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焦鏈

第七十六章 焦鏈

山洞之中怪石嶙峋,還有一處溪流。容不下太多士卒,只能擠下來數千人而已,最最關鍵的一點,就是這裡都是騎兵。

沒錯,隆武寄託了所有的期望的劉承胤所部,都是騎兵

這數千騎兵,是隆武耗盡了所有的心血,將各部騎兵整合在一起,纔有騎兵集團。雖然僅僅是數千,但已經是明軍的所有了。甚至可以說,除卻滇軍,禁軍之外,湘軍所有精兵強將都盡入此軍之中。

劉承胤的任命上就很成問題。

也是因爲劉承胤乃是何騰蛟的本家。即便是隆武也不能無視何騰蛟的影響力。

不過,劉承胤也有幾分勇力,不單單是憑藉裙帶關係。

此刻劉承胤正在擦着一根長長的鐵棍,有齊眉高,純鐵打造,分量十足。這也是劉承胤外號的來源。

“大人,焦鏈來了。”有人說道。

劉承胤隨即聽到腳步聲,他頭也不擡,就問道:“焦鏈,情況怎麼樣了?”

“大人,情勢有些不妙,兩邊打成焦灼。”焦鏈語氣之中帶着幾分焦急說道。

劉承胤擦拭鐵棍的動作微微一滯。他心中暗道:“罷罷罷,總要出去一趟的。”

他陡然起身,說道:“所有人準備,出戰。”

隨着劉承胤的起身,所有士卒都紛紛起身,要知道南明士卒雖然素質都很低下,但是爛船還有三分釘。

不過,他的東西也談不上天衣無縫。

至少在他們出動的時候,張軒就知道了。

“大將軍,秦將軍派人稟報,發現南邊有官軍的蹤跡,在也有一道小溪之中,發現大量人畜痕跡。秦將軍不敢打草驚蛇,不過,他在發現官軍同時,也發現了官軍有出動的痕跡。就命小人來稟報。”這個斥候說道。

張軒聽了之後,心中一鬆。

許都的話,張軒是記在心上, 否則也不會加派雙方的斥候,更不會讓他最信任的秦猛也親自出馬探查。

此刻終於聽到了官軍的蹤跡,方而放下心來了。

“官軍有多少人?是不是僅僅有一處藏身之處?”張軒問道。

“這----,屬下不知道。”這斥候不敢擡頭。

張軒點點頭,說道:“回去回稟秦猛,讓他小心,看好官軍。”

“是。”這個斥候說道。

張軒說道:“馬三寶。”

馬三寶說道:“末將在。”

張軒說道:“去將羅岱叫過來。”

“是。”馬三寶說道。

羅岱所部因爲處於預備隊的位置上,與中軍相距不遠。不過一會兒功夫就過來了。

“姑爺。”羅岱說道:“你叫我。”

張軒讓鄭廉將情況給羅岱說清楚,直接下令說道:“背後的這一直官軍,我就交給你了。我的要求只有一個。”

“要麼擊潰官軍,要麼牽制官軍,無論如何,也不能讓他干涉到長沙城下之戰。”

“請姑爺放心,有我羅岱在,姑爺後顧無憂。這些老鼠,藏好還有一點威脅,現在暴漏出來,那是一點威脅都沒有了。”羅岱說道。

張軒說道:“快去吧。”

“是。”羅岱說道,他正準備要走,但是眼睛餘光看見了馬三寶,忽然說道:“姑爺,這馬三寶,在你這裡也不過是肉樁子,要不讓他跟着我再戰一場。”

羅岱看上嘻嘻哈哈的,但是實際上心中的小心思從來不少,比如而今的稱呼。他之前稱呼張軒姑爺的頻率並不多,而如今不管什麼場合都稱之姑爺。

分明是想突出兩點,一是他與張軒的關係親近,二是他與羅玉龍是本家。

張軒自然明白羅岱的心思,不過也不好說什麼,看了馬三寶一眼,說道:“三寶,你跟着去吧。”

