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唐伯虎

一片桃樹之間,有幾間茅房,在桃林之中,看上去倒也雅緻。

一個老人,頭髮早已花白了,手中握着一卷書。一邊讀一邊搖頭晃腦,用枯瘦的手掌拍在大腿之上。

“解元公,解元公。”

一個鄉民跑過來說道:“解元公,解元公。”

老人微微皺眉,說道:“怎麼了,我不是說過,沒事不要來找我嗎?打擾我聽琴了。“

鄉民憨憨的問道:“琴,什麼琴?我怎麼沒有聽到啊?“

老人一拍手中的書說道:“這不是嗎?”

只見書籍攤開,上面寫得並不是漢族,而是一個個其他的方塊字,是樂譜。

鄉民聽不懂老人的話,憨笑兩聲,說道:“解元公,有人來找您。”

“我不是說,不要告訴外人我在這裡嗎?”老人沒好氣的說道:“說吧,他們給了你多少錢?”

鄉民說道:“就一兩銀子。”

“一兩銀子,就把我給賣了?”老人說道。

“解元公,一兩已經不少了。這不他們來了。”鄉民指着外面。

卻見小院外面站着兩個人,一個一身文士狀,看上去文質彬彬,身後是一個僕役的樣子,手上拎着幾色禮品。他們一進門就將禮物放下來,文士說道:“在下李賀鬆見過解元公。”

老人說道:“你是?”

“我是寧王幕僚,寧王仰慕先生已久,特別派我來請先生。”

老人斜着眼睛說道:“我哪裡問你是誰的幕僚,而是問你的功名?你是舉人嗎?不像,一個舉人早就能自食其力,哪裡會爲一個藩王當狗。你是一個秀才?”老人察言觀色,說道:“你不會連秀才都不是吧?走吧,走吧,這樣的人,有什麼資格來跟我說話。去休,去休。”

李賀鬆臉色青一陣白一陣,手上握着骨節咯咯吧吧做響,最後鬆了一口氣,說道:“解元公既然不方便,我等過幾日再來拜訪。”說完話,起身就走了。

李賀鬆走到外面,狠狠的看了老人方向一眼,眼睛之中充滿了怨毒。

這個老人就是唐寅。

看人走之後,唐寅立即打開禮物,一看都是普通東西,幾樣文房四寶,幾色點心。唐寅皺起眉頭說道:“這是什麼東西,裝禮賢下士都裝不出來。”

身邊的鄉民說道:“解元公這些東西已經不錯,如果賣出去,要好幾兩銀子的。”

這個鄉民是唐寅本家,唐寅吃住在桃林之中,看上去風雅之極,但是誰知道唐寅苦處,他功名不成,事業不順,雖然名滿江南,但是卻是貧困潦倒,如果不是唐氏宗族支持,他連一處桃花庵也沒有。所謂的桃花庵也不是在桃林之中的幾間房子,日日透風,有什麼好的。

“解元公,也不是我說你的,按理說你是大聰明人。怎麼看不透啊,不管是那什麼王怎麼樣,你去混幾兩銀子,豈不是比在破房子裡面吹風強得多啊。”鄉民說道。

“哎,我豈能不知道,只是這寧王實在是挨不得。王年兄最近在江西治盜,但是江西的大盜都是從哪來的?”唐寅淡淡的說道。

“那來的?”鄉民問道。

“寧王府來的。”唐寅說道。

“哎吆,這寧王爲了撈錢,還是不折手段啊。”鄉民感嘆道。

唐寅有一股無語的感覺,這根本不在重點好不好。根本是寧王有圖謀不軌的意圖,又怎麼能往前去啊。他暗道:“算了,和他們也說不清楚。”唐寅說道:“去,將這些東西都買,給我弄一頓好的。”他忽然想起那個李賀鬆走後的眼神,覺得有一點不安全,接着說道:“算了吧,我也去一趟吧。”

“這是吳縣吧。果然繁華之極。”朱厚煌不由的感嘆道。整個大明的精華都在江南,江南又怎麼不繁華啊。

朱厚煌放眼望去,一路青石板路,左右都熙熙攘攘的人羣。文士帶扇,仕女帶笑。好一副江南工筆畫啊。即便與現代的高樓大廈相比,也別有一番滋味,讓朱厚煌有一股留戀往返之感。

