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行刑

海風從東邊吹過來。

萬餘人站在新洲城外之外。任海風吹動旗幟。旗幟在獵獵做響。沉重的鼓錘重重的砸在鼓面之上,發出沉悶的鼓聲。

朱厚煌緩緩的走上木製點將臺上,他一身銀甲,身後大紅披風飄動。看上去英氣勃勃。

就在朱厚煌站定的時候,鼓聲頓時停止了。

朱厚煌向下看去,此刻下面的軍隊已經分成四個方陣,二大二小。

所爲兩大,就是刀鋒營,與鐵盾營。而另兩小,就是汪直的霹靂營,還有朱厚煌的親兵本陣。

朱厚煌說道:“帶上來。”

李良欽親自出手,將一大堆人壓到點將臺。

朱厚煌按住長劍,厲聲呵斥道:“爾等從軍,就應該知道軍中法度。犯孤法度者,格殺勿論。軍法官。”

李良欽挺身而出,說道:“臣在。”

朱厚煌說道:“行刑。”

李良欽大聲說道:“是。”他答應之後出陣,手中翻出卷宗,開始一個又一個念出每一個人的罪行。

每念出一個人名,下面當即行刑。

不過一會兒,百餘枚人頭就滾了一地。血淋淋灑了一地。

這樣的場面,對上過戰場的雍軍。並不是什麼不可以接受的場面。但是殺的人卻是昨天還在一起同伴,甚至很多人都是他們熟悉的人,不由的有幾分驚駭。

不過一會兒。所以該行刑的人都殺了之後。朱厚煌知道該賞賜了。

現在都說只講理想不講工資的老闆是耍流氓,所以朱厚煌也知道對這些將士來說,上層的軍官還有升官發財誘惑,而下層的士卒,就只是賞錢了。

朱厚煌站在高臺之上,一揮手,好幾個箱子被重重放在高臺之上。朱厚煌一腳踢開,卻見滿滿好幾箱子銀子。

朱厚煌說道:“前日一戰,大破新洲城,今日大賞全軍。凡是參戰之人都有一兩賞銀。其餘的各有賞賜。”

朱厚煌對李良欽說道:“開始吧。”

朱厚煌爲了加深對軍中控制,決意將賞罰之權收攏到軍法官之中。李良欽雖然在行軍打仗之道,並不熟悉。而且軍中事務,也不是多瞭解。但是武藝高強,而且資歷很深。而且長期當雍王親軍的教頭,可以說軍中基層軍官,大多接受過他的指點,

這分資歷讓朱厚煌將李良欽提升高位成爲可能。

李良欽將賞賜都分發下去。

朱厚煌心中暗暗咬牙,這一次分發賞賜,至少要三萬兩左右。許棟剛剛從新洲城中弄出來錢財,還沒有暖熱都花出去了。

不過這賞賜是決計不能少。

宋太宗這樣的前車之鑑,讓朱厚煌怎麼敢剋扣賞錢。

朱厚煌就站在高臺之上,每一個領了賞賜的人都來他這裡謝恩。這些人大多是朱厚煌熟悉的人。

因爲雍軍基層軍官大多是朱厚煌一手訓練出來的。而且真正立功受賞的人。也論不到真正的小兵,唯有那些底層軍官。纔有立功的機會。

朱厚煌對每一個能叫出姓名的人,都寒暄兩句。對不能記住姓名的新人,都一一鄭重其事的記下來。

讓所有軍官都有自己被重視的感覺。

朱厚煌經過這一兩年的歷練,收買人心的手段,早已變成了本能了。

就在朱厚煌收買人心的時候,忽然有一個人上了高臺,來到朱厚煌耳邊說了幾句話。朱厚煌的眼睛一亮。一揮手將這人下去。

不一會兒,賞賜都賞下去之後。

朱厚煌說道:“帶上來。”

阮潤臣帶着一個人上來,他們兩個穿過重重甲士,每走一步,阮潤臣帶過來這個人就心中震顫一分。等到了朱厚煌身前,已經害怕的瑟瑟發抖了。

阮潤臣見了朱厚煌,立即跪倒在地面之上。說道:“罪臣幸不辱命,已經將舊城勸降了。這位就是舊城城主。”

朱厚煌說道:“好,吳明。”

吳明立即出列道:“臣在。”

朱厚煌說道:“你就去接管舊城。”

吳明說道:“是。”

朱厚煌說道:“許棟。”

許棟立即站了出去,說道:“臣在。”

朱厚煌說道:“你去助他一臂之力。”

