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軍法司

朱厚煌練兵核心兩個字,就是紀律,談不少天天講,月月講,但是從來沒有少說過。故而對於跟着朱厚煌的老人都知道。只要你不違反軍法,殿下可以稱得上愛兵如子,如果你家裡有什麼難事,殿下還能幫忙解決,但是你只要犯了軍法,殿下絕對是六親不認。誰求情都不行。如果你家裡實在揭不開鍋,殿下能做到養其母,殺其子。

所以這些老人都絕對不敢犯軍法的。

但是新近入雍軍的這些江西俘虜,卻沒有這一分覺悟了。

他們有一些底子,這是好事也是壞事。

其實朱厚煌練兵的手段,雖然加強了一點,但是本質上還是明軍那一套,不過朱厚煌能將所有的指標都落到了實處。寧軍的訓練與雍軍的訓練有相通之處,所以這些人訓練的速度極快,不過同樣也有壞處。

比如將寧軍之中風氣帶到雍軍之中。

不,不應該說是寧王之中的風氣,而是整個大明軍中的風氣。

朱厚煌的雍軍,發源於大明皇莊那三百人,之後由是從良家子之中選出的人。這些人根本沒有明軍之中的惡習。

但是寧軍當初,寧王可不在乎這些。在寧王江西做亂的時候,很多事情他們沒有少做。而現在舊病復發,也是正常。

諸將也是知道朱厚煌的脾氣,就知道,這一件事情,朱厚煌決計不會輕輕的放下來。

朱厚煌冷笑道:“他們是誰的兵?”

一時間鴉雀無聲。這幾位都在努力的看向這兩個人。

俞大猷出列道:“臣以爲是臣的兵。”

朱厚煌有些陰陽怪氣的說道:“以爲?”

俞大猷說道:“吳將軍所部剛剛入城,城中各部也就我部分散開來,故而,臣以爲是臣的兵。”

朱厚煌說道:“拉下去,十軍棍。”

立即有兩名侍衛將俞大猷給拉下去,重重的打了十軍棍。又將俞大猷拉了上來。

好一個俞大猷,破城之戰,並沒有受什麼傷,但卻被這兩個人連累捱了十軍棍,比打一仗傷勢還重。

“你知道孤爲什麼打你嗎?”朱厚煌說道。

“是臣御下不嚴。”俞大猷說道。

“錯。”朱厚煌說道:“這些士卒纔到你手下不過一個月,有所疏漏,孤可以原諒,但是你卻不認識你自己的兵,卻不行了。爲將之道,當知己知彼,孤不求你能知彼,最少能做的知己。你連手下的士卒都不認識,何談知己?”

俞大猷低着頭說道:“臣知錯了。”

俞大猷心中腹誹暗道:“你也知道不過一個月啊,我怎麼能認識完啊?”不過他心中怎麼想,都不敢與朱厚煌頂嘴,只是低頭認罰。

朱厚煌說道:“看你軍紀的狀況,孤覺得有必有做出改變。李良欽。”

“臣在。”李良欽說道。

“孤任命爲軍法司司正,掌管雍軍軍法。各營總旗以上都要設立軍法官。掌管軍法。現在你持孤寶劍,巡視全城,有違法犯忌之人,全部拿下來。”朱厚煌厲聲說道。

李良欽心中對這個忽然任命的軍法司心中忐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管理好。只是他習慣性服從命令,說道:“是。”他從朱厚煌手中接過寶劍,立即帶着朱厚煌幾十個親兵去巡城了。

王陽明琢磨着朱厚煌的意圖,眼睛越來越亮。心中暗道:“殿下在其他方面,或許有很多不足之處,但是在制度建設卻是英明天成啊?”

其他人還以爲朱厚煌是爲這一次軍方有犯法情弊,才大發雷霆,設立軍法司。但是王陽明敏銳的發現,絕對不是那一回事情。

朱厚煌是爲了加強對軍隊的控制。之前雍軍編制是少而精,朱厚煌親自掌管培養出來了,說不客氣的話,軍中都是朱厚煌的學生也不爲過。朱厚煌對他們也親厚,自然不害怕他們有反叛之心。

不過軍隊擴大之後,朱厚煌發現,他即便能掌控一萬人馬,也不能這樣來了。必須給下面軍官權力。但是以朱厚煌有權力就必須有制衡的原則。他已經在想辦法怎麼制衡軍中大將了。

軍法官直接設在區區五百人的團上,就是這個意思。從上至下雙重領導的軍法官就是制衡軍隊主將的一根繩索。

朱厚煌決計不會只設下這一根繩索的。

朱厚煌暗道:“等安南的事務平定下來之後,我就想辦法設立樞密府。”在朱厚煌設計出來的樞密府,就好像是後世的軍中總部,將軍中後勤,軍法,軍政等等事情一併掌管起來。當然了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大明這個時代有他特殊的國情,到底收權,收到什麼程度,放權放到什麼程度,這都需要細細推敲,並不是從後世拿出來一套軍事體系就能用的。

