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十八

在這個時候,戚景通居然有時間想起自己的家世。

戚景通高祖在濠州從龍,數世爲明臣,戚家是大明的死忠。絕不會背叛皇帝陛下,投靠叛逆。戚景通暗道:“我雙腿已經廢了,從今以後上不得戰場了,對一個武人來說,幾乎與死了沒有區別了。只是我膝下無子,不能傳承祖先香火,是我不孝。只求蒼天保佑,保佑夫人能一舉得男,就算是我死了,也心安了。”

戚景通抱着必死之心,坐鎮城上。下面的人看戚景通紋絲不動,穩如泰山,而身後安慶城火頭,也沒有進一步擴大,也慢慢的定下神來。。

只要這些民壯定下神來,事情就好辦多了。雖然寧王的攻勢一浪超過一浪,但是安慶西城牆依舊穩如泰山。這一百多門佛郎機炮可是立下大功勞了。

北門伍文定也看到了南門那邊的濃煙,他哈哈一笑說道:“看來南邊也用煙燻城頭這一個笨辦法。”他回頭說道:“來人。”

一個人來到伍文定身邊,說道:“老爺有什麼吩咐?”

這個人是伍文定從家中帶出來的長隨,伍文定低聲在他耳邊說道:“去知府衙門,將知府衙門之中,所有衙役兵馬全部調往南門。不得怠慢,也不能顯露出一絲焦急。”

這個長隨跟着伍文定也有數年的事情,平時就沉穩異常。也是這一點優點,被伍文定看中,帶在身邊。

長隨聽了伍文定的話,大吃一驚,身子瞬間繃緊了。低聲說道:“是。”

伍文定這才大聲說道:“去吧,將我們這個怎麼破除濃煙的辦法,教給他們不能讓那邊吃虧。”

長隨雖然極力讓自己平靜下來,但是一雙腿卻好像不受自己控制一般,一下了城立即狂奔不已,來到知府衙門,立即將知府衙門之中最後的衙役與兵力一古腦的派到南方方向。

他們還沒有來到南門,就發現正在放火的寧王軍,說話不及就打了起來,寧王軍進來的人並不多,但這一次派來的援軍也不是多厲害。

這些衙役不過平時欺負一下小老百姓,還有點能耐,面對真刀真槍的拼殺,根本不行,而留在知府衙門的士卒,倒是真的士卒,是大明朝廷的經制之兵,不過早就崩潰的不城樣子,伍文定也就是在這些老的老少的少的士卒中間,挑選出來一些能看的,至於能不能打了。

這兩邊一打起來,要不是是不是有青壯從四周的衝出來,與這些人打成一團,這一支援軍,估計能被人以少勝多。給硬生生的打崩了。

其實,大明的百姓,並沒有那麼急公好義,如果不是這些人一直在防火燒房子。這些百姓恐怕不會出來戰鬥,結果他一燒房子,這下子老百姓就承受不住了。

很多房子,是一家人,一輩子的指望,居然給燒,這是絕對不可以的。

不過,不管怎麼說,有人牽制住這一支偏師,讓他們不能放火,也算是一件好事。

另外還有一個出乎意料的人,也看見了濃煙。

“那邊是安慶嗎?”這裡距離安慶相當之遠,在安慶城中燃起的濃煙,在這裡距離來看,不過是天外一線而已。

“回大人的話,正是安慶。”一個人低頭哈腰道。

問話的人不是別人,正是許泰。

此刻正德已經到了南京。

不過正德走這麼快,並不是他大隊人馬加速了,而是正德將整個京營給扔到了運河之上,自己帶回百餘名侍衛,就快馬來到了南京。

來到南京之後,二話不說,先校閱南京京營。南京京營自然不能如意。正德先是撤掉南京京營主將,然後又從勳貴之中找出新的主將,就這樣又是打,又是揉的。將南京政壇攪和了一番。雖然手腕不算太高明,但是有用就行了。至少讓正德初步掌握了南京城的虛實。