“是。”馬三寶說道。

馬三寶不過二十歲出頭,正是初生牛犢不怕虎。渴望功名之時。自然願意參戰。

不過,片刻羅岱帶着大隊人馬掉頭向南而去了。

這樣的動靜也不算小。

或許下面的士卒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但是各級將領都心中一凜,知道發生了意外。

否則作爲總預備隊的羅岱部,不會不加入戰場,反而掉頭向南而去。

兵爲將膽。

將領的心中的猶豫,就立即反應在戰事之上。

張軒看的分明,本來壓着明軍的打,攻勢如潮。忽然攻勢放緩了一分。

張軒說道:“傳令下去,讓各部奮勇上前,無須後顧,我張軒在這裡。不勞他們擔心。”

“是。”鄭廉答應一聲。

隨即帥旗開始應旗,將張軒的命令傳達下去。

張軒的命令一下,諸將爲之一震。不敢再有任何猶豫,反而更加竭盡全力進攻。

之所以如此,其一是他們明白,如果真是後方有事的話。最好的辦法,還是先接觸這裡的戰事爲好。

其二,卻是對張軒的信任。

張軒在軍中有足夠的威信。他的話足以讓全軍信服,那麼諸將都知道,張軒身邊最多不過三五千左右。但是他想要做到的事情,就一定能做到。

這種幾乎沒有理智的信任。就是將士對將領的信任。

就在這個時候。秦猛已經與明軍的騎兵交上手。

秦猛已經召集周圍的斥候,因爲張軒的命令,故而這一帶的斥候密度非常高。

不過一會功夫,秦猛就召集了數百騎。

就騎兵來說嗎,數百騎已經是數量不少了,很並不容易隱瞞了。

明軍焦鏈作爲先鋒,一出了溶洞,就遇見了秦猛所部,雙方互不相讓。撞在在一起。

騎兵交鋒陣型什麼都不好說,憑藉的其實彼此的配合與將領指揮。

秦猛也身先士卒,帶領下面的人衝陣。

只是他正面對焦鏈。

焦鏈看上去平平無奇,但是一身武藝,卻出了奇的高。似乎也是將門出身。還沒有與秦猛交鋒的時候,就所過之處,所向披靡。動搖了軍心。

秦猛只能帶着親兵衝過上,擋住焦鏈。

不過,他太高估自己的能耐,也太小看焦鏈了。

秦猛不過是南陽少年之一,家世如何,張軒也不大清楚,但總就不是富貴人家,也沒有從小習武。甚至他的身子還是跟着張軒一段時間才養好的。

他所謂的武藝,不過是平平而已。

所謂衝陣,不過藉助親兵之力,而並不是他自己有什麼過人勇力。

很多將領都是這樣的,比如吳三桂。

但是有些人,還真是用衝鋒陷陣之能,比如黃得功,還有現在的焦鏈。

秦猛也不沒有想到,焦的武藝如此之高。他衝鋒在前,爲明軍鋒矢。就有如一把寶刀利刃,一刀下去,紛紛辟易。即便是秦猛的親兵,也不過如此。

秦猛遇見焦鏈,就好像是小孩遇見大人一般。根本走不了一合。

秦猛兩人刀兵一交,秦猛只覺得一股大力涌來,渾身上下都不由自主,從戰馬之上摔了下來。

他只覺得眼前一黑,整個人好像昏迷過去了,不過片刻,就有馬蹄之聲將他驚醒。

“將軍。”兩三個親兵下馬,將秦猛扶上一匹戰馬,立即護送着向北而去。

秦猛努力振作精神,眼睛一瞄,頓時暗自咬牙,卻無能爲力。

這是一場敗仗。

不過夏軍數百騎被明軍騎兵一衝而潰,秦猛也看得出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焦鏈。

在這種小規模的戰鬥之中,一個猛將足以決定勝負。

秦猛暗道:“焦鏈,我早晚必報此仇。”他目光看向焦鏈,焦鏈似乎也感覺到秦猛在看他,眼睛猛地一轉。

兩人的目光越過數十米,對在一起了。秦猛頓時感覺心臟似乎被什麼東西重重的捏住,一時間喘不上來氣。

第四十九章 此生何求第四十八章 血色河面第四十三章 求援第一百一十八章 破陳州三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十三章 城陵磯之戰四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夜之間第十二章 千斤將軍炮第五十八章 南下戰略第一百一十六章 臘月二十三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六十三章 羅氏父子第七十三章 戰長沙之交鋒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六十五章 牛車第三十一章 修城第六十五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第十七章 過河請兵第七十一章 前哨戰第五十四章 臨潁張家第一百三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六十九章 侍衛親軍第七十二章 大順東王第四十一章 奪門二第五章 峽石城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九十章 湖口攻防戰二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九章 攻城三第七十二章 不負闖王第二十五章 拖刀計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第四十章 水戰四第一百三十章 將變第六十章 叛第六十一章 大軍過臨潁第二章 曹營建制第十五章 鐵模?第六十八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二第六十五章 清室諸王第五十二章 立營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一百零九章 滾滾狼煙第六十四章 有孕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五十五章 第一路援兵第九十章 夷陵之戰第七十三章 北方戰場的判斷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戰一第九十二章 政治根基第六章 攻城之前第一章 吳王六部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三十一章 襄陽城下第十八章 血濺臘八宴第二十七章 汴梁豪傑立於此旗下第一百零八章 易定難平第七十章 論功行賞第二十章 風起第五十章 左右搖擺羅副帥第九十六章 小姐姐第二十五章 試點第八十五章 革左五營第二十三章 朱仙鎮三第一百二十四章大丈夫難免妻不賢子不孝二第九章 搬家第十八章 決戰三第一百章 俠義第一百三十三章 清廷來使第三十七章 水戰一第八十三章 飄然而去文安之第三十一章 大戰帷幕第五十章 正氣歌二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八十章 一日兩遭喪敗信第七十三章 北方戰場的判斷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誰之過也第十五章 鐵模?