吳行之說道:“公子如果想得話,可以在這裡多停留幾日。”

“算了吧,在這裡多停留一天,都多花好幾十兩銀子,還是趕緊去拜訪六如先生,拜訪之後。還要抓緊上路的。”朱厚煌擺手說道。

吳行之也是江南人士,雖然不是吳縣人,但是對這裡也不陌生,不一會兒,就打聽到唐寅在住在鄉下。朱厚煌就趕緊僱了一艘船,往鄉下走了。

這一次朱厚煌帶下來的人並不多,不過幾個人而言,吳行之,吳明,一文一武,再加幾個侍衛,一行五六人而已,一艘烏篷船裝下來,一路搖搖擺擺而去。

大約過了半日功夫,終於來到了唐家鎮,由吳行之引路,直接去找唐家。

這個小鎮大半個都是唐家的,找唐家非常好找。找到唐家之後,然後再找唐寅卻是容易的多了。

卻在唐家鎮一個小酒館裡面,唐寅正喝的罪熏熏的,一個人跑過來說道:“解元公,解元公,有人來找你,是個什麼王爺?”

唐寅說道:“是寧王的人嗎?不見,不見。你打發走他們吧。”

朱厚煌等了半天,卻見傳話的人又過來了,說道:“解元公不見你們,你們走吧。”

吳明眼睛一挑,寒光一閃,想要動手。朱厚煌一把拉住了,說道:“既然這位解元公看不上我這個王爺,還有什麼好說的,走吧,找一個地方吃一頓飯。咱們就回去吧。”

朱厚煌本身對唐寅這人並沒有求賢若渴的意思,因爲在他看來,一個一方面造詣很高,另一方面必然平庸,不可能有那個方面都是全才的人。至少唐寅不是這樣的人。

唐寅在書畫方面的天賦,即便是在後世也是如雷貫耳的存在,朱厚煌絕對不會看不起他在藝術上的成就。但是藝術這東西,能當成,還是能當喝啊,他需要是一個不絕糧道的蕭何,而不是下筆成文,一字千金的李白。故而他來請唐寅,不過是表達自己求賢若渴的態度。內心之中有多看中,倒也未必。

