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九章 南都和議二

一個國家,一個人丁過千萬的國家,一個人丁過千萬並且信奉回回教的國家,一個人丁過千萬並且信奉回回教,而且剛剛立國,致力於傳教的國家。一個人丁過千萬並且信奉回回教,而且剛剛立國,致力於傳教,並距離南都不過數日海程的國家。

朱厚煌知道越是知道淡目國是什麼樣子,就越是覺得這個國家,一定要消滅,一定一定要消滅。

朱厚煌暗道:“看來,即便是給佛郎機一些讓步,也必須打擊南洋的回回教勢力,否則孤在的時候,南洋還可以安堵,孤,不在的時候,卻不知道南洋會走到那個方向。”

西洋人處於上升期,但他們的國家畢竟遠離大明,即便是到後世日俄戰爭時期,也證明了勞師遠征,並不是什麼太好的選項。

所以朱厚煌暫時安撫住佛郎機,不用擔心,佛郎機的壯大,畢竟佛郎機即便是不老實,東雍距離最近的佛郎機據點,是果阿,而不是葡萄牙的本土。

佛郎機遠在天邊,淡目國近在咫尺。

所謂的遠交近攻是也。

朱厚煌決定之後,立即召見託梅。

託梅走進輝煌的南鬥宮中,感覺不像是去見一個人,反而像是去朝見一個神一樣。

朱厚煌先與託梅在正殿見禮之後,又在偏殿談判。

朱厚煌靜靜聽着託梅說道:“我們必須在馬六甲海峽有一個港口,這個港口可以不是馬六甲,但是必須有,否則我們這一趟就白跑了,而且我希望佛郎機商船有在大明沿海活動的權力。我們必須參與進香料羣島的交易之中。這就是上面給我的條件。”

楊慎還想說什麼被朱厚煌一揮手攔住了,說道:“如果僅僅是這些我答應了,不過有些也需要你答應。

第一,孤允許佛郎機在馬六甲海峽有一個港口,但是這個港口只能在亞齊。而且在亞齊不得駐紮作戰艦隊。

第二,孤可以開放到澎湖的航道給佛郎機船隻,但是必須限制武裝,並且交付特別稅,而且要同等待遇,東雍的商船也看自由往返印度,與馬六甲之間,受到佛郎機保護。

第三,香料貿易又東雍獨佔,是沒有商量的,不過,孤會在南都建立起香料交易所,整個東雍的香料都會在南都交割,不用擔心佛郎機受到歧視。

之前是你們的條件,那麼你們現在聽聽孤的條件。

第一佛郎機水師力量不得進入印度洋,即便進入也僅僅是保護大明屬國。

第二,大明屬國的一切都歸東雍保護,也就是說,佛郎機方面對大明屬國的任何行動都必須得到東雍的許可,否則就不行。

就這五條吧,如果,你能答應下來,孤現在就簽約。”

再一次顯示出小國的悲哀了。

是的,亞齊也是這一戰的發起人之一,但是從頭到位兩國都沒有提出亞齊的問題。分明是一默契的將亞齊瓜分了。

這就是小國的悲哀。

不過,託梅卻沒有心思想這個,他終於見到東雍的重大讓步。

託梅只是帶了個舌頭來東雍而已。

佛郎機艦隊是有水平,但是他的水平再高,也與東雍的主力艦隊一樣,都在養傷之中,單單看現在水面的力量,東雍超過佛郎機。

佛郎機已經無力向東方投放力量了,甚至連維持現在的力量,很多人都不願意。

所以託梅表現着這麼強硬,其實心中也虛的很。

不得不說,術業有專攻,朱厚煌與楊慎,不能說是笨蛋,但是在這種需要閱歷的談判上,弄得一塌糊塗。

託梅覺得朱厚煌能讓步一點,就能讓步更多,他咳嗽一點,說道:“殿下-----”

朱厚煌打斷了託梅的話,說道:“你只需說成與不成,成我們則簽約,如果不成,那麼你就可以走了,我們也放棄幻想準備打仗。”

“不過,我還是先給你介紹一些我國的戰爭原則。”

託梅心中暗道:“怎麼想嚇唬我,有什麼好怕的。”

朱厚煌說道:“對於打仗,我們的戰爭理念就是消滅戰爭,怎麼樣才能消滅戰爭,就是用將敵對的國家消滅掉。爲了這個目標,我國的皇帝們,常常發動,跨越數十年之久。如果佛郎機人屢屢乘人之危,敲詐拉索,我只要做好與佛郎機進行一場連續三十年的戰爭。”

託梅心中暗罵:“持續三十年的戰爭,朱厚煌瘋了嗎?”

