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視戚氏

朱厚煌做出決定之後,立即開始了自己的巡視之旅,他巡視的第一站,並不澎湖,而是戚氏。朱厚煌做這個決定,,是因爲雙方面對的環境不同。

總體來說,戚氏的面積還是很大,戚氏在大員東方數十里,戚氏境內雖漢民不少,但是同樣不少。而且戚氏作爲大員的屏障,代替汪家樓成爲雍國深入東雍的觸角。

他三面都面對蠻夷的騷擾。北邊是大肚王國,東面是山林之中的獵頭族,也就是南邊好一點。

南邊的部落在朱厚煌看來,算是熟蕃。

他們能與漢人溝通,彼此之間矛盾比較少。

朱厚煌離開大員不久,路過汪家樓了。

一過汪家樓,就看好幾百人肅立在路旁,爲首的正是戚景通。

戚景通看到了朱厚煌的儀仗,立即下跪道:“拜見雍王殿下,殿下千歲。”

朱厚煌這一纔出來帶的人並不多,但是身邊的儀仗加起來,也有三百多人。他騎在馬上,一揮手,說道:“諸位平身。”隨即對汪直說道:“讓出一匹馬來,讓戚將軍跟上來。”

“是,”汪直答應一聲,立即下去安排。

馬匹在東雍還是一個稀罕玩意,畢竟隔着海峽。馬匹不好運輸,而且南方本來就是缺少馬匹的地方,馬匹自然是更少了。

這十幾匹馬,還是楊慎想方設法,從北方買來些大牲口,比如牛,驢之類,其中有十幾匹馬。

而且以朱厚煌的眼光來看,這十幾匹馬,不過是能騎的地步而已,根本不是什麼戰馬。故而,也只有朱厚煌身邊十來個親衛侍從,纔有騎馬的資格。

戚景通將自己歡迎的人馬跟在身後,戚景通騎着一匹馬,跟在朱厚煌身後,比朱厚煌落後一個馬頭。

戚景通也是好長十幾沒有騎馬了,此刻有一股不盡唏噓的感覺。朱厚煌笑道:“怎麼了?戚卿,是不是很久沒有騎馬了,不會騎了嗎?”

戚景通說道:“殿下說笑了,臣從七歲的時候,就苦練騎術,從未中斷過,怎麼會忘記怎麼騎馬,只是很久沒有騎馬有點感慨。”

朱厚煌說道:“記上,將戚將軍這匹馬,劃到戚將軍名下。”

“多謝殿下賜馬之恩。”戚景通連忙下馬拜謝。

朱厚煌說道:“戚將軍免禮。”戚景通這才重現上馬,跟在朱厚煌側後方。

朱厚煌說道:“孤知道,戚將軍是有功之臣。平劉六劉七之亂,將軍功勞不小。”

“臣略有薄名,讓殿下見笑了。”戚景通雖然在馬背上,但是依舊恭恭敬敬,雙手抱拳,上身筆直好像是鐵槍,全靠雙腳控馬。

雖然朱厚煌覺得戚景通有一點客氣的過分,但是這樣畢恭畢敬的樣子,的確讓朱厚煌感到舒服。朱厚煌說道:“以將軍的才能,處理小小戚氏軍的軍務,的確是曲才了。”

戚景通要說什麼話,被朱厚煌一擺手打斷了。說道:“前次雍溪之戰,孤賞賜將軍,千畝良田,將軍可派人接受了嗎?”

戚景通說道:“臣已經致書家中,讓臣弟戚景煥帶人南下。”

其實戚景通並不是多在乎千畝良田的,無他,對戚景通來說,他家裡是世襲指揮使。家裡說良田萬畝,大概有些多。但是良田千畝,絕對是有的,而且戚家在山東佔據的良田,與東雍的良田根本是兩回事。

東雍的良田,不過是粗粗開墾,必須種上兩三年之後,才能是真正的熟田。比起山東那些早已不知道多少年前培育出來的良田,根本是沒有辦法相比的。

但是不管怎麼說,千畝田地,也是一分基業,戚景通不會不要的。反正戚家也是一個大家族,分出一房庶子,在這裡開宗立業也不錯。

朱厚煌說道:“這不過是雍溪一戰的賞賜,也有給將軍的安家之用,將軍鎮守戚氏,已經有幾個月了,當知道這東雍島上並沒有什麼強敵,只需我等持之以恆,數年時間,就能平定全島,到時候,戚卿絕不少於萬畝之賞,功勳越多,分賞的田畝就越多,還請戚卿再接再厲。等全島平定之後,就沒有那麼田畝封賞了。”

戚景通心中暗道:“雍王殿下好大的手筆。”基本是剛剛開墾出來的生第,一上萬畝的數量,也是一個讓人心動神搖的數目。

基本是生地養起來,有點麻煩。但是不管怎麼說,這都是能傳之子孫的基業。戚景通說道:“臣定然再接再厲,不負殿下所託。”

朱厚煌對身邊的人說道:“那麼也一樣。等平定全島之後,封賞田畝,倒是能得到多少田地,就看你們的功勞怎麼樣了。”

李良欽已經沉默的好像是一塊石頭,但是汪直,俞大猷等年輕人都大聲高呼道:“謝殿下賞賜。”

勉勵過他們,朱厚煌開始說正事了,說道:“戚將軍,最近戚氏軍怎麼樣?”