緊接着,正德就將許泰踢出了南京城,讓他去援救雍王。

許泰知道,這是正德對他的獎勵也是懲罰。

不管怎麼說,許泰將南京維持住,讓他來之前,戰場形勢並沒有向不可挽回的地步滑落,但是雍王來南京,居然被閉門不納,更是將雍王派到了最危險的戰場之上。

一旦雍王有什麼事情,正德拿什麼來面對吳太后,用什麼來面對天下人。

前者剛剛有一個藩王造反,後腳皇帝就借刀殺人,弄死一個藩王,正德的臉面,皇家的臉面還要不要了。

所以許泰被趕出來,正德的想法很簡單,如果許泰救下來朱厚煌,那麼兩功一併賞賜,如果朱厚煌出了問題,那麼許泰兩過一併處罰。

而許泰身邊只有敢勇營千餘騎兵而已。許泰本來就對去安慶城心懷忐忑。此刻在長江之上,還能看見安慶城頭的濃煙,心中立即沉了下去,他暗道:“不會我還沒有到安慶,安慶城就失守了吧。”

一瞬間,許泰的一顆心就掛了起來,七上八下的。

他可知道,雍王一旦出了問題,正德會怎麼對他。不管正德多麼寵信他。。他在政治上的地位,也絕對比不過一個藩王。

他立即急了,問道:“船能不能快一點?”

“大人,這隻船隊,都是海船,槳手少,在長江之中,也就是這個速度了。”

許泰所乘坐的船隻,就是朱厚煌的雍國水師,雖然上面調下來太多的人了,但是維持基本的航行能力,還是可以的。

在寧王船隻封鎖江面的時候,很少有船敢於逆流而上。許泰只好用雍國水師。不過這些船都是海船,在長江之上速度並不能太快。

“大人,”一個人走過來,躬身行禮道。“希望您的手下能幫幫忙?”

許泰正煩着的,說道:“什麼事情?”

“我等擔心安慶有失,希望多加槳手,好快點到安慶。”

許泰一聽,一拍即和。說道:“好。”

不一會兒,不知道多少根根長長的木槳從福船上伸了出來,這給改裝其實是模彷彿郎機人的,佛郎機人的船隻就有很多長槳。

這麼多木槳一併用力,他們立即感覺到,座船的速度一下子提升了很多。

“瘋子,瘋子。”給許泰指引道路的人,不住的喃喃的說道。

這個人是嚮導,常年在長江上跑船,對各種船隻的性能非常瞭解。所以他才如此吃驚,海船本就不適應河道,這是事實,在這種不適應的情況下不慢一點,反而衝得更快了。真不怕擱淺啊?

不過很快,他就將這個念頭扔到一邊了,在一條船上,只能同舟共濟。不然萬一這一條船出事,他自己也要下長江裡面游泳了。

就在許泰在這裡緊趕慢趕的時候,南門上面的廝殺,也進入了最高潮。

王綸與俞大猷一刀一槍,叮叮噹噹的撞在一起。他們兩個不分高下,刀光槍影到處亂晃,附近都不敢站人了。以至於戰場之上,爲他們拉開一個小小的空地,空地之中,只剩下王綸與俞大猷兩個人。

王綸握刀的手,鬆了鬆,然後又緊了緊。說道:“你可以留下你的姓名。”他看着俞大猷嘴脣上短短的絨毛,暗道:“此人前途不可限量,可惜卻要死在我手上了。”

