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得訊

得訊

“什麼?”張軒說道:“孫傳庭。”

“就是這個名字。”張元海說道。

人的名,樹的影。張軒對明末著名的大臣,只記得幾個人,無非是洪承疇,盧象升,孫傳庭,史可法。

其中洪承疇已經投降清廷,即便將來有交手的時候,也是在數年之後,盧象升已經戰死,張軒也不用擔心了,需要注意的也只有孫傳庭與史可法了。

其中孫傳庭尤其要注意,無他。明史上說,孫傳庭死則明亡至矣。

這個評價不誰都會有的。

故而張軒一聽見“孫傳庭”這三個字,就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張軒來到縣衙的時候,很多人都已經到了,羅汝才已經進去與李自成商議了,這已經是習慣了,義軍大的決策,都是李自成與羅汝才商議好之後,再說出來與下面的商議。

張軒坐在羅玉龍身邊,問道:“二哥,聽說孫傳庭有動靜。”

“對。”羅玉龍說道:“聽陝西傳來的消息,孫傳庭彙集各路人馬在潼關集結,有五萬之衆,這可是五萬戰兵。還號令山西,河南各路人馬響應。恐怕有十餘萬人馬。”

張軒看羅玉龍的臉上有幾分凝重。

的確,不同的人力物力,在不同的人手中,是不一樣的,且不說,後期匯合的各路兵馬,單單是五萬戰兵在孫傳庭手中,就是一個大問題。如果在丁啓睿手中,義軍根本不覺得有任何問題,給丁啓睿有十萬大軍,也從來不是問題所在。最多再來一個朱仙鎮之戰而已。但是孫傳庭有五萬戰兵在手,就是義軍的心腹大患。決計不可小窺。更不要說各路人馬匯合,可能在十萬之上,單單在軍隊數量之上,已經是勢均力敵之勢。

由不得羅玉龍心中沉重。

兩人正說着話,忽然聽着所有聲音一靜,李自成與羅汝才兩人一前一後走了進來。

李自成咳嗽兩聲,目光看向下面,說道:“孫傳庭在陝西下令,九月初一,在潼關會師。就要出關。你們怕了嗎?”

“孫傳庭算什麼?”劉宗敏大聲說道:“只要闖王一聲令下,就是去北京砍皇帝老兒,弟兄們也沒有二話。”

劉宗敏如此一說,下面的將領不管是有信心,還是沒有信心,都會表現出有信心的樣子。一時間好像羣情激奮之狀。

李自成咳嗽兩聲。

聲音不大,但是衆人的耳朵之中,如

同雷震,聲音頓時平息起來,李自成說道:“牛先生,你說說大軍作戰計劃。”

“是。”牛金星先行李自成行了一禮說道:“奉大將軍之意,我軍從今天開始整頓兵馬,大軍移兵鄭州。再鄭州等孫傳庭出潼關。再做計較。”

“這---”劉芳亮有些疑惑,說道:“牛先生,而今官軍在潼關還沒有集結,何不現在出兵,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有以下幾個原因。”牛金星說道:“第一,糧食。大軍糧食不足,周圍各府縣都在義軍手中,如今正值秋收之季,軍糧收不上來,根本無力西進。”

張軒一聽暗暗點頭。

雖然義軍的糧食儲備,張軒並不是太清楚的,但是他張軒營中的糧食有多少,他卻是心知肚明,開封之戰,對義軍來說消耗太大了。而且義軍各地到底能徵上來多少糧食,張軒保持懷疑。幸好現在是秋天,地裡有太多的能吃的東西。

有這些野菜疏果作爲補充。現在的情況纔不是太難過的。

李自成急着南下,也未必不是這個原因。

軍無糧則散。

“那麼爲什麼不索性先南下,不去管孫傳庭。讓他們來追我們?”有一個人問道。

牛金星說道:“一來,自從崇禎十四以來,我軍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官軍畏我等如虎,我等一旦相避,恐怕漲他人士氣滅自己威風。”這固然是一個主要原因,但是李自成數次大勝之後,漸生驕氣,也是一點,但是牛金星卻不會說出來。

