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猛鎮

?

第五章猛鎮

天不知道什麼時候,淅淅瀝瀝下起了雨。

雨並不大,但是冬季的雨讓氣溫一下着變得更加冷了。

在這淅淅瀝瀝的小雨之中,無數人都穿上了斗笠,川中的道路本就不好走,山路不少,雨剛剛下的時候,還沒有什麼,不過是冷一點而已。

但是時間一長,寒意透過衣服滲透進士卒身上,每一名士卒都瑟瑟發抖。更不要說,地面全部溼漉漉。

一不小心,士卒的草鞋都踩不住地面,撲通一下摔倒在地面上。很多時候一倒就不是下一個。好像是打保齡球一樣,被掀翻了好幾個。

一名將軍也走在隊列旁邊,一隻手牽着自己的馬。

這個人是猛如虎。

猛如虎早已兩鬢斑白了。他是塞外降人出身,沒有背景,能走到現在這個地步,全憑能打仗,會打仗。

不過猛如虎也不是太順。

首先猛如虎身邊的人太少了。直屬於猛如虎的不過六百騎兵而已,此刻都下馬步行。猛如虎之前因事被免職,被楊嗣昌起復,張獻忠在四川來回縱橫。是一等一的難纏。以楊嗣昌的策略,分兵駐守,然後遣一部追擊。

猛如虎就負責追擊的人。

而除卻猛如虎之外,都是左良玉的人。左良玉所部軍紀不好,甚至與流寇都有了默契,你追我趕,彼此就是不交戰。

即便是猛如虎也不能完全控制住他們。不過,猛如虎也有他的手腕。將參將劉士傑也拉攏過來了。

有劉士傑的支持,猛如虎的話語權一下子變得重要起來。

“報。”一名斥候飛奔而來。“將軍,獻賊已經在開縣之東安營紮寨。就在前方十里之處。”

猛如虎鬆了一口氣,說道:“好。這隻猴子終於停了。”

“將軍。”一行人從後面走了過來,數名將官騎在馬上,被一些士卒簇擁着,十幾把油紙傘撐在將官頭上。這一行人來到猛如虎身前,紛紛下馬行禮,

猛如虎一看,正是麾下的將官,不過都是左良玉的舊部。

“諸位到了。”猛如虎說道。

“大軍連續追擊行軍數十里,早已疲憊不堪,而且如今天正下雨,地面也開始變得泥濘起來,是不是安營紮寨?明日再追啊?”左青說道。

左青是左良玉的親信,甚至左青到底是是不是姓左,是原來姓左,還是爲了在左良玉麾下混改姓左,一時間也弄不清楚,不過有一點卻是肯定的,那就是左青,就是左良玉部下的主心骨,即便他們不大喜歡左青,但是卻不敢不畏懼左青後面的左良玉。

也就是左青敢這樣毫不客氣的問。

猛如虎目光看向所有的將官,看他們的眼中都有幾分疲憊。但是猛如虎心中還是不願意停下來。

猛如虎有自己的考慮。

首先,猛如虎知道一個事實,就是他們的行軍能力根本追不上流寇。

因爲左軍的軍紀太爛了。很多行動都無法約束,每過一地都不會安安分分的,劫掠地方花的精力多了,趕路的精力自然就少了。

即便猛如虎是他們名義上的上司,也無法約束,他的本部人馬太少了。只有六百騎,軍中從來是實力說話的。特別是現在這個時候。

而且,張獻忠也不是老老實實的跑路的,一邊跑路一邊給他們留下很多障礙,比如說燒燬棧道,橋樑等等。所以官軍的速度快不起來。

如果現在安營紮寨。明日說不定獻賊又流竄到什麼地方去了。

只是猛如虎卻不能直接說,如果這還是他的舊部的話,自然可以直言不諱,但是現在卻不可以。

猛如虎看向劉士傑。

劉士傑心領神會。說道:“大人,從瀘州到現在,我們在獻賊後面追了四十多天了。如今楊督師正在等我們的好消息。今天如果不出擊,明日獻賊逃之夭夭。我們拿什麼向朝廷交代。朝廷怪罪下來,我們誰能承擔?這麼多天的追逐,我們累,獻賊不累嗎?大人,下官願意做先鋒。”

