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孫vs李

牛成虎帶着數十名將士在汝州北門之外。

不一會兒,大軍就到了,綿延不絕的大軍,浩蕩數裡之長,大老遠就看到了。

牛成虎整頓軍容,不一會兒孫傳庭就到了。

孫傳庭清瘦了不少,一身鎧甲看上去就很沉重。

“末將拜見督師。”牛成虎見孫傳庭來了,立即跪在灰塵之中行禮道。

“成虎起來吧。”孫傳庭翻身下馬,笑着將牛成虎給攙扶起來,說道:“你這個前鋒做得好,我沒有想到汝州城,能這麼快打下來。”

“都是督師威名所至,賊人聞風喪膽而已。”牛成虎說道:“末將豈敢居功?”

孫傳庭笑道:“成虎你也會拍馬屁了。”

牛成虎說道:“大人,知道我老牛是粗人,哪裡懂得這麼彎彎繞,說的都是心理話。”

孫傳庭也沒有糾結這一點,與牛成虎一前一後,步行入城,擡頭看見汝州北城門上面的大匾卻見上面寫着“望嵩們”,心中一陣恍惚,心中暗道:“又是這裡。”

去年孫傳庭柿園之敗,也是先在汝州休整,也是從這裡入城的,一時間心中感動一絲不安。隨即就將這一絲情緒壓制下去了,對牛成虎說道:“成虎,汝州城之中,可有人頑抗嗎?”

牛成虎的臉色有一些不好看,說道:“督師,這些賊人都是硬骨頭,如果不是我追得太近,他們來不及關城門,想要打下着汝州城,可有費事多了,我部與賊人鏖戰近一天,戰事纔剛剛結束。戰場還有沒有收拾好。”

孫傳庭一進城門,就聞到一股濃烈的血腥味。

固然,從北門到府衙的道路之上。鋪滿的屍體,官軍的屍體與賊人的屍體交錯在一起,而且孫傳庭也看得分明,這賊人的裝備並不是太好的,而牛成虎是孫傳庭麾下精銳的幾部之一。

打成這個樣子,孫傳庭也感到不舒服。

說道:“賊將是誰?可曾抓到。”

牛成虎說道:“已經拿下來,賊人十幾個頭目都拿下了,大人也要看看嗎?”

孫傳庭說道:“看看吧。”

孫傳庭還沒有見識過這樣的情況,以孫傳庭與李自成交手的經驗來看,很多地方上的守軍,不過是觀望而已,一旦李自成主力失敗,剩下的就是城上變幻大王旗而已。

幾乎沒有人爲李自成守城。即便是有,士氣也不是多高的,一旦失敗,就紛紛潰逃去了,還從來沒有見過城破之後,還要繼續糾纏大半天的事情。

“李參將。”孫傳庭說道。

“末將在。”李養純立即上前。

李純養因爲是降將,故而這一段時間,一直在孫傳庭身邊聽用,孫傳庭也需要李純養在闖營之中的情報做決斷。

“你也跟着一起,看看認識不認識。”孫傳庭說道。

“是。”李養純說道。

孫傳庭進入府衙之中,不過一會功夫,牛成虎就將十幾名流寇頭目都帶過來了。

一路血跡從外面流到大堂之上,好幾個人都渾身血淋淋的。鮮血順着身子流下來,流到地面之上,地面之上印出一個個血腳印。

“跪下。”牛成虎一聲大喝。

押解他們的士卒立即一腳踹在這些人身上,頓時噗噗通通的跪在地面之上。

孫傳庭問李養純說道:“這些人你可認得。”

李養純看了看,說道:“其中一個我倒是認得,這人是蔣三,是李闖的老兄弟之一,跟着李闖也有好幾年,身上也掛了一個都尉的僞職。”

一想到的都尉這個官職,李養純心中一陣不舒服,無他,他在投降官軍之前,也是一個都尉。

他作爲義軍的老人,居然與李自成當初一個親衛平起平坐,怎不讓李養純怨懟啊。

“能被四天王記得,我蔣三還真是三生有幸。”蔣三是所有俘虜之中,軍職最高的,可以說這一場戰事的指揮官,說道:“就衝這一點,我就祝四天王,吃好喝好,等闖王來殺你。”