“二來,官軍在南方雖然兵力不多,但是依舊有一些,如果我們前攻城不克,後有大軍來追,豈不是陷入不利之境,故而先滅孫傳庭。再論其他。”

牛金星目光掃過諸將,諸將沒有異議之後,牛金星繼續說得道:“糧食這一條,會派人出去打糧。等一會兒,闖王自有安排。再有下一條,就是地利,我軍不準備與孫傳庭在洛陽決戰。道路泥濘,大軍在山中跋涉,耗損太大了,我軍不堪重負,此其一也,而且洛陽隘口衆多,一旦入洛陽附近,容易爲孫傳庭所困,此其二也。而我軍坐守此處,待其出虎牢,轘轅,我逸,彼勞,主客之勢定矣,此其三也。”

“萬一孫傳庭不來?”又有一個人問道。

“崇禎已經再三下令促戰,再者已經有御史上書彈劾。”牛金星說道:“說孫傳庭,坐觀成敗,縱寇不擊。孫傳庭即便是千不想,萬不想,我大軍在此,就一定會來的。”

張軒心中也在暗暗琢磨

,他知道牛金星所言不僅僅是他自己所想的,而是李自成的方案。

他在後世的時候,從來不覺得鄭州與洛陽之間,有是天險,但是現在讀多了古書,不得不承認,洛陽城就在一座盆地之中,四面都關卡,或爲雄關,或爲大河。雖然不如關中四塞,固若金湯,但是也是一等一好去處。如果在唐宋之際,洛陽未必不能一爭。但是現在經濟中心難移,洛陽八關猶在,卻已經不是爭天下的關鍵所在了。

而且李自成如此,也是忌憚孫傳庭啊。

寧肯孫傳庭在平原地帶決戰,也不想再洛陽這個地方打。唯恐一個不小心,踏入孫傳庭的陷阱之中。

“還有其他意見嗎?”李自成問道。

所有人都雅雀無聲。

李自成說道:“既然如此,這件事就如此定下來,現在安排打糧事宜。”

隨即李自成安排各營馬隊在大軍移營鄭州之後,各營馬隊全部出去打糧,河南地面上是沒有糧食,但是河南地面之上,很多大大小小的寨子,有的是士紳聚家而築,有得是豪強並起,所建的寨子。

這些寨子之中都有存糧。

只需挑幾個人打了,再加上地面上的存糧,加上營中的存糧,也足夠支撐一段時間了。

除卻這一件事之外,李自成也派出足夠多的精騎探哨,乃至於使者西去,將潼關與洛陽一段的情形全部探測明白。

還做了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那就是派人拜訪李際遇。

李際遇之事,下文再講。

只說大會散去,張軒心中暗道:“大軍移師鄭州,祭祖這一件事情,恐怕是躲不過去了,但是如何給玉嬌一個交代啊。”張軒想來想去,只要如此了,他回到營中,並沒有先回去見羅玉嬌,而是先見了張質,與張質如此如此一說。

張質心中大驚,暗道:“張軒到底是何家子弟。隱姓埋名如此之深,莫不是家中乃巨室豪門,與朝廷大有牽連,纔不肯以真面目以對?”張質心中暗暗閃過當世張氏大家族,忽然想得到,張居正,還有英國公一脈。隨即不敢多想了。

“兄長,此事不可爲外人所知。還請兄長保密。”張軒說道。

張質被張軒的聲音驚醒,說道:“請將軍放心,這一件事情,定然爲您辦好,不會有一點差錯的。”

“不管怎麼說活。”張質心中暗道:“我都須辦的天衣無縫。否則,張軒可是會殺人的。”