朱厚煌有沒有瘋,託梅不知道,但是託梅一想到持續三十年的戰爭,就覺得頭皮發麻。

佛郎機人來東印度是求財的,並不是打仗的,任何將這一點搞錯的人,都不行,託梅當然不會搞錯,動用武力,只是爲了降低貿易成本,最後成爲無本買賣,再好不過,與佛郎機打上三十年仗,不管怎麼說,打上三十年的戰爭,怎麼說都是一個賠本買賣,如果是因爲自己而引發的。自己恐怕也落不了什麼好下場。

“好,一言爲定。”託梅說道。

朱厚煌說道:“一言爲定。”

很多事情,好像需要的簽訂協議就好,但事實上恰恰相反,這纔是開始。

朱厚煌一言已決漫長的談判就進入了收尾工作。

而朱厚煌也接到了張翰的報告。張翰帶着一個營雍軍壓陣,讓十二個土司輪番向前進攻,一路上張翰主持分配戰利品,將各地部落的俘虜大部分分給了十二個土司,少部分留給張翰自己。

張翰先將這俘虜當成民夫,後來每到地勢平坦的地方,就設立軍屯,沿着北部的海岸線一路北上,攻克了宋卡,直接與暹羅交接,暹羅王就已經準備派使者的商議這個事情了。

宋卡一帶本就是暹羅的,只是宋卡追擊分裂出來了,被張翰吞併了。

不過,有利就有弊。

張翰一路作戰,過於倚重十二個部落了,造成了,十二個部落每一個部落都是戰兵過萬,戶口過數萬的部落。

張翰向朱厚煌彙報的事情,就與這些事情有關,第一個前文說過,就是與暹羅的紛爭。

第二就是擴大的土司,張翰覺得已經無法控制了,

第三,就是張翰已經打不下去了。

大軍出動是需要很多物資的,而且將這些物資運送到前線,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張翰實力覺得後勁無力了。

只能等後方來給他善後了。

朱厚煌暗道:“十二個土司,禍福相依,之前各個不了零散,難以威脅到東雍,但是爲我所用,也沒有什麼用處,而如今,卻不一樣來了。但願他們忠於東雍,不行,孤要去看上一看。”

朱厚煌說道:“傳令下去,孤要去宋卡,大會十二土司。”

“是。”一個侍衛說道。

以朱厚煌的性格註定是領導動動嘴下邊跑斷腿。

即便是朱厚煌說要去,但是卻一直走不了,但是東雍被事情拖住了,直到商議好了細則,並在細則之中規定了,如何瓜分亞齊之事。這都已經商議好了之後。

朱厚煌纔算是有離開的時間了。

朱厚煌從南都出發,然後繞行南海,在直接去宋卡。

宋卡碼頭之上,人山人海,除卻碼頭上的駐軍之外,就是以張翰爲首的各級官員了。

朱厚煌一下船,就看見無數人跪倒在地,高升大喊道:“吾王萬歲萬歲萬萬歲。”

“雍王萬歲萬歲網襪歲,”

一聲高過一聲,幾乎要掀起一陣氣浪向四面八方而去。

朱厚煌說道:“免禮平身。”

