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春光

在地裡站了小半個時辰,直到紅日高升,衆人才離開這裡。

對於這些年輕人來說,這是人生第一次真真正正地觀察農民是如何種地,第一次認真思考地爲什麼這樣種。徐平不知道這將爲他們帶來什麼樣的壞話,不過總不是壞事。

微風吹過,水面泛起潾潾的波光,陽光照在上面映出金黃色。

孫七郎哼着不知名的小調,與幾個莊客悠閒地理着網,曬着太陽。

見到徐平帶人過來,孫七郎幾人急忙起身行禮。

徐平帶人坐到旁邊早已經備好的交椅上,問孫七郎:“去年雨水充足,不知塘裡的魚多不多?難得幾位官人到來,你使出手段,多捕些合用來的,晚上燒個全魚宴。”

“官人安心,這幾年莊裡就沒怎麼捕過魚,塘裡的魚都長得又大又肥。今天正是好天氣,竟然不會失望。”

孫七郎一邊說着,一邊帶人上了船,向塘裡劃去。

現在正是陽春,人還不能下水,只能在船上拖着網捕魚。爲了方便,這樣用的網都是大網,捕的也是大魚,一些肉質細嫩長不大的魚就捕不上來了。

幾個莊客划着小船,慢慢地進入了巨大的陂塘裡。岸上的幾個人看見這情景,剛纔鬱悶的心情一掃而空,紛紛指指點點。

這纔是文人喜歡看見的畫面,農民漁夫,詩情畫意的場景,收穫時的喜悅。他們並不關心人們到底是怎麼勞動的,只是欣賞這樣的畫面。

徐平總愛想人們是怎樣勞動的,有沒有更好的辦法,提高效率,節省人力,所以他的眼裡沒有詩情畫意,也就寫不出讓人吟詠贊嘆的詩句。

身邊的人就不一樣,有的人心裡已經劃過優美的句子,正在努力抓住那稍縱即逝的靈感。或許要不了多大一會,就能寫出優美的詩篇。

這裡的都是年輕人,剛纔在地裡什麼都不懂的尷尬早已經煙消雲散,都興高采烈地議論着眼前的風景。這一派江南水鄉的景象,更鉤起了歐陽修和梅堯臣兩人的鄉愁。

王拱辰在一邊坐着無聊,找了個莊客帶着,起身沿着塘邊向前走去,不一會回來,頭上插了兩朵大花,也不知道他從哪裡找來的。

徐平看見只是搖頭苦笑,他就不明白這個年代爲什麼男人喜歡戴花,而且開得越大顏色越豔麗的越喜歡。來到這個世界這麼多年,徐平從來沒有戴過,實在過不了心中的坎。

王拱辰開了頭,其他人也站起身來,隨便走着欣賞周圍的景色。

正是春天時候,遍地花開的時節,到處都是風景。路邊,田壟上都開滿了知名和不知名的花,五彩繽紛。不時還有幾株果樹立在陽光裡,滿樹繁花似錦。

幾個人就當是出城來賞花踏青了,沿着田間的路,一直向前走去。一邊議論紛紛,向不時摘一朵小花拿在手裡把玩。

男人愛花,女人反倒卻比較矜持,春光裡遊園的時候,這種習慣讓徐平很不習慣,跟他的前世幾乎剛好相反,也不知是個什麼道理。

陂塘裡船上的孫七郎喘着氣,高聲道:“水裡真有這麼多魚?船都有些劃不動了,我們先靠岸去吧,看看網裡有多少漁獲再說。”

旁邊的莊客小聲道:“七郎,這些年莊裡都沒怎麼正經捕過魚,只是偶爾有人拿根竹竿來釣幾尾,魚當然是多了。”

水塘河流是莊裡的財產,莊客和佃戶來釣魚沒人說什麼,拿網還捕就說不過去了。再說也不能拿出去賣,捕多了也沒有用。

經過多年整治,除了一片徐平特意留下來的沼澤,其他地方的水都已經退了去,形成了不少河流和池塘,魚蝦等水產極多。平時人們在幾條小河裡釣一釣就夠打牙祭,這種大池塘無人來打擾,裡面的魚早不知道長到了多少斤了。

小船調轉頭,拖着網慢慢向岸邊靠近。也不知道網住了多少漁獲,只覺得沉重無比。

壓着岸邊的蘆葦和荒草,小船靠近岸邊。

孫七郎從船上一個大步跨下來,招呼旁邊的莊客:“快點過來,幫着拉一拉網!這一網要都是魚,不是網住了石頭,儘夠我們莊上用的了!”

岸上的幾個莊客飛快地跑過去,一起幫着起網。

孫七郎跳進水裡,從網中間順手一撈,一聲大喊,一條近十斤重的大青魚便就被扔了到岸上,在草叢中拼命地蹦來蹦去。

“果然是魚!這一網足夠莊上吃了!” ωωω● ттkan● ¢ O

孫七郎一邊叫着,一邊在水裡指揮着莊客把網死死拉住。

徐平和方偕、曹穎叔站起身來,走到岸邊觀看。

此時北方人吃魚不多,也不懂做法,任由塘裡的魚長到這樣大。徐平莊子上還有一二十戶從江南來的種稻人家,教了莊客不少魚的做法,也還是沒有改變風俗。

聽見這裡的叫喊聲,王拱辰等人急匆匆地趕回來,看着草地上蹦來蹦去的大魚,都一起道:“好大的魚,沒想到這塘看着不起眼,竟然養出如此大魚!”