劉士傑不準備在左良玉麾下幹了。

不爲別的,就是因爲劉士傑想往上爬。劉士傑部下也有一些實力,但是在左良玉麾下卻屬於邊緣化的人物,他並不是看好猛如虎,而是看好猛如虎的後臺,楊嗣昌。

楊嗣昌剛剛下放平賊的時候,爲左良玉請封了平賊將軍。左良玉也很配合,雙方配合之下,就有了瑪瑙山大捷。張獻忠被打的丟盔棄甲,損失慘重。

但是很快,楊嗣昌與左良玉的蜜月期就結束了,楊嗣昌對左良玉進行打壓,甚至有將平賊將軍印許諾給賀人龍之言。將左良玉的部下分割使用,挪到了猛如虎麾下。

這樣種種手段。讓劉士傑看到了機會。

如果他能幫助猛如虎收編了這兩三萬人馬,他就是猛鎮之中的二號人物,與楊督師搭上線。將來未必不能與左良玉平起平坐。

所以他很果決。

“好。”猛如虎說道:“事不宜遲,讓大軍就地休息一下,一口氣殺到獻賊面前,只要殺敗了獻賊,獻賊所有財物,我猛如虎分文不取,都分給諸位。而且獻賊挖掘皇陵,如果誰得了獻賊的首級,我猛如虎保他一個總兵官。決不食言。”

“謹遵將軍令,”十幾名將官齊聲說道。

立即下去佈置,數萬人也找不到什麼避雨的地方,就在當道,在淅淅瀝瀝,冷冷清清的早春雨水之中,啃着發硬的乾糧。

“士傑,這一次多虧了你。”猛如虎與劉士傑一前一後的巡查士卒,而猛如虎的兒子,猛先鋒落後幾步帶着一行人護衛着。

“大人,不客氣。”劉士傑恭恭敬敬的說道:“這是下官應該做的。”

猛如虎說道:“等一會兒,你就要打先鋒,我想囑咐你兩句,獻賊狡詐,他絕對不會無緣無故的停下來。這裡一定有問題。你要多加註意,小心中了獻賊的圈套。”

“請大人放心,”劉士傑說道:“末將不怕獻賊有詐,就怕獻賊逃跑,只要獻賊敢與官軍做戰,末將就敢取下獻賊的首級。”

猛如虎雖然覺得劉士傑所言,有一點驕氣,但是大戰在即,士氣可鼓,而不可泄。絕對不能在這個時候打擊劉士傑的積極性,說道:“好,今日之戰,就看劉將軍的了。”

劉士傑前去追擊,左青也退後幾步身邊簇擁着幾個參將。

“左大人,真的看猛鎮立功嗎?”

“當然不行了。”左青說道。

誰最不喜歡猛如虎打勝仗,不是別人,正是左青。

左青很明白,他身上左良玉的標籤,根本都摘不掉。如果猛鎮打了大勝仗,上面要將他們這些人正式劃給猛如虎管轄,讓他們從左鎮劃到猛鎮之中。

雖然說都是朝廷的軍隊,在誰麾下都一樣,但實際上絕對不是。猛如虎絕對不會放過左青的。不爲別的,單單說爲了整合軍中,就留不得左青。

左青自然明白。

故而猛如虎打勝仗了,他左青的腦袋就懸了。即便找關係回左鎮,沒有了部下,也就沒有了實力。沒有了實力,回去了也會被邊緣化。

左青冷冷的說道:“我就不信了,他黃虎連區區不足一萬士卒都打不贏。”

官軍這裡有數萬之多,而猛如虎與劉士傑兩部加起來不足一萬,如此一說,左青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大人,您想----”有一人問道。

左青說道:“我什麼都沒有說,到時候聽令行事就是了。誰不想聽令也行,只是想想大將軍的手腕。”

