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四章 馬六甲城下二

寂靜的長夜轟然驚醒,無數人從各處走了出來。

在廝殺聲之中。雍軍幾個人將鹿角推翻,大隊人馬洶涌而入,不過片刻之間,就闖入了滿刺加人的營地之中。

在混亂之中滿刺加人根本沒有反應過來。到了這個時候,即便是雍軍未必能在短短的時間之內,將軍隊整合起來,更不要說滿刺加人了,他們不出來還好,一出來就將局面弄得更加混亂了。

黑暗之中,他們分辨不出來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混亂蔓延也崩斷了他們緊張的神經,一時間互相殘殺的人,要比雍軍殺死的人還多。

“放火。”

見敵軍亂成一團,汪直立即下令,隨即有人將火把扔到房子上。

這裡房子並沒有什麼規劃,裡面一座座房子與倉庫在一起,不知道點燃了什麼易燃的物品,大火沖天而起,這個時候也沒有誰還想得起救火這一回事,不過片刻間大火就蔓延開來。蔓延開來大火更增加了營地之中混亂。

汪直和邊的動靜,也提醒了其他各處的人,他們紛紛放火,本來是一處火頭,迅速轉化成四五處火頭,大火蔓延的趨勢再也無法控制了。

這也是滿刺加國的緣故。

本來馬六甲城外這邊居住區,居住的大多都是各地的商人,還有倉庫。汪直沒有怎麼管過他們,佈局本就雜亂的很,不過,人的智慧是無限的,他們原本也佈置了不知道放火措施,滿刺加人一來,這些放火措施全部都被廢棄了。此刻放火,滿刺加人也是毫無辦法。

汪直本還想衝殺一陣,只是見這火勢之大,恐怕要將他們給捲進去了,立即撤了出來。不用汪直命令,其他的雍軍也就撤了出來。

滿刺加人也不是傻子,即便是傻子也有求生的慾望。

汪直各部就在外面守着,反正從火場裡面跑出來的,二話不說,紛紛殺死在當場。一邊是火海無情,一邊雍軍封殺,滿刺加人可謂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

“大王,快走。”

滿刺加國王正在火場之中。他剛剛將回轉柔佛的大軍送走,就遇見了這等事情。一時間又恨又急,恨不得與汪直大戰一場,但是現在和局面他除卻能糾集起他身邊的百餘人之外,所有人都已經跑散了。

“走。”他也知道這火勢之下,再不走不用走了,直接燒成灰。

汪直封鎖的地方,大多是西側,直接面對馬六甲城的一面,而東面卻沒有太多的封鎖,無他,汪直人手不夠。滿刺加國王帶着部下從東面逃走。

整整一夜,大火蔓延了整整一夜,火海不僅僅在滿刺加人佔據的地方燃燒,還蔓延到了碼頭之上,可以說馬六甲城外被這一場火燒成了一片劫灰。

說起來,馬六甲也算得上多災多難。

十年前,佛郎機與滿刺加在這裡打過一仗,而一年前東雍與佛郎機在這裡打過一仗,而現在滿刺加與東雍又打了一仗。十年前的一仗,整個馬六甲都被摧毀,後來佛郎機人大興土木,將馬六甲改的面目全非,而一年那一戰,幾乎重現建造一座城池,不知道多少建築都被摧毀了,而這一戰,馬六甲港口再次變成一片白地。

汪直心中暗道:“恐怕馬六甲不是一年兩年能夠恢復過來了。”

這一戰馬六甲的所有配套設施全部被摧毀了。恐怕再恢復過來,成爲南洋商貿中心,要好長一段時間了,不過汪直這個念頭只是一閃而過。

“抓住滿刺加國王了嗎?”

“沒有,據俘虜們說。看到滿刺加國王從冬眠離開了。”

汪直心中微微有些失望,說道:“打掃戰場,將屍體全部清理乾淨,另外向東雍報捷。”

“什麼?”朱厚煌大喜過望,說道:“好一個汪直,孤沒有看錯他。”

朱厚煌得到汪直的報捷文書的時候,已經在星城了。

隨着馬六甲城下大捷。滿刺加國王失去與朱厚煌作對的勇氣,率軍西去了,避開了東雍。他這一離開,所有與東雍對抗的部落一下子失去了主心骨。紛紛爭先恐後的向朱厚煌投誠,表達自己的忠誠之心。