許棟當然清楚朱厚煌的意思,接管一個城池需要多少人。朱厚煌派他去過去,就是爲了像新洲城一樣,從舊城洗劫一大筆。

“是。”吳明說道。

吳明與許棟下去辦事了。朱厚煌看向阮潤臣說道:“阮潤臣。”

阮潤臣膝行兩步,說道:“殿下,臣在。”

朱厚煌說道:“你立有大功,想要什麼賞賜。”

阮潤臣說道:“只要殿下能讓臣追隨殿下,就是臣最大的榮幸。”說起來,阮潤臣雖然被迫成爲階下囚。但是對占城是一萬個看不起。阮潤臣也是機靈人,雖然剛剛投降朱厚煌,但是一兩日功夫,就該知道東西都知道了。比如說這兩城將來要移交給占城。

所以阮潤臣絕對不想留下來,投降占城人。所以他想辦法也要追隨朱厚煌。

朱厚煌說道:“好,既然如此,你就跟着王師吧。”

朱厚煌的事業越來越大,他就對人才就越發渴望。阮潤臣雖然是安南人,但是看上來也是有一點才華。即便什麼也不成,將來當一個縣令也不算差。

處理了這些事情之後。朱厚煌又處理一些軍中事務。在傍晚時分,就占城王終於來到了。

占城王從占城出發,走陸路北上,雖然有象兵當腳力。但是步卒行程,每日不過數十里行程。占城王一路上,聽到雍王的消息,一個一個傳過來,讓占城王心中越發焦急,讓他再也忍不住了,將大隊人馬丟在後面,帶着戰象部隊。快馬,不,快象加鞭。這纔在數日之間,來到了新洲府。

不過他簡直不敢相信眼前的一起,在他來來堅不可摧的雙城體系,居然在短短數日之間,就打了下來。

他可知道這雙城體系是多麼難以對付,占城列代先王就憑藉雙城體系抵抗了越南數十年。

越是知道這一點,越是讓占城王吃驚。

所以當占城王再次見到朱厚煌的時候,態度完全不一樣。

如果之前,占城王對朱厚煌客氣,是看在朱厚煌身後的大明王朝面子。但是現在卻是看在朱厚煌本身的實力。

“小王拜見雍王殿下。”占城王整個人跪了下來。

朱厚煌一把將佔城王扶起來,說道:“占城王請起。”

朱厚煌明顯的感受到占城王的態度,與之前不同。之前占城王雖然行禮,但是都是虛禮,不過是面子活。但是現在卻是誠心實意的下跪。

占城王說道:“多謝雍王殿下,爲占城奪回舊都。占城上下不勝感激。從今之後,占城上下唯雍王殿下馬首是瞻。”

朱厚煌眼中一閃,他明白了占城王的心思。他唯恐朱厚煌佔領雙城之後,就不歸還佔城了。所以想用話逼住雍王,讓雍王信守承諾。

朱厚煌心中冷笑,他纔不會爲了區區兩座城池。就敗壞自己的信用。不過朱厚煌也不會輕易的上當。說道:“怎麼,孤不奪回雙城,占城就會有別的心思嗎?”

占城王冷汗直流,說道:“殿下知道,小王不是那個意思。”

朱厚煌哈哈大笑,道:“孤開玩笑了,雙城自然會給占城。不過孤要得雲海關,卻也要殿下相助。”

占城王說道:“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朱厚煌與占城王之前的商議,沒有細說。但是占城今日一言,卻讓朱厚煌佔據了大便宜。雙城以北,海雲關之南,都是朱厚煌的領地了。