他所說的大將軍,就是左良玉。

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十六章 決戰第四十七章 會師第五十七章 後勤第七章 朝議大政三第四十七章 會師第二十三章 工兵營第二十五章 試點第十六章 李過的手段第十章 萬石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七十八章 開拔第六十一章 大軍過臨潁第四十六章 破劉良佐二第十六章 決戰第七十八章 湘西之戰二第四十二章 夜二第一百一十章 出師第八章 局面第一百三十五章 多爾袞二第九十六章 困獸四第十六章 決戰第三十六章 威遠城下二第三十七章 好消息第九十三章 下揚州第四十八章 襄陽暗潮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第二十一章 醫療營第三十九章 水戰三第四十五章 破劉良佐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五十四章 臨門一腳第七十九章 聯姻之謀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憂第三十九章 故人內訌第四十九章 年輕氣盛李郎君第十六章 拔營第五十八章 朱兒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七十五章 接戰第四十章 社兵出城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六十八章 剃髮令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六十七章 南下方略第五十三章 鳳陽城第五十六章 風聲險惡第四十九章 張獻忠預謀湖廣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誰之過也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圍南昌第二十四章 路振飛雄起第九十二章 張獻忠方略第五十一章 立營第三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四十一章 傅宗龍的最後一戰第七十一章 前哨戰第九十八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二第三十一章 鐵第六十四章 勸進二第五十六章 大戰落幕二第五十九章 武昌之難第十章 裝備第一章 吳王六部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三十六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二第二十二章 場外手段第七章 攻城第三十四章 投名狀第七章 下蕭縣第四十八章 襄陽暗潮第六十章 王老新曲第五章 攻城器械第一章 吳王六部第四十六章 黑雲孤城老臣心第三十六章 曹家底蘊第五十七章 後事第八十四章 汝寧城之陷第七十二章 不負闖王第七十三章 張軒立陣第九章 天下何處安我心第七十四章 臨陣第八十一章 鄖陽之戰第六十一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第五十章 百里麥青青第三十八章 水戰二第十七章 決戰二第七十八章 開拔第三十一章 大戰帷幕第六十四章 壽州突圍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九十章 夷陵之戰第五十七章 孫vs李第四十四章 拷餉第六十四章 臨潁炮
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十六章 決戰第四十七章 會師第五十七章 後勤第七章 朝議大政三第四十七章 會師第二十三章 工兵營第二十五章 試點第十六章 李過的手段第十章 萬石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七十八章 開拔第六十一章 大軍過臨潁第四十六章 破劉良佐二第十六章 決戰第七十八章 湘西之戰二第四十二章 夜二第一百一十章 出師第八章 局面第一百三十五章 多爾袞二第九十六章 困獸四第十六章 決戰第三十六章 威遠城下二第三十七章 好消息第九十三章 下揚州第四十八章 襄陽暗潮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第二十一章 醫療營第三十九章 水戰三第四十五章 破劉良佐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五十四章 臨門一腳第七十九章 聯姻之謀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憂第三十九章 故人內訌第四十九章 年輕氣盛李郎君第十六章 拔營第五十八章 朱兒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七十五章 接戰第四十章 社兵出城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六十八章 剃髮令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六十七章 南下方略第五十三章 鳳陽城第五十六章 風聲險惡第四十九章 張獻忠預謀湖廣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誰之過也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圍南昌第二十四章 路振飛雄起第九十二章 張獻忠方略第五十一章 立營第三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四十一章 傅宗龍的最後一戰第七十一章 前哨戰第九十八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二第三十一章 鐵第六十四章 勸進二第五十六章 大戰落幕二第五十九章 武昌之難第十章 裝備第一章 吳王六部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三十六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二第二十二章 場外手段第七章 攻城第三十四章 投名狀第七章 下蕭縣第四十八章 襄陽暗潮第六十章 王老新曲第五章 攻城器械第一章 吳王六部第四十六章 黑雲孤城老臣心第三十六章 曹家底蘊第五十七章 後事第八十四章 汝寧城之陷第七十二章 不負闖王第七十三章 張軒立陣第九章 天下何處安我心第七十四章 臨陣第八十一章 鄖陽之戰第六十一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第五十章 百里麥青青第三十八章 水戰二第十七章 決戰二第七十八章 開拔第三十一章 大戰帷幕第六十四章 壽州突圍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九十章 夷陵之戰第五十七章 孫vs李第四十四章 拷餉第六十四章 臨潁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