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投名狀二

?

第三十五章投名狀二

“傅宗龍的標營戰力如何?有炮嗎?你知道嗎?”張軒問身後的一名大漢。

這大漢相貌堂堂的,胸前長鬚飄飄,好一個美髯公啊。不過,從氣質上卻沒有一點關二爺的風範。低頭哈腰說道:“小的不知道,不過因爲行軍的原因,大部分火炮都運不動,後營的火力,應當也就這幾門炮了吧。”

這個人名叫王進纔是保兵之中的一名軍官,在士卒之中,也算是有些威望。大家都信服他。張軒想要拉攏軍心,也不能一味用強,故而也從保兵之中,找出王進纔來,重用王進才。

傅宗龍所帶領的官軍,幾乎有四五之衆,而王進纔不過是一個下級軍官而已,他的人脈還到不了後營之中。

“去寫一封書信,射進去,讓傅宗龍自縛出降,既往不咎,否則玉石俱焚之下,他們有什麼下場,讓他們自己想。”張軒知道估計沒有什麼用處,不過,他現在手中沒有任何攻城器械,長梯,投石機,火炮,攻城車,乃至腳手架都沒有。張軒決定今日先不攻城,先打造攻城器械,雖然這是一個小村落,但是有傅宗龍這位大名鼎鼎的督臣在,張軒絕對不敢有一點小看對方。

所謂城不在高,池不在深,有將則堅。而傅宗龍是張軒來到這個時代面對官銜最大文臣了。

“是。”王進才說道。

他心中暗道:“傅督麾下大多都是川軍,我和他們沒有半點交情,即便是寫了信,也不過是廢紙一張,有什麼用處?”不過他終究不敢違背張軒的命令。立即寫了一封書信射了進去。如同石落大海,沒有絲毫音訊。

張軒沒有急着進攻,但是闖營這邊卻沒有絲毫的停頓,數千馬隊壓陣,秦軍俘虜紛紛向營寨衝了過去。

張軒遠遠的駐足觀看,卻見大部分秦軍都被堵在溝壑之前,營寨之下,一陣陣箭雨射下,時不時還夾着着一兩聲炮響,秦軍如同割草一下,紛紛倒地。根本沒有沾邊就退下來。

沒有多長時間,就在闖營的督促之下,重振旗鼓。這一次他們有了準備,所準備的不過是長梯而已,將長梯架深溝之上,面對川軍的箭雨,相當之狼狽。

正攻打的時候,忽然兩營寨門大開。川軍陡然出營。這兩營的營門相對,相距不遠,正是雙方的火力覆蓋區,只要不是傻子,就不敢插進兩寨中間。此刻在這一片空地上迅速結陣,向秦軍衝了過去。

這些秦軍俘虜,被強迫在攻城器械都不全的情況之下攻城,士氣自然高不到哪去,一時間被殺得人仰馬翻。大隊人馬潰逃下來,要不是後面壓陣的精銳騎兵。這就是一場大敗。

傅宗龍明智的很,知道現在與平地上與數倍於自己的騎兵交鋒,簡直是自殺。故而他見好就收,撤了回去,看闖營的樣子,恐怕不會甘於此敗,還會再次進攻營寨。只是張軒沒有繼續觀戰的興致了。

看秦軍攻寨的下場,讓張軒越發確定一件事情,就是沒有足夠的攻城器械,打攻堅戰,不過是徒徒送死而已。

張軒正要下去準備,卻被羅汝才叫了過去。

闖營這邊,已經真刀實槍的幹上去了,但是張軒這邊還是風平浪靜,讓羅汝才的臉面有一點掛不住了。叫過張軒詢問情況。

張軒說道:“在沒有攻城器械的情況之下攻城,不過是徒勞送死而已,請大帥,給我一天的時間,明天這個時候,我定然大舉進攻,讓官軍看看我曹營攻堅之能。”

曹營有攻堅之能嗎?羅汝才自己都不知道。不過這對羅汝纔來說無所謂了,反正他也沒有將那三千保兵放在心上,這些人不過暫時放在張軒手中,等大戰一結束,羅汝才就會將其中能騎馬作戰的挑選出來,充實馬隊之中,剩下的就在張軒的手中當民夫吧。