“根據殿下指示,戚氏軍兵員一千二百人,已經成軍了,可以一戰了,這一段時間,東山上面的蠻夷常常下來騷擾,臣斬首百餘級,震懾宵小,使山中蠻夷不敢出山。”

說着說着,一個村落出現在朱厚煌的視野之中,戚景通指着這個村落說道:“根據殿下指示,在這裡推行土樓,已經開始了。不過因爲建造土樓所需要的人力物力比較多,所以,臣以先外後內,以戚氏軍營外中心,越是外圍村落,我軍難以及時支援的地方,越是先建設土樓。”

朱厚煌看着已經建設了一半的土樓,停下看看了,雖然他不懂怎麼壘土建樓,但是他必須讓下面的人知道自己的重視。

朱厚煌看過之後,沿着一條土路向戚氏軍方向前進,朱厚煌問道:“這一條路,是你專門修建的嗎?”

戚景通說道:“殿下有所不知,這一條路,是臣時常訓練士卒所走的道路,日子長了,也就變成了這個樣子。”

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朱厚煌很滿意,最少對戚景通比較滿意,無他,因爲跑步這個訓練方式,就是朱厚煌特別強調的。明代一般將領的操練,只會在這裡操練陣法而已。很少強調跑步的。

戚景通不是不是在做樣子,最少戚景通很會做官。

半日左右終於看見了戚氏軍的駐地。

此刻這戚氏軍的駐地,已經不是當初的樣子了。這幾個月來,屢次加固,戚氏軍的軍營早已堅如磐石,彷彿是一座木頭城池。

戚氏軍附近依附着着軍營附近,也不是毫無人煙了,而是大片大片的植被被燒光,一看就是再進行大面積的開荒。

這幾個月來,陸陸續續的有發配過來的犯人,這些犯人都在軍營附近勞作,還有一些移民,已經在戚氏軍附近形成一個不小的聚居地。

朱厚煌在一處高地眺望過去,忽然指着一片空地說道:“那裡是怎麼回事?”

戚景通說道:“那是臣準備的戚氏縣城的地址,還請殿下看看合不合適。”

朱厚煌說道:“難得戚將軍能想得這麼遠。走去看看吧。”

朱厚煌一行人向戚氏軍營走過來。朱厚煌一路上看過去,覺得一兩年之後,等戚氏縣城建成之後,他的麾下就又多出一個戚氏縣了。他麾下每多一個行政單位,他就有一種發自內心的滿足感。

“臣戚氏軍長史,王源和,拜見雍王千歲。”