第八十七章 投明二第五章 攻城器械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馬威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八章 局面第一百零二章 南京二第三十二章 大戰帷幕二第一百一十三章弘光元年無弘光二第二十章 黑夜第四十四章 大火箭二第七十二章 何英再至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憂二第四十九章 臨淮縣之變第五十七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二十九章 宜城第九十八章 渡江第五十三章 緩追第十一章 陳洪範第六十五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第六十九章 決戰之前第三十二章 南陽
第四十九章 此生何求第四十八章 血色河面第四十三章 求援第一百一十八章 破陳州三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十三章 城陵磯之戰四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夜之間第十二章 千斤將軍炮第五十八章 南下戰略第一百一十六章 臘月二十三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六十三章 羅氏父子第七十三章 戰長沙之交鋒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六十五章 牛車第三十一章 修城第六十五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第十七章 過河請兵第七十一章 前哨戰第五十四章 臨潁張家第一百三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六十九章 侍衛親軍第七十二章 大順東王第四十一章 奪門二第五章 峽石城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九十章 湖口攻防戰二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九章 攻城三第七十二章 不負闖王第二十五章 拖刀計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第四十章 水戰四第一百三十章 將變第六十章 叛第六十一章 大軍過臨潁第二章 曹營建制第十五章 鐵模?第六十八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二第六十五章 清室諸王第五十二章 立營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一百零九章 滾滾狼煙第六十四章 有孕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五十五章 第一路援兵第九十章 夷陵之戰第七十三章 北方戰場的判斷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戰一第九十二章 政治根基第六章 攻城之前第一章 吳王六部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三十一章 襄陽城下第十八章 血濺臘八宴第二十七章 汴梁豪傑立於此旗下第一百零八章 易定難平第七十章 論功行賞第二十章 風起第五十章 左右搖擺羅副帥第九十六章 小姐姐第二十五章 試點第八十五章 革左五營第二十三章 朱仙鎮三第一百二十四章大丈夫難免妻不賢子不孝二第九章 搬家第十八章 決戰三第一百章 俠義第一百三十三章 清廷來使第三十七章 水戰一第八十三章 飄然而去文安之第三十一章 大戰帷幕第五十章 正氣歌二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八十章 一日兩遭喪敗信第七十三章 北方戰場的判斷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誰之過也第十五章 鐵模?第八十七章 投明二第五章 攻城器械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馬威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八章 局面第一百零二章 南京二第三十二章 大戰帷幕二第一百一十三章弘光元年無弘光二第二十章 黑夜第四十四章 大火箭二第七十二章 何英再至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憂二第四十九章 臨淮縣之變第五十七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二十九章 宜城第九十八章 渡江第五十三章 緩追第十一章 陳洪範第六十五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第六十九章 決戰之前第三十二章 南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