.。www

第三十五章 此局已破第三十四章 圖賴第一百二十二章 登基第七十二章 大順東王第七十章 重圍孤城烽煙長第七十六章 決心第九十一章 冒險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六十三章 羅氏父子第三章 奪麥第二十九章 楊嗣昌第一百三十二章 將星墜於野二第七十一章 戰長沙之列陣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德餘波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八十五章 樟樹鎮第五十章 雜務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敗第四十五章 覆軍殺將二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五十七章 後勤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五章 取士第五十五章 第一路援兵第二十一章 醫療營第五十四章 覆軍殺將十一第三十七章 劉澤清請纓第四章 填壕第八十三章 誰的心思第二十九章 挺着死第一百二十一章 世態炎涼第九十三章 兄弟相逢第三十五章 投名狀二第五十九章 滇軍第四十五章 官軍的反應第七十章 鳳陽地動二第六十七章 鄭大財主第一百零二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方風雨會中州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九十九章 赴湯蹈火第五十三章 假癡不癲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一百三十一章 武興元年第八十九章 高一功vs張軒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第五十四章 餘波第四十八章 襄陽暗潮第四十四章 拷餉第八十六章 何騰蛟的選擇第二十七章 夜襲南津第四十一章 登陸第九十四章 黑虎頭旗第九十三章 下揚州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九章 棗陽之戰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三十八章 威遠城下四第七十六章 講史第七十四章 陣戰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四十六章 覆軍殺將三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第四十八章 郾城會盟第六十五章 信陽城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憂第六十三章 得訊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圍南昌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四十五章 官軍的反應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九章 攻城三第七十五章 鳳陽地動五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三十九章 水戰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袁時中之變第六十章 叛第八十五章 五里鋪第三章 往來無白丁第三十七章 望長沙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十九章 敵襲第一百零六章 襄城之戰三第六十八章 救還是不救?第六十二章 順清之間第九十一章 湖口攻防戰三第八十四章 成親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三十六章 孫,李,張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三十四章 投名狀第七十八章 大夏軍制三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十二章 大洪山之戰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馬威
第三十五章 此局已破第三十四章 圖賴第一百二十二章 登基第七十二章 大順東王第七十章 重圍孤城烽煙長第七十六章 決心第九十一章 冒險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六十三章 羅氏父子第三章 奪麥第二十九章 楊嗣昌第一百三十二章 將星墜於野二第七十一章 戰長沙之列陣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德餘波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八十五章 樟樹鎮第五十章 雜務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敗第四十五章 覆軍殺將二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五十七章 後勤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五章 取士第五十五章 第一路援兵第二十一章 醫療營第五十四章 覆軍殺將十一第三十七章 劉澤清請纓第四章 填壕第八十三章 誰的心思第二十九章 挺着死第一百二十一章 世態炎涼第九十三章 兄弟相逢第三十五章 投名狀二第五十九章 滇軍第四十五章 官軍的反應第七十章 鳳陽地動二第六十七章 鄭大財主第一百零二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方風雨會中州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九十九章 赴湯蹈火第五十三章 假癡不癲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一百三十一章 武興元年第八十九章 高一功vs張軒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第五十四章 餘波第四十八章 襄陽暗潮第四十四章 拷餉第八十六章 何騰蛟的選擇第二十七章 夜襲南津第四十一章 登陸第九十四章 黑虎頭旗第九十三章 下揚州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九章 棗陽之戰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三十八章 威遠城下四第七十六章 講史第七十四章 陣戰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四十六章 覆軍殺將三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第四十八章 郾城會盟第六十五章 信陽城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憂第六十三章 得訊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圍南昌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四十五章 官軍的反應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九章 攻城三第七十五章 鳳陽地動五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三十九章 水戰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袁時中之變第六十章 叛第八十五章 五里鋪第三章 往來無白丁第三十七章 望長沙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十九章 敵襲第一百零六章 襄城之戰三第六十八章 救還是不救?第六十二章 順清之間第九十一章 湖口攻防戰三第八十四章 成親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三十六章 孫,李,張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三十四章 投名狀第七十八章 大夏軍制三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十二章 大洪山之戰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馬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