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政治潔癖?

如果說吳行之是他的賬房,而許鬆就是他的財神。朱厚煌大半財政收入都是從少府而來,而整個少府都在許鬆的掌管之內。

朱厚煌問道:“許大哥,少府的財政怎麼樣?”

“殿下,”許鬆說道:“南洋新近開通了,占城,真臘,安南,峴港,古晉,呂宋,等航線,整個南洋都在我的船隊覆蓋之下,所以收入大增,這是第一項收入,第二項就是少府所產的物資,鋼鐵,鹽,等物資,特別是鋼鐵,爲我等帶來極多的收入。”

朱厚煌再次盤算了一下自己的財產,又瞭解了船廠的情況如何。這才鬆了一口氣。

朱厚煌這將許鬆打發走之後,朱厚煌對整個東雍的情況有了大致的瞭解,他發現不過兩個月而已,東雍的變化並不算大,不過唯一變化比較大的,應該陸完安置移民的進度,不過這一件事情,需要王陽明來給他彙報。

朱厚煌伸了一個懶腰,心中暗道:“該回去看看了。”

朱厚煌向後宮走去。

繞過朱厚煌有些陌生的道路,來到後面自己的院落之中。

朱厚煌的頭有一點疼,他有些納悶,那些穿越者哪裡有機會三妻四妾,與無數個女人談情說愛。而朱厚煌連睡自己老婆的時間都有一點欠奉。

“殿下。”朱厚煌一進入後宮之中,無數小丫鬟都好像瘋了一樣到處奔跑。

不一會兒,許藍出來了,許藍的肚子微微拱起來,說道:“殿下,母后昨天就找你,你沒有來,母后很生氣。你快去看看吧。”

朱厚煌一把攬住他的許藍的腰,將手輕輕的撫摸許藍的肚子,說道:“你感覺怎麼樣啊?”許藍有些嬌羞的說道:“殿下,有人在看着。”

朱厚煌呵呵一笑,說道:“他們看着又怎麼樣,無所謂了,他們誰敢說什麼?”

朱厚煌的目光一掃,所有侍女僕役都低下了頭。

在大明生活了這麼多年,早已習慣了一些事情,比如說這將這些僕役不當成人,當成人形道具而已。很多達官貴人還讓侍女的在房事之時助興。朱厚煌雖然做不到這一點,但是也早已學會了試他們爲無物。

朱厚煌與牽着許藍的手,一邊向吳太后那邊走過去,一邊與許藍談論關於孩子的話題。

不知道怎麼的,當父親的感覺很稀奇,這是他前世今生第一個孩子。

有了孩子是一種神奇的感覺,感覺到生命的延續,或者說另一類滿足感。

許藍從來每見過朱厚煌這麼溫柔的對他過,並不是朱厚煌絕情負心之類,而是朱厚煌一心將所有精力投入東雍的事業之中。

朱厚煌很忙,甚至連婚姻都有一點湊活的意思。許藍從來沒有感受過朱厚煌這樣溫柔。許藍恨不得這一條路無限的延長,永遠走不完纔好。

只是路都有盡頭。

吳太后閉目坐在主位之上,耳邊聽到着僕役不斷回報,可以這樣說,在朱厚煌進入雍王府後院的時候,朱厚煌的所有行蹤都已經落在吳太后的耳朵裡。

吳太后聽到許藍與朱厚煌之間的親密舉動,嘴角微微勾起,他有一點滿意。

許藍是吳太后爲朱厚煌選的妻子,所以朱厚煌冷落妻子,讓吳太后有些不滿意,特別是許藍是重身子的時候。

“孩兒向母后請安。”朱厚煌一進門就跪下請安。

“起來吧。”吳太后說道。“煌兒,這一次安南之行,事情都辦完了嗎?”

“事情都辦完了。”朱厚煌說道。

“那麼下一次準備離開東雍是什麼時候?”吳太后問道。

這一問,將朱厚煌問住了,朱厚煌哪裡知道他什麼時候離開東雍。他遲疑一會兒,說道:“孩兒沒有離開東雍的計劃,最少今年之內,沒有。”

“好。”吳太后說道:“煌兒,你創立出東雍這一片基業,已經足夠告慰祖宗了,你父王在天有靈,也會很安慰。只是有時候就不用太拼了,你昨天一夜沒睡吧?”