朱厚煌本來還想支援馬六甲戰事,卻沒有想到千里迢迢的趕過來不過是收一個尾而已。

朱厚煌當即立即斷,將麾下的一個營派了出去,讓汪直追擊敵軍,清掃馬六甲一帶的敵軍。

這是朱厚煌麾下的實力並不所,從安南運過來的兩萬安南軍還沒有到達。否則,朱厚煌會給汪直派出更多的援軍。汪直證明了自己有獨擋一面的能力,朱厚煌自然要給汪直加碼了,而且在朱厚煌看來,汪直與滿刺加國的交戰,就會轉入零敲碎打的做迷藏,朱厚煌可不願意打這樣的仗。

他決定留在星城。

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轉移南洋的貿易中心,將這個貿易中心從馬六甲轉移到星城來。

馬六甲被焚燒,對朱厚煌正好是一個機會。

朱厚煌暗道:“將來的星城是東雍首都,別的不說,一點是有自己的支柱產業才行。所以做爲一個重要港口,南洋的貿易中心更好不過。”

雖然政治中心,不一定要是經濟中心,但是政治中心與經濟中心重合卻有很多好處的。朱厚煌看來,星城是他未來的都城,或許他下輩子就要在這裡過了,所有這裡的建設,要比遠在馬六甲之西的戰鬥重要多了。

朱厚煌說道:“請羅軒過來。”

不一會兒,羅軒來了,羅軒向朱厚煌行禮道:“臣見過殿下。”

朱厚煌看到羅軒,不得不說,有些人就與衆不同。羅軒從小當成太子養,身上有一種高貴的氣質,被朱厚煌高看一眼,問道:“你爲星城地方官,孤想要遷都星城,你知道嗎?”

羅軒說道:“臣知道。”

朱厚煌說道:“您對此有什麼看法嗎?”

羅軒知道,這是朱厚煌對他考驗。如果回答讓朱厚煌滿意,會重重有賞,如果不能讓他滿意,自己的前程會受到影響。但是該怎麼回答?羅軒沉吟一會兒,說道:“星城乃南洋要害,四通八達,作爲南洋貿易中心,有先天優勢,故以臣之計,當多建碼頭,引各地商人來此貿易。”

朱厚煌說道:“不錯,但是還有嗎?”

這一點想法,與朱厚煌的暗合,其實也不算是暗合,應該是明眼人誰都能看的出來。

羅軒說道:“星城雖然要地,但是如果爲都城,未免易攻南守,馬六甲爲其西門,北方乃南海,此兩地都有屏障,唯獨東方雖有古晉一城,但不足以保護東南方向,請殿下出東南建立港口,一來監控香料航線,二來爲星城擋東南之敵。”

朱厚煌不由的皺起眉頭。

羅軒所想的他並沒有想過。不過也是正理。

國都的安全非常重要。

所以當定都長安的時候,有關中四塞,當定都洛陽的時候,有洛陽八關。而星城有好處也有壞處。當初項羽定都於彭城,就可四面出擊,也被四面夾擊,星城也是如此,可以四面出擊,但也容易被四面夾擊,羅軒提議從四方建立屏障,這個思路是對的。但是問題,對於星城來,水師是重過一切的。

沒有水師根本是不能守住的。

朱厚煌心中暗道:“孤的水師重建計劃萬萬不能再耽擱了。”