所以朱厚煌只是原則上設立軍法司,其中種種細節都並沒有規定。

李良欽的動作很快。

不過一個時辰,就將整個新洲城巡視了一遍,當然這也與新洲城本就不大有關,共有百餘名士卒被抓。還有一些當地的人乘亂搶劫什麼的。不過這些人被李良欽連被看押的資格都沒有,就被李良欽就地處決了。

朱厚煌看着名單,發現名單之中的人,大部分都是俞大猷的手下。還真如同俞大猷所說,他所部打得最猛,最狠,全軍都打散了。而其他部隊還都保持建制,所以作奸犯科的人大多是俞大猷的手下。

朱厚煌說道:“暫時看押,明日集合全軍,再明正典刑。”

李良欽說道:“是。”

朱厚煌看向王陽明說道:“王師,這新洲城千頭萬緒,還請王師暫時接管。”

王陽明就知道這一件事情要落到他的手中,不是王陽明猜透了朱厚煌的心思,而是朱厚煌夾帶裡面根本沒有人。

王陽明說道:“臣謹受命。”

朱厚煌好像想到什麼,一揮手讓俞大猷等人下去安頓,整合自己的所部,雖然雍軍下層建制早就有了,任命三名營官,不過是上層結構理順而已。不過即便是這樣,他們也有的忙了。

等這裡只剩下朱厚煌與王陽明之後,朱厚煌對王陽明說道:“王師,你也知道此地將來是交給占城的,而且東雍缺錢缺的厲害,希望王師能助我一筆之力。”

王陽明立即明白,怎麼助他一臂之力,不就是朱厚煌想從新洲城之中弄一筆錢嗎?王陽明再怎麼樣也是一個儒臣,是要名聲的,他怎麼可能做這樣的事情。他心中一轉,說道:“臣請一人相助。”

朱厚煌大喜,他本以爲王陽明會拒絕。但是萬萬沒有想到,王陽明居然答應下來,說道:“何人?”

王陽明說道:“許棟。”

許棟的水師現在就在海上不遠處漂泊,新洲城被佔領之後,自然會來新洲停泊。所以王陽明決定先將許棟借調過來幫忙。

這也算是王陽明知人善用,打劫這個業務,王陽明可不熟悉,但是許棟未必不熟悉。就算是許棟自己不熟悉,他手下未必沒有當初橫行海上的海盜。自然有熟悉這方面業務的人。反正敲詐勒索一個人與敲詐勒索一城人,並沒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

朱厚煌一聽此言,立即明白了王陽明的意思,說道:“好,王師忙你的吧,孤這就將許棟叫過來。”