第三百四十四章 戰前商議第三百一十九章 蘇祿七第二百五十八章 南昌城下第七百七十七章 海戰餘波第四十四章 再勝第四十六章 回京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國水師出動第六百五十六章 海盜會盟第五百七十九章 再戰升龍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轉向大員第一百七十四章 朝鮮倭亂第四百六十一章 香料羣島之戰二第二百六十六章 火燒贛江三第一百四十五章 臺灣海戰下第三百三十三章 錦衣衛在行動第八百零二章 爪哇烽煙第一百一十九章 雍溪之戰第六百四十七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第八十四章 臺灣第六百零五章 升龍圍城戰十第八百七十二章 勝負手七第八十五章 汪家的選擇第七百三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六百四十六章 巡視呂宋第二百九十七章 安南三第六百五十一章 倭亂之加劇第三百七十二章 真假使者第六百零五章 升龍圍城戰十第五百零三章 破城二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藤江四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國水師出動第八百六十八章 勝負手三第八百六十章 分水關第二百六十五章 火燒贛江二第六十七章 許棟第三百九十五章 升龍會戰九第八百八十三章 勝負手十八第一百一十四章 楊廷和的安排第七十二章 銀子【二】第六百零六章 升龍圍城戰十一第五百七十三章 沈希儀的準備第六百五十五章 海上運兵二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征影響四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第一百四十九章 澎湖外海之戰第四百五十二章 許棟之死第十八章 經緯【1】第八百一十三章 椰城之戰四第三百七十八章 奪升龍三第六百七十二章 對馬島之戰二第二百零二章 殺徐和尚第五百零七章 帝崩九第一百五十八章 禮物第二百八十五章 重臣羣集第五章 演武第二百七十四章 賤民第一百八十七章徵蠻六第八百六十九章 勝負手四第一百四十五章 臺灣海戰下第七百九十一章 亞齊的覆滅一第八百六十二章 寧波現狀第三百五十六章 雲海關下四第七百六十三章 善後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祿三第五百四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第一百九十九章 奪島之戰一第一百章 傷寒第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六百一十四章 如何善後?二第八百二十三章 對策第五百六十六章 張璁二第七百八十九章 南都和議二第十章 長史第七百四十四章 出使三第一百九十九章 奪島之戰一第八百二十八章 東雍之戰二第四百五十四章 決心與準備第二百八十二章 東雍現狀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祿三第五十三章 臺灣計劃第八百七十五章 勝負手十第六百六十二章 日本局勢第五百零五章 帝崩七第五百一十九章 京畿鏖戰第三百六十二章 海防第一百三十九章 到達戰場第七百七十一章 失子失先第二百五十六章 兵臨南昌第七百六十二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三第五百四十八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九第八百八十二章 勝負十七第一百四十章 金鈴鐺第十一章 佛郎機第六百六十章 日本黑鍋二第六百零一章 升龍圍城戰六第八百四十八章 福建三第八百七十八章 勝負手十三第五十四章 大明將亡於藩王?第二百七十三章 爭功四第六百七十章 大內的對策二
第三百四十四章 戰前商議第三百一十九章 蘇祿七第二百五十八章 南昌城下第七百七十七章 海戰餘波第四十四章 再勝第四十六章 回京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國水師出動第六百五十六章 海盜會盟第五百七十九章 再戰升龍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轉向大員第一百七十四章 朝鮮倭亂第四百六十一章 香料羣島之戰二第二百六十六章 火燒贛江三第一百四十五章 臺灣海戰下第三百三十三章 錦衣衛在行動第八百零二章 爪哇烽煙第一百一十九章 雍溪之戰第六百四十七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第八十四章 臺灣第六百零五章 升龍圍城戰十第八百七十二章 勝負手七第八十五章 汪家的選擇第七百三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六百四十六章 巡視呂宋第二百九十七章 安南三第六百五十一章 倭亂之加劇第三百七十二章 真假使者第六百零五章 升龍圍城戰十第五百零三章 破城二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藤江四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國水師出動第八百六十八章 勝負手三第八百六十章 分水關第二百六十五章 火燒贛江二第六十七章 許棟第三百九十五章 升龍會戰九第八百八十三章 勝負手十八第一百一十四章 楊廷和的安排第七十二章 銀子【二】第六百零六章 升龍圍城戰十一第五百七十三章 沈希儀的準備第六百五十五章 海上運兵二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征影響四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第一百四十九章 澎湖外海之戰第四百五十二章 許棟之死第十八章 經緯【1】第八百一十三章 椰城之戰四第三百七十八章 奪升龍三第六百七十二章 對馬島之戰二第二百零二章 殺徐和尚第五百零七章 帝崩九第一百五十八章 禮物第二百八十五章 重臣羣集第五章 演武第二百七十四章 賤民第一百八十七章徵蠻六第八百六十九章 勝負手四第一百四十五章 臺灣海戰下第七百九十一章 亞齊的覆滅一第八百六十二章 寧波現狀第三百五十六章 雲海關下四第七百六十三章 善後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祿三第五百四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第一百九十九章 奪島之戰一第一百章 傷寒第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六百一十四章 如何善後?二第八百二十三章 對策第五百六十六章 張璁二第七百八十九章 南都和議二第十章 長史第七百四十四章 出使三第一百九十九章 奪島之戰一第八百二十八章 東雍之戰二第四百五十四章 決心與準備第二百八十二章 東雍現狀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祿三第五十三章 臺灣計劃第八百七十五章 勝負手十第六百六十二章 日本局勢第五百零五章 帝崩七第五百一十九章 京畿鏖戰第三百六十二章 海防第一百三十九章 到達戰場第七百七十一章 失子失先第二百五十六章 兵臨南昌第七百六十二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三第五百四十八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九第八百八十二章 勝負十七第一百四十章 金鈴鐺第十一章 佛郎機第六百六十章 日本黑鍋二第六百零一章 升龍圍城戰六第八百四十八章 福建三第八百七十八章 勝負手十三第五十四章 大明將亡於藩王?第二百七十三章 爭功四第六百七十章 大內的對策二