朱厚煌一想起這個事情,他就頭大,無他因爲財政的問題,重建水師的計劃,已經一拖再拖了。

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備第三百六十八章 白藤江六第八十五章 汪家的選擇第七百三十三章 論楊慎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九第五百五十五章 瘟疫三第三百五十九章 安南消息第二百三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六第八十一章 出海第一百九十六章 許棟的行動第三百七十七章 奪升龍二第六百四十九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三第七百三十三章 論楊慎第二百二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四第八百二十四章 對策二第五百九十二章 浮橋之戰十一第四十二章 襲營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崩四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山追逐二第五百三十章 城下之盟三第三百三十六章 琉球尚氏第二十一章 經緯【4】第三百五十三章 雲海關下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征第八十三章 媽祖廟前之約第二百八十四章 東雍漁業二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內與細川第九十七章 土著下山第四百二十六章 麥哲倫顧問第八百七十九章 勝負手十四第八百五十七章 下溫州二第三百一十二章 蘇祿情況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戰升龍第六十六章 許家第十一章 佛郎機第二百八十章 東雍瑣事第三百三十八章 爭貢之爭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使?第四百八十七章許鬆的解決辦法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軍?第七百四十章 東雍新印象三第四百七十八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二第六十六章 許家第二百七十二章 爭功三第四百六十四章 亞伯奎的遠征第四百九十一章 正德北歸二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軍?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征影響二第五百八十六章 浮橋之戰五第八百七十二章 勝負手七第四百二十七章 麥哲倫顧問二第八百四十五章 西路軍二第二十九章 谷大用第四百章 善後第三百五十七章 雲海關下五第六百七十九章 出兵長崎第十四章 地圖第六百一十章 升龍圍城戰十五第九百章 影響第二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第五百一十二章 帝崩十四第七百八十章 金洲戰事二第二百一十章 鐵作與炮場第四百八十一章 談判破裂第八章 練兵第四十九章 耀兵第四百三十四章 出使馬六甲第一百三十八章 吳家寶藏第一百六十五章 打黑第八百八十三章 勝負手十八第三百七十三章 說服第五百六十章 瘟疫八第三百零二章 占城二第八百八十八章 寧波城下二第三十二章 應州之戰之達延汗第四百四十七章 接戰六第一百一十六章 雍王之政第五百一十章 帝崩十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琉球尚氏第二百八十九章 與佛郎機人的交易第四百九十章 正德北歸第一百四十二章 惡風南來第八十二章 下澎湖第五百八十三章浮橋之戰二第十七章 練兵2第六百二十三章 馬六甲城下第八十章 先鋒第五百五十九章 治瘟第二百四十章 安慶攻防戰十五第二百一十八章 寧王之亂三第六百五十一章 倭亂之加劇第三百零七章 暹羅三第五百九十九章 升龍圍城戰四第二百六十三章 破綻第八百七十章 勝負手五第六百四十五章 經濟危機第八百九十章 青山白鐵忠骨二第二十三章 張欽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氣象第三百七十八章 奪升龍三
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備第三百六十八章 白藤江六第八十五章 汪家的選擇第七百三十三章 論楊慎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九第五百五十五章 瘟疫三第三百五十九章 安南消息第二百三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六第八十一章 出海第一百九十六章 許棟的行動第三百七十七章 奪升龍二第六百四十九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三第七百三十三章 論楊慎第二百二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四第八百二十四章 對策二第五百九十二章 浮橋之戰十一第四十二章 襲營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崩四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山追逐二第五百三十章 城下之盟三第三百三十六章 琉球尚氏第二十一章 經緯【4】第三百五十三章 雲海關下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征第八十三章 媽祖廟前之約第二百八十四章 東雍漁業二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內與細川第九十七章 土著下山第四百二十六章 麥哲倫顧問第八百七十九章 勝負手十四第八百五十七章 下溫州二第三百一十二章 蘇祿情況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戰升龍第六十六章 許家第十一章 佛郎機第二百八十章 東雍瑣事第三百三十八章 爭貢之爭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使?第四百八十七章許鬆的解決辦法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軍?第七百四十章 東雍新印象三第四百七十八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二第六十六章 許家第二百七十二章 爭功三第四百六十四章 亞伯奎的遠征第四百九十一章 正德北歸二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軍?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征影響二第五百八十六章 浮橋之戰五第八百七十二章 勝負手七第四百二十七章 麥哲倫顧問二第八百四十五章 西路軍二第二十九章 谷大用第四百章 善後第三百五十七章 雲海關下五第六百七十九章 出兵長崎第十四章 地圖第六百一十章 升龍圍城戰十五第九百章 影響第二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第五百一十二章 帝崩十四第七百八十章 金洲戰事二第二百一十章 鐵作與炮場第四百八十一章 談判破裂第八章 練兵第四十九章 耀兵第四百三十四章 出使馬六甲第一百三十八章 吳家寶藏第一百六十五章 打黑第八百八十三章 勝負手十八第三百七十三章 說服第五百六十章 瘟疫八第三百零二章 占城二第八百八十八章 寧波城下二第三十二章 應州之戰之達延汗第四百四十七章 接戰六第一百一十六章 雍王之政第五百一十章 帝崩十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琉球尚氏第二百八十九章 與佛郎機人的交易第四百九十章 正德北歸第一百四十二章 惡風南來第八十二章 下澎湖第五百八十三章浮橋之戰二第十七章 練兵2第六百二十三章 馬六甲城下第八十章 先鋒第五百五十九章 治瘟第二百四十章 安慶攻防戰十五第二百一十八章 寧王之亂三第六百五十一章 倭亂之加劇第三百零七章 暹羅三第五百九十九章 升龍圍城戰四第二百六十三章 破綻第八百七十章 勝負手五第六百四十五章 經濟危機第八百九十章 青山白鐵忠骨二第二十三章 張欽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氣象第三百七十八章 奪升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