死得多一點,少一點羅汝才並不在意。不過,張軒既然如此說了,羅汝才總要給自己女婿一個面子,說道:“好。今日暫且不論,明日如果你給我弄不出來一個樣子,就等着吧。”

“請大帥放心。”張軒說道:“我不敢說明日定然破城,但絕對比他們打的好。”

對愛面子的人來說,有時候自己做到做不到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比別人做得好,張軒此言深得羅汝才之心。羅汝才也就沒有爲難他。

對張軒來說,他主管匠作營一段時間,對匠作之中的技術水平心知肚明。我大中華木匠,能將木頭玩出花來,只要張軒提出來,大多都能做出來。而攻這一座小寨,也用不上什麼大炮,想來回回炮就足夠了。

“區區配重式投石機還弄不出來嗎?”張軒心中暗道。

一天一夜很快就過去了。

張軒昨夜只不過睡了兩三個時辰而已,但是曹營之中的工匠,幾乎徹夜未眠。九月七日一大早,張軒乘着清冷的晨光,看着這些工匠連夜打造出來的東西,最重要的是盾車。

這些盾車是從用平日推着大車改造出來的,前面頂了一面厚厚的擋板,這硬木擋板至少有一兩寸厚,即便是官軍營寨之上的炮火也決計不能打穿。

盾陣好造,大概有十幾輛,這營寨佔地面積不大,盾車多了,也沒有用處。

張軒昨夜的精力就放在配重型投石機上。

歪歪扭扭的一架,是昨天在張軒指導之下打造出來的,一開始張軒與工匠的溝通有問題。這一架投石機做出來之後,這些工匠纔算是明白了張軒的的意思,一夜之間打造出五架出來。而且與張軒指導那一架放在一起,看起來條順了許多,就好像是張軒所打造出來的,不過是醜八怪,這五架纔是美男子一樣。

張軒昨夜忙着的時候,他麾下幾個人也沒有閒着。

曹宗瑜也不知道做了些什麼,最少他剛剛撥到他麾下的幾百人看上已經理順了。鄧和小子卻在保兵之中找出幾個刺頭來,親手讓其他看到什麼叫做千刀萬剮,讓他麾下的一個個戰戰兢兢,不敢在鄧和麪前大聲說話。而羅岱卻是將分到他麾下的人,挑出來幾個好手,挨個揍了過去,沒有一合之敵,然後將他的幾個手下敗將挑選出來,擔任基層軍官,他依舊帶在剩下只有五六十人的馬隊。

而王進纔是全軍之中看上最整齊的。

“你昨天就打造出來這些東西,這東西有什麼用處?”羅汝才也帶着麾下很多將領也來看張軒說。

張軒立即說道:“這是回回炮,當初蒙古人攻破襄陽城就用得這個。”

其實蒙古人攻破襄陽用的投石機到底是不是他設計出來這種投石機,張軒也不知道,但是張軒無師自通的推銷能力,讓他爲自己的投石機按上一個大名鼎鼎的名字。羅汝纔不置可否,心中卻暗暗記住“回回砲。”這個名字。

很多對現代人來說如雷貫耳的東西,其實都是經過後世的歷史再創造。而這些記錄都散落在很多史書的細節之中,羅汝才從小到大學得都是大家劫舍,如何在綠林之中廝混,這些浩如煙海的史書,他不要說讀過,看都沒有看過。羅汝才所有領兵本領都是從戰爭之中學習戰爭,也就是被熊文燦招撫那一兩年之內讀了一些書,還都是兵書。

但是對回回砲什麼的,還真不知道。但是羅汝才決計不會在衆人面前表現出來自己的無知,冷哼說道:“什麼回回砲,色目砲,是不是好砲打一些就知道了,少廢話,讓我看看你準備了一天一夜都準了什麼。”

張軒說道:“是。”