吳太后雖然用得問句,但是實際上卻肯定的語氣,在雍王府之中,任何事情都瞞不過她的眼睛。

“是。”朱厚煌也知道這一點,不敢否認。

“你也長大了,我也不說你了。”吳太后說道:“藍兒,也懷孕了,你這一段時間也多抽空陪陪她,也趁機讓邵芳菲等人也懷上。”

朱厚煌有些不好意思,如果是現代,妻子懷孕了,這邊讓其他女子也懷孕,是妥妥的渣男。但是在這個時代卻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連許藍也當成天經地義的事情。

吳太后看朱厚煌一臉疲憊的樣子,也就不留他說話了,一擺手就讓他去睡覺了。

一夜無話。

也許是吳太后所說的話,起了作用,或者說朱厚煌的事情並不大忙。今後幾天,就沒有這麼忙碌,讓吳鳳儀整理東雍的情報,然後他一點一點的核實所有情況,看看錦衣衛的情報與下面的報上來的情況有什麼出入。

吳鳳儀的效率很高,不過數日時間。就將這東雍的所有情況都搞清楚了,特別是護蠻軍事件。從錦衣衛的角度來看,這根本是鄭伯克共叔的翻版。

首先,杜夜郎並不是安分的人。正如朱厚煌懷疑的那樣,杜夜郎並不是安分的人,他對東雍也心懷怨恨的。

沒有機會,可能會安分守己。但是一有機會就大不一樣。而陸完就給了他一個機會。陸完下令讓杜夜郎大舉進攻山中部落,給了他足夠的武器裝備。

護蠻軍之中大部分都是原來大肚部落的人,少部分是派出的漢人軍官。不過這些漢人軍官數量有限的很。在戚景通在時,戚景通一個人就能壓制住杜夜郎的野心。

但是戚景通去了,這些漢人軍官就是樣子活。

杜夜郎數次擊敗部落,而且大肚部落與山中部落的關係相當緊密,杜夜郎將這些人都收編了,用多餘的武器裝備來武裝他們。

杜夜郎的軍隊越打越大,越打越多,壓制着山中部落,或者說杜夜郎就是山中最大的部落,正愛杜夜郎野心勃勃的想要重建大肚王國的時候,陸完出手了,陸完一出手就是殺招。在杜夜郎不知道的情況,陸完早已聯絡好一切。

在陸完爲杜夜郎的慶功宴之上,陸完將杜夜郎的親信全部給清楚乾淨,然後將護蠻軍的佔據的山區全部撤了出來,還給了山中的部落,讓山中部落全部變成了雍國的土司。

陸完這樣的舉動完全可以理解,甚至朱厚煌最爲理解。

因爲以現在雍國的實力,對山裡面的事情,根本是鞭長莫及,而且硬要打下去,從性價比上,更是得不償失。所以給他們一個厲害看看,然後退而求其次。只要能將山中這些蠻人安定下來,不再輕易下山騷擾平民。這樣情況,已經是最後的結果了。

朱厚煌長嘆一聲,不知道該怎麼說了。他知道,論政治手腕。他遠遠不是這些老狐狸的對手,他那種程序正確的想法,到底是政治原則,還是政治潔癖,一時間朱厚煌也不大清楚了。

朱厚煌心中暗道:“等陸師走的時候,去請教一下他吧。”

陸完並沒有在東雍等多久,陸完幾個兒子都已經來了,準備帶陸完走,朱厚煌在臨走之前,就去見陸完,所問的問題,就是剛剛這個問題。他將他所思所想全部告訴了陸完,請陸完告訴他,他所思所想,到底是對是錯。

