之前二第七十六章 官軍大敗第四十九章 鄭森今日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