有了合適的人選,朱厚煌自然不會強拉着王陽明去辦了。

王陽明這才暗暗鬆了一口氣,他可不願意將來無顏面對大明的友人,等朱厚煌這一句話,他倒是放心了。

第二百章 奪島之戰二第五百九十六章 升龍圍城戰第六百二十八章 整軍計劃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征服第四百三十八章 前哨戰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國水師出動第七百八十四章 金洲戰事六第九十八章 受潮的火藥第四十章 決勝【三】第二百四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四百一十八章 麥哲倫東雍遊記第五百五十三章 瘟疫第八十七章 土樓第一百八十三章 徵蠻二第八百一十二章 椰城之戰三第二百九十二章 視察第八百六十三章 迫降第一百八十四章 徵蠻三第七百八十五章 金洲戰事七第六百五十四章 海上運兵第四百八十四章 離開馬六甲第四百五十七章 佛郎機人的準備第六十二章 兩萬兩第三百四十八章 雙城戰記四第一百三十四章 北港之役中第一百零二章 神醫薛已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京城三第八百四十三章 鄭綏第七十六章 李良欽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破莫軍二第七十二章 銀子【二】第六百四十六章 巡視呂宋第二十四章 死諫第五百三十六章 麥哲倫的遭遇第三百一十二章 蘇祿情況第八百零四章 奴隸貿易二第五百二十七章 京畿鏖戰第七百四十七章 在南都一第八百九十二章 杭州會議二第二十七章 秋風起第八百八十一章 勝負手十六第七百七十七章 海戰餘波第七百零六章 礦產問題第四百七十二章 廈門灣之戰二第二百五十八章 南昌城下第五百八十章 再戰升龍三第一百二十四章 火炮問題第三百零四章 真臘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港之役第三百七十三章 說服第三十七章 應州之戰決戰之前第六百九十章 夜襲第四百三十章 南征影響三第九百零五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五第五百六十一章東雍近況二第五百八十八章 浮橋之戰七第八百四十九章 福建四第五百六十七章 張璁三第二百九十六章 安南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楊廷和的安排第六百八十四章 關門海峽之戰三第八百五十一章 仇華守福寧第四百七十四章 廈門灣之戰四第二百六十章 萬銳之死下第二百六十五章 火燒贛江二第六百一十三章 如何善後?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雍紙鈔第三百四十章 東雍與大明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破滿刺加第二百一十五章 南巡序幕第一百五十一章 和平與財富第三百五十章 軍法司第二十九章 谷大用第三百一十章 橫渡南洋第四百零五章 陸完的病情第五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下第七百零四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六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抄家第八百二十二章 大明vs東雍四第一百七十九章 陸完的計劃第七百七十九章 金洲戰事一第五百零五章 帝崩七第二百零七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三第二百七十章 爭功第八百四十一章 善後第六百三十二章 經年之後三第四百五十四章 決心與準備第三百一十二章 蘇祿情況第八百零二章 爪哇烽煙第五百五十五章 瘟疫三第四百二十一章 古晉之變三第五百零五章 帝崩七第七百七十八章 海戰餘波二第五百五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一第五百二十五章 京畿鏖戰七第六百三十四章 日本貿易現狀第五十八章 東雍第五百零四章 法摩沙的終結第九百零二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二
第二百章 奪島之戰二第五百九十六章 升龍圍城戰第六百二十八章 整軍計劃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征服第四百三十八章 前哨戰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國水師出動第七百八十四章 金洲戰事六第九十八章 受潮的火藥第四十章 決勝【三】第二百四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四百一十八章 麥哲倫東雍遊記第五百五十三章 瘟疫第八十七章 土樓第一百八十三章 徵蠻二第八百一十二章 椰城之戰三第二百九十二章 視察第八百六十三章 迫降第一百八十四章 徵蠻三第七百八十五章 金洲戰事七第六百五十四章 海上運兵第四百八十四章 離開馬六甲第四百五十七章 佛郎機人的準備第六十二章 兩萬兩第三百四十八章 雙城戰記四第一百三十四章 北港之役中第一百零二章 神醫薛已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京城三第八百四十三章 鄭綏第七十六章 李良欽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破莫軍二第七十二章 銀子【二】第六百四十六章 巡視呂宋第二十四章 死諫第五百三十六章 麥哲倫的遭遇第三百一十二章 蘇祿情況第八百零四章 奴隸貿易二第五百二十七章 京畿鏖戰第七百四十七章 在南都一第八百九十二章 杭州會議二第二十七章 秋風起第八百八十一章 勝負手十六第七百七十七章 海戰餘波第七百零六章 礦產問題第四百七十二章 廈門灣之戰二第二百五十八章 南昌城下第五百八十章 再戰升龍三第一百二十四章 火炮問題第三百零四章 真臘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港之役第三百七十三章 說服第三十七章 應州之戰決戰之前第六百九十章 夜襲第四百三十章 南征影響三第九百零五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五第五百六十一章東雍近況二第五百八十八章 浮橋之戰七第八百四十九章 福建四第五百六十七章 張璁三第二百九十六章 安南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楊廷和的安排第六百八十四章 關門海峽之戰三第八百五十一章 仇華守福寧第四百七十四章 廈門灣之戰四第二百六十章 萬銳之死下第二百六十五章 火燒贛江二第六百一十三章 如何善後?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雍紙鈔第三百四十章 東雍與大明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破滿刺加第二百一十五章 南巡序幕第一百五十一章 和平與財富第三百五十章 軍法司第二十九章 谷大用第三百一十章 橫渡南洋第四百零五章 陸完的病情第五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下第七百零四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六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抄家第八百二十二章 大明vs東雍四第一百七十九章 陸完的計劃第七百七十九章 金洲戰事一第五百零五章 帝崩七第二百零七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三第二百七十章 爭功第八百四十一章 善後第六百三十二章 經年之後三第四百五十四章 決心與準備第三百一十二章 蘇祿情況第八百零二章 爪哇烽煙第五百五十五章 瘟疫三第四百二十一章 古晉之變三第五百零五章 帝崩七第七百七十八章 海戰餘波二第五百五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一第五百二十五章 京畿鏖戰七第六百三十四章 日本貿易現狀第五十八章 東雍第五百零四章 法摩沙的終結第九百零二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