李養純頓時大怒,一隻手按在腰刀之上,幾乎想將蔣三的人頭砍下來。卻不想孫傳庭說話了,說道:“本官看你也是一個壯士,朝廷正在用人之際,如果你願意棄暗投明,老夫爲你擔保,前事一筆勾銷,只要能立下功勞,將來搏一個封妻廕子,也不是不可能的。”

“哈哈哈。”蔣三說道:“如果沒有闖王,我蔣三早就不知道死在什麼地方了,今日要殺便殺,想要我背叛闖王決計不可能。”

孫傳庭看向蔣三身邊的幾個人,說道:“你們也是這樣。”

“對。”幾個大漢說道:“我李大孝決計不會背叛闖王的。”

孫傳庭知道蔣三是李自成身邊老兄弟出身,也就絕了招降的念頭,一揮手,立即有親兵將這些人拉下去了。他們的結局是什麼,不用說也能想明白,孫傳庭看向剩下的幾個人。

比起蔣三等人身上的狼狽,以及無數流血的傷口,這些人就整齊多了,而且從打扮上也能看的出來,是讀書人。

“先生可是讀書人?”孫傳庭問道。

“大順汝州牧陳可新見過大明七省督師。”陳可新說道。居然有幾分與孫傳庭分庭抗禮的意味。

“區區逆賊,不過沐猴而冠而已。”孫傳庭說道。

“正是,當初明太祖也不過如此而已。”陳可新說道。

“大膽。”孫傳庭頓時大怒,辱及君父,讓孫傳庭的臉頓時冷了下來,說道:“我看你是一個人才,纔給你一個棄暗投明的機會,不要自誤纔是。”

“何爲暗,何爲明?”陳可新說道:“而今分明是明者不明,順民意者明,到底自誤之人是誰,孫先生應該有數纔對?”

幾句話之內,孫傳庭就知道,這陳可新不會動搖了。

他有一點疲倦,也沒有心思與陳可新嚼舌根了,一揮手,立即有親兵將他們全部帶了下去。

孫傳庭雖然年近半百,但是塞下出身,從小打熬筋骨,行軍雖然辛苦,諸事雖然繁多,但是孫傳庭也能支撐的下去。

讓他感到疲倦的,不是戰事,而是陳可新。

一個陳可新不足爲慮,畢竟陳可新又不是什麼諸葛臥龍。但是這其中代表的意味深長。

“這分明已經是敵國了。”孫傳庭心中暗道:“李闖不除必成大患。”

一些賊寇願意爲李闖效死,孫傳庭並不是多吃驚的。畢竟李闖縱橫天下這麼多年,幾起幾伏,如果沒有一點手段,早就不知道死到那個山溝之中了。

但是有讀書人效力,而且並不是少數的幾個,看樣子有爲數不少的讀書人效力,乃至效死,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了。

“李參將。”孫傳庭說道:“你之前說過,現在賊人屯兵襄城城,老弱反而沒有在,對嗎?”

“對。”李養純說道:“聽聞督師出關,闖賊心憂不已,已經將老弱大多留在襄陽附近,分置在襄陽附近的府縣之中,其中唐縣留得老弱是比較多的。”

南陽城當初被拆了不少,殘破之極,李自成也沒有心思耗費那麼人力物力,去重修,故而襄陽以北的要點,不是南陽府,而在唐縣。

“李將軍投奔官軍以來,本官也知道將軍報效朝廷的忠心,但是有人卻憂心李將軍降而復叛。”孫傳庭淡淡的說道,眼睛看向李養純。

李養純瞬間明白,說道:“只有督師有命,我李養純絕不推辭。”

“好。”孫傳庭說道:“我要你間道而出,攻克唐縣。”隨即孫傳庭的眼神之中帶了幾分冷意,說道:“屠之。”