徐平靜靜地站在岸邊的大柳樹下,沒有上前,也沒有說什麼。漁業技術在這個年代基本沒有實用價值,江南的大城市附近還有人捕撈野生魚苗養殖,長江以北就沒人做了。人口還少,由於黃河氾濫形成的陂塘河汊又衆多,野生的魚就足夠人們食用。

而且由於生活習慣,北方人也很少吃魚,也吃不來魚。如今就是在開封城裡,能夠似模似樣地做個魚菜的酒樓都很少見,小地方更加不用說了。

不過隨着江南人到京城爲官人越來越多,對魚的需求也多起來。或許等到什麼,可以考慮到京城裡開個小飯莊,做魚也是特色。

看了看站在人前興高采烈的王拱辰,徐平暗暗點了點頭。王拱辰現在這樣子也不是辦法,家裡只有寡母,兄弟又多,靠他一個人的俸祿,怎麼也寬裕不起來。等過了這一陣子,自己不那麼忙了,可以考慮與他家一起合開家店,幫補他一下。

要不了兩年,王拱辰也該成親了,也要出去外任了,到處都要錢。狀元郎找個大戶人家的妻子不難,也能帶來豐厚的嫁妝,但靠女人總不是辦法。

(這兩天病了,更新不給力,讀者見諒。)

第52章 從此各不相干第138章 翻唱新聲第65章 要將功贖罪第67章 決心已定第87章 好事第267章 許懷德也不容易第250章 修兵書第69章 姚黃魏紫第71章 廢后風波(上)第64章 不同的生產方式第160章 公平交易第80章 起風雷第17章 最難是缺人第61章 意外第118章 老臣的勸告第53章 秦二第119章 小令與慢詞第234章 獨自撤退第139章 謀反誅全族第181章 錢明逸第279章 黑吃黑第22章 兩個小孩第305章 《景祐會計錄》第160章 政策原因第66章 金光洞第52章 童七郎第163章 準備應對第35章 申峒第176章 錢糧爲綱第30章 日月當空,洞燭萬民第215章 妥協第53章 萬民雲集第97章 錢入戶等影響了誰?第24章 談判第243章 存利去弊第170章 兩府並立第74章 相互利用第142章 審問第208章 進城走正門第212章 重回三司第33章 得失之間第196章 不用其人,可用其術第78章 入甕第88章 早說過數字會說話(下)第177章 風波將起第225章 四輪馬車第93章 新格局第13章 諸事要請示第96章 取他人頭來第33章 你是官了第52章 童七郎第38章 統計學第19章 理通事順第126章 時機到了第15章 歷史唯物主義第2章 中子貴且顯第85章 軍權的收與管第175章 我自有大道第268章 幕中的年輕人第81章 試探第216章 王拱辰開店(上)第206章 學士入東府第88章 早說過數字會說話(下)第68章 山雨欲來(上)第58章 步步爲營第113章 舊時浮浪少年第72章 夜襲第59章 夜戰(下)第119章 審問第101章 莫做儒巫第83章 有放有收第128章 優遷第167章 情報第95章 西瓜種子第52章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第155章 五彩棉花第306章 獅子搏兔第129章 你回京去吧第101章 七源州第3章 屬下第73章 地方反應第228章 人事變動第101章 要出人命?第147章 稱提之術第38章 軍法第204章 焦慮的林素娘第35章 災民第42章 方田均稅第208章 老花鏡第7章 第一權臣第216章 王拱辰開店(上)第256章 身上的刺第145章 恍如昨日第63章 瞎氈來歸第269章 推開一扇門第307章 來了就要打仗第134章 鬧事第172章 提綱挈領第166章 初戰第110章 過河拆橋
第52章 從此各不相干第138章 翻唱新聲第65章 要將功贖罪第67章 決心已定第87章 好事第267章 許懷德也不容易第250章 修兵書第69章 姚黃魏紫第71章 廢后風波(上)第64章 不同的生產方式第160章 公平交易第80章 起風雷第17章 最難是缺人第61章 意外第118章 老臣的勸告第53章 秦二第119章 小令與慢詞第234章 獨自撤退第139章 謀反誅全族第181章 錢明逸第279章 黑吃黑第22章 兩個小孩第305章 《景祐會計錄》第160章 政策原因第66章 金光洞第52章 童七郎第163章 準備應對第35章 申峒第176章 錢糧爲綱第30章 日月當空,洞燭萬民第215章 妥協第53章 萬民雲集第97章 錢入戶等影響了誰?第24章 談判第243章 存利去弊第170章 兩府並立第74章 相互利用第142章 審問第208章 進城走正門第212章 重回三司第33章 得失之間第196章 不用其人,可用其術第78章 入甕第88章 早說過數字會說話(下)第177章 風波將起第225章 四輪馬車第93章 新格局第13章 諸事要請示第96章 取他人頭來第33章 你是官了第52章 童七郎第38章 統計學第19章 理通事順第126章 時機到了第15章 歷史唯物主義第2章 中子貴且顯第85章 軍權的收與管第175章 我自有大道第268章 幕中的年輕人第81章 試探第216章 王拱辰開店(上)第206章 學士入東府第88章 早說過數字會說話(下)第68章 山雨欲來(上)第58章 步步爲營第113章 舊時浮浪少年第72章 夜襲第59章 夜戰(下)第119章 審問第101章 莫做儒巫第83章 有放有收第128章 優遷第167章 情報第95章 西瓜種子第52章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第155章 五彩棉花第306章 獅子搏兔第129章 你回京去吧第101章 七源州第3章 屬下第73章 地方反應第228章 人事變動第101章 要出人命?第147章 稱提之術第38章 軍法第204章 焦慮的林素娘第35章 災民第42章 方田均稅第208章 老花鏡第7章 第一權臣第216章 王拱辰開店(上)第256章 身上的刺第145章 恍如昨日第63章 瞎氈來歸第269章 推開一扇門第307章 來了就要打仗第134章 鬧事第172章 提綱挈領第166章 初戰第110章 過河拆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