對俞大猷年紀輕輕在武藝上,就有如此的造詣,王綸非常欣賞,但是不管怎麼欣賞,也擋不住,他今日要取俞大猷性命。

各位其主,不得不爲。

俞大猷說道:“晉江俞大猷,你也可以留下你的名字。

第八百零四章 奴隸貿易二第六百四十七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第五百六十一章 瘟疫九第七百八十章 金洲戰事二第七百五十三章 王陽明的遺產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臣羣集二第七百四十五章 出使四第八百五十九章 仇華的突圍第六百六十五章 宗設之死第七百六十四章 土司制度第二百五十一章 皇帝寶座的誘惑第二百四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完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八第五百六十八章 張璁四第四百五十六章 古晉會議第二百八十四章 東雍漁業二第六百八十一章 長崎大火第五百一十三章 帝崩十五第七百一十四章 監察御史王九川第五百二十章 京畿鏖戰二第一百零六章 唐寅病倒第八百九十五章 南京城第五百三十八章 麥哲倫的遭遇三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燒贛江第七百二十七章 楊廷和之死第三百三十八章第五百七十章 蔣氏二第八百七十七章 勝負手十二第八百六十六章 勝負手第四百七十六章 廈門灣之戰尾聲第六十二章 兩萬兩第四百八十一章 談判破裂第八百五十章 福建五第三百六十九章 安南水寨第四百三十章 南征影響三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崩四第二百三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六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征影響四第三百六十章 不速之客第八百五十章 福建五第三百一十七章 蘇祿五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師與商船的區分第一百九十四章 賞功第八百六十二章 寧波現狀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到達戰場第三百九十四章 升龍會戰八第七百一十一章 休養生息第四百六十六章 第二次澎湖之戰第六百八十一章 長崎大火第八百九十三章 嘉靖的怒火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慎走馬薦陸完第六百四十九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三第九十三章 雍制第二百零八章 少府第七百六十一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二第一百七十二章 金礦生產第八百七十一章 勝負手六第四百一十七章 臨時和議第七百零七章 後宮瑣事一第一百八十三章 徵蠻二第八百四十八章 福建三第三十五章 應州之戰王勳【三】第四百六十章 香料羣島之戰第六百八十七章 毛利就元第六章 不服第七百四十九章 在南都三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第八百九十章 青山白鐵忠骨二第二百七十九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二第十二章 託梅-皮雷斯第三百四十章 東雍與大明第四百七十章 月港第一百一十七章 征服第八百六十六章 勝負手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城第七百一十六章 新都城第四百四十二章 接戰第二百四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十八第五百六十二章 象兵第三百八十四章 決戰之前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雍紙鈔第八百五十六章 下溫州第八百五十四章 仇華守福寧四第一百八十八章 徵蠻七第三百五十六章 雲海關下四第四百六十八章 火燒泉州第九百零七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九十章 徵蠻九第四百二十一章 古晉之變三第一百五十章 和議第二百六十三章 破綻第三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外第四百四十一章 總結成敗第八百二十一章 大明vs東雍三第八十章 先鋒第一百七十二章 金礦生產第三百八十七章 升龍會戰
第八百零四章 奴隸貿易二第六百四十七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第五百六十一章 瘟疫九第七百八十章 金洲戰事二第七百五十三章 王陽明的遺產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臣羣集二第七百四十五章 出使四第八百五十九章 仇華的突圍第六百六十五章 宗設之死第七百六十四章 土司制度第二百五十一章 皇帝寶座的誘惑第二百四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完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八第五百六十八章 張璁四第四百五十六章 古晉會議第二百八十四章 東雍漁業二第六百八十一章 長崎大火第五百一十三章 帝崩十五第七百一十四章 監察御史王九川第五百二十章 京畿鏖戰二第一百零六章 唐寅病倒第八百九十五章 南京城第五百三十八章 麥哲倫的遭遇三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燒贛江第七百二十七章 楊廷和之死第三百三十八章第五百七十章 蔣氏二第八百七十七章 勝負手十二第八百六十六章 勝負手第四百七十六章 廈門灣之戰尾聲第六十二章 兩萬兩第四百八十一章 談判破裂第八百五十章 福建五第三百六十九章 安南水寨第四百三十章 南征影響三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崩四第二百三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六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征影響四第三百六十章 不速之客第八百五十章 福建五第三百一十七章 蘇祿五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師與商船的區分第一百九十四章 賞功第八百六十二章 寧波現狀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到達戰場第三百九十四章 升龍會戰八第七百一十一章 休養生息第四百六十六章 第二次澎湖之戰第六百八十一章 長崎大火第八百九十三章 嘉靖的怒火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慎走馬薦陸完第六百四十九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三第九十三章 雍制第二百零八章 少府第七百六十一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二第一百七十二章 金礦生產第八百七十一章 勝負手六第四百一十七章 臨時和議第七百零七章 後宮瑣事一第一百八十三章 徵蠻二第八百四十八章 福建三第三十五章 應州之戰王勳【三】第四百六十章 香料羣島之戰第六百八十七章 毛利就元第六章 不服第七百四十九章 在南都三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第八百九十章 青山白鐵忠骨二第二百七十九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二第十二章 託梅-皮雷斯第三百四十章 東雍與大明第四百七十章 月港第一百一十七章 征服第八百六十六章 勝負手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城第七百一十六章 新都城第四百四十二章 接戰第二百四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十八第五百六十二章 象兵第三百八十四章 決戰之前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雍紙鈔第八百五十六章 下溫州第八百五十四章 仇華守福寧四第一百八十八章 徵蠻七第三百五十六章 雲海關下四第四百六十八章 火燒泉州第九百零七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九十章 徵蠻九第四百二十一章 古晉之變三第一百五十章 和議第二百六十三章 破綻第三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外第四百四十一章 總結成敗第八百二十一章 大明vs東雍三第八十章 先鋒第一百七十二章 金礦生產第三百八十七章 升龍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