他身邊帶的侍衛也不少,足足有數千人之多,將依仗極多,看上去聲勢正隆,如日中天。

第八百一十五章 椰城之戰六第六百八十六章 長崎初戰第六十八章 許棟【二】第四百二十四章 決策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樟樹鎮之戰第五十八章 東雍第五百九十七章 升龍圍城戰二第二百六十九章 收尾第二十章 經緯【3】第七百二十二章 正旦大朝六第四百六十三章 香料羣島之戰四第五百五十八章 瘟疫六第一百二十三章第一百七十八章 迎陸完第一百零三章 人之將死第五百二十章 京畿鏖戰二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源節流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婚三第六百九十三章 毛利投誠第六百零二章 升龍圍城戰七第九百零七章 兵臨城下第六十八章 許棟【二】第二百七十章 爭功第十七章 練兵2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移民浪潮第二百九十七章 安南三第五百四十一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二第二百零二章 殺徐和尚第六百七十九章 出兵長崎第二百七十七章 垂涎王陽明二第六百零八章 升龍圍城戰十三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旦大朝三第三百七十七章 奪升龍二第六百五十六章 海盜會盟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軍?第七百零七章 後宮瑣事一第七百七十章 與淡目國的交涉第九十六章 雨停了第一百五十一章 和平與財富第四百六十六章 第二次澎湖之戰第三百零三章 占城三第四百四十五章 接戰四第三百七十一章 莫登庸歸來第八百零四章 奴隸貿易二第六十九章 起航第二百八十四章 東雍漁業二第三百八十五章 沙場列陣第八百五十八章 何文淵第五百七十九章 再戰升龍二第二百零九章 過節第四百八十章 亞伯奎的意志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五百七十三章 沈希儀的準備第七百八十四章 金洲戰事六第八百九十八章 南京城四第四百二十章 古晉之變二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第三百九十一章 升龍會戰五第一百七十四章 朝鮮倭亂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源節流第八百七十二章 勝負手七第二百八十四章 東雍漁業二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八百零七章 完善軍制第六百七十一章 對馬島之戰一第八百一十五章 椰城之戰六第七百二十二章 正旦大朝六第六百二十六章 歸來的艦隊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征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七百五十三章 王陽明的遺產第五百九十八章 升龍城圍城戰三第六百四十二章 東雍與大明三第七百八十五章 金洲戰事七第一百八十四章 徵蠻三第六百一十六章 如何善後四第一百零四章 天不絕我第四百六十章 香料羣島之戰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二百零二章 殺徐和尚第五百九十三章 浮橋之戰十二第三百二十章 南洋艦隊第八百八十六章 勝負手完第一百二十四章 火炮問題第三百八十二章 休戰二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都和議第四百八十七章許鬆的解決辦法第七百零四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六第五百一十九章 京畿鏖戰第六百六十二章 日本局勢第四百六十三章 香料羣島之戰四第六百五十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四第六百五十二章 倭亂之加劇二第二百九十章 捕魚第二百一十八章 寧王之亂三第九十一章 拜相的想法第六百零四章 升龍圍城戰九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八百九十四章 鎮江
第八百一十五章 椰城之戰六第六百八十六章 長崎初戰第六十八章 許棟【二】第四百二十四章 決策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樟樹鎮之戰第五十八章 東雍第五百九十七章 升龍圍城戰二第二百六十九章 收尾第二十章 經緯【3】第七百二十二章 正旦大朝六第四百六十三章 香料羣島之戰四第五百五十八章 瘟疫六第一百二十三章第一百七十八章 迎陸完第一百零三章 人之將死第五百二十章 京畿鏖戰二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源節流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婚三第六百九十三章 毛利投誠第六百零二章 升龍圍城戰七第九百零七章 兵臨城下第六十八章 許棟【二】第二百七十章 爭功第十七章 練兵2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移民浪潮第二百九十七章 安南三第五百四十一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二第二百零二章 殺徐和尚第六百七十九章 出兵長崎第二百七十七章 垂涎王陽明二第六百零八章 升龍圍城戰十三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旦大朝三第三百七十七章 奪升龍二第六百五十六章 海盜會盟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軍?第七百零七章 後宮瑣事一第七百七十章 與淡目國的交涉第九十六章 雨停了第一百五十一章 和平與財富第四百六十六章 第二次澎湖之戰第三百零三章 占城三第四百四十五章 接戰四第三百七十一章 莫登庸歸來第八百零四章 奴隸貿易二第六十九章 起航第二百八十四章 東雍漁業二第三百八十五章 沙場列陣第八百五十八章 何文淵第五百七十九章 再戰升龍二第二百零九章 過節第四百八十章 亞伯奎的意志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五百七十三章 沈希儀的準備第七百八十四章 金洲戰事六第八百九十八章 南京城四第四百二十章 古晉之變二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第三百九十一章 升龍會戰五第一百七十四章 朝鮮倭亂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源節流第八百七十二章 勝負手七第二百八十四章 東雍漁業二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八百零七章 完善軍制第六百七十一章 對馬島之戰一第八百一十五章 椰城之戰六第七百二十二章 正旦大朝六第六百二十六章 歸來的艦隊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征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七百五十三章 王陽明的遺產第五百九十八章 升龍城圍城戰三第六百四十二章 東雍與大明三第七百八十五章 金洲戰事七第一百八十四章 徵蠻三第六百一十六章 如何善後四第一百零四章 天不絕我第四百六十章 香料羣島之戰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二百零二章 殺徐和尚第五百九十三章 浮橋之戰十二第三百二十章 南洋艦隊第八百八十六章 勝負手完第一百二十四章 火炮問題第三百八十二章 休戰二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都和議第四百八十七章許鬆的解決辦法第七百零四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六第五百一十九章 京畿鏖戰第六百六十二章 日本局勢第四百六十三章 香料羣島之戰四第六百五十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四第六百五十二章 倭亂之加劇二第二百九十章 捕魚第二百一十八章 寧王之亂三第九十一章 拜相的想法第六百零四章 升龍圍城戰九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八百九十四章 鎮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