陸完頭上微微見汗,嘆息一聲終於開口。

第二百二十四章 寧王之亂之王命旗牌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四百二十七章 麥哲倫顧問二第五百五十四章 瘟疫二第三百三十九章 爭貢之爭二第二百二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三第一百五十二章 澎湖協議第八百七十五章 勝負手十第七百四十九章 在南都三第二百零一章 徐和尚第四百零九章 戚景通的希冀第五百三十九章 準備出征第五十六章 楊慎相助第九十六章 雨停了第二百零九章 過節第五百四十四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五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戰第八百零七章 完善軍制第三百三十六章 升龍之變第四百七十五章 廈門灣之戰五第七百一十章 微服私訪第一百一十九章 雍溪之戰第四十七章禮第八百三十三章 東雍之戰七第三百一十三章 蘇祿第三百九十章 升龍會戰四第一百九十三章第六百四十八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占城王的野望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方雲動第七百一十六章 新都城第三百章 安南終第二百七十六章 垂涎王陽明第七百一十七章 正旦大朝第四百六十七章 亞伯奎的行動方案第三十二章 應州之戰之達延汗第六十二章 兩萬兩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平洋航線第三百四十三章 鄭綏東征第七百六十一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二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山追逐二第七十四章 平亂【一】第八百二十七章 東雍之戰第三百二十八章 越南情況第四百零九章 戚景通的希冀第七百五十章 決議南征第四百九十一章 正德北歸二第五百七十六章 升龍城下三第四百七十九章陸地泥澤第二百九十六章 安南二第七百四十九章 在南都三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使馬六甲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北港戰略第八百零二章 爪哇烽煙第一百一十四章 楊廷和的安排第二百八十一章 東雍財政危機第六百八十七章 毛利就元第四百章 善後第三十九章 決勝【二】第六百零一章 升龍圍城戰六第六百七十九章 出兵長崎第三百零七章 暹羅三第二百二十一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第七百九十七章 對淡目過的作戰準備二第二十章 經緯【3】第一百五十章 和議第六百六十一章 日本黑鍋三第三章 侍衛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第三百零二章 占城二第二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第三百五十九章 安南消息第三百五十一章 雜事第五百二十三章 京畿鏖戰五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五百零六章 帝崩八第二百二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三第九十四章 分田第三百零六章 暹羅二第四百七十三章 廈門灣之戰三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靜的時光第六百二十四章 馬六甲城下二第六百二十四章 馬六甲城下二第五百六十一章 瘟疫九第二百九十章 捕魚第五百三十九章 準備出征第六百七十九章 出兵長崎第三百章 安南終第三百八十五章 沙場列陣第四百四十六章 接戰五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第四百八十七章許鬆的解決辦法第八百六十三章 迫降第五百二十六章 京畿鏖戰八第五十六章 楊慎相助第六十六章 許家第五百二十五章 京畿鏖戰七第二百二十五章 寧王之亂之安慶第六百五十三章 倭亂之加劇三
第二百二十四章 寧王之亂之王命旗牌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四百二十七章 麥哲倫顧問二第五百五十四章 瘟疫二第三百三十九章 爭貢之爭二第二百二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三第一百五十二章 澎湖協議第八百七十五章 勝負手十第七百四十九章 在南都三第二百零一章 徐和尚第四百零九章 戚景通的希冀第五百三十九章 準備出征第五十六章 楊慎相助第九十六章 雨停了第二百零九章 過節第五百四十四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五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戰第八百零七章 完善軍制第三百三十六章 升龍之變第四百七十五章 廈門灣之戰五第七百一十章 微服私訪第一百一十九章 雍溪之戰第四十七章禮第八百三十三章 東雍之戰七第三百一十三章 蘇祿第三百九十章 升龍會戰四第一百九十三章第六百四十八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占城王的野望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方雲動第七百一十六章 新都城第三百章 安南終第二百七十六章 垂涎王陽明第七百一十七章 正旦大朝第四百六十七章 亞伯奎的行動方案第三十二章 應州之戰之達延汗第六十二章 兩萬兩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平洋航線第三百四十三章 鄭綏東征第七百六十一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二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山追逐二第七十四章 平亂【一】第八百二十七章 東雍之戰第三百二十八章 越南情況第四百零九章 戚景通的希冀第七百五十章 決議南征第四百九十一章 正德北歸二第五百七十六章 升龍城下三第四百七十九章陸地泥澤第二百九十六章 安南二第七百四十九章 在南都三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使馬六甲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北港戰略第八百零二章 爪哇烽煙第一百一十四章 楊廷和的安排第二百八十一章 東雍財政危機第六百八十七章 毛利就元第四百章 善後第三十九章 決勝【二】第六百零一章 升龍圍城戰六第六百七十九章 出兵長崎第三百零七章 暹羅三第二百二十一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第七百九十七章 對淡目過的作戰準備二第二十章 經緯【3】第一百五十章 和議第六百六十一章 日本黑鍋三第三章 侍衛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第三百零二章 占城二第二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第三百五十九章 安南消息第三百五十一章 雜事第五百二十三章 京畿鏖戰五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五百零六章 帝崩八第二百二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三第九十四章 分田第三百零六章 暹羅二第四百七十三章 廈門灣之戰三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靜的時光第六百二十四章 馬六甲城下二第六百二十四章 馬六甲城下二第五百六十一章 瘟疫九第二百九十章 捕魚第五百三十九章 準備出征第六百七十九章 出兵長崎第三百章 安南終第三百八十五章 沙場列陣第四百四十六章 接戰五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第四百八十七章許鬆的解決辦法第八百六十三章 迫降第五百二十六章 京畿鏖戰八第五十六章 楊慎相助第六十六章 許家第五百二十五章 京畿鏖戰七第二百二十五章 寧王之亂之安慶第六百五十三章 倭亂之加劇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