戚氏軍戚景通雖然是一把手,但並不是說戚氏軍之中,戚景通就能一手遮天了,這個王源和正是楊慎派過來,主持民務,一旦戚氏設縣,王源和就是第一任戚氏縣令。

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平洋航線第四百零六章 科學是什麼?第三百九十四章 升龍會戰八第三百四十一章 東雍與大明二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征第一百四十八章 援兵第五百七十一章 再到安南第七百五十七章 應對二第四百四十五章 接戰四第五百三十七章 麥哲倫的遭遇二第八百二十三章 對策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國水師出動第七十二章 銀子【二】第七百六十一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二第五十八章 東雍第六百一十章 升龍圍城戰十五第七百九十章 宋丘府第五百一十六章 帝崩十八第三百八十六章 沙場列陣二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破莫軍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惡風南來第二百五十八章 南昌城下第六百二十八章 整軍計劃二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軍?第五百九十章 浮橋之戰九第五百五十一章 雨季的到來第七百五十三章 王陽明的遺產第一章 元宵宴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臣羣集二第九十三章 雍制第三百一十二章 蘇祿情況第四百三十六章 決裂第八百七十六章 勝負手十一第五十三章 臺灣計劃第六百五十五章 海上運兵二第五百六十二章 象兵第五百五十一章 雨季的到來第一百九十四章 賞功第七百四十七章 在南都一第四百二十一章 古晉之變三第五十一章 正德的猶豫第四百七十一章 廈門灣之戰第二百六十章 萬銳之死下第五百四十六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七第五百六十五章 張璁第四百四十章 前哨戰三第三百七十七章 奪升龍二第五百九十章 浮橋之戰九第五百九十八章 升龍城圍城戰三第一百六十六章 掃平礦區第四百五十九章來之不易的勝利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破莫軍二第三百四十四章 戰前商議第四百九十一章 正德北歸二第八百七十六章 勝負手十一第二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第六百二十九章 黃士龍第四百五十三章 猶如此案第四百四十五章 接戰四第二百五十一章 皇帝寶座的誘惑第五百五十八章 鄭綏的選擇第三百六十三章 白藤江第二百三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第五百一十三章 帝崩十五第二百五十章 鎖城法第十八章 經緯【1】第七百五十二章 亞齊的興起二第六百九十五章 陷城二第五百三十六章 麥哲倫的遭遇第八百二十一章 大明vs東雍三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慎走馬薦陸完第二百六十六章 火燒贛江三第三百八十五章 沙場列陣第八百七十三章 勝負手八第二百七十七章 垂涎王陽明二第四百零七章 科學是什麼二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三百二十一章 呂宋許家第五百一十一章 帝崩十三第五百八十七章 浮橋之戰六第四百四十六章 接戰五第三百八十四章 決戰之前第五百四十一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二第二百一十八章 寧王之亂三第八百三十六章 東雍之戰十第三百三十五章 鄭太后與莫登庸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有警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港之役下第二百零九章 過節第三百四十九章 賞功罰過第三百二十四章 吏試第六百零六章 升龍圍城戰十一第六百四十七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第一百二十九章 邵族第四百二十三章 決策第二百七十三章 爭功四第四百五十七章 佛郎機人的準備第五百零四章 法摩沙的終結第二百二十一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
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平洋航線第四百零六章 科學是什麼?第三百九十四章 升龍會戰八第三百四十一章 東雍與大明二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征第一百四十八章 援兵第五百七十一章 再到安南第七百五十七章 應對二第四百四十五章 接戰四第五百三十七章 麥哲倫的遭遇二第八百二十三章 對策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國水師出動第七十二章 銀子【二】第七百六十一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二第五十八章 東雍第六百一十章 升龍圍城戰十五第七百九十章 宋丘府第五百一十六章 帝崩十八第三百八十六章 沙場列陣二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破莫軍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惡風南來第二百五十八章 南昌城下第六百二十八章 整軍計劃二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軍?第五百九十章 浮橋之戰九第五百五十一章 雨季的到來第七百五十三章 王陽明的遺產第一章 元宵宴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臣羣集二第九十三章 雍制第三百一十二章 蘇祿情況第四百三十六章 決裂第八百七十六章 勝負手十一第五十三章 臺灣計劃第六百五十五章 海上運兵二第五百六十二章 象兵第五百五十一章 雨季的到來第一百九十四章 賞功第七百四十七章 在南都一第四百二十一章 古晉之變三第五十一章 正德的猶豫第四百七十一章 廈門灣之戰第二百六十章 萬銳之死下第五百四十六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七第五百六十五章 張璁第四百四十章 前哨戰三第三百七十七章 奪升龍二第五百九十章 浮橋之戰九第五百九十八章 升龍城圍城戰三第一百六十六章 掃平礦區第四百五十九章來之不易的勝利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破莫軍二第三百四十四章 戰前商議第四百九十一章 正德北歸二第八百七十六章 勝負手十一第二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第六百二十九章 黃士龍第四百五十三章 猶如此案第四百四十五章 接戰四第二百五十一章 皇帝寶座的誘惑第五百五十八章 鄭綏的選擇第三百六十三章 白藤江第二百三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第五百一十三章 帝崩十五第二百五十章 鎖城法第十八章 經緯【1】第七百五十二章 亞齊的興起二第六百九十五章 陷城二第五百三十六章 麥哲倫的遭遇第八百二十一章 大明vs東雍三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慎走馬薦陸完第二百六十六章 火燒贛江三第三百八十五章 沙場列陣第八百七十三章 勝負手八第二百七十七章 垂涎王陽明二第四百零七章 科學是什麼二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三百二十一章 呂宋許家第五百一十一章 帝崩十三第五百八十七章 浮橋之戰六第四百四十六章 接戰五第三百八十四章 決戰之前第五百四十一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二第二百一十八章 寧王之亂三第八百三十六章 東雍之戰十第三百三十五章 鄭太后與莫登庸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有警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港之役下第二百零九章 過節第三百四十九章 賞功罰過第三百二十四章 吏試第六百零六章 升龍圍城戰十一第六百四十七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第一百二十九章 邵族第四百二十三章 決策第二百七十三章 爭功四第四百五十七章 佛郎機人的準備第五百零四章 法摩沙的終結第二百二十一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