第五十三章 假癡不癲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州城下第六十五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第六十八章 救還是不救?第四十四章 鼎湖當日棄人間第一百零七章 襄城之戰四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決策第一百章 俠義第七十章 決戰之前二第十七章 洞庭湖之戰第十章 城陵磯之戰第三十八章 授田儀式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十四章 再戰陳洪範第二十九章 宜城第四十二章 夜二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八十二章 胡澹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三十八章 奪炮第一百四十章 別雲間第一百二十章 撤圍第三十四章 失敗的渡河第四十七章 會師第六章 攻城之前第七十五章 樞密院章程第三十九章 奪回第一百零九章 斷手第六十一章 離間計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誰之過也第四十六章 攻防轉換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自成低頭第八章 攻城二第七十章 重圍孤城烽煙長第十四章 城陵磯之戰五第八十章 黑夜褪去第十九章 徐州內情第二十九章 楊嗣昌第四十九章 臨淮縣之變第四十二章 下書決戰第九十三章 南陽曹幼瑾第二十一章 獻徐州第四十三章 鏖戰第二十七章 汴梁豪傑立於此旗下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第六十二章 淮安軍的崩潰第十一章 陳洪範第一百零三章 李自成的心態第四十四章 渡河四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八章 攻城二第二十七章 西平營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一百章 賜名推心第五十七章 生病第七十章 大西皇帝第五十章 雜務第八十八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八十九章 李昇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戰五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六十一章 劉國能第七十五章 死士第六章 朝議大政二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四十八章 郾城會盟第九章 搬家第四章 岳陽二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八十七章 箭在弦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第五十八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二第十二章 大洪山之戰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金華第三十六章 曹家底蘊第二十章 伏擊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德城破第二十八章 釣者第一百一十章 李信之死二第一百零五章 襄城之戰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第五十七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二十二章 炮戰第六十五章 錢糧第十九章 徐州內情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十七章 行軍第十七章 過河請兵第六十九章 永城之變第四十八章 血色河面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七十章 大西皇帝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德餘波第八章 攻城二第六十八章 鳳陽民情第八十五章 大破之第四十六章 天亮了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經的瘋狂三第五十二章 破臨潁
第五十三章 假癡不癲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州城下第六十五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第六十八章 救還是不救?第四十四章 鼎湖當日棄人間第一百零七章 襄城之戰四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決策第一百章 俠義第七十章 決戰之前二第十七章 洞庭湖之戰第十章 城陵磯之戰第三十八章 授田儀式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十四章 再戰陳洪範第二十九章 宜城第四十二章 夜二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八十二章 胡澹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三十八章 奪炮第一百四十章 別雲間第一百二十章 撤圍第三十四章 失敗的渡河第四十七章 會師第六章 攻城之前第七十五章 樞密院章程第三十九章 奪回第一百零九章 斷手第六十一章 離間計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誰之過也第四十六章 攻防轉換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自成低頭第八章 攻城二第七十章 重圍孤城烽煙長第十四章 城陵磯之戰五第八十章 黑夜褪去第十九章 徐州內情第二十九章 楊嗣昌第四十九章 臨淮縣之變第四十二章 下書決戰第九十三章 南陽曹幼瑾第二十一章 獻徐州第四十三章 鏖戰第二十七章 汴梁豪傑立於此旗下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第六十二章 淮安軍的崩潰第十一章 陳洪範第一百零三章 李自成的心態第四十四章 渡河四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八章 攻城二第二十七章 西平營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一百章 賜名推心第五十七章 生病第七十章 大西皇帝第五十章 雜務第八十八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八十九章 李昇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戰五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六十一章 劉國能第七十五章 死士第六章 朝議大政二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四十八章 郾城會盟第九章 搬家第四章 岳陽二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八十七章 箭在弦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第五十八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二第十二章 大洪山之戰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金華第三十六章 曹家底蘊第二十章 伏擊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德城破第二十八章 釣者第一百一十章 李信之死二第一百零五章 襄城之戰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第五十七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二十二章 炮戰第六十五章 錢糧第十九章 徐州內情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十七章 行軍第十七章 過河請兵第六十九章 永城之變第四十八章 血色河面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七十章 大西皇帝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德餘波第八章 攻城二第六十八章 鳳陽民情第八十五章 大破之第四十六章 天亮了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經的瘋狂三第五十二章 破臨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