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方風雨會中州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餘波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憂二第四十七章 一厥名王第三十二章 回汝寧第八十二章 胡澹第五十四章 臨門一腳第二十四章 歸德軍第四十五章 破劉良佐第二十二章 場外手段第六十七章 鄭大財主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局勢第九十九章 楊繩祖離開第二章 曹營建制第八十六章 守臨潁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一百二十九章 閨中之事第三十四章 湘陰之戰二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九章 羅玉嬌第八章 拷餉第六十五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第九章 搶收敵一百零一章 攻第四十一章 登陸第五章 大軍開拔第二十八章 李神醫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華軍第二十一章 朱仙鎮第九十五章 黃得功之勇第九十一章 火馬陣第四十六章 天亮了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關之戰落幕第八十五章 五里鋪第五十八章 竭澤而漁第四十五章 寒霜第一百一十二章 別臨潁第五十六章 大戰落幕二第五章 峽石城第八十一章 心病第七十四章 鳳陽地動四第三十一章 千帆入洞庭三第五十六章 大戰落幕二第二十二章 炮戰第三十六章 煙花易冷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一百二十章 陳州之夜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二章 家事二第四十八章 郾城會盟第二十六章 襄陽第一百一十章 東進第七十四章 長街相會第九十五章 黃得功之勇第九十五章 闖曹之間第四十章 奪門第五十二章 多鐸撤軍二第五十二章 不見長安見浮雲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四十九章 正氣歌第三十八章 奪炮敵一百零一章 攻第六十一章 離間計第九十六章 困獸四第七十五章 戰長沙之交鋒三第八十章 常國安二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一百章 俠義第三十五章 二道城牆之議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一百零一章 大崩潰第六章 朝議大政二第四十八章 郾城會盟第六十八章 鳳陽民情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金華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決策第二章 樊城二第九十三章 下揚州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三十章 倔強的羅汝才第七十八章 湘西之戰二第二十一章 阿濟格的決心第七十七章 兵亂第五章 猛鎮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處境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六十一章 臨淮爭奪第四章 往來無白丁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許都的悔悟第七十二章 劉文秀東行記第二十七章 政爭第八十六章 投明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南現狀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十三章 鑄炮計劃第一百零四章 登基問題第五十九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三第七十二章 戰長沙之致師
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方風雨會中州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餘波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憂二第四十七章 一厥名王第三十二章 回汝寧第八十二章 胡澹第五十四章 臨門一腳第二十四章 歸德軍第四十五章 破劉良佐第二十二章 場外手段第六十七章 鄭大財主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局勢第九十九章 楊繩祖離開第二章 曹營建制第八十六章 守臨潁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一百二十九章 閨中之事第三十四章 湘陰之戰二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九章 羅玉嬌第八章 拷餉第六十五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第九章 搶收敵一百零一章 攻第四十一章 登陸第五章 大軍開拔第二十八章 李神醫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華軍第二十一章 朱仙鎮第九十五章 黃得功之勇第九十一章 火馬陣第四十六章 天亮了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關之戰落幕第八十五章 五里鋪第五十八章 竭澤而漁第四十五章 寒霜第一百一十二章 別臨潁第五十六章 大戰落幕二第五章 峽石城第八十一章 心病第七十四章 鳳陽地動四第三十一章 千帆入洞庭三第五十六章 大戰落幕二第二十二章 炮戰第三十六章 煙花易冷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一百二十章 陳州之夜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二章 家事二第四十八章 郾城會盟第二十六章 襄陽第一百一十章 東進第七十四章 長街相會第九十五章 黃得功之勇第九十五章 闖曹之間第四十章 奪門第五十二章 多鐸撤軍二第五十二章 不見長安見浮雲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四十九章 正氣歌第三十八章 奪炮敵一百零一章 攻第六十一章 離間計第九十六章 困獸四第七十五章 戰長沙之交鋒三第八十章 常國安二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一百章 俠義第三十五章 二道城牆之議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一百零一章 大崩潰第六章 朝議大政二第四十八章 郾城會盟第六十八章 鳳陽民情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金華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決策第二章 樊城二第九十三章 下揚州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三十章 倔強的羅汝才第七十八章 湘西之戰二第二十一章 阿濟格的決心第七十七章 兵亂第五章 猛鎮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處境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六十一章 臨淮爭奪第四章 往來無白丁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許都的悔悟第七十二章 劉文秀東行記第二十七章 政爭第八十六章 投明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南現狀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十三章 鑄炮計劃第一百零四章 登基問題第五十九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三第七十二章 戰長沙之致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