第八百二十六章 對策四第四百二十五章 後宮第七百四十章 東雍新印象三第一百零二章 神醫薛已第五百九十五章 浮橋之戰終第二十六章 系統問題第五百九十九章 升龍圍城戰四第五十四章 大明將亡於藩王?第四百五十七章 佛郎機人的準備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雍紙鈔第三百三十六章 升龍之變第三百七十七章 奪升龍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到達戰場第三百四十六章 雙城戰記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科學的種子第二百五十五章 樟樹鎮之戰第二百一十三章 水師學院第二百四十九章 何去何從第六百一十章 升龍圍城戰十五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城第四百七十三章 廈門灣之戰三第四百十五章 追捕第一百四十四章 臺灣海戰第三百一十三章 蘇祿第一百九十九章 奪島之戰一第一百七十二章 金礦生產第三百九十六章 升龍會戰十第二百三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十四第四百二十一章 古晉之變三第三百四十四章 戰前商議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雍與大明四第二百八十七章 重臣羣集三第八百九十四章 鎮江第一百八十七章徵蠻六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有警第八百五十三章 仇華守福寧三第四百九十六章 帝崩二第八百八十二章 勝負十七第六百七十三章 對馬島之戰三第八百九十八章 南京城四第七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四百二十章 古晉之變二第三百九十六章 升龍會戰十第十九章 經緯【2】第五百零八章 帝崩十第三百零一章 占城第三百二十四章 吏試第六百六十七章 到朝鮮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四百六十九章 老薑謀略第七百三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六百七十五章 對馬島之戰五第一百六十五章 打黑第四百三十二章 古晉府第二百一十五章 南巡序幕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軍?第三百三十八章 爭貢之爭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山追逐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轉向大員第六百三十四章 日本貿易現狀第八十一章 出海第五百四十六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七第二百七十七章 垂涎王陽明二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一百八十二章 徵蠻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六十九章 起航第四百四十六章 接戰五第七百七十九章 金洲戰事一第三百三十二章 占城王的野望第四百零五章 陸完的病情第八百六十一章 寧波在望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師學院二第一百六十六章 掃平礦區第四百三十四章 出使馬六甲第五百二十章 京畿鏖戰二第一百零八章 吳氏出京第八百二十三章 對策第九百零三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三第五百六十章東雍近況第八十二章 下澎湖第三百九十六章 升龍會戰十第八百零三章 奴隸貿易第八百五十章 福建五第八十九章 財政問題第六百三十三章 經年之後四第二百零三章 日本來使第三十一章 小王子來了第四十四章 再勝第三百五十二章 行刑第十一章 佛郎機第八百九十一章 杭州會議第五百一十一章 帝崩十三第五百二十五章 京畿鏖戰七第三百八十八章 升龍會戰二第七百八十九章 南都和議二第二百七十四章 賤民第四百零三章 梟雄莫登庸第一百五十一章 和平與財富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兵
第八百二十六章 對策四第四百二十五章 後宮第七百四十章 東雍新印象三第一百零二章 神醫薛已第五百九十五章 浮橋之戰終第二十六章 系統問題第五百九十九章 升龍圍城戰四第五十四章 大明將亡於藩王?第四百五十七章 佛郎機人的準備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雍紙鈔第三百三十六章 升龍之變第三百七十七章 奪升龍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到達戰場第三百四十六章 雙城戰記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科學的種子第二百五十五章 樟樹鎮之戰第二百一十三章 水師學院第二百四十九章 何去何從第六百一十章 升龍圍城戰十五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城第四百七十三章 廈門灣之戰三第四百十五章 追捕第一百四十四章 臺灣海戰第三百一十三章 蘇祿第一百九十九章 奪島之戰一第一百七十二章 金礦生產第三百九十六章 升龍會戰十第二百三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十四第四百二十一章 古晉之變三第三百四十四章 戰前商議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雍與大明四第二百八十七章 重臣羣集三第八百九十四章 鎮江第一百八十七章徵蠻六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有警第八百五十三章 仇華守福寧三第四百九十六章 帝崩二第八百八十二章 勝負十七第六百七十三章 對馬島之戰三第八百九十八章 南京城四第七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四百二十章 古晉之變二第三百九十六章 升龍會戰十第十九章 經緯【2】第五百零八章 帝崩十第三百零一章 占城第三百二十四章 吏試第六百六十七章 到朝鮮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四百六十九章 老薑謀略第七百三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六百七十五章 對馬島之戰五第一百六十五章 打黑第四百三十二章 古晉府第二百一十五章 南巡序幕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軍?第三百三十八章 爭貢之爭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山追逐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轉向大員第六百三十四章 日本貿易現狀第八十一章 出海第五百四十六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七第二百七十七章 垂涎王陽明二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一百八十二章 徵蠻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六十九章 起航第四百四十六章 接戰五第七百七十九章 金洲戰事一第三百三十二章 占城王的野望第四百零五章 陸完的病情第八百六十一章 寧波在望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師學院二第一百六十六章 掃平礦區第四百三十四章 出使馬六甲第五百二十章 京畿鏖戰二第一百零八章 吳氏出京第八百二十三章 對策第九百零三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三第五百六十章東雍近況第八十二章 下澎湖第三百九十六章 升龍會戰十第八百零三章 奴隸貿易第八百五十章 福建五第八十九章 財政問題第六百三十三章 經年之後四第二百零三章 日本來使第三十一章 小王子來了第四十四章 再勝第三百五十二章 行刑第十一章 佛郎機第八百九十一章 杭州會議第五百一十一章 帝崩十三第五百二十五章 京畿鏖戰七第三百八十八章 升龍會戰二第七百八十九章 南都和議二第二百七十四章 賤民第四百零三章 梟雄莫登庸第